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智識之禮書齋精選 ![]()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后來才懂,《鬼谷子》說的情商低的人愛解釋,高段位的只揣心,有著最實在的生存智慧。 很多時候,你委屈、迎合、被人反復拿捏,不是因為你不夠好,只是沒看透人性這層底。 一、愛解釋的人,困進了被動的死循環(huán) 鬼谷子在《揣篇》里說:“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 意思是,真正懂人性的人,會先看透對方的真實心思,而不是忙著說話。 可偏偏有人總把“解釋”當盾牌。 朋友覺得你不夠意思,你翻出聊天記錄一條條算:“上次你找我?guī)兔ξ覜]推辭吧?上次聚餐還是我結的賬…” 算到最后,朋友冷笑一句:“你這么計較?”,關系反而僵了… 甚至被陌生人莫名指責一句,你都要追上去辯個是非:“你憑什么這么說我?” 吵到最后氣紅了臉,自己反倒添了一肚子堵。 因為你沒看透對方要的根本不是真相。同事說你搶功勞,可能是他自己沒拿到好處,想找個靶子泄憤…朋友說你不夠意思,可能是他當下需要你幫個忙,卻不好意思直說…陌生人指責你,可能只是他生活不順,想找個人撒氣。 你對著發(fā)泄的情緒講道理,對著隱藏的需求說事實,就像拿鑰匙開錯了鎖——費了半天勁,門還是紋絲不動,自己反倒累得慌。 最后不是解了圍,是把自己困進了越解釋越被動的死循環(huán)。 二、高段位的人,先摸準人性的軟肋 他們先做一件事:揣心——看透對方的真實心思,摸準人性的軟肋,再不動聲色地應對。 蘇秦沒再解釋我的策略有多好,他轉頭就揣透了秦王的心思:不是策略不行,是秦國剛殺了商鞅,對外來謀士戒心重,而且當下更想先穩(wěn)住國內(nèi),不想急著對外擴張。 于是蘇秦換了思路,轉頭去游說六國合縱抗秦——他沒跟趙王講秦國多可怕,而是說:“您要是能聯(lián)合諸侯,既能保趙國安穩(wěn),又能讓天下人敬您”; 他沒跟楚王講合縱多重要,而是說:“楚地千里、兵甲百萬,本就該當諸侯之首,合縱就是讓您坐這個位置”。最后六國聯(lián)合,蘇秦佩了六國相印。 有人要面子,就給臺階; 有人圖實際,就說利益; 有人缺安全感,就少試探。
高段位的不委屈,從來不是硬剛,是先看清對方的人性軟肋,再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守住自己的底線。 三、識破人性,是停止內(nèi)耗的開關
這不是對方太壞,是你沒讓他們知道你的底線在哪里。 而識破人性的意義,就是讓你看清:哪些人值得真心對,哪些人該保持距離;哪些事可以讓,哪些事必須爭。 不想迎合時,不用怕得罪人——真正值得交的人,從不要你委屈自己… 被爛人纏上時,不用忍氣吞聲——你越硬氣,對方越知道你不好惹。 識破了這點,你就不會再因為怕對方不高興而委屈自己,不會再因為想討好所有人而耗空自己,更不會讓爛人拿著你的善良當把柄。 最后想說: 不用再對著不相干的人解釋自己,不用再對不值得的人低頭彎腰,不用再被爛人的心思牽著走。 少解釋,多揣心;少迎合,多守己。 當你看透了人性的暗面,反而能守住自己的光。這大概就是不委屈、不內(nèi)耗,最穩(wěn)的底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