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教研工作的一些想法及安排 中山市教研室∣郭躍輝 我的習慣是每一年的年初會對全年度的教研工作進行統籌安排,讓各鎮街、學校明確本年度市級教研工作的重點,從而有目標、有計劃地安排一些工作。本學期的工作在年初也進行了安排,不過今天再重新強調一下。 第一項工作是9月11號上午在港口鎮大南中學開展面向八年級教師的新教材培訓。我認為,新教師培訓的重點不僅是引導教師明確教材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教師用好新修訂的教材。而且,培訓時間有限,想在半天時間內把所有的要點都講完,那也是有難度的。7月份在潮州培訓的時候,馮善亮老師也鼓勵各市教研員自己主講。在這些理念的指引下,活動安排了兩項內容,一項是古鎮學校的歐敏娜老師執教一篇新增的篇目,就是王宏甲老師的《天上有顆“南仁東星”》。歐老師曾經在上半年片區視導中執教過一節說明文復習的課,我聽了之后覺得該教師很有潛力,于是特意邀請歐老師作為本次公開課的主講人。另一項是我自己主講《八年級實用性閱讀、文學閱讀教材解讀與教學建議》,該講座是馮善亮老師要求我在潮州培訓時主講的,恰好此次培訓也派上了用場。 第二項工作是進行本年度的論文評比與宣讀活動。比賽的通知早在3月份就發了,預留了較長的時間給老師們準備,不過我也發現不少教師都是趕在比賽結束前才匆忙應對。針對這種情況,建議科組發揮好組織教師參賽的作用。我經常講一句話,有的比賽說沒就沒了。參加比賽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鍛煉機會。截止日期到了之后,我們也會采用“三評”的方式進行打分,即每篇作品均有三個分數,最后取平均值決定獲獎等次。按照往年的規則,前10名獲獎選手有機會進行公開宣讀。公開宣讀的論文在評職稱時相當于“論文發表”,機會既“難得”,又是“難的”。活動計劃初步安排在10月,視工作情況而定,初步安排1天,上午宣讀,下午我想面向全市初中語文教師開設《教研論文寫作之技法》的講座。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論文寫作都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事情,寫作難,發表更難,投機取巧肯定不可取,唯有扎扎實實的鉆研,具備論文寫作與發表的真本事,方為正道。 第三項工作是于10月初開展的全市教學視導。于我而言,教學視導有如下幾個重要意義:一是了解一線課堂的真實狀況,發現亮點,診斷問題;二是看一看科組是如何開展課堂教研的,尤其是“三課合一”即資源式備課、復盤式說課、聚焦式評課的理念有無落到實處;三是發現一些在課堂教學方面有追求、有想法、有研究、有實力的好苗子。尤其是第三點,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此前三鑫學校的龍凱老師上過一次視導課,我認為很有價值,于是邀請龍凱老師在全市活動中再次上課,效果非常不錯。本次視導總共要聽16節課,按照以前的習慣,我也會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郭哥評課”的評課報告,如實反饋課堂教學的真實狀況。希望各片區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也希望在專業上有追求的老師積極承擔視導課。 第四項工作是11月下旬開展一次“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的主題教研活動,這是落實省市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行動的集體活動,初中所有學科都要參與。說實在話,這個話題是我比較恐懼的,因為我的“文科大腦”對這些時髦的東西不太敏感,在平時的教研工作中,我也較少地涉及這些內容。記得今年5月份參加全國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活動時,我曾坦言“自己是AI時代的落后分子”,分享的主題與內容是比較傳統的。但是,初中語文學科教研不能因為我個人的喜好和能力而受到影響。因此,我還是希望能夠組織好本次活動。活動還是以主題講座和公開課為主,希望全市教師中在這方面有興趣而且有研究的老師,主動跟我聯系,積極承擔市級公開課和主題講座。 第五項工作是12月份繼續面向工作五年之內的教師開展青年教師成長的教研活動。我說的“繼續”,是針對2024年12月份活動而言的。去年那次活動是在坦洲明德學校舉辦的,邀請了張翠玲老師執教了一節公開課,邀請了饒龍霞老師和梁紅萍兩位老師進行專業成長方面的經驗分享。本次活動安排和去年保持一致,繼續邀請一名青年教師執教公開課,同時邀請兩名青年教師分享成長心得體會。對于這種活動,我的想法是:不要指望一次活動對所有參與者都有用,能夠引領一小部分教師走上正確的工作和專業發展之路,已經是很有作用了。這就是開展工作的“實用主義”導向。 第六項工作是做好本學期的期末命題工作。冬季學期要命制三套試題,12月下旬會發布期末命題的理念和指引。本學期的題目也會按照2025年的廣東中考試題的理念進行調整,比如設置真實的任務情境、凸顯“三種文化”的導向、靈活設計題型并嘗試題型的“耦合”等。應該說,過去的期末試題在個別題目上都會體現創新,但總的來說,改革的步子邁得不是很大,一方面是考慮到命題理念的延續性,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本地學生的實際情況。過去題型變動不大,但很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也是希望引導教師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具體的想法,會在期末命題說明中體現。 其他重要的工作還有:備戰和參加第五屆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比賽,選手將從今年市級比賽一等獎獲得者中產生,目前還在選拔過程中;開展一次廣東省基礎教育初中語文教研體系建設項目(中山)的外出交流與培訓活動,也就是過去所說的基地項目;指導中山市初中語文教科研共同體和中山市初中語文課題聯盟開展好各自的活動;安排教師參加廣東省考試院組織的命題培訓活動;安排教師參加針對惠州和潮州的教研幫扶活動等等。其他一些臨時性的、局部性的工作,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有序開展。同時,希望各鎮街和學校能夠與市級教研活動安排保持一致,有序開展好本鎮街和學校的教研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