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國竹文化

     小竹123 2009-09-11

    中國竹文化

    邸永君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邸永君。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竹文化。中國的竹文化,是指咱們的祖先在對竹子進行培植、應用以及欣賞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和剛才講過的蘭文化有所不同的就是,它的物質文化屬性和精神文化屬性兩個屬性都非常強,所以它可以分為兩大范疇。而且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它們依托于竹子而產生,又伴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與咱們中國人攜手已有數千年之久,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人之摯友

    第一個問題咱們先談一下人之摯友。竹子是人非常真摯的朋友。為什么這樣說呢?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竹子它屬于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它的根莖和軀干皆以木質化,變得非常硬,還有明顯的節。這也是咱們中國人過去,把這個節給升華和比附于氣節。所以這個竹子為什么受欣賞跟它有這個節有相當重要的關系。

    咱們中國據統計有二百五十多種竹子,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和華南、西南地區。當然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竹子它也逐漸開始向北進軍。在北京現在也有很多竹子,過去北方竹子是活不下來的,一到冬天就凍死了,因為現在氣溫提高了,所以竹子已經開始向北方擴展了。像咱們北京地區紫竹院里面的竹子非常多, 那就有點像江南的那種景致了。

    但是它這個原生呢,主要是生長在長江流域和華南、西南地區。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而且適應性非常強。山野路旁,庭院廟宇,皆可隨遇而安。它可以說這竹子就是你種在哪它都長。而且它的根擴展得非常快,它有很多非常美好的品德是咱們古人觀察出來的。處熱不燥、遇寒不凋、四季茂然、終年蒼翠。

    它是處熱不燥,在熱的地方你看這個竹子,你就會感覺到有一種非常涼爽的感覺。因為它自己本身不燥。而且呢,遇寒不凋,它就是遇到寒冷以后,它還是那么青翠,葉子也不掉。而且是四季茂然,終年蒼翠;當然指的主要是南方一些地區了,特別冷的地方,現在它到冬天會受一些影響。

    過去古人曾經頌揚過它們,“櫛疾風而揚其勁節,沐冷雨而秀其英姿。”叫:“櫛疾風而揚其勁節”。什么叫櫛呢?就是受特別強的風吹呢,顯得它那個節就更明顯。因為這竹子很有韌性,你一般的吹不折它。而且,“沐冷雨而秀其英姿”,一旦有雨給它沖刷一遍以后,就顯得更加漂亮,更加美好,更加潔凈。而且,“櫛疾風而揚其勁節,沐冷雨而秀其英姿。映月色而顯其窈窕”

    “映月色而顯其窈窕”,晚上你看竹子的時候,它那個窈窕的身姿,因為竹子很少有非常粗的。 咱們知道樹,咱們知道因為時間,它的壽命很長,有的古樹那是非常粗的,一摟摟不過來,一抱抱不過來,所以有的時候說楊柳細腰,實際上楊柳也有很粗的。現在有好多人腰很粗,也可以叫楊柳腰,那就是百年古楊,百年古柳。

    但是這個竹子它沒有太粗的,所以它就非常窈窕。而且,“櫛疾風而揚其勁節, 沐冷雨而秀其英姿。 映月色而顯其窈窕, 偎瘦石而襯其輕盈。”

    “偎瘦石而襯其輕盈”,往往畫竹子的時候,他都要放上幾塊石頭,而且要瘦石。什么叫瘦石?就是塊比較小,而且狹長的這種石頭。而不是那種又圓又大那種石頭。因為有這石頭存在,更能襯其竹子的輕盈。“櫛疾風而揚其勁節, 沐冷雨而秀其英姿。 映月色而顯其窈窕, 偎瘦石而襯其輕盈。 依窗而立, 疏影婆娑增靜謐。”

    “依窗而立,疏影婆娑增靜謐”;在窗子外面如果要有幾顆竹子的話,那就那種疏影,什么叫疏影?因為竹子很少。在月光照耀之下,可以說更顯得晚間的那種靜謐。 “櫛疾風而揚其勁節, 沐冷雨而秀其英姿。 映月色而顯其窈窕, 偎瘦石而襯其輕盈。 依窗而立, 疏影婆娑增靜謐。 臨池而長, 柔身映水更清嘉。”

    “臨池而長,柔身映水更清嘉”。因為過去講究一種情調,就是在非常清澈的池塘旁邊,你要觀察竹子的話,你要觀其倒影的話,那比看竹子還有豐韻。因為過去這個水比現在要清,就有鏡面的這種效果。所以你在池中倒影,當中要發現了竹子的話,就是“柔身映水更清嘉”,更顯得非常的美好。

    回顧咱們中國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育竹和用竹的國家,中國無疑是世界上最早育竹和用竹的國家。早在七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當中,考古學家就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以說就證明了竹子和先民生活有著密切關系。

