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認為,中焦乘土氣而生,胃土主降,則濁氣下傳,脾土主升,則清氣上行,以形成脾升胃降之圓運動。 中焦失衡為什么會導致頭發油、脫發呢?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脾胃作為氣機升降的樞紐,如果脾胃受損,中氣不足,升降之軸廢,軸滯輪停,致使土上之火與土下之水循環不暢,失其健運,因虛致實,從而津液停積則化濕,濕郁蘊熱,上蒸頭皮,浸漬發根,致頭發黏膩,頭發稀少。 《岳美中醫案集》也中記載:“發禿的形成,多因水氣上泛巔頂,侵蝕發根,使發根腐而枯落。”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28歲小伙,近一年因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多以外賣、快餐為主,喜食辛辣油炸之物。逐漸發現頭發油脂分泌旺盛,需每日洗發,伴有瘙癢難忍。脫發明顯,洗頭掉發明顯,自行使用多種防脫洗發水及生發液,效果不顯,反見加重。伴有口干口苦,身體困重乏力,午后尤為明顯,大便粘滯不爽,每日1-2次,小便偏黃。 舌象:舌質紅,苔黃厚膩。脈象:脈滑數。 局部檢查:頭發稀疏,以頭頂部為甚,發絲細軟,頭皮油膩光亮,可見少量紅色毛囊丘疹。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中醫辨證分析:主要責之于中焦脾胃,波及上焦巔頂。 患者長期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加之思慮勞倦,熬夜傷神,暗耗氣血,致使中氣虧虛。 ①中軸失運: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紐,中虛則軸滯輪停,脾失健運,胃失和降,水谷精微無以正常運化輸布,反聚而為濕。 ②郁而化熱:濕濁停滯中焦,久郁化熱,形成濕熱內蘊之局。 ③上蒸蝕發:濕熱為濁邪,其性粘滯,循經上犯巔頂,熏蒸頭皮,侵蝕發根,致發根腐而枯落。故見頭發油膩、瘙癢、脫落。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他的脫發屬于濕熱蘊蒸證,需健運中焦,清熱利濕,佐以涼血祛風; 開顆粒劑:蒼術,厚樸,陳皮,黃連,黃芩,黃柏,生薏苡仁,茯苓,側柏葉等中藥; 二診:頭油、頭皮瘙癢大減,脫發數量減少約半,身體困重感減輕,大便成形通暢。舌苔較前變薄,濕熱明顯減退。守上方減黃連至5g,加生黃芪以補益中氣,扶正固本。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三診:諸癥持續好轉,頭發出油已接近正常水平,脫發基本控制,僅在洗頭時有少量脫落。精神轉佳,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可見濕熱已十去八九,治療轉為健脾益氣、養血生發為主,促進新發生長。 患者堅持調理,4個月頭頂可見大量細密絨毛生出,發質較前粗壯,整體發量顯著恢復,療效滿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