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驚喜 筆墨生花![]() 編者按: 2025年8月27日早6點,西寧表情公眾平臺編發了冶蘭花校長的即興大作《因愛皈依十七載,信仰織就美長卷》一文,由京津滬頭條主播穆紅女士深情誦讀,一時間,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讀者們熱情呼應的浪花漣漪紛至沓來,紛紛轉發。 但此時,她還不知大作已被西海天馬悄悄投稿,且已編發的事。當她驚喜地收到這份禮物時,又即興陸續寫下了這篇佳作。 早晨的驚喜與感動難以言表!睜開眼便看到您為我準備的這份珍貴禮物——我的文字竟在西寧表情上發表。這份突如其來的喜悅讓我激動得不知所措,更因未能及時接聽您的電話而深感愧疚。重感冒之下服完藥便沉沉睡去,手機靜音中錯過了您清晨的兩次來電,我想您一定是想第一時間與我分享這份溫暖。懇請您原諒學生的失禮! 您以“校長”、“作家”相稱,實在讓我慚愧不已。我不過是回族中一個普通的阿娘,自幼因家境貧寒,十歲便輟學在家照料妹妹、幫助父母操持家務。 我的故事平凡如沙漠中的一粒沙:兩歲隨父母從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遷至青海省貴德縣尕讓鄉,九歲時母親生下六妹。為躲避計劃生育罰款,我被迫帶著幼妹藏身西寧,對外謊稱妹妹夭折,這才保住一家生計。后來舉家遷至西寧,父母因未能讓我繼續讀書心懷愧疚,便送我到民間經學班學習教門知識。 幸得恩師垂憐收留。他是一位胸懷博大、極具遠見的學者,在他的指引下,我潛心學習一年,而后便開始為姐妹們傳授基礎阿拉伯單詞字母與拜功功課和信仰相關的基礎認知。 我的老師,正是當地女子學習班的開創者。創辦之初,這條路走得并不容易,盡管面對諸多不解與議論,他卻始終不曾動搖,一心堅守著這份育人的理想。如今,我唯有衷心祈愿,愿他能在另一個世界獲得安寧與圓滿,得享最美好的歸宿。 同學們學成后大多因生計所迫放棄教學——我們都是義務授課,鮮有資助。 二十之年,念及婦女教育事業當續,遂與傾慕久矣之良人締結連理,共同投身此神圣之任。自豆蔻年華至不惑之年,堅守杏壇三十余載,直至線下學班因故輟辦。良人歸真已逾十有二載,世間的我,始終未輟此神圣使命,朋友圈中多為阿訇鴻儒,每有文墨相發,必字斟句酌,不敢有絲毫輕慢。 您的厚愛讓我既感激又惶恐,惟恐拙作給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感謝您讓我的文字遇見更多讀者,這份知遇之恩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感謝您的厚愛與推薦,讓這段平凡卻溫暖的故事得以被更多人看見。您的這份心意,為兩個家庭、兩種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尊重,又增添了一抹動人的光彩。 也借此機會,再次將最美好的祝福獻給我的外甥媳婦一家人:祈求真&·主護佑你們今后的每一個日子都如今日般明媚溫暖,讓愛與平安常駐你們心間,讓理解與包容成為這個家永恒的底色。愿兩個孩子在他們用愛編織的港灣里,繼續眉眼清亮、善良成長。 這段跨越民族的緣分,因信仰而堅定,因尊重而長久。知感真·主,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5年8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