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越來越稀少還出油,多是肝郁脾虛,濕熱內蘊,一方去邪氣,補脾疏肝,生發固發 前段時間門診來了位患者王先生,35 歲,工作壓力很大。他指著自己頭頂稀疏的頭發和泛著油光的發絲,苦笑著說:“曾醫生,您看看我這頭發!以前頭發就很油,那時候年輕,覺得不是啥大問題,沒當回事,慢慢頭發掉得越來越多,現在真后悔啊! 他特別提到,不僅頭發油膩脫得厲害,而且掉的頭發很多又細又軟,如今頭頂和前額的發縫越來越寬,頭皮都清晰可見了。 除了頭發的問題,他整個人還特別容易累,沒精神,胃口也差,吃點東西肚子就脹得厲害,大便也不爽快,稀軟黏膩,沖都沖不干凈。心情也煩躁,愛生悶氣,胸口和兩肋下面總覺得悶脹,嘴里時不時發苦,早上起來尤其明顯。 聽他說完這些癥狀,再看他面色有點萎黃,舌質偏紅,舌苔黃厚膩,脈象弦滑,我心里有了判斷:這不是簡單的腎虛或血熱,是典型的肝郁脾虛、濕熱內蘊,濁邪上攻頭頂造成的。? 王先生的問題根源,是長期高壓和情緒緊張引起的肝氣郁結。肝郁不光讓他煩躁、胸脅脹悶、口苦,還影響到了脾胃。再加上他思慮過度、飲食不規律,脾胃功能就受損了。 脾胃一虛,問題就跟著來了:一方面氣血不足,沒法把營養轉化后供給頭發,導致頭發細軟、容易脫落,人也疲乏無力;另一方面水濕在體內停聚,像排水不暢的土地,濕和郁熱結合成濕熱,濕熱往上攻到頭部,就導致頭發油膩、脫落,還帶來了一系列肝郁脾虛濕熱的全身癥狀。? 針對他的情況,治療得從疏肝健脾、清熱利濕入手,我開了個內調方,里面有柴胡、香附、郁金、黨參、白術、茯苓、薏苡仁、茵陳、梔子、黃芩、澤瀉等中藥。? 王先生回去后按時吃藥,還調整了作息和飲食,少熬夜,吃得清淡了些,也試著通過運動減壓。一個月后復診,頭皮油脂分泌明顯減少了約三分之二,頭皮異味基本沒了,腹脹減輕了很多,大便成形也好解了,早上起來口苦和胸脅脹悶的感覺輕了,精神也好了點,但脫發量沒太明顯的變化。? 三個月后他再來,效果更明顯了:洗頭和平時掉的頭發減少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頭頂和前額發際線的地方長出了細軟的新頭發,頭皮油膩感持續好轉。之前一直困擾他的疲乏感、吃完飯后腹脹、早上起來口苦這些癥狀基本消失了,情緒也平穩了不少。 從明顯的脫發油膩,到身體內部失衡的各種信號,再到治療后的逐步改善,王先生的案例清楚地印證了中醫 “有諸內必形諸外” 的說法。? 不過要提醒大家,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雖然 “肝郁脾虛、濕熱內蘊” 是導致脫發的常見證型,但不同患者的具體表現、濕熱的輕重、脾虛肝郁的程度,以及是否還有其他病邪(比如血瘀、痰濁、腎虛等),都可能不一樣。就算都是 “濕熱脫發”,內在成因和個體狀況也可能差別很大。所以,千萬別看到別人用某個方子有效,就自己照搬著用,免得藥不對癥,甚至起反作用。?#脫發##脫發掉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