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做交易的朋友都問:“手里就幾萬、十幾萬的小資金,怎么才能慢慢滾成大資金?” 其實不管你用什么交易系統,有個核心邏輯繞不開——小資金要變大,得靠“行情的大波動”。 那些安安穩穩、沒什么起伏的行情,頂多讓你賺點小錢;只有行情在不確定性里蹦出大機會,才能一下子把利潤拉開,讓資金真正上一個臺階。 先跟大家說個實在話:小資金最缺的不是“穩賺不虧的系統”,而是“能放大利潤的機會”。 比如你有10萬本金,要是行情每天就漲1%、跌1%,就算你每次都能猜對方向,一年下來最多也就賺個20%-30%,資金變成12萬、13萬,離“變大”還差得遠。 但要是遇到一次大波動行情,比如價格一下子漲20%、30%,哪怕你只抓住一半,也能賺10萬、15萬,資金直接翻倍,這比你磨磨蹭蹭做小行情快多了。 就像開小店的老板,平時每天賺個幾百塊,只能維持開銷;但要是遇到春節、國慶這種大節日,客流量翻好幾倍,幾天就能賺平時一個月的錢,小店才能慢慢擴大規模。 交易里的“大波動行情”,就相當于開店遇到的“大節日”——是小資金翻身的關鍵機會。 可能有人會問:“行情的不確定性不是風險嗎?怎么還能靠它賺錢?”沒錯,不確定性確實有風險,但對小資金來說,“沒波動的確定性”才是更大的問題。 比如行情天天在固定區間里晃,你知道它漲不到哪、也跌不到哪,看似“確定”,但這種確定賺不到大錢。 反而那些看起來沒譜的波動——比如突然出個政策、供需出了變化,價格一下子沖破區間,看似“不確定”,卻藏著大機會。 舉個例子:之前有個朋友做農產品交易,手里就8萬本金。 平時行情就幾分錢、一毛錢地波動,他做了大半年,資金也就漲到8萬5,沒什么起色。 后來趕上一次極端天氣,產區受災,農產品價格一下子從2塊錢漲到3塊5,短短一個月漲了75%。 他當時按系統信號進場,雖然中間也有回調,但一直拿著沒亂賣,最后這一波就賺了6萬多,資金直接從8萬5變成14萬多,相當于之前大半年利潤的12倍。 你看,這就是大波動的力量——它能讓小資金在短時間內獲得遠超平時的利潤,而這種利潤,是小波動行情永遠給不了的。 再說說“為什么小資金必須靠大波動”。 小資金的劣勢很明顯:本金少,抗風險能力弱,沒辦法像大資金那樣“分散布局、穩扎穩打”。 大資金哪怕每個品種賺5%,幾十上百個品種加起來,利潤也很可觀;但小資金就那么點錢,分散到幾個品種里,每個品種賺5%,總共也沒多少。 所以小資金必須“集中火力”,在大波動行情里抓住一個機會,才能一次性賺夠本。 就像打仗,大部隊能分幾路進攻,慢慢推進;但小部隊人少,只能盯著一個突破口猛沖,才能打勝仗。 小資金做交易,就是要等大波動這個“突破口”,然后集中本金進去,才能把資金做大。 但要注意:等大波動不是“瞎等”,也不是“賭行情”,得有兩個前提: 第一個前提是“你的系統能識別大波動信號”。 第二個前提是“敢在大波動里拿住單子”。 不管是什么系統,至少要能分清“小波動”和“大波動的苗頭”。 比如有的系統看均線,當短期均線突然翹頭,突破長期均線,同時成交量放大,這可能就是大波動要開始的信號;有的系統看形態,當價格突破橫盤了很久的區間,而且突破后沒馬上回調,這也可能是大波動的機會。 就像農民種地,得能分清“普通天氣”和“適合播種的好天氣”。 要是連大波動的信號都看不出來,就算行情來了,你也抓不住,反而可能在小波動里來回折騰,把本金磨沒。 如下圖黃金,為什么前幾個月我沒有做趨勢追蹤,這個月卻做了,因為就是有大波動的信號。 ![]() 比如黃金這波震蕩區間內爆發的機會,我大賬戶和小賬戶,一共賺了7位數。 當然,這個機會我等了近4個月。 ![]() 如上圖,為什么上證指數,前幾年我沒有說多頭,而是在最后一個箭頭處做有牛市的跡象,因為最后一個箭頭處,有良好大波動的爆發點。 如下圖,黃金月線圖的機會,為什么20年23年,我沒說黃金月線圖的爆發點,在23年11月份才講月線圖的爆發點,因為當時有月線圖的爆發點跡象。 ![]() 如下圖,為什么我在2年前,說比特幣還有一圈牛市,因為當時有大波動的跡象。 ![]() 很多人不是沒遇到過大波動,而是賺了一點就跑了。 你要是覺得我這個說法是馬后炮,那你可以翻一下我2年前和一年前的文章,如果你懶得翻,那么我把鏈接敲給你。 (點擊下方藍色字,可以直接進入文章鏈接) 交易真相,輕倉多品種,讓你交易更輕松(幣圈牛市提前識別) 股票大波動之后,操作何去何從(股票牛市提醒) 交易真相,黃金白銀上漲溯源,站在市場的對立面思考(黃金月線圖爆發點提醒) 這些都是一個系統必須需要具備的能力。 其次就是拿住單的能力,比如行情漲了5%,就趕緊賣了,結果后面還漲了20%,只能眼睜睜看著利潤溜走。 小資金要變大,就得在確定是大波動行情后,稍微“貪心”一點,別賺點小錢就滿足。 當然,“拿住”不是“死扛”,得設好止損,并且合理的進行利潤奔騰。 比如你進場后,行情漲了10%,可以把止損提到進場價附近,這樣就算行情回調,至少也能保本;要是行情繼續漲,就跟著往上調止損,讓利潤一直“跟著跑”。 這樣既不會因為貪心虧了本金,也不會因為膽小錯過大利潤。 之前有個做期貨的朋友,本金120萬,遇到一次化工品的大波動行情。 他進場后,行情先漲了8%,他沒賣,而是把止損提到了進場價;后來行情又漲了15%,他把止損提到了盈利10%的位置;最后行情總共漲了30%,他在行情開始回調時離場,這一波賺了36萬,資金變成156萬,比他之前一年的利潤還多。 還有人會問:“大波動行情少,要是一直等不到怎么辦?” 其實大波動行情沒你想的那么少,每個品種一年里總會有1-2次因為政策、供需、天氣等因素產生集體買賣的共識引發的大波動。 關鍵是你得“盯緊自己熟悉的且流動性夠的品種”,別這山望著那山高,每個品種都想做,結果哪個品種的大波動都沒抓住。 比如你專門做螺紋鋼,就盯著螺紋鋼的供需、政策變化或者共識,一旦出現大波動的信號,就果斷進場。 要是你又做螺紋鋼、又做原油、又做農產品,精力分散,就算某個品種出了大波動,你也可能沒注意到,或者沒來得及進場,如果你實在多品種做,那么你就做大周期,確保自己不踏空。 小資金做交易,就像獵人打獵,不用追著所有獵物跑,只要盯著有波動的品種的獵物,等它們出現大動靜(大波動),再出手,就能有收獲。 最后再總結一下:小資金想變成大資金,不管用什么系統,核心就是“等大波動行情,抓大波動行情”。 平時沒大波動的時候,少操作,別在小行情里來回折騰,浪費本金和精力;一旦遇到大波動的信號,就按系統進場,設好止損,盡量拿住單子,讓利潤放大。 別覺得小資金沒機會,很多做大的資金,都是靠一兩次關鍵的大波動行情起來的。 只要你能耐心等、敢出手、會拿單,小資金慢慢滾成大資金,沒那么難。 記住:小行情賺小錢,大波動賺大錢,小資金要變大,就得靠大波動“搭梯子,幾波日線圖行情,就讓小資金變成大資金”。 LLRhehehe(作者微信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