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這篇《蒙求》每句一典,共596句,連帶標點符號2989字,因篇幅有限,擬注20句一篇分30篇文章連載于詩海選粹,為半月刊。因耗時長遠故而單獨開設欄目,以便讀者保存翻閱。有意另行刊載者可與本人聯系。 ![]() ![]() ![]() 原文 ![]() 《蒙求》(節選) 李瀚 山濤識量,毛玠公方。袁盎卻座,衛瓘撫床。于公高門,曹參趣裝。庶女振風,鄒衍降霜。范丹生塵,晏嬰脫粟。 詰汾興魏,鱉靈王蜀。不疑誣金,卞和泣玉。檀卿沐猴,謝尚鴝鵒。泰初日月,季野陽秋。荀陳德星,李郭仙舟。 (點擊鏈接查看往期內容) ![]() ![]() 解注 ![]() 解注: 山濤識量,毛玠公方。 識量:見識和度量。 上句語出《晉書.山濤列傳》:“山濤,字巨源,河內懷人也。父曜,宛句令。濤早孤,居貧,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意為,山濤的字是巨源,河內郡懷縣的人,他的父親是山曜,曾擔任宛句縣令。山濤早年孤貧,年少時便有見識和度量,與眾不同。 公方:公正方直。 下句語出《三國志·魏書·毛玠傳》:“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也。少為縣吏,以清公稱。 這里說毛玠的字是孝先,是陳留平丘的人(今河南封丘),曾擔任縣吏,因公正方直而聞名。 袁盎卻座,衛瓘撫床。 上句語出《史記.袁盎列傳》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長布席,袁盎引卻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適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于是上乃說,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意為,漢文帝游幸上林苑時,皇后和慎夫人跟隨著。在宮中時他們兩人經常同席而坐。這次到入座時,郎官布置了長席,袁盎卻把自己位置讓出給慎夫人座。慎夫人生氣不愿,漢文帝也生氣進到宮殿中。袁盎跟隨著勸道:“我聽聞尊卑有序才能關系和睦,你既然立了皇后,慎夫人是妾,就不能主次不分,你寵幸她就是最大的恩賜了。你在這樣對待她就是害她了,難道不知道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事嗎?”于是皇帝告訴了慎夫人,慎夫人賜給袁盎五十斤黃金。 下句語出《晉書.衛瓘傳》:“惠帝之為太子也,朝臣咸謂純質,不能親政事。瓘每欲陳啟廢之,而未敢發。后會宴陵云臺,瓘托醉,因跪帝前曰:'臣欲有所啟。’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復有言。” 意為,晉惠帝做太子的時候大臣們都說他單純質樸(是個傻子),不能執掌政務。衛瓘好幾次想啟奏皇帝廢除太子,卻不敢說。后來有次在凌云臺宴會,衛瓘趁著喝醉,跪在皇帝面前說:“我有事要啟奏”皇帝問他什么事,衛瓘再三欲言又止后摸著椅子說:“這個座位真可惜。”皇帝知道了他的意思,又反駁他說:“你是真的喝多了嗎?”于是衛瓘再沒有說話。 兩句都是冒言進諫的典故。 于公高門,曹參趣裝。 上句語出《漢書.于定國傳》:“定國父于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云。” 意為:在街道大門損壞時,鄉親父老一同修繕,當時于定國的父親于公要求把大門修高,以便高車寶馬通過,說自己審理案件沒有冤案,積攢了不少陰德,子孫當中必然有興旺的人。后來他的兒子于定國做了丞相,他的孫子于永做了御史大夫,封拜侯爵流傳于世。 下句語出《史記.曹相國世家》“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意為:漢惠帝二年蕭何去世,曹參聽聞消息后催促門人整理行裝說“我要去做丞相了”果然不久后,宮中的使者便來請曹參。 兩句都是未卜先知的典故。 庶女振風,鄒衍降霜。 