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是人跟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利益關系;另外一句話是利益交換產生長久的和諧。
歐陽修老人家也說“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人們往往不肯公開承認自己交朋友(甚至找老婆)是功利的。一提“功利”兩個字,就好像要從別人身上占什么便宜,或者不勞而獲。
做生意的都知道,要保持一個長久的合作關系,雙方都要能夠賺到錢,如果雙方有一方在賠,那么這個生意注定做不久。用經濟的說法,賣方要有利潤,買方要有邊際收益。人和人之間也是這樣,通過朋友或者伙伴,要么通過交換財物來讓雙方感覺更好,要么通過交換信息來讓雙方感覺更好。
人際交往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信任,所謂的信任,是指能夠對對方的行為趨勢做出正面的預期。比方說,我讓我們的前臺小MM拿5000塊現金去定個場子給大家開Party,我知道她幾乎沒有可能拿著這5000塊就從此消失了,這就是信任。人們往往在談論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的時候,說這個人“做事沒譜”,說白了也就是沒法預期這個人的行為趨勢。
總結一下,要保持關系,首先要有的可交換,其次要建立信任。
建立信任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我理解有兩種可行的方法,首先是一個人的背景,其次是一個人以往的行為記錄。
現在回到網絡上來討論,我通過網絡認識了很多人,甚至跟他們成為了現實的朋友,基本上先要通過他們在網上的言行推測他們能夠提供給我我想要的東西,或者真正獲得了這些東西,無論是機會、信息、幫助或者其它。反之也一樣。但是網上的行為并不代表現實的行為,如果有一個僅僅網上聊得很投機的網友,跑過來要問我借幾萬塊錢,那么我心里就要打鼓了。
先說信任,我了解到大部分的六度網站,都試圖以網絡之名,行網下之實,所以顯得比較虛無縹緲。首先,要建立網上的信任,就要有網上的行為,也就是建立網上的社區,這方面大多數SNS網站做得不好,甚至還不如Donews這種單純的blog社區。其次,要把網上的信任延伸到網下,就必須將網上的行為也延伸到網下,這方面除了一夜情網站和車友會情況較好以外,其它網站也做得比較差。
再說交換,正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兩度認識某個高官,或許對某些精通鉆營的人是有價值的,但是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什么現實意義。你沒有足夠的資源給別人,別人不會感興趣的。所以現在很多社群型網站往往僅在某個固定的圈子會比較成功,比如IT的圈子,或者一夜情的圈子,大家比較容易有共同語言。
那些六度的SNS往往用“幾度到總統”來宣傳,但是,首先我敢肯定總統主席們不會上SNS,其次即便某個高官顯貴上SNS,他敢說自己是高官顯貴么?再退一步,就算是高官的兒子在上SNS,他會說自己是某某人的太子么?原因很簡單,這種單純的人際連線欠缺了信任和交換的成分。真正有這種牛人網絡資源的人,更愿意把這種資源把持在自己的手里或者圈子里,而不愿意提供給他人。
所以單純就六度來討論SNS是沒有意義的,與其做廣泛的SNS,還不如做一些專項社區,象 CSDN、Donews、或者一夜情來得實際。在這種社區里面,信任關系比較單純,利益交換關系也比較單純,無論是交網友、交實友還是交一夜友,都容易找得到合適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