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身弱屬性是在本科第一次和朋友通宵喝酒的時候。二十出頭的年紀,其他人到凌晨三四點還在有說有笑,我已經退到角落累得一句話都說不了,精神愉悅但身體已死。 后面我回想自己從小到大都是這樣,讀書的時候就比身邊其他人看起來累得多,基本每次長途旅行回到家都會生病,精神內耗嚴重,總之就是標準身弱。 經過很多年的觀察和自省,我總結出了身弱之人想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1. 不再與他人比較,與自己和解。 我之前經常覺得自己“很沒用”,“很廢柴”,“很不爭氣”。為什么別人和朋友玩到很晚第二天還能精神抖擻,而我基本要一個多星期才能完全恢復過來?為什么別人熬夜吃油膩辛辣的食物腸胃皮膚都沒事,而我稍微熬夜看起來就形容枯槁活人微死?為什么其他人周末有那么多精力可以出去玩見朋友而我則至少需要一天獨處好好休息?所有這些想法也與身弱的過度思考有關,而這些真的要停止。 現在我已經接受了自己,并且尊重自身的需求,對自己更有耐心。因為我是一個身弱的人,所以我需要更好照顧自己,我需要更多的休息,比其他人更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更注意保養,更少胡思亂想,多接觸積極有益的信息和人,有些事無法快速做到是正常的,可以把節奏放慢一點點做。 2. 信任身邊人,不再感到愧疚。 我曾經時常因為自己的能量太低而感到愧疚,比如朋友盛情邀請我出去玩,而我實在沒有能量不得不拒絕;比如在酒局或者party因為能量耗盡所以不得不早點離開;又或者生病的時候需要家人和伴侶更多照顧的時候,我都會陷入愧疚,覺得自己拖累了別人,掃了大家的興。 我現在會用兩種思維去緩解我的愧疚,第一種:我的身體不好是顯而易見的,認識我比較久的朋友都知道,所以我想大家都能理解的,如果連這都理解不了那也不算是我的朋友了,不相處就不相處。第二種:每個人都很重要,但也沒那么重要,沒有什么事是完全缺我不可的,我不在其他人也還是玩得開心,我這次拒絕了朋友下次可以主動邀約來彌補,家人照顧生病時的我也會收到我的感恩。這是出于對身邊人的信任,我相信大家是愛我的,不會嫌我麻煩的。 3. 提高效率,保持自律。 對于身弱的人來說,如何高效分配原本就不多的能量是一門學問,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相當自律,一切提前規劃,減少無用社交,將能量更多收回來而不是溢散出去,事以密成,訓練自己少講內心還不成熟的想法,凡事看開些減少劇烈的情緒波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