上句語出高誘注《淮南子.覽冥訓》:“庶賤之女,齊之寡婦,無子不嫁,事姑謹敬。姑無男有女,女利母財,令母嫁婦,婦益不肯。女殺母以誣寡婦,婦不能自明,冤結叫天,天為作雷電,下擊景公之臺殞壞也,毀景公之支體,海水為之大溢出也。” 意為:有個平民家出生的女子,是齊國的寡婦,沒有兒子也不肯再嫁,侍奉婆婆非常謹慎。婆婆有個女兒,貪圖婆婆的錢財,讓婆婆把這個寡婦嫁走。寡婦不肯,婆婆的女兒就把婆婆殺了嫁禍給寡婦,寡婦沒法證明自己清白,于是對天喊冤,天上刮風響雷,把齊景公的高臺都劈了,也劈傷了齊景公的身體,天地間海水四溢。 下句語出李善注《淮南子》:“鄒衍盡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 意為:鄒衍對燕惠王十分忠心,燕惠王卻聽信讒言把他囚禁,鄒衍仰天大哭,正值夏天卻因為他降下了寒霜。 兩句都是蒙冤后天降異象的典故。 范丹生塵,晏嬰脫粟。 上句語出《后漢書.范冉》:“所止單陋,有時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 意為:居所簡陋,有時候一粒米都不剩。雖然窮卻鎮定自若,言談舉止從不改變。鄉里人說他蒸飯的桶里都是灰塵,鍋里面能養魚。 下句語出《晏子春秋》:“ 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食。” 意為:晏子在齊景公時做相國,吃的都是只剝皮了的糙米。 兩句都是勤儉拮據的典故。 詰汾興魏,鱉靈王蜀。 上句語出《北史.魏本紀一》:“圣武皇帝諱詰汾。嘗田于山澤,欻見輜軿自天而下。既至,見美婦人自稱天女,受命相偶。旦日請還,期年周時復會于此。言終而別。及期,帝至先田處,果見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當世為帝王。’語訖而去。即始祖神元皇帝也。” 意為:圣武皇帝名叫詰汾,曾在山里種田,忽然看到一輛寶車從天上降下,出現一個自稱天女的美婦,說自己受命來做他的配偶,第二日就離去了,約好一年后再相見。一年后果然見到天女,把生下的男嬰給了詰汾,告訴他這是你的兒子,也是當世的帝王。說完便走了。這個男嬰就是北魏始祖神元皇帝。 下句按《蜀王本紀》:“荊人鱉令死,其尸流亡,隨江水上至成都,見蜀王杜宇,杜宇立以為相。杜宇號望帝,自以德不如鱉令,以其國禪之,號開明帝。下至五代,有開明尚,始去帝號,復稱王。” 意為:楚地一代的人鱉令死后,尸體隨著江水流到四川。見到了蜀國皇帝杜宇,杜宇把他認命為相國。杜宇的帝號是望帝,任務自己的才能不如鱉令,便把蜀國禪讓給了鱉令,帝號為開明。一直延續了五代,到蜀帝開明尚時,廢除了帝號,重新稱王。 這是兩位帝王澤被后人的典故。 不疑誣金,卞和泣玉。 上句語出《史記.直不疑》:“塞侯直不疑者,南陽人也。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覺,妄意不疑,不疑謝有之,買金償。而告歸者來而歸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慚,以此稱為長者。” 意為:擔任塞侯的直不疑是南陽人,在漢文帝時,做郎中。與他同舍的人,有人不小心把別人的金子帶走了,金主發現后懷疑是直不疑拿了。直不疑承認了這件事,并買黃金給了他。后來不小心帶走金子的人回來還金子,金主才知道冤枉了人,十分慚愧。因此大家都稱直不疑是忠厚的人。 下句語出《韓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 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 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 。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 文王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 意為:楚地一位姓和的人在楚山里尋找到一塊璞玉,拿來先給楚厲王,楚厲王讓看玉的人查看,說是石頭,于是以為和氏在騙他,便削了他左腳。