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就是說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若是坦蕩自在,便是像潤物無聲的流水,閑時恬淡互不干擾,若逢患難之際,便能解一時之渴。 若是出于利益而交織在一塊的酒肉友情,就像甜膩的醴酪,需要解渴時,它只會加速你的干涸。 小人之交在現代被稱之為塑料姐妹,在古代稱之為酒肉朋友,所以,“塑料”無關男女,只有識人不善。 在《金瓶梅》中就有一段這樣的故事,細細咂摸是比較有趣的,不僅道出了一群草包混混的無知,也對當時的世風人情做了諷刺。 西門慶死了后,當初那些依傍他吃喝玩樂的男人們便覺得應該有點表示,畢竟曾經在玉皇大帝面前拜過把子,雖然不求同年同日生,但當時也沒想到這貨死這么早,后悔也來不及了,總得裝裝兄弟情深。 去人家葬禮祭拜從古到今都沒有空手的,但這幫大哥們窮啊,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也拿不出個像樣的禮,這時候應伯爵靈機一動就缺了大德了,他說:哥幾個一人湊一錢銀子,咱們請水秀才寫篇祭文給大哥燒過去,表表心意,讓他別急著把咱們帶走。 一錢銀子是什么概念? 通過一些古籍中的記載,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比現代是很高的,一兩銀子等于制錢一千二百多文到三千多文,一錢銀子等于100到150文,不過古代大多數時是16進制,根據不可靠計算方式得出的結論就是一錢銀子大概0.05兩左右,北宋中期一兩相當于1000—1800元。 也就是說他們十個人湊了500還沒湊齊,還要去祭奠西門慶,其中有幾個特別窮的實在舍不得這筆巨資,覺得大哥人都走了,兄弟既然沒得做,就沒必要顧及這點面子了。 應伯爵就動員大家:你們是不是傻,西門大官人家的葬禮流水席就得擺太三天三夜,你我拿50塊錢去蹭飯,拖家帶口地去吃,吃完還能打包帶回來再吃好幾天,這筆賬還算不明白么? 哥幾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但是這十個兄弟就七個人湊到了50塊錢,另外那幾個下文再表。受雇于幾兄弟的水秀才就特意做了一篇悼文燒給了西門慶,因應伯爵等人沒文化也根本看不懂,誰也不知這秀才全篇都是在譏諷他們。 受恩小子,常在胯下隨幫。也曾在章臺而宿柳,也曾在謝館而猖狂。正宜撐頭活腦,久戰熬場,胡為罹一疾不起之殃?見今你便長伸著腳子去了,丟下小子輩,如班鳩跌腳,倚靠何方?難上他煙花之,難靠他八字紅墻。再不得同席而儇軟玉,再不得并馬而傍溫香。撇的人垂頭落腳,閃的人牢溫郎當。今特奠茲白濁,次獻寸觴。靈其不昧,來格來歆。尚享。 平日里傍著西門慶沒少搜刮利益,如今人走茶涼,就連祭奠都要占盡便宜,蘭陵笑笑生借水秀才之口,對這群西門慶結交的所謂的弟兄譏諷了個徹底。 那么當初“十兄弟”的另外兩人又是如何呢? 其實當初結拜時,就已經埋下了這群人利盡而散的伏筆。結拜必然是要志趣相投,情深或是義重,而這幫人原本就是為了博一個“十全十美”的好彩頭,人數不夠的時候隨手拉人來湊數的交情。 西門慶作為財主居首位,其次是應伯爵憑著情商坐穩第二把交椅,然后謝希大擅長彈琵琶,多少是有些本領在身上的。 老四是大名鼎鼎的花子虛,他是接替了一個叫做卜的人的位置,那人沒等結拜就死了,就把花子虛拉來湊數。 老五是叫祝實念和老六孫寡嘴一樣出場機會不多,但懂得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道理,一邊傍著西門慶后又搭上了招宣府的王三官。 老七叫云理守,是祭奠西門慶時缺席的其中一位,祖上積德,給他留了后路,他哥哥戰死沙場,朝廷感念他一家忠孝給了他一個工作,去濟南當公務員。 老八是常時節,前一篇剛好講過他“得銀傲妻”的故事,拿了西門慶12兩銀子,竟然1一錢的禮份子都拿不出來,可見潦倒荒唐。 老九是白賁光,白吃白喝沒臉沒皮,西門慶是很不喜歡他的,他在西門官人的身上也沒占到多大的便宜。 最后一位就是缺席葬禮的另一位兄弟名叫吳典恩。在全書中的這些兄弟里,實際上在銀兩上占盡便宜的只有應伯爵,其他的兄弟多數是蹭吃喝,還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比如花子虛。而吳典恩細算起來,他從西門慶身上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可以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西門慶直接給了他一個未來。 但是,這個人卻將“塑料”兄弟給坐實了。 如果說其他7個人只是貪嘴忘恩,在食不果腹的前提下自私一點也是人性本能,但在最后這二人身上,卻將“負義”體現得淋漓盡致。 吳月娘作為西門慶的正妻,也算是這群兄弟的“大嫂”,西門一家落難,作為十兄弟中唯二混得不錯的人,不僅沒有雪中送炭,反而圖謀月娘,險些致月娘失節。 1、吳典恩當驛丞受賄 西門慶曾經拿壽禮賄賂高官混了個副提刑的工作,還給自己兩個手下也一起提拔了上來,一個是仆人來保,另一個就是吳典恩,做了驛丞。吳典恩得了便宜便四處向人說自己是西門慶的小舅子,仗著自己和吳月娘同姓,也沒人懷疑,獲得了不少好處。 走馬上任需要四處打點,這吳典恩沒有錢,就問西門慶借了100兩,承諾按照月利5還他,但是西門慶大方,隨手一揮就將那利息劃掉,告訴吳典恩都是自己兄弟談錢傷感情。 劃掉的利息都不止5錢,可最后,他連一錢銀子的祭文都沒有出,并且,直到西門慶亡故,百兩銀子都未曾歸還。 不還錢也就罷了,月娘逢難,府中的平安偷盜鬧到了廳堂,為了脫身,他就誣陷吳月娘和小廝玳安有染,這在古代,可是對女人名節有著毀天滅地的打擊的,何況寡婦月娘最重視的就是自己的一身正氣。 當時審理此案的正是升官的吳典恩,可他因收了他人賄賂,對月娘的辯解充耳不聞準備判她有罪,幸虧春梅求守備出面,這才解救了月娘一家。 2、云理守一石二鳥 云理守是在全書接近尾聲時提及的,他在濟南混得還不錯,西門慶在世時曾經和云里守有意結為親家,月娘走投無路便想去濟南投奔,順便把定親坐實。 路上,月娘在破廟中夢到云理守圖謀西門慶的家業還妄圖染指月娘,他本無意和其成為親家,只想侵占家財,還險些殺了西門慶的遺腹子。 月娘大驚失色從夢中驚醒,廟中僧人一語點破月娘因果,于是,西門慶的兒子就出了家。 在這里云理守的所有行為都是月娘臆想,作者并沒有讓云理守出場,但是透過老僧的點化,讀者便可知那夢是對未來的預知,是老僧開化月娘所做。 至此,十兄弟告一段落。 蘭陵笑笑生對于當時的市井文化做了一種特殊解構,意在通過這種荒唐的市井關系來譏諷西門慶身邊的這群烏合之眾。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
|
來自: liuhuirong > 《解讀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