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設計是用于開展研究的總體策略。研究者需要具備靈活的思維,能夠推翻觀察世界的傳統方式,進而提出新問題及適當地修改研究設計。然而,很多作者認為研究設計只是關于機械性收集數據及評估過程的計劃,在收集完數據后發現數據與研究問題并不契合。針對上述問題,加里·金、羅伯特·基歐漢與悉尼·維巴三位學者在《社會科學中的研究設計》提出了研究設計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即研究問題、理論、數據與數據的使用。 一、研究問題在理想狀況下,所有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都應該滿足兩個標準。第一,提出對現實世界真正重要的問題。該問題應該首先是政治、社會、經濟生活的產物,同時有助于探究顯著影響人們生活的因素,了解和預測可能有害或有益的事件。第二,通過提高研究者做出科學解釋能力的方式對文獻做出具體貢獻。后者并不意味著所有為社會科學解釋添磚加瓦的研究必須獲得因果推論。有時候在著手解釋問題前,某個領域的知識更多需要的是事實調查和描述性說明。有時候某項目的貢獻就在于它的描述性推論,甚至有時候研究目標只是對事件近距離的觀察和對歷史細節的粗略描述。這些工作是解釋問題的先決條件,因此也符合第二個標準。 第一個標準指導研究者關注現實世界的政治及社會現象,關注當前和歷史上那些塑造人們生活的事件。一個研究問題是否符合這個標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社會判斷。第二個標準將關注點引向社會科學的學術文獻中那些尚未提出但極具意義的問題、那些已經提出但沒有被解決的難題,以及用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科學理論與方法。 二、理論社會科學理論是對研究問題的答案作出一種合理且準確的猜測,同時還要提供可以證明答案正確性的相關證據。就一個研究問題來說,理論必須與已獲得證據一致。謀求理論的發展通常被視作研究的開始。如果要發展理論,研究者需要事先完成相關的文獻綜述和數據收集工作,否則研究問題無從提出。在數據收集之外,還有一些常用方法可以評價和改進理論。 第一,選擇那些可能錯誤的理論。在實際中,從錯誤理論中學到的教訓比從那些寬泛甚至于原則上都不可能出錯的理論中學到的要多得多。研究者需要明確回答以下問題:哪些證據能夠被用來說明自己的觀點是錯的?如果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不能得到一個理論。 第二,選擇一個可以產生較多預期現象的理論,以此保證該理論可以被證偽。這樣的選擇策略允許我們使用更多種類和更大數量的數據來檢驗理論,從而增加理論被證偽的概率。此外,該策略也能保證搜集到盡可能多的證據去支持理論。 第三,理論要盡可能具體。含糊的理論和假說除了令人迷惑,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那些被精確陳述且能做出具體預測的理論,更容易被證偽,因此也是更好的。 三、數據“數據”是系統收集到的關于世界的信息要素,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時人們收集數據是為了檢驗某一理論,有可能在確定研究興趣之前就著手收集數據。此外,即使搜集數據的最初目的是評價一個具體假設,研究者也可能在之后提出一個全新的研究問題。 提高數據質量的首要準則是記錄和報告產生數據的過程。沒有這些信息,就無法保證使用標準程序分析數據進而得到無偏的推論。只有知道產生數據的過程,我們才能獲得有效的描述性推論或因果關系推論。如果想在一次定量的民意調查中記錄數據產生的過程,研究者就必須知道抽樣和提問的確切方法。在關于定性案例的比較研究中,報告如何選擇少數案例進行分析的規則是至關重要的。需要記住,比選擇好方法更重要的是忠實記錄和報告對其他人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使用方法及必要信息。 第二個準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測量效度。最大化測量效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依靠數據說話,而不讓那些不能觀察及不能測量的概念妨礙我們。如果被調查者對問題一無所知,研究者應當知道他為什么不明白。只有這樣,測量工作才是有效的。如果他真正的意思是表示一個完全不同且也沒有把握測量的概念,這樣的測量就不具備有效性。 第三個準則是確保收集數據的方法可靠。可靠性意味著同樣的方式和程序可以產生相同的結果。在測量目標“真實”狀態保持不變前提下,在不同的時間使用同一程序將觀察到同樣的結果。不同研究者采用同一測量程序也能夠得到相同結果,當然這取決于程序的準確性。 四、數據的使用更好地利用已有數據,是統計方法課教授的內容,也是統計推斷對社會科學的主要貢獻。 第一,盡量利用數據獲得“無偏的”,即正確的推論。從統計學角度來理解:不論在定性研究還是定量研究中,從若干數據庫中獲取數據并運用相同的方法進行分析以獲得結論。由于數據或程序應用中的錯誤,單獨應用某種方法未必能得到正確結果。即便這樣,研究者在多次運用中,“無偏的”程序不會使結論產生系統化偏差,就有可能獲得正確的結果了。 第二個準則建立在“效率”這個統計概念基礎上:對數據的有效利用涉及最大限度地使用描述性及因果性信息。獲得效率最大化不僅需要研究者動用全部數據,更需要獲得這些數據的相關信息以提高推論質量。比如在小地域單位上收集的數據,研究者就應在與之相應的層次上使用它們,不需要匯總成國家層面的數據。當然,較小層級的匯總數據意味著更高的不確定性。如果它們是理論的可觀測現象,這些數據同樣包含和推論問題相關的有用信息。 五、小結雖然研究會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制約,但是研究者應盡量改善其研究設計,包括改進研究問題的質量,提高理論與數據的質量,更好利用現有數據,從而避免研究設計的機械與呆板。 作者:阿依慕(科研寫作研究所編輯教研一室原學術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