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國畫初學者畫菊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并掌握相應方法: 首先,要仔細觀察菊花的形態特征。包括花瓣的形狀、數量、層次及生長方向等。菊花花瓣有細長、卷曲、平展等不同形態,如懸崖菊花瓣下垂似瀑布,墨菊花瓣則較為厚實卷曲。此外,盛開的菊花和衰敗的殘菊,在顏色、形狀上也有很大差異。 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其次,要充分了解菊花的生長結構和生長規律。如花朵與枝干、葉子的連接方式,以及枝干的粗細、曲直變化等。一般主枝干較粗,側枝較細,枝干上有節,葉子互生。生長期的葉子和枯葉在顏色、形態方面各異,畫時也應區別對待。 ![]() 畫菊花花瓣常以書法用筆,中側鋒并用。中鋒勾勒出的線條圓潤、飽滿,用于表現花瓣的主要輪廓;側鋒可表現花瓣的轉折、明暗變化。 畫枝干時,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來體現枝干的質感和立體感。 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墨色變化豐富,根據畫面需要運用不同墨法。如濃墨畫近景或主體部分的花瓣、枝干,以突出其質感和立體感;淡墨用于表現遠景或虛化部分,使畫面有層次感。 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墨色的干濕變化表現菊花的不同狀態,如濕墨表現嬌艷欲滴的花朵,干墨表現殘花或老枝干。 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畫面構圖布局上,可選擇三角形、S形、圓形等構圖。三角形構圖使畫面穩定、均衡;S形構圖能增加畫面的動感和韻律;圓形構圖則給人團聚、完整之感。 菊花結構遵循“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原則。花瓣、枝葉的分布要有疏有密,如花朵周圍的花瓣可密集些,遠處或次要部分則稀疏,形成對比,增強畫面的節奏感和空間感。 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菊花色豐富多彩,畫菊花常用藤黃、赭石、花青、曙紅等顏料。藤黃加花青可調出綠色畫葉子,藤黃加赭石畫枝干,用曙紅、胭脂等表現紅色系菊花。 畫菊花,調色時要注意水分控制和顏料比例,使色彩更加自然、和諧。如表現黃色菊花,可在藤黃基礎上適當加些白色或赭石,讓顏色更豐富自然。 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掌握國畫畫菊技巧需要不斷研習鍛煉。所以,國畫初學者畫菊花,要勤寫生,可先從臨摹入手,選一些優秀的菊花國畫作品,分析用筆、用墨和構圖等技巧,參照菊花畫譜再進行寫生,多看多練多揣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循序漸進,慢慢地,繪畫技法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清 王延格《菊譜》冊頁 《芥子園畫傳》(菊譜)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