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地說,《驚變》系列三部曲風格并不統一,第一部和第三部氣質最搭,第二部則通過明顯的美式喪尸片體現出大量血腥的鏡頭,一群喪尸中,一個腰部少了一半的軍人夾雜其中撲向幸存者們,雖然只是短短瞬間,卻讓人觀之駭然。 提到《驚變二十八周》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有二: 《驚變二十八年》2025年上映,算是《驚變》系列的完結篇吧。但電影上映后口碑好壞參半,氣質上則多少有些英倫電影擅長的史詩+文藝風格,今人看來愛的愛極,厭的厭甚。 ![]() 該系列第一部《驚變二十八天》(2002年上映)算是三部曲中調調跟第三部最搭的,主打一個“在死亡中吟唱”的觀感,絕望也是真的絕望。 ![]() 最具商業片風格的則是第二部《驚變二十八周》(2007年上映),盡管“喪尸”于該系列中被設定成狂躁癥超雄患者,依然不改驚悚本色。 ![]() 彼時尚不出名的“鷹眼”杰瑞米·雷納加盟助陣,后來在新版《天師斗僵尸》中飾演男主女友的伊莫珍·波茨更憑借本片獲得了關注。另一位女主蘿絲·拜恩隨后在《X戰警》系列中亦有不俗表現,她也是《驚變28周》中的顏值擔當。 ![]() ![]() ![]() 再一個,卻是羅伯特·卡萊爾——這位出身蘇格蘭的英國演員,于國內互聯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2003年主演的歷史劇情片《希特勒:惡魔的崛起》,他近乎完美的演技將“落榜美術生”的發跡演繹得淋漓盡致,也給國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 很多英國演員似乎身上都自帶一種藝術氣質,如比爾·奈伊,大多數人看過《暗夜傳說》中“維克多”的霸道,也見到《刺殺希特勒》里的懦弱將軍。但他演喜劇(如《僵尸肖恩》和《狂野目標》)同樣也凸顯一股英倫紳士的冷幽默風格。 ![]() ![]() 羅伯特·卡萊爾也是如此—— 2000年,羅伯特·卡萊爾在《天使的孩子》(又名《安琪拉的灰燼》)中飾演懷才不遇的“父親”,他窮困潦倒,卻呵斥孩子們不能揀散落在地上的煤渣,說“我們窮,但我們不是乞丐”。 ![]() 落魄,卻令人不敢小覷。 《驚變二十八周》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他在“喪尸”來襲時拋棄妻子,于曠野中奔逃的場景: 伴隨音樂響起,男人臉上浮現出絕望和愧疚,更多的則是對求生的本能感應。 ![]() ![]() 甚至直到今天,羅伯特·卡萊爾也是本片最能體現人性復雜的角色。 至于電影本身,情節設定卻比較簡單直接: 承接第一部《驚變二十八天》的劇情,病毒爆發不久后,英國淪陷。 ![]() 幾個幸存者躲在屋子里,通過對話得知他們各自大體的背景,接著毫無預兆的“喪尸”襲擊讓這一屋子人陷入各自為戰的逃生狀態,老夫婦相繼被感染,前一刻還在掙扎驚呼的女人下一秒變成了猙獰的“喪尸”,妻子(凱瑟琳·麥克馬克 飾)為了救一個孩子耽誤了時間,她被“喪尸”包圍,見到丈夫(羅伯特·卡萊爾 飾)破門而入,她向丈夫呼救,不料男人看了她一眼,臉上呈現復雜的神色,隨即跳窗而逃。女人震驚,在男人身后大聲呼叫,隨即被“喪尸”壓倒…… ![]() 隨著時間推移,英國本土被外界認定再無活人。美國人出面,將病毒爆發時還在世界各地旅游的一批英國人送回倫敦——他們是最后一批英國人了。 至此,影片分為兩條線: 一是女軍醫(蘿絲·拜恩 飾)隨團而至,她在實驗室里研究病毒,想要找到破解途徑。期間,負責守衛的狙擊手(杰瑞米·雷納 飾)通過狙擊鏡看著正在工作的軍醫,似乎心中已有情愫。 ![]() 另一邊,病毒爆發時在旅游的姐弟見到了成為工作者的父親,即丟棄女人的男人,男人騙他們說母親已經被“喪尸”殺死,卻隱瞞了自己丟棄妻子的事實。姐姐(伊莫珍·波茨 飾)照料著弟弟,出于對母親的思念擅自逃出回到故居,卻發現母親還活著。 ![]() 兩條線合在一處—— 軍醫驚嘆女人有天生對抗病毒的抗體,想要研究她。 姐弟倆對父親隱瞞實情感到憤怒。 男人則帶著愧疚潛入研究室里看望妻子,不料妻子卻一言不發盯著男人。 ![]() 男人吻了女人,隨后出現異變,他痛苦、嚎叫,最后也變成了“喪尸”。然后殘忍殺死了身為病毒攜帶者的妻子。繼而成為新的病毒載體大殺四方。 變亂開始,軍隊來不及反應,倉惶間折損了不少人。于是將軍下令無差別攻擊。 ![]() 狙擊手在屋頂看著無辜的人倒在機槍火力下,他決定挺身而出,救下女軍醫和姐弟倆。一行四人開始在城市中逃生。隨即反應過來的軍方派出地面部隊和武裝直升機四處捕殺,還用燃燒彈“清洗”了倫敦每一處街道。 狙擊手為保護女軍醫和姐弟倆葬身火海,女軍醫為保護姐弟倆被狂暴的男人殺死在地鐵站里。姐姐為保護弟弟一槍打死了父親。 ![]() ![]() 最后,姐弟倆被狙擊手的戰友找到,對方確認他們沒有被感染,隨即駕駛直升機越過英吉利海峽將他們送到法國—— 殊不知,姐弟倆同樣具有母親對病毒的抗體,他們不會被感染,但他們也是病毒攜帶者。 ![]() 影片最后,一群狂躁的“喪尸”張牙舞爪涌向埃菲爾鐵塔…… 沒有意志力,沒有精神念力,病毒面前,眾生平等。 ![]() 它甚至同時顛覆了傳統喪尸片里的英雄主義敘事,所有人行事動機都是出于本能反應,包括病毒驅使下的本能反應,如變異的父親在地鐵站里看到姐弟時依然沖上來想要殺了他們。 而巴黎混亂的最后一幕,結合一群“喪尸”口中的嘶吼,把觀眾從對姐弟逃生的喜悅又拉回絕望中,繼而在時隔十八年后,迎來了《驚變二十八年》的故事: 人類,還有生存的必要嗎? ![]() 客觀地說,《驚變》系列三部曲風格并不統一,如上文所述,第一部和第三部氣質最搭,第二部則通過明顯的美式喪尸片體現出大量血腥的鏡頭,一群喪尸中,一個腰部少了一半的軍人夾雜其中撲向幸存者們,雖然只是短短瞬間,卻讓人觀之駭然。 ![]() 不過第二部幸得情感加持,沒有淪為純粹的暴力爽片,男人對女人、孩子的復雜感受被羅伯特·卡萊爾演繹得較有層次感。 加上“鷹眼”的大無畏犧牲與原本以為的女軍醫英雄氣概等意料外的結局,觀眾或許對“末世”概念有一番別樣的體驗。 ![]()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