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肩負著新時代賦予的重任。然而,少數年輕干部卻被“玩心重”“混日子”的不良風氣裹挾,或沉迷娛樂、心浮氣躁,或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不僅耽誤個人成長,更辜負組織信任與群眾期待。破除這兩大問題,關鍵在于年輕干部要以“初心”錨定方向、以“匠心”錘煉本領、以“戒心”守住底線,在干事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 以“初心”破“浮躁心”,校準人生航向。“玩心重”的根源,往往是理想信念不牢、初心使命模糊,把工作當“消遣”,將崗位當“跳板”。年輕干部剛走上崗位時,大多滿懷熱情與抱負,但若缺乏對初心的堅守,容易在外界誘惑中迷失方向。要始終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主動到基層一線“墩苗”,在為民服務中感悟責任——或是走村入戶傾聽群眾訴求,或是加班加點解決急難問題,在實踐中明白“崗位不是享受的平臺,而是奮斗的舞臺”。唯有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才能讓“玩心”轉化為干事的“熱心”,讓浮躁的心態沉淀為務實的作風。 以“匠心”破“躺平心”,錘煉過硬本領。“混日子”的本質,是能力恐慌下的“逃避”,是對工作缺乏敬畏、對成長缺乏追求。部分年輕干部認為“年輕就是資本”,抱著“熬資歷、等提拔”的想法,對工作敷衍了事。殊不知,時代發展日新月異,“躺平”只會讓自己逐漸被淘汰。年輕干部要涵養“工匠精神”,把每一項工作都當作“精品工程”來打磨:寫材料時反復推敲字句,確保政策傳達準確;辦業務時細致梳理流程,力求服務高效便捷;遇難題時主動鉆研學習,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能力。只有不斷補短板、強素質,才能讓“混日子”的念頭無處立足,用實打實的業績證明自己的價值。 以“戒心”破“懈怠心”,筑牢自律防線。無論是“玩心重”還是“混日子”,背后都藏著紀律意識淡薄、自我要求松懈的問題。年輕干部涉世未深,若不時刻繃緊紀律之弦,容易在“小事”上放松警惕——比如覺得“偶爾遲到沒關系”“工作應付一下不礙事”,久而久之便會養成懶散習慣。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主動學習黨紀法規,明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自覺接受監督,把組織的提醒、同事的批評當作“清醒劑”,及時糾正偏差;更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時之外”,遠離不良社交圈、生活圈,用嚴格的自律守住廉潔底線,讓“懈怠心”無機可乘。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年輕干部的成長沒有捷徑,唯有摒棄“玩心”、拒絕“混日子”,以初心守正、以匠心篤行、以戒心修身,才能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扛起責任、綻放光彩,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
|
來自: 書中淘樂 > 《對干部的要求及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