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被魯迅譽(y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以如椽巨筆,不僅記錄了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的三千年歷史,更留下了無數(shù)警世名言。 ![]() 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陳勝起義時的吶喊,打破貴族世襲觀念 2."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yáng),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高祖本紀(jì)》) ——劉邦的《大風(fēng)歌》,展現(xiàn)開國君王的豪邁 3."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高祖本紀(jì)》) ——劉邦評價張良,道出戰(zhàn)略家的最高境界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留侯世家》) ——張良勸諫劉邦的名言 5."置之死地而后生。"(《淮陰侯列傳》) ——韓信背水一戰(zhàn)的軍事智慧 6."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孫子吳起列傳》) ——孫臏的戰(zhàn)術(shù)思想 7."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孫子吳起列傳》) ——戰(zhàn)場應(yīng)變的基本原則 8."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貨殖列傳》) ——道盡人性本質(zhì)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任安書》) ——司馬遷的生死觀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將軍列傳》) ——李廣的人格魅力寫照 11."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列傳》) ——優(yōu)柔寡斷的警示 12."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商君列傳》) ——人才決定成敗 1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滑稽列傳》) ——楚莊王典故 14."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張儀列傳》) ——輿論的可怕力量 15."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淮陰侯列傳》) ——辯證看待智慧 16."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志向遠(yuǎn)大的宣言 17."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項羽本紀(jì)》) ——項羽的虛榮心寫照 18."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外戚世家》) ——實(shí)用主義智慧 19."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列傳》) ——機(jī)遇的重要性 20."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淮陰侯列傳》) ——受惠就要擔(dān)責(zé) 21."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秦始皇本紀(jì)》) ——?dú)v史鏡鑒 22."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的警世名言 23."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范雎蔡澤列傳》) ——貪欲的警示 24."酒極則亂,樂極則悲。"(《滑稽列傳》) ——物極必反 2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商君列傳》) ——治國之道 ![]() 26."以權(quán)利合者,權(quán)利盡而交疏。"(《鄭世家》) ——利益之交的本質(zhì) 27."鑒於水者見面之容,鑒於人者知吉與兇。"(《范雎蔡澤列傳》) ——以史為鑒 28."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商君列傳》) ——成大事者的特質(zhì) 29."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貨殖列傳》) ——價值規(guī)律 30."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外戚世家》) ——實(shí)用主義智慧 31."其志潔,其行廉。"(《屈原賈生列傳》) ——司馬遷評屈原 32."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范雎蔡澤列傳》) ——范雎的性格 33."言必信,行必果。"(《游俠列傳》) ——俠客精神 34."貴輕重,慎權(quán)衡。"(《管晏列傳》) ——管仲的治國智慧 35."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司馬相如列傳》) ——謹(jǐn)慎處世 36."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欒布列傳》) ——誠信的價值 37."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淮陰侯列傳》) ——決斷力的重要性 3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吳起列傳》) ——言行關(guān)系 3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商君列傳》) ——質(zhì)量勝過數(shù)量 40."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貨殖列傳》) ——商業(yè)智慧 4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滑稽列傳》) ——厚積薄發(fā) 42."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李斯列傳》) ——包容成就偉大 43."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太史公自序》) ——順應(yīng)時勢 44."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報任安書》) ——司馬遷的治史目標(biāo) 45."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貨殖列傳》) ——商業(yè)策略 46."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刺客列傳》) ——知己之情 47."倉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晏列傳》) ——經(jīng)濟(j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 48."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伍子胥列傳》) ——時勢造英雄 49."非兵不強(qiáng),非德不昌。"(《太史公自序》) ——文武之道 50."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報任安書》) ——司馬遷的史學(xué)抱負(fù) ![]() 這50句名言,是從《史記》130篇、52萬字中淬煉出的智慧結(jié)晶。它們不僅是歷史的注腳,更是人生的指南——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也'教會我們敢想敢為,范蠡的'狡兔死,走狗烹'警示我們急流勇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