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雖沒有貴賤之分。 婚姻,卻講究門當戶對。 簡·奧斯汀就說: “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 所謂的“門當戶對”—— 并不僅僅是財富狀況,還有思想觀念,家風,甚至是對方家庭中的方方面面。 而這一切的背后,都會映射出一個人婚后生活的幸福與否。 只有門當戶對的婚姻,才更容易長久。 因此,結婚之前,一定要去看看對方的“家境”,只有遇到下面這3種家庭,才能放心把自己交出去! 通情達理,和睦相處 我最近常常思索: 同樣是一條路,為什么有的人走來快樂甜蜜?有的人走來卻飽受委屈和眼淚? 直到我看到下面這句話,心中才有了答案: “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自私冷漠的肆虐。” 兩個人走入婚姻,攜手相伴,為得就是互相支持,相互取暖。 如果你遇到的那個人沒有擔當,遇到問題從來不溝通,只知道爭吵和冷戰,那他也必然看不見你的委屈和辛勞。 這樣的婚姻,只會將你一步步拖垮。 但如果遇到一個父母通情達理,一家人都能夠和睦相處的家庭,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父母恩愛,事事有商有量,孩子從小被愛滋養,長大之后自然也懂得如何愛人,更能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把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就像心理學家諾費奧說的那樣: “父母恩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最開始了解婚姻的入口。” 越是和睦的家庭,子女就越是通情達理; 越是恩愛的父母,子女就越能包容體諒。 只有與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攜手,才是對余生最好的成全。 孝順父母,心懷感恩 婚姻里,最令人心酸的是什么? 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總是喜歡照顧對方,時間久了,他卻忘記了,我也需要被照顧。” 婚姻里,最怕對方變得理所應當。 換句話說,就是從來不懂得感恩—— 你洗衣做飯操勞一天,他覺得這就是你應該做的; 你辛辛苦苦照顧孩子,他認為每個父母都是如此。 涂磊說過: “一個人若是忘情忘義,從不心懷感恩,TA也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所以,在結婚之前,一定要去對方的家里看看,這個人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態度是恭順感恩,還是忘恩負義。 只有懂得孝順父母,能夠感恩雙親付出的人,才能在婚姻里對你情深義重。 否則,一個連父母都能不管不顧的人,又何談對你負責? 正如《詩經》中說: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遇到這種家庭,即使愛得再深,也一定要遠離。 家風端正,積極進取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婚姻幸福。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 婚姻幸福,不是簡單的房子大、存款多就能做到,而是要兩個人能在平淡中找到樂趣,在困難時不失信心,在落魄中互相自愈。 而這就需要—— 你身邊的伴侶,是一個積極自律,樂觀開朗,待人仁厚寬恕,對你信守承諾的人。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 “家風正,子女受其影響必然正直自律;家風不正,子女懶惰成性,再富也會敗光。” 一個積極自律的家庭,方法永遠多于困難,日子永遠都是往前走的。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才會靠譜,也更讓人有安全感。 因此,結婚之前就應該看清,對方的家庭有沒有勤勉努力的習慣,有沒有持家的能力。 家風不正之人,不可娶,亦不可嫁。 看過一句話: “婚前所有的一見鐘情,不過是見色起意罷了,只有看清了雙方家境,看透了婚姻真相后,忠于人品的愛情,才是婚姻中所需要的基礎。” 漫漫人生路,選擇伴侶是一件大事。 看父母、看條件、看觀念……都缺一不可。 唯有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婚后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 愿你我都能找到那個值得相守的人,在鍋碗瓢盆里體會幸福,在風風雨雨中不離不棄。 點個【贊】+【在看】,讓分享成為一種習慣,愿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