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中國鐵路第六次提速,鐵路建設投入不斷增加。根據中國《鐵路“十一五”規劃》,“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建設新線17000公里,2010年使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九萬公里以上。為此,2007年基本建設投資計劃2560億元,新線鋪軌2099公里,復線鋪軌2347公里,電氣化鐵路投產2019公里。京滬高速鐵路也將正式開工。2007年鐵路建設又將迎來新的建設高峰,投資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一、《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繼續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 “十一五”期間,鐵道部在建設客運專線的同時,將重點加強中西部鐵路建設。到2010年,僅西部鐵路網總規模就將達到35000公里,中部、西部鐵路網規模將分別增長25%和27%。鐵路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所具備的強大“造血”功能,對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發揮巨大作用。青藏鐵路勝利通車,比原定工期提前整整一年。青藏鐵路的通車和安全暢通,有力地拉動了西部特別是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的發展。2006年其他西部重點難點工程也實現突破。鄭西、石太等客運專線和太中(銀)鐵路建設勝利完成年度計劃。宜萬、精伊霍、洛湛、大麗鐵路施工難題相繼突破,進展順利。蘭武二線、武嘉電氣化改造工程全面投產,為實現第六次大提速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長20.05公里的蘭武二線烏鞘嶺隧道勝利竣工,創出我國鐵路新的“第一長隧”的紀錄。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標志性工程之一的渝懷鐵路,在今年春運前夕全線開通客運,不僅緩解了川渝地區運輸能力的緊張狀況,還加強了西南和中東部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成為西部地區的重要出海通道。 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在鐵路建設方面,將組織實施一批通達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通道、西北與西南地區通道和沿邊境對外國際運輸通道以及大型鐵路樞紐建設等重大工程,擴大鐵路網覆蓋面,完善鐵路網結構。主要鐵路項目有:太原至中衛(銀川)、蘭州至重慶、臨河至策克、貴陽至廣州、西安至平涼、重慶至利川、奎屯至北屯、大理至瑞麗、中吉烏鐵路,青藏鐵路延伸線,吐魯番至庫爾勒擴能,烏魯木齊西至精河、西寧至格爾木、包頭至西安、遂寧至重慶增建二線。 目前,蘭渝鐵路前期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國家已組織專家組進行評估,待正式批復項目建議書后,即可開工建設。國家專家組評估后認為,蘭渝鐵路是西部路網干線,是西北、西南兩大區域間進行交流的一條便捷、快速、客貨并舉的大通道,同時具有國土開發的重要作用。該線可以有效改善西北與西南地區間長期存在的運輸能力緊張狀況,推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帶動沿線地區社會經濟和旅游業發展,加快沿線人民脫貧致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進一步完善西部鐵路網布局,強化路網結構,提高運輸服務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專家組基本同意蘭渝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預測運量、近遠期通過能力、主要技術標準和工程內容。貴陽至廣州快速鐵路項目也將正式開工。這條鐵路是西南地區連接華南、華東的重要通道,設計線路長度820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建成后貴陽至廣州的列車運行時間將縮至5小時以內,制約大西南與珠三角地區鐵路運輸的“腸梗阻”有望徹底疏通。 以大理到瑞麗、大理到香格里拉的“北進西拓”工程為重點的云南鐵路建設高潮也拉開了序幕。“十一五”期間,云南鐵路建設投資約500億元,到2010年將增加鐵路新線1100公里,與2005年相比增長50%,意味著云南每萬平方公里擁有鐵路里程將達到87.8公里,與2005年相比增長50%。在中部鐵路建設中,武廣、鄭西、石太等客運專線,九江至南昌城際鐵路和合寧、合武鐵路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十一五”期間將建成投產,為中部崛起提供強有力的運力保障。 二、2006年國家鐵路實現運輸利潤高達78億元 上世紀90年代,組織龐大效率不佳曾令“鐵老大”陷入連年虧損的境地,1999年鐵路開始整體扭虧,此后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到2006年,國家鐵路實現運輸收入2366億元,比2002年增加924億元,年均遞增13.2%;運輸利潤達78億元。而上年,全民航盈利水平預計也不過70億至8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鐵路盈利激增一方面得益于人員大規模精簡,另一方面也緣于提速后鐵路運輸效率的快速提升。 目前,鐵路多元經營共安置從業人員27.7萬人,絕大部分是從鐵路分流的富余職工,去年多元經營利潤也攀升到24.7億元。過去四年間,鐵路共增加運輸收入和鐵路建設基金2237億元,除用于鐵路建設外,還支付主輔業分離改革成本113億元,解決歷史遺留問題89億元,上繳國家稅金150億元。與此同時,鐵路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2006年國家鐵路負債率為38%,而2002年這一數據為41.6%。2007年,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將使鐵路盈利水平再度大幅提升,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新型動車組列車將采取新的票價體系,在不超過等距離普通列車政府核定軟臥票價的范圍內合理安排。在客運能力整體提升18%的同時,重載列車普遍開行也將帶來鐵路貨運能力提升12%以上,為鐵路帶來較高收益。 鐵道部預測,全年全年鐵路旅客發送量將比去年整整增加1億人次,國家鐵路運輸收入將達到2572億元,比上年猛增200多億元。 