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 九月,萬物成熟時,五味子也攢足了勁兒熟了。 今天分享的這個方子里,最重要的一味藥就是五味子,人吃的食物和藥物分四氣五味,五味子酸甘辛苦咸五種味道都有,所以它吃進去以后,五臟都能調,但最顯著,最深入的功效是保護肝臟。 現代生活中,肝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肝不好,幾乎成了許多人的常態。 肝臟受到損害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轉氨酶升高,各類急慢性肝炎均可導致轉氨酶升高,反過來轉氨酶升高并不代表有炎癥。 對于因熬夜、疲勞、壓力大等導致的輕度轉氨酶升高,下面這個方子有調理作用,可以用于日常保養,煮水后,倒進杯子里,當茶喝。 養肝湯:五味子10克、柴胡10克、桑葚10克、赤小豆6克、茯苓6克、大棗3枚。 五味子雖然有五種味道,但酸味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酸味藥物能收住身體里過度耗散、流失的物質。 五味子的核心藥力就是收,以其酸收的特性,收斂耗散的肝氣肝陰,為肝臟自我修復創造穩定的內環境。 五味子還是效果最確切的降酶藥,現代醫學所說的轉氨酶升高,其實就是肝細胞中的轉氨酶釋放到了血液中,造成指標升高的現象,五味子中的木質素類成分可以保護肝細胞膜,抑制轉氨酶泄漏,達到降低轉氨酶的效果。 但如果只把指標降下去,而不注重整體調理的話,停藥后可能會反升。 所以要配上柴胡,柴胡可以把肝氣理順,讓肝氣柔和調達,幫助恢復肝的主要功能——疏導、排泄。 柴胡和五味子搭檔,一收一散,一開一闔,既能避免五味子獨用收澀斂邪,又能防止疏散過度。 桑葚可以滋養肝血,肝臟有兩個最主要的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肝臟受損,本質上就是這兩大功能出現異常。桑葚滋養、補充肝臟所藏之血,讓肝這個血庫飽滿、充盈。 既治氣,又治血,這樣肝氣肝血可以相互協調,相互為用。 赤小豆、茯苓給邪以出路,清利多余的濕氣,這兩個藥尤其善于通利小便,對于肝氣郁滯以后產生的濕邪,用茯苓、赤小豆引導濕氣從小便排出體外。 肝功能紊亂的話,會導致脾的功能下降,大棗的甘緩之性不僅可以中和藥性,還能補中益氣,增補脾胃的功能能量,幫助已經受影響的脾胃恢復功能。 整體上來講,這個方子適用于肝郁血虛的人,除了看指標,我們還可以從癥狀上去判斷,如果情緒低落或煩躁易怒,喜歡嘆氣,胸悶脹氣,眼睛干澀,指甲脆薄,面色蒼白,養肝湯就是合適的,既緩解癥狀,又能從根源上進行調養。 |
|
來自: 掃地僧一一 > 《5190、中醫治——養肝護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