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復原丸是一種中成藥,有多家中成藥廠生產(chǎn),該方被收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之中。偏癱復原丸的組成為:黃芪、人參、當歸、川芎、赤芍、熟地黃、丹參、三七、牛膝、天麻、炒僵蠶、全蝎、鉤藤、白附子(礬制)、秦艽、地龍、鐵絲威靈仙、防風、杜仲炭、補骨脂(鹽炙)、骨碎補、香附(醋制)、沉香、肉桂、豆蔻仁、茯苓、澤瀉、桂枝、白術(炒)、枳殼(炒)、麥冬、法半夏、安息香、甘草、冰片等。 偏癱復原丸的組方很復雜,是典型的大復方,它可被視為四物湯、五苓散等方劑的合方的加減方。偏癱復原丸有補氣活血、祛風化痰的功效,主治氣虛血瘀、風痰阻絡引起的中風癱瘓,癥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盛氣虧,言語不清,足膝浮腫,行步艱難,筋骨疼痛,手足拘攣等。用時可以溫開水或黃酒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現(xiàn)多以之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等引起的各種癥狀。 本方中的黃芪、人參、當歸、川芎、赤芍、熟地黃、丹參、三七等有補血活血之功效。其中當歸、川芎、赤芍、熟地這四味藥即中醫(yī)補血第一方四物湯的成分,丹參則“功同四物”,兼有補血活血之功,人參和黃芪大補氣血,三七也為活血補血的名貴藥材。 方中肉桂、茯苓、澤瀉、桂枝、白術等組成了五苓散的大部(五苓散由肉桂或桂枝加茯苓、豬苓、白術、澤瀉組成),五苓散是溫陽化氣利水的著名方劑,其主要功效為祛濕消腫。 這兩個方劑組成了本方的一個大的框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本方的重點在補血活血與祛濕消腫。 本方中的天麻、全蝎、鉤藤、白附子、秦艽、炒僵蠶、地龍、威靈仙等均屬中醫(yī)祛風止痙類藥物,天麻、鉤藤、地龍、秦艽有降壓作用,天麻、白附子、炒僵蠶、地龍等對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一定的修復作用。杜仲、補骨脂、骨碎補、牛膝等屬中醫(yī)的補肝益腎藥,是治療癱瘓的常用藥。香附、沉香、安息香、冰片等有理氣和開竅的作用,是神經(jīng)內(nèi)科疾病常用的中藥。其余的豆蔻仁、枳殼、半夏、甘草等有理氣健脾的作用,可以調(diào)理患者氣機。 本方屬大而全的大復方,不只是對中風癱瘓有效,對中風引起的其他后遺癥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另外,本方也可以試用于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和腦腫瘤等引起的相應癥狀。 |
|
來自: 大發(fā)菩提之心 > 《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