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策 執筆 述策團隊 美軍第7艦隊,中國人應該不陌生。1950年,正當我們準備解放臺灣時,正是美軍第7艦隊出現在臺灣海峽阻止我們動手。直到今天,第7艦隊仍然是美國海軍部署在西太平洋前沿的部隊。所謂“前沿部隊”,可以理解為“前鋒”。也就是說,1950年美國海軍橫亙臺灣海峽的一幕有可能在未來再次上演。但世易時移,中美軍事力量比較正在發生變化,解放軍經過75年特別是近年來的迅猛發展,比當年強大得多,相比之下美軍則有些走下坡路。另一方面,我們對美軍的干預有所準備,不會像當年那樣因事發突然而缺乏預案。 我們的準備包括對美軍第7艦隊主要水面艦艇艦長的了解,如下表—— ![]() 表1(1) ![]() 表1(2) 從美國海軍第7艦隊主要水面艦艇艦長的來源看,地方大學的“國防生”是主體。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里,美軍軍官主要是軍校培養的,其實不然。從整體即整個美軍軍官的來源看,地方大學“國防生”也是主力軍。從局部即第7艦隊主要水面艦艇艦長的來源看,作為專門培養美國海軍軍官的軍事院校,這19名艦長中由這所軍校培養出來的只占26%,還不及地方大學“國防生”比例55%的一半。 從學歷看,擁有大學學歷的比例為100%,其中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占比也很高——95%,只有一個艦長是本科生——“希金斯”號導彈驅逐艦艦長小羅納德·詹金斯(黑人)。這里需要指出兩點:第一,多數人認知中的碩士研究生學歷可能是指1個,第7艦隊主要水面艦艇19個艦長中這樣的情況有10人,另外還有6人擁有2個碩士學位,1人擁有3個碩士學位。第二,美軍軍官拿一個碩士學位一般只需一年,比我們容易一些。 從軍銜上看,上述第7艦隊19名艦長中,12人為中校,主要是導彈驅逐艦艦長;7人為上校,主要是航母(1艘)、巡洋艦(1艘)、兩棲指揮艦(1艘)、兩棲攻擊艦(2艘)、兩棲運輸艦(2艘)的艦長。 從年齡上看,上述第7艦隊19名艦長中,中校級別的12名軍官以“40歲”左右為主,其中39歲4人,40歲1人,41歲4人,42歲1人,45歲1人,50歲1人(“肖普”號導彈驅逐艦艦長霍爾曼·阿加德)。7名上校級軍官中以“47歲”為主,其中4人47歲,1人48歲,1人53歲(“圣迭戈”號兩棲運輸艦艦長蒂莫西·卡特),1人年齡未知。 中校50歲和上校53歲,年齡明顯偏大,比較扎眼。50歲的中校艦長是“肖普”號導彈驅逐艦艦長霍爾曼·阿加德,53歲的上校艦長是“圣迭戈”號兩棲運輸艦艦長蒂莫西·卡特。他們為什么進步比其他同事慢那么多呢?從兩人的兩個共同點就能看出原因:第一,他們都是士兵提干,耽誤了幾年時間。第二,他們都是黑人。雖然美軍軍官中有一定比例的黑人,但總體而言其進步空間低于白人。順便說一句,第7艦隊艦長中一共有3名黑人艦長,其中2人年齡最大,1人學歷最低,幾乎墊底,其未來發展空間有限。雖然美軍中有部分黑人十分優秀且成長為高級將領,但總體而言,美國軍方選拔少數黑人擔任部分領導職務有“政治正確”的考慮,沒有把能力素質放在首位。從我們的角度看,這幾個黑人艦長是美軍艦長群體的短板,可考慮加以針對利用。 ![]() “圣迭戈”號兩棲運輸艦艦長蒂莫西·卡特 ![]() “肖普”號導彈驅逐艦艦長霍爾曼·阿加德 ![]() “希金斯”號導彈驅逐艦艦長小羅納德·詹金斯 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實戰經驗,上述第7艦隊19名艦長在這個指標上的表現一般,擁有實戰經驗者僅為26%,而且主要是“伊拉克自由”行動,這種“治安戰”的實戰含金量并不高。美軍評估我軍的弱點時,經常拿我軍“缺乏實戰經驗”說事,但第7艦隊這19名艦長中擁有實戰經驗者不足三成且成色不足。 為了彌補“實戰經驗不足”,以免在未來與解放軍可能的沖突中不吃虧,美國海軍的辦法是在太平洋所轄兩支編號艦隊即第7艦隊和第3艦隊之間進行輪換部署,讓更多人有機會通過這個辦法部署到印太戰區,熟悉這里的戰場環境以及與其盟友的協作。因此,在上述第7艦隊19名艦長中,在出任艦長前就曾部署到印太戰區者的比例達58%。 未來,中美之間無論進行灰色地帶的軍事競爭還是發生直接武裝沖突,美軍第7艦隊艦長們都將處于風口浪尖。對我方來說,提前了解這個群體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2020年以來,“述策”團隊一直在對139個重要職位(含國防部、參聯會-聯合參謀部、太空軍、印太戰區、航母艦長等)的美軍將領進行人物畫像。由于美軍實行輪換制,每年都有部分職位易人,本團隊則保持密切關注和持續更新。目前,我們正在對上述139個職位中2025年換將者進行集中更新,其中包括太平洋艦隊前沿部署的第7艦隊19艘軍艦中的9名新任艦長。 ![]() 表2(1) ![]() 表2(2) ![]() 表2(3)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退役后成立“述策”團隊,專門研究美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