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衛星通信產業戰略地位凸顯,政策導向明確。近期工信部發布《指導意見》明確將有序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預期相關牌照發放工作或將加快推進。產業方面,火箭運力、發射成本等產業鏈瓶頸或將得到解決,衛星發射頻率正顯著提升,預期2025年下半年或為產業拐點。市場交易層面,衛星行業正從主題投資逐步向更具持續性的產業投資過渡。建議優先關注具備潛在獲得業務牌照可能性的衛星運營服務商,以及制造、發射和地面設備相關企業。 全文如下新興產業|衛星通信:戰略地位凸顯,政策導向明確 衛星通信產業戰略地位凸顯,政策導向明確。近期工信部發布《指導意見》明確將有序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我們預期相關牌照發放工作或將加快推進。產業方面,火箭運力、發射成本等產業鏈瓶頸或將得到解決,衛星發射頻率正顯著提升,我們預期2025年下半年或為產業拐點。市場交易層面,衛星行業正從主題投資逐步向更具持續性的產業投資過渡。建議優先關注具備潛在獲得業務牌照可能性的衛星運營服務商,以及制造、發射和地面設備相關企業。 ▍衛星通信產業戰略地位凸顯,政策導向明確。 衛星互聯網在全球覆蓋、6G通信、特種通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正成為全球競爭的“新戰場”。我們認為中美在低軌衛星及太空中存在資源、商業、軍事等多維度競爭,星艦進展加速一定程度上會“倒逼”中國加速建設衛星互聯網體系。美國Starlink占據先發優勢,而國內衛星產業鏈發展仍面臨諸多瓶頸,需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并通過技術革新和規模效應降本增效。 ▍衛星通信業務準入工作持續優化,牌照發放工作或將加快推進。 市場準入是產業發展實現進一步躍遷的基礎,2025年8月27日,工信部印發《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后稱《指導意見》),旨在有序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我們預期衛星通信產業牌照發放工作將于近期加速推進,為衛星互聯網商業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時,文件提出“提升協同推進合力”,我們預期未來相關部門職能有望進行整合,衛星產業工作的開展將具備更高的統籌協調性。 ▍高頻發射已至,產業拐點在即。 展望2025年下半年,我們認為產業拐點已至,尤其是產業鏈瓶頸的火箭運力和發射成本問題或將得到解決。民營公司下一階段有望研發出對標獵鷹9號的可回收中型運載火箭。根據各家民營火箭公司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數家民營火箭公司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進行中型運載火箭的首飛測試。若民營航天公司火箭試驗成功,將有望參與到GW星座和千帆星座的發射服務中,進一步加速我國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 ▍優先關注業務準入機遇,以及制造、發射和地面設備。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將“有序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結合此前2025年3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以及2025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關于衛星通信業務準入工作的表態,我們預期相關業務牌照發放工作將在年內完成。建議優先關注具備潛在獲得業務牌照可能性的衛星運營服務商,并關注衛星制造領域的核心配套、導航/遙感載荷、設計總裝企業,以及衛星發射和地面設備相關企業。 ▍風險因素: 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低于預期;衛星發射計劃實施低于預期;地面設施和運營服務建設不及預期;商業航天發展速度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