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在1971年視察南方講話時說:“長征前紅軍三十萬。到陜北剩下二萬五千人。”解放軍出版社在1984年12月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沿革(1927-1949)》一書中的第9頁也說“在部隊發展的高峰時期,曾達到三十余萬人”。也就是說中國工農紅軍在鼎盛時期曾發展到了30萬人,這是軍史都認可的結論。 
長征前的中央紅軍隊伍 我們平常大都是只知道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以及紅二十五軍、陜北紅軍、海南瓊崖縱隊等紅軍歷史,這些蘇區的紅軍當然還達不到30萬人的實力,那還有哪些地區有紅軍的部隊存在呢?我曾經查找過很多資料,但未見到黨史和軍史有一個概全、詳細的敘述,大都是見諸于零零散散的各種史料中,因此很難統計出30萬的紅軍人數,后來我終于在一份資料里看到了各蘇區紅軍兵力的統計數據: 
陜北蘇區的紅軍 “中央蘇區紅軍西征開始前(1934年10月16日以前),中國紅軍的編制總共約有二十八萬到三十萬人。其中在中央蘇區的大約有九萬人(主要是林彪指揮的一方面軍,副總指揮彭德懷的三方面軍,還有董振堂、尋淮洲、羅炳輝等人指揮的若干部隊);在川陜蘇區有將近十五萬人(徐向前和陳昌浩指揮的四方面軍);在湘鄂西蘇區有大約兩萬人(賀龍指揮的二方面軍,其中包括肖克的第六軍);在贛東北蘇區的有差不多一萬人(方志敏和邵式平指揮的第十軍);在鄂豫皖蘇區有大約七千人(其中徐海東指揮的二十五軍的五千人向陜北方向移動);在陜北蘇區約有五千人(劉志丹和高崗指揮的第二十六軍);在廣東海南島蘇區有三千到五千人(由馮白駒領導)。” 
瓊崖縱隊的女紅軍戰士 “……留在老中央蘇區的、由項英、陳毅、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曾生、葉飛和其他同志指揮的紅軍游擊隊,有將近一萬人。” 
蘇區初創時期的紅軍戰士 按以上蘇區的紅軍兵力統計已經達到了近三十萬人。但資料中又有“……在東北日本占領者和偽滿國當局統治的地區,擁有三、四萬成員的東北抗日聯軍,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活動”。東北抗日聯軍的前身叫東北人民革命軍,不叫紅軍,全盛時期約有兵力三萬人。不知道黨史、軍史所說的三十萬紅軍里包不包括這部分兵力,如果包括,則紅軍人數超過了三十萬。 
東北抗日聯軍戰士 其實這份資料里面有很多謬誤,如林彪所指揮的紅軍是一方面軍下屬的一軍團,抗戰時期的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在紅軍時期指揮的是一方面軍下屬的三軍團,而且歷史上也沒有三方面軍;中央蘇區紅軍出發時是8.6萬人。川陜蘇區紅軍加上獨立師也只有10余萬人,資料里夸大了五萬人。湘鄂西蘇區到1932年春的鼎盛時期紅軍發展到1.5萬余人,也沒有兩萬人。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約有1.5萬人。其余的大致相符。 如果按此數據統計,再加上東北人民革命軍3萬人也還不到28萬人,距離三十萬的紅軍人數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當然在戰爭年代各地區的紅軍兵力不可能統一在某個時點統計,而蘇區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紅軍時期的兵力也很難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數據。也許三十萬紅軍人數只是一個估計數或者是這份資料也未統計準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