楚厲王死后楚武王繼位,和氏又獻玉,楚武王也讓看玉的人檢查,說是石頭,便砍去他的右腳。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繼位,和氏抱著璞玉在楚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淚水流干哭出來血。 兩句都值蒙受不白之冤,后一個典故更多被用指懷才不遇。 檀卿沐猴,謝尚鴝鵒。 上句語出《漢書.蓋寬饒傳》:“酒酣樂作,長信少府檀長卿起舞,為沐猴與狗斗,坐皆大笑。寬饒不說,卬視屋而嘆曰:'美哉!然富貴無常,忽則易人,此如傳舍,所閱多矣。唯謹慎為得久,君侯可不戒哉!’因起趨出,劾奏長信少府以列卿而沐猴舞,失禮不敬。上欲罪少府,許伯為謝,良久,上乃解。” 意為:飲酒正高興時,身為長信少府的檀長卿跳起了舞,扮做獼猴和狗在打架的模樣。坐上賓客都在大笑。蓋寬卻很不高興,望著屋頂感嘆說:“好看是好看,但是富貴沒有永恒的,忽然就會換了主人,如同那旅店一般,看的多了,只有謹慎才能長久,你們為什么不警戒呢?于是走出去向皇帝彈劾檀長卿,身為列卿卻學猴子跳舞,太沒有禮法。皇帝想治罪于檀長卿,許伯為他求情方才不予追究。 下句語出《晉書.謝尚傳》:“司徒王導深器之,比之王戎,常呼為'小安豐’,辟為掾。襲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謁,導以其有勝會,謂曰:'聞君能作鴝鵒舞,一坐傾想,寧有此理不?’尚曰:'佳。’便著衣幘而舞。導令坐者撫掌擊節,尚俯仰在中,傍若無人,其率詣如此。” 意為:謝尚年輕時,擔任司徒的王導非常器重他,將他和王戎相比,叫他小安豐(王戎的字)讓他做自己的屬官。謝尚繼承父親咸亭侯的爵位。剛開始到王導府上任職時剛好趕上宴會,王導對他說“聽說你能模仿鴝鵒跳舞,大家都想見識一下,你可以表演一下嗎?”謝尚說“好”于是穿好服裝戴好頭巾跳起舞來。王導讓在座的都用手打節拍,謝尚在其中上下翻飛起舞,旁若無人,十分率性。 此二句同為模仿動物表演,上句是阿諛奉承的典故,下句卻是率性坦然的典故。概因二者目的不同所模仿動物姿態也有高下之風。 泰初日月,季野陽秋。 泰初:夏侯玄的字 上句語出《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夏侯泰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意為:當時的人看見夏侯玄像懷中存著日月一般。 季野:褚裒的字 《晉書·褚裒傳》:“譙國桓彝見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意為:譙國人桓彝看見褚裒說他的胸中別有一番春秋,說話時不評論好壞,胸中卻自有判斷。 荀陳德星,李郭仙舟。 上句參見《異苑》:“陳仲弓從諸子侄,造荀季和父子,于時德星聚,太史奏: 五百里內有賢人聚。” 意為:陳寔帶著諸位兒子侄子輩去拜訪荀淑父子,當時天上德星聚集,負責觀察天象的官員稟報說“五百里范圍內有賢德之人相聚。” 下句語出《后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善談論,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 意為:郭太的字是林宗,善于談論和音律,在洛陽游玩時看見任職河南尹的李膺,李膺對他的才能感到震驚,和他結為朋友。之后郭太便名震京城。之后郭太回歸家鄉的時候有數千輛車的大儒送到他河上,郭太卻只和李膺同船而行,一眾賓客望去像看到了神仙。 ![]() ![]() 簡介 郭子仲,本名郭威,以字行。山西陽泉人,先后從好聚、知畏齋、吳國水先生習詩。詩海選粹副主編、岫云閣年度風華錄特約輯稿人、漾泉詩社理事兼編輯,中國詩詞網主編。有個人百家號“此間詩舍”。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
|
|
來自: 昵稱503199 > 《蒙求解讀+一筆寫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