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己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注射 “白發針” 的經歷引發廣泛關注![]() 這種號稱能讓白發轉黑的治療方式究竟是什么原理效果如何是否值得嘗試白發成因:不止是衰老那么簡單 要判斷 “白發針” 是否靠譜,首先需要知道白發是如何產生的。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晉紅中指出,頭發顏色來源于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當這些細胞數量減少或功能受損時,就會出現白發。其成因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生理性白發與衰老、遺傳相關,50%的50歲左右的人是這類;另一類是病理性白發則與內分泌障礙(如甲狀腺疾病)、精神壓力、營養缺乏(尤其是維生素 B12、銅元素)、自身免疫疾病(如白癜風)等有關。從中醫角度看,“發為血之余,腎其華在發”,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是早生白發的重要原因。 “白發針”的 真相 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李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所謂 “白發針” 并非新型藥物,而是基于中醫理論的 “腺苷鈷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療法”。其主要成分腺苷鈷胺是維生素B12的衍生物,臨床常用于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和神經系統疾病,對黑色素合成有輔助作用。 ![]() (圖源:浙江經視)這種治療的具體方案是:每周在頭部百會、四神聰等穴位注射1次,配合中藥口服和低能量激光治療,半年為一個療程,全程治療約需1萬元,其中中藥部分可走醫保。值得注意的是,該療法并非上海岳陽醫院首創,3年前已用于治療斑禿等頭皮疾病,后發現對部分患者白發有改善作用,才逐漸應用于臨床。 切勿盲目 “跟風” 從現有臨床數據看,“白發針” 的效果存在明顯個體差異。演員郭彤彤表示自己在注射2個月后,白發未明顯轉黑但無副作用;李欣主任也透露,目前僅有部分患者觀察到毛發變黑,且10%的就診者因不符合適應癥被勸退。更重要的是,該療法尚未經過大規模循證醫學研究驗證,岳陽醫院正聯合北京中醫藥大學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其長期有效性仍需進一步觀察。安全性方面,正規醫療機構的穴位注射相對安全,但仍存在風險。部分人群可能會出現局部疼痛、過敏反應,若操作不當還可能損傷神經血管或引發感染。醫生也特別提醒,市面上部分 “白發針” 宣稱含 “干細胞” 等成分,多為虛假宣傳,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 (圖源:浙江經視)理性對待白發治療 面對 “白發針” 熱潮,專家給出三點建議:首先,明確病因是關鍵。若短期內白發突然增多,應先到皮膚科就診,排查甲狀腺功能、微量元素水平等,排除病理性因素;其次,優先選擇基礎調理。對于營養缺乏導致的白發,通過均衡飲食(如補充牡蠣、腰果等含銅食物)、規律作息、情緒調節等方式改善,安全性更高;最后,謹慎選擇醫療干預。若確需嘗試 “白發針”,務必選擇開展該項目的正規三甲醫院,避免在非醫療機構接受注射。 大家要切記:白發治療是世界難題,單一手段難以解決所有問題。切勿神化“白發針”的作用,綜合調理才是根本。對于遺傳性、衰老性白發,目前醫學上尚無根治方法,染發仍是最直接的美觀選擇,但需注意避免頻繁使用含對苯二胺的染發劑,以防接觸性皮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