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方式更有成效 劉向軍 2025年8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這是一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文件。 對于學校的教育教學而言,其中有這么一段表述: “推行更富成效的學習方式。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學全要素、全過程,創新智能學伴、智能教師等人機協同教育教學新模式,推動育人從知識傳授為重向能力提升為本轉變,加快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構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學習模式,推動開展方式更靈活、資源更豐富的自主學習。鼓勵和支持全民積極學習人工智能新知識、新技術。” 這是關于學習方式的極為重要的指導。 1.關注的是學生的學。 “推行更富成效的學習方式,”在這里沒有用“教學方式”這個概念。雖是一字之差,但有本質不同。在這里要強調的是AI賦能對于學生學習行為的根本變革。 2.二全:全要素,全過程。 人工智能要賦能教育教學的全要素、全過程,也就是說人工智能要深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而非局部的點綴。就目前而言,在校園一線里,AI賦能教學已經應用在教、學、研、育、評、管六大領域的29個場景中。 3.二智:智能學伴,智能教師。 讓每一個學習者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智能學伴,讓每一個老師有屬于自己的智能助教,讓時時處處的個性化教學輔導和學習交流成為現實。 人機協同是全新的教學模式,傳統的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師將退出主宰地位,課堂和校園的邊界將無限擴大。 4.一個根本:能力提升。 在智能學伴、智能教師的賦能下,每一個學習者獲得知識的方式、數量、質量都將遠超過傳統課堂上單一的師生對話。也就是說知識的學習和獲得將不再是課堂上的主要問題,也不再是學習者追求的主要目標,通過人機協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將必然地成為最重要的學習目的。 5.讓因材施教成為現實。 孔夫子在2500多年前所提出的因材施教這一有教無類的崇高的教育理想,今天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一定要成為教學的現實。 因材施教是教學中至高無上的規律,只有讓它變為現實,每個人的學習成長才能真正成為可能。“人工智能+”讓分層學習、個性化學習、精準學習得以實現。關注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成才,這樣的教育質量提升和教育公平也才能真正實現。 6.在情景交互中自主學習。 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情景化學習不但要成為常態和標配,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情景具有與學習者互動的智能化特點,身臨其境,沉浸其中,這樣的自主學習必定更有成效。 7.全民學習應用人工智能。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這是時代的變革。從ANI到AGI到ASI,人工智能的發展勢頭不可阻擋,很多科學家預言,人工智能時代應該是人類生存的最后一個形態。無論你是否喜歡AI,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挾其中,與其逃避它不如擁抱它。 人機協同,能力提升,情景交互,因材施教,自主學習,這五大要素一定能讓學習方式更富有成效。現在,是時候回答“喬布斯之問”了。 2025.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