中醫眼里,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宇宙是一個大人體,自然界有的規律,在人體里也有一套對應的運行模式,本相都是五行的生化。 理解了五行,才能看清這個世界的真相,才能搞懂人體的運行,才會最終明白中醫養生治病的原理。 一、到底什么是五行呢? 五行就是組成世界的5種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這也是對宇宙最基礎的認識。說到五行,聽起來玄得很,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 酸苦甘辛咸,五味是五行; 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是五行; 我們的身體也到處有五行,四肢加上軀干是5,人有5根手指,人有心肝脾肺腎5種臟器,人有喜怒思悲恐5種情緒,這些都是五行。 這個宇宙里,不論是我們用肉眼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都是五行。 簡單來說,五行就是能量的五種運行方向。地球是一個球,能量運行也是隨著這個球來運轉。 在一個能量球里,能量要么向外,要么向內;要么向上,要么向下;除此之外就是守在最中間,沒有其他的運動方向了。搞清楚這一點,就能真正的理解五行了。 觀察一年四季的更替變化,來看看是不是這么回事: 春天屬于“木”,是向外散的能量。每當春風送暖,萬物便會復蘇,草木抽枝發芽,枝葉向四周生長擴散,正是一股生發的、向上的能量。所以,用“木”來代表春天“由內向外”的發散狀態。 夏天屬“火”,是向上升的能量。當萬物繁茂,陽光充足、酷暑難耐時,天地之間顯現的是一派鼎盛、擴張的力量。所以用火來代表炎熱的夏天。 秋天屬“金”,是向內收的能量。秋天樹葉開始凋零,萬物肅殺,氣機開始收斂。自然界里,金的物質密度最高,物質能量不斷向內收,對應了秋季沉降內斂、肅殺的力量。 冬天屬“水”,是向下降的能量。到了冬季大地冰封,動物冬眠,萬物閉藏。天地間為寒氣所主,處處都是封藏、儲蓄、蟄伏的能量狀態。 長夏屬“土”呢,則是穩穩守中的能量。一年中最為潮濕悶熱的季節,萬物開花結果,土地孕育出豐碩的果實。它便是長夏這個特殊的季節,蘊藏著一股化育、承載的力量。 四季更替,就是地球這個能量球的五行運轉。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循環往復,天地萬物在四季輪回中生生不息。一切存在都按照五行的方式在運作。這個宇宙,就是一個運動著的五行宇宙。 搞清楚五行這個概念,再回過頭來看,我們花了這么長的篇幅,老祖宗卻只用短短5個字就概括了,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智慧呢? 二、五行對于中醫養生而言,有什么意義呢? 中醫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地球是一個能量球,那么人體也是一個能量球,所以人體的能量運動方式,同樣遵循這個規律。 具體的五行對應變化,都在下面這張圖里: ![]() 木,對應于肝臟,在情志為怒,對應季節是春季,對應的顏色是青色。 木,要生發,要舒展,要生機勃勃地開枝散葉。肝屬木,那些愛生悶氣的人,往往是肝氣不舒,就像被石頭壓住的樹苗,怎么也長不好。 所以養肝要順著木性,春季是養肝最好的時節,像“木”那樣向四周去伸展。同時還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發怒最傷肝,還要多吃青色的食物。 火,對應于心臟,在情志為喜,對應的季節是夏季,對應的顏色是紅色。 火性炎上,如同烈日驕陽,溫暖向上。心屬火,心火旺的人往往熱情奔放。 如何養心呢?在夏季的時候,多吃紅色入心的食物,像“火”一樣激情洋溢,去體驗內在的喜悅,這就是養心。 土,對應于脾,在情志為思,對應的季節是長夏,對應的顏色是黃色。 肥沃的土壤才能滋養萬物生長,土是厚實的,所以又叫做“厚德載物”。脾屬土,消化吸收全靠它,把脾胃養好,身體的很多毛病也會跟著好起來。 長夏最適合養脾胃,要多吃黃色的食物補脾胃,同時別思慮過度,過思則傷脾。咱們看農民伯伯,每天干點體力活,鍛煉了四肢就等于在健脾胃,操心少就不會傷脾胃。 金,對應于肺,在情志為悲,對應的季節是秋季,對應的顏色是白色。 在秋季,大自然要開始往內收了,樹木把葉子脫落,目的是收住樹干的精華,放棄次要的枝葉。人在秋季,也應當順應這種內收之勢。 如何養肺呢?多吃白色的食物就是在養肺,不做大汗淋漓的運動,不把能量散發出去,這些都是在養肺。要把精神收回來,這才是順應天時。 水,對應于腎,在情志為恐,對應的季節是冬季,對應的顏色是黑色。 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規律,腎臟像“水”一樣,把精氣藏住而不外泄。腎里的精氣是有限的,用一點少一點。 腎最怕漏,不漏就是最直接的養腎之法,多吃黑色的食物,不熬夜透支腎精,節制欲望,就是在養腎了。過度耗用,好比抽干井水,終會枯竭。 恐傷腎,這一點常常被忽略。很多孩子在恐懼的家庭環境里長大,成年了還會尿床,這是恐傷腎的緣故。懂點中醫的家長,不論如何都不會去恐嚇自己的孩子,多給孩子一點安全感,多給點愛,就是在保護孩子的五臟。 當你了解完這些,你應該就會明白:學中醫為什么一定要了解五行。五行智慧就藏在日常生活里,它用最樸素的方式,說清了身體與自然間微妙的聯系。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中醫有句話:春捂秋凍。秋天為什么要凍呢?因為秋季是要向內收的,我們稍微少穿點,這時候人的毛孔就會關閉,毛孔關閉后人的氣就不會散出去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收住能量。 同樣的道理,春天為什么要“捂”呢? 因為春天是要散的,我們稍微多穿點,這時候人的毛孔就會打開,毛孔打開之后,人的氣機就可以從皮膚散出去了,這樣可以更好地生發。 總之呢,讀懂宇宙五行的變化, 遵循這個規律去生活,主動調整人體的飲食作息,調節內在情志,本就是最高級的養生之法。 它不僅僅是治病,更是一種“順勢而為”的人生哲學。 推薦學習 一、中醫基礎入門 ![]() 二、9大體質調理方案 ![]() ![]() ![]() ![]() ![]() 赤腳,一個中庸之人,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本號意在弘揚中醫文化,不是求醫問藥的平臺,本號分享的方子,供學習交流,切勿盲目試藥。 最接地氣的中醫公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