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上火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人體內陰陽失衡、陽勝于陰時,就會出現陰虛火旺。 二是體內堆積垃圾太多,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容易化熱化火。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今天主要給大家講一下瘀堵化熱的情況,這里的瘀堵主要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濕滯、肝郁和血瘀。 一、濕滯化熱 進入夏季后,水氣和熱氣共同蒸騰,體內水濕內停日久,化生內熱,黏附在皮膚,就容易長濕疹或者是疔瘡。 同時還伴有肚子脹滿、惡心、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癥狀。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舌象一般舌質紅、舌苔黃膩,這種情況可以參考二妙丸。 二、肝郁化熱 肝喜調達,惡抑郁,肝郁日久,就會化熱化火。這類人經常口干口苦、脾氣暴躁、頭暈頭痛、胸脅脹痛。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舌象舌質紅,舌頭兩側鼓脹明顯,舌苔黃,這種情況可以參考丹梔逍遙丸。 三、血瘀化熱 瘀血和濕氣一樣都會阻礙氣血的流動,瘀血的特點是感覺身體某個地方有刺痛、燒灼感,口渴口干卻不想喝水,舌質紫暗,或者是有瘀點瘀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這時可以參考個血府逐瘀丸。 看完以上內容,有些朋友感覺好像以上情況自己都有,那這種情況就需要具體辨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