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的本質,是改變認知 階層躍遷的前提,是認知躍遷 作者 | 羅一木 就像網上的爭論,總是非此即彼,水火不容。 其實,這就是我們被“形式邏輯”框住了。 01形式邏輯: 讓你變成“二極管”的思維方式 說白了,形式邏輯就是我們從小學到的那套規則:A是A,不是B;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就像做選擇題,答案只有ABCD,沒有“都對”或“都不對”的選項。 這種思維方式在解決簡單問題時很管用——1+1=2,太陽從東邊升起,水往低處流。這些都是鐵律,不會變。 但問題來了: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是非黑即白的? 你說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一件事是對還是錯?一個政策是利還是弊? 用形式邏輯的“非此即彼”去套,你會發現根本說不清。
02辯證邏輯: 看到事物的“一體兩面” 辯證邏輯不一樣,它承認矛盾的存在,甚至認為矛盾才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的優點和缺點。 用形式邏輯看,優點就是優點,缺點就是缺點,涇渭分明。 但辯證邏輯會告訴你:你的優點可能恰恰是你的缺點,你的缺點也可能成為你的優勢。 比如: 一個人特別細心,這是優點吧?但太細心可能變成優柔寡斷。 一個人大大咧咧,這是缺點吧?但關鍵時刻可能因為不拘小節而果斷決策。 ★ 優點和缺點不是對立的,而是同一個特質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現 ★ 事物總是在變化發展的,今天的劣勢可能是明天的優勢 ★ 矛盾不是要消除的,而是要理解和利用的 03為什么我們需要辯證思維? 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復雜的、動態的、充滿矛盾的。 形式邏輯適合處理靜態的、確定的問題。 比如數學題、物理定律、程序代碼。這些領域需要精確和唯一。 辯證邏輯適合處理動態的、復雜的問題。 比如人際關系、社會現象、個人成長。這些領域充滿變化和可能。 你想想看:
04如何培養辯證思維? 其實很簡單,就三步:第一步:遇事先問“還有呢?” 別急著下結論。看到一個觀點,問問自己:還有其他角度嗎?看到一個現象,想想:背后還有什么原因? 第二步:找到對立面,然后找聯系 任何事物都有對立面,但對立不代表割裂。試著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系和轉化條件。 第三步:動態地看問題 今天的情況不代表明天,此時的結論不代表彼時。時間、空間、條件變了,結論可能完全不同。 說到底,形式邏輯讓我們看到世界的骨架,辯證邏輯讓我們看到世界的生命。 你不需要拋棄形式邏輯,但你需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切換到辯證思維。 當你發現自己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時,當你覺得問題無解時,當你感到世界充滿矛盾時——試試用辯證的眼光重新審視,你會發現一個更加豐富、更加真實的世界。 而這,才是我們理解這個復雜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 朋友,感謝你抽時間閱讀這篇文章,非常歡迎你在留言區留下你的想法,在共同的討論交流中,你既是答案的貢獻者,也是思考的推動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