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思維導圖及相關考研內容為個人創作,未經授權,請勿商用! ![]() ![]() 1.很重要的圖 ![]() ![]() 2.補氣還五湯 【方歌】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佐地龍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氣虛血瘀之中風。 【組成】 生黃芪120g,歸尾6g,赤芍4.5g, 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 (劑量參考自方劑學10版教材,僅作比例參考之用) 【方解】 ![]() 【常見考點】 ①黃芪:補氣行血 ②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 【辨證要點】 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渦斜; 血瘀:舌暗 氣虛:脈緩無力 【理解】 ①關于癥狀表現——氣虛的具體表現去哪里了? 補陽還五湯治療的是氣虛血瘀所致的中風, 中風即:半身不遂,口眼渦斜, 血瘀即舌暗,肌膚甲錯等等, 那么氣虛的具體表現呢? 補陽還五湯的血瘀由氣虛所致,正氣虧虛,不能運化推動血液運行,正所謂“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 現如今患者由于各種原因,比如年齡增長,身體素質降低,又或者是感寒受風,邪氣入里,等等,各種原因導致正氣虧虛,氣不行則血不行,血郁在局部便是瘀血, 所以可以這樣理解,補陽還五湯治療的氣虛血瘀之中風,氣虛為本,血瘀為標,氣虛為因,血瘀為果。 所以補陽還五湯的方子組成是以黃芪為君藥,且黃芪大量使用,用至四兩,以快速大量扶正, 以當歸為臣藥,當歸為補益藥,其藥性以補益為主,活血為輔,還是在扶正, 最后加點化瘀的常用藥物, 為的是標本兼治,但從藥物劑量上可以明顯看出方子的偏性在扶助正氣。 ②補陽還五湯——“何謂還五” 《論補陽還五湯》 ........乃知其所謂五者,謂人身十成元氣,虧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氣則無病。 若虧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右半身二成半歸并于左,則右半身無氣。左半身二成半歸并于右,則左半身無氣。 受病之半身,向不病之半身流動,比水流波浪之聲尤甚。于是思得一方,以息其波浪聲,而還其五成虧。乃分左右各二成半而并之,則曰五。合左右各二成半之虧而還之,則曰還。 “還五”兩字,于是乎心領神會,而得其解矣。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