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在整理孩子房間的時候發現了好多小玩意。 3D模型 ![]() 自動秋千 ![]() 迷你紙巾盒 ![]() 郁金香和玫瑰 ![]() 鸚鵡 孩子時常會一個人在房間里搗鼓,平時可能會覺得她是瞎玩,看了她的這些小作品后,我覺得這是孩子在自我發展。 我們都說心靈手巧,孩子的動手能力與大腦發展之間存在著極其緊密、相互促進的“手腦協同”關系。 手的靈活性有先天特性,天賦強的孩子,他們在動手能力這塊幾乎是拿來就可以上手。 我們家族好像在動手能力這塊有潛在基因,幾個孩子都擅長精細動作。 我家小外甥女在一歲時做過優勢測評后,我就跟我妹妹說,這孩子以后如果學醫的話有一雙好手,無論是拿手術刀還是打針灸,都會很厲害。 ![]() 這也是我見過,手部最有優勢的報表。 先天有優勢,后天再適當培養,潛力就無限! 如果先天沒有優勢,在成長的關鍵階段,比如手的敏感期,得到開發,也可以培養得很好。 我們先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看手與大腦的關系。 ![]()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人的大腦皮層中,管理手部動作的區域面積非常大,尤其是拇指和食指的代表區,占整個大腦很大的比例。這意味著手部精細、復雜的動作需要調動大量腦細胞參與。當孩子進行動手活動時,他們實際上是在為大腦神經網絡進行“超級鍛煉”,不斷建立和強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突觸形成)。 我們來看看一個簡單的動手活動(比如搭積木),需要多少個大腦功能區協來同工作: ![]() 前額葉:負責規劃、決策(我想搭一個高塔,如果構建,要用到哪些材料)。 運動皮層:指揮手部肌肉完成動作。 頂葉:處理觸覺和空間信息(感知積木的形狀、重量和位置)。 枕葉:視覺處理,觀察積木的顏色和結構。 小腦:保持平衡和動作協調。 這種“多線程”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大腦不同區域間的信息整合與協作,提升了孩子的執行功能(包括工作記憶、認知靈活性和自我控制)。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構建知識的。動手操作是孩子認識世界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觸摸、擺弄、拆解、組裝,孩子理解了大小、形狀、因果、重力、平衡等抽象概念。 這些深度的理解是單純看書或聽講無法替代的。 那么,動手能力會促進大腦哪些能力的發展呢? 1問題解決能力 當積木倒塌時,孩子會思考“為什么倒?怎么才能更穩?”,這是在實踐中學習分析和解決問題。 2邏輯思維與數學能力 拼圖、排序、配對等游戲蘊含了分類、序列、空間幾何等早期數學概念。 3創造力與想象力 兩者相輔相成,在創造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在想象的過程中發揮創造力。比如用橡皮泥捏出一個小動物,或用紙箱做一個城堡,這都是創造力的絕佳練習。 4專注力與耐心 完成一件手工作品需要持續的注意力,提升了孩子的專注力,鍛煉了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5自信心與成就感 “這是我做的!” 完成作品帶來的巨大成就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石。 ![]() 6情緒調節 動手活動(如揉捏橡皮泥、繪畫)也是一種很好的情緒表達和宣泄方式。 7社交合作 和伙伴一起完成一個大型搭建項目,學會了分工、協作與溝通。 8感覺統合能力 動手活動完美結合了觸覺、視覺、動覺(本體覺) 等多種感覺。良好的感覺統合是孩子學習、運動和行為發展的基礎。例如,穿珠子需要眼睛看(視覺)、手指捏(觸覺和精細動作)、手部移動(動覺)三者精準配合。 如何通過動手促進大腦? 家長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提供相應的活動和支持 0-3歲嬰幼兒期 特點:從無意識抓握到有意識操作,感官探索期。 活動: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感官書)、抓握搖鈴、撕紙、壘大塊積木、玩沙子、水中撈物、簡單形狀配對。 大腦發展重點:刺激感官神經,建立基本的因果聯系,鍛煉手眼協調。 3-6歲學齡前兒童 特點:精細動作快速發展,想象力爆棚。 活動:穿珠子、扣扣子、用安全剪刀、玩橡皮泥、拼圖(4-12片)、簡單的繪畫和涂色、用積木搭建復雜結構、幫忙做家務(如剝豆子、擺碗筷)。 大腦發展重點:提升專注力,激發創造力,強化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6歲以上學齡兒童 特點:動作更精準,追求復雜和有挑戰性的項目。 活動:樂高機械組、模型制作、科學小實驗、編織、剪紙藝術、學習樂器、更復雜的家務(如做飯、修理簡單物品)。 大腦發展重點:培養規劃能力、抽象思維、抗挫折能力和深度專注力。 家長如何來支持到呢? 首先,要舍得讓孩子動手。不要因為怕臟、怕慢、怕麻煩而包辦代替。給孩子機會,就是給大腦發育的機會。 其次,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孩子享受的是操作的過程,作品是否完美并不重要。過多的指點和干涉會扼殺他們的探索欲。 再次,提供豐富的材料。除了購買玩具,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紙箱、瓶蓋、豆子、面團)都是絕佳的動手材料。 最后,成為陪伴者和鼓勵者。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啟發和幫助,并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 孩子的雙手是最古老也是最智慧的學習工具。每一次動手操作,都是對大腦神經網絡的一次高效淬煉和升級。培養動手能力,本質上就是在為孩子的大腦發育和綜合能力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