三、我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 我國鐵路的第六次大面積提速,是在京哈、京滬、京廣、隴海、浙贛、膠濟線等既有干線實施的時速200公里的提速,有條件的線路列車運行速度可達250公里,標志著我國鐵路既有線提速躋身世界先進鐵路行列,在我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是鐵路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重大成果,是構建和諧鐵路的重大進展,不僅對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事業,而且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面積提速調圖是手段,根本目的是發展鐵路運輸生產力,擴大運輸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提高鐵路經濟增長質量,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運力保證。 第一,提速線路資源總量和質量實現重大突破。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將在京哈、京滬、京廣、京九、隴海、浙贛、蘭新、廣深、膠濟等干線展開。這次大面積提速,時速120公里及以上線路延展里程達到2.2萬公里,比第五次大面積提速增加6000公里。其中,時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線路延展里程達到1.4萬公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線路延展里程達到6003公里,京哈、京廣、京滬、膠濟線部分區段時速提高到250公里。這為創新運輸產品提供了基礎條件。 第二,提升客貨運輸產品質量實現重大突破。客運方面,著眼創新發展與整體提升,構建四大客運產品板塊。一是大量推出城際快速客車。根據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實際情況,為進一步適應大城市群內高密度客流的需求,在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以鄭州、武漢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中心的東北城市群,以西安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大量組織開行高密度的城際快速客車。城際快速客車首次采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國產化動車組。新圖實施后,城際快速客車計劃安排416列,其中環渤海地區安排動車組列車62列,長三角108列,珠三角224列,中原城市群八列,西北城市群八列,東北城市群六列。二是開行主要中心城市間的動車組快速客車。根據我國中長距離旅客數量持續增長的實際情況,新圖計劃在主要中心城市間安排開行86列動車組快速客車,進一步縮短主要中心城市間列車運行時分。三是增開夕發朝至、一站直達特快旅客列車。新圖實施后,將增加七對一站直達特快列車,總數達到26對。其中福州~北京全程運行22小時以內,比現在京滬線到北京壓縮12小時。同時適當增加夕發朝至、青藏鐵路旅客列車開行數量,進一步適應人民群眾的需要。四是全面優化普通客車產品。為適應旅客不同層次需求,更好地為城鄉協調發展服務,這次新圖更加注重優化大眾化客運產品,在已改造5500輛“綠皮車”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再改造1500輛“綠皮車”,同時動態優化744輛客車車輛的使用,在西南、西北、東北以及中部地區主要干線增開一批車輛設備質量、服務檔次以及沿途停站、始發終到時間全面優化的普通旅客列車。貨運方面,堅持確保重點物資運輸與全面優化貨運服務,構建貨運產品三大服務板塊:一是進一步提高直達和循環直達列車開行數量。新圖在運力資源配置上,繼續向重點物資運輸傾斜,結合推行大客戶戰略和戰略裝車點建設,安排400條以上大宗貨物直達列車運行線,增幅在20%以上,為重點物資和重點企業提供更加可靠的運力保證。二是大力開行集裝箱快運班列。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要求,全路新開16對集裝箱快運班列,普通集裝箱開行總數要達70條運行線,增長60%以上。三是大幅增加“五定”班列運行線。要把這一深受社會歡迎的品牌開足、開好,新圖要安排“五定”班列運行線100條以上,能力增長60%以上。繼續開好行郵、行包、冷藏專列,使貨運產品種類和結構更加完善,初步形成鐵路貨運快速網絡,更好地適應運輸市場的需要。 第三,擴大客貨運輸能力實現重大突破。把擴大運輸能力、進一步緩解鐵路“瓶頸”制約作為出發點,通過精心謀劃、精心設計、科學編制,把新圖編成一張安全圖、能力圖、效率圖和效益圖,做到“兩個最大限度”,即把鐵路新增資源和存量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把潛在運輸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在布圖上,發揮撤銷鐵路分局、運輸生產力布局調整帶來的新體制新布局優勢,充分挖掘繁忙干線運輸潛力,進一步擴大鐵路運輸能力。一是縮短列車追蹤間隔。提速干線動車組列車追蹤間隔五分鐘、貨物列車六分鐘,其他干線客車六分鐘、貨車7分鐘,從而增加干線列車密度。二是提高重載貨物列車比重。在京哈、京滬、京廣線等繁忙干線和侯月線等煤運通道,加快構建5000噸、5500噸重載貨運網絡,提高其他干線和主要分界口牽引定數;開好大秦線萬噸、兩萬噸煤炭重載列車,2007年達到年運量三億噸目標。明年年底前投入運營的360臺大功率內燃和電力機車,要優先配屬繁忙干線和煤運通道,用足用好干線大通道能力。三是統籌利用路網整體能力。充分發揮蘭武二線、渝懷線新增能力,顯著增加進出西北、西南運輸能力;充分利用宣杭二線,膠新、新長線以及京九線等通道能力,進一步加大東部地區京滬、京廣等繁忙干線的分流力度,確保東部地區客運實現大幅增長的同時,貨運能力有新的增長。統籌用好寧西、襄渝、漢丹、武九線,株六復線,以及三茂、南昆線,進一步暢通東西橫向通道,提高路網整體運輸能力。通過上述舉措,實現客運能力增長18%以上,貨運能力增長12%以上。 第四,提高機車車輛運用效率實現重大突破。在機車運用方面,通過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大力推行長交路、車循環、人繼乘的機車運用模式,優化動力資源配置,提高機車運用效率。一是進一步拉通主要干線機車交路,打通繁忙干線的主要制約點,對59個機車交路進行調整優化,機車平均交路由目前的360公里左右,延長530公里以上。二是優化干線機力配置,在大功率機車沒有大面積裝備主要干線的情況下,搞好干線機力調配,把功率較大的機車調配到主要干線和煤運通道。三是推進修程修制改革,壓縮機車檢修率和機車檢備率,減少機車浪費。在車輛運用方面,牢固樹立“大運輸”的思想,從提高列車編組質量、優化編組站分工和提高作業效率、實行分界口交接車以輛數考核、提高裝卸作業效率、延長列檢保證距離、提高檢修質量等綜合要素入手,進一步提高列車移動速度,全面提升車輛使用效率。全路貨車周轉時間要在今年完成4.88天的基礎上,明年實現新的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