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告別了徹夜難眠的日子。失眠,古稱“不寐”,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類病證。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中間易醒、早醒、睡眠質量低下及睡眠時間明顯減少,嚴重者甚至徹夜不眠。長期失眠會引起心煩意亂、疲乏無力,甚至頭痛、多夢、多汗、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在眾多治療方法中,老中醫的“睡神方”以其獨特療效脫穎而出,此方服用后效果顯著,被患者贊嘆為“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一、“睡神方”的組成與用法 核心配方:炒酸棗仁20克,黃連5克,知母15克,女貞子30克,墨旱蓮20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遠志15克,竹葉15克,甘草5克。 煎服方法:以上藥材加水700毫升,反復煎煮三次,共得藥液900毫升,分六次服用。此法旨在充分提取藥物有效成分。 二、“睡神方”的中醫原理 此方主治“勞虛煩不得眠,心悸盜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頭目眩暈”等證。 從中醫角度看,方中:炒酸棗仁 能養血安神,是針對失眠的核心藥物。黃連、知母 可清心降火,解除虛煩。女貞子、墨旱蓮(即中藥“二至丸)滋補肝腎之陰,從本源上調理。茯苓、遠志 發揮寧心安神、化痰開竅之功。川芎 活血行氣,契合“久病必瘀”之理。竹葉清心利尿,引熱邪從小便而出。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滋陰清熱、寧心安神之效,針對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等失眠核心病機。 三、名醫論失眠:病因復雜,需辨證施治 國醫大師們認為失眠病因復雜,絕非僅心一臟之病。 周仲瑛教授認為失眠常見“心腎兩虛,火不歸元”、“心脾兩虛,心腎不交”、“痰熱擾心,膽胃不和”及“肝郁化火,心神失養”等多種證型,治療需辨證用藥,而非一概而論。 張磊教授治療頑固性失眠強調“臟陰虧虛 + 痰火內伏”的核心病機,創制了“眠安湯”(含生地黃、生百合、炒棗仁、茯神、黃連、膽南星等),注重滋陰清熱,化痰安神,五臟同治。 王行寬教授提出不寐關乎“心、肝、肺”三臟,創立“百合安神湯”(由百合地黃湯、酸棗仁湯、柴芩溫膽湯化裁而成),治以疏肝膽、清痰熱、安魂魄。 四、失眠的其他驗方與簡便法 除了“睡神方”,中醫寶庫中還有許多治療失眠的驗方: 單味炒酸棗仁:炒酸棗仁3-5克,于晚上睡前一小時沖服,堅持使用對改善睡眠有佳效。 花生葉飲:用花生葉30克煮水或泡茶,對長期失眠、老年性失眠有效。 半夏秫米湯:半夏10~15g,秫米15~30g,具有調和陰陽的功效,適用于頑固性失眠。 張錫純安魂湯:龍眼肉、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等組成,適用于氣血虧虛、心脾虛弱之失眠。 五、注意事項 辨證為先:本文所載方藥雖好,但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失眠原因各異,體質各有不同,建議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以期獲得最佳療效。 生活方式調整:服藥期間,應注意保持作息規律,情志舒暢,避免睡前興奮,營造安靜的睡眠環境,配合治療才能事半功倍。 耐心堅持:中藥調理身體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頑固性失眠,需給予一定的時間,勿求速效。 結語:睡神方匯聚了老中醫的智慧,其神奇療效體現了祖國醫學的博大精深。面對失眠這一困擾眾多人的難題,中醫從整體出發,辨證求本,為我們提供了豐富而有效的解決方案。希望此文能幫助更多被失眠困擾的朋友,夜夜安眠,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