    竹子在古代它有多種用途。它是光滑柔韌,堅固輕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為什么呢?因為竹子它長得非常快,而且它基本上是以根而長。你只要有根活,你把上面給它掰掉了,它很快時間它又長出來,所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當時可以想想在洪荒滿目,文明初啟之時,竹子曾經作為武器協助人類與野獸搏斗。竹子曾經作為武器,協助我們與野獸搏斗;因為過去咱們知道原始社會它經歷過狩獵期、采集期,最后才逐漸地變成農業,也是就耕作,再有是屬于飼養等等。在這之前,基本上都要和野獸做搏斗的,他是需要武器的。咱們都知道竹竿既硬又長而且輕,曾經作為武器曾幫助咱們先人與野獸搏斗。

    竹子曾經作為建筑材料幫助人類抵御風雨。當時作為建筑材料,它曾經幫助我們抵御風雨;因為咱們知道最早的那些建筑是非常簡陋的,各種茅棚等等。竹子,因為咱們知道有相當的強度,所以最早的時候有好多建筑它都是竹子搭的。到現在,在竹鄉,竹子也可以作為建筑材料被應用,有竹樓。而且在南方,因為我也在南方待過,南方,好多家里面的好多家具都是竹子做的,有竹椅、竹桌、竹床,后來我因為非常喜歡,后來我還買回來幾個。但是北方太干燥,竹子時間不長就裂了,然后就散架了。但南方由于氣候比較潮濕,更適合竹子長期的存在。所以南方,尤其像四川一帶它的竹器是非常發達的。

    作為食物,竹筍可以作為美食。竹筍可以作為美食充饑;咱們知道竹筍,它竹子再硬,它剛長出來的時候它是軟的。竹筍稍微拿水一煮的話就可以吃,而且味道非常鮮美。現在我才感覺到這竹子它這個竹筍,它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品。它纖維素很多,而且它充饑效果非常好。而且絕對是低膽固醇、低脂肪。現在我就經常以竹筍為食。我感覺到能吃到竹筍確實是非常幸福的。這也是竹子為咱們做出的貢獻吧。

    竹可以作為”衣”料,而且它還可以作“衣”料,什么叫衣料呢?它過去比如說蓑衣、還有斗笠等等。這一類的衣服,尤其是南方,制作衣冠都是用竹料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咱們知道竹子的用途就不斷地擴大,而且作用更加彰顯。

    到了春秋時期,我們祖先曾經制造出一種利用杠桿提水的竹制工具,這種工具后來再發展,就出現了用竹筒提水灌溉,一種叫“筒車”的這么一種器械。這種器械一直應用到近代科學傳入咱們中國之前。可以說幾千年都用這種筒車。實際上那個筒就是竹筒,在水里面轉,然后把這個水可以提到更高的地方,這確實是咱們祖先的一大發明。

    竹子在武器發展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竹子在武器發展史上面也曾經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竹弓、竹箭到拋石機,過去咱們知道弓箭這一類,尤其是弓弦,一般都是竹子,因為竹子韌性非常強。輕易你拉不斷它。然后,箭有許多是竹子做的,尤其是南方。咱們北方人喜歡用木,南方人特別習慣于用竹。再發展到宋代的,咱們知道有火藥箭、然后竹管火槍等等,都離不開竹子的協助。

    可以說竹子對咱們中國人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竹子它不獨產于中國,因為其他國家也有。但是咱們中國人對竹子的喜好程度之甚,人與竹子之間相互關系之緊密,可以說是舉世無匹也。外國人他和咱們中國人是不能比的。

    而且竹林它還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弱噪音、凈化空氣、防止風害等等一系列的作用,所以它是備受咱們中國人青睞的。無論是園林建設、民居環境,營造民居環境,還是作為書寫材料形成文獻,以及制作各種生活用具等等,都證明竹子與先民生活它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可以說沒有哪一種植物它能夠像竹子一樣,對咱們中華傳統文明產生過如此深遠的影響。這是第一個問題。

       史載汗青

    第二個問題我們講一下關于史載汗青的問題。這個汗青是怎么回事兒呢?這個和竹子有關系的。因為咱們先民發現竹子為人類造福,這種種的作用,幾乎是離不開的。所以就創造了許多特定的符號來記述它。

    1954年,西安半坡村發掘出距今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的遺址,發現出土的陶器上面已有“竹”字的符號。為什么呢?因為竹字它是典型的象形字,象形字是咱們漢字的源頭,象形字以后其它的造字形式和用字形式才出現。那象形咱們知道再下來它有指事,在象形基礎上它有指事。然后才有會意 ,最后才有形聲,還有轉注、假借等等。這些都是以象形符號為基礎。“竹”字它是典型一活化石了。一看就能看出來,竹字這種形狀。

    到了商代的時候,咱們的祖先已經摸索出利用竹材的很多的用途,竹的用途之一:制作竹簡。其中之一便是制作竹簡。什么是竹簡呢?就是將文字刻寫于竹片之上,再用繩索把那散片串在一起,這樣“書”、“冊”乃成,漢字的“冊”字就由此而來。它也是一個象形字,竹簡為我們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獻,比如說《尚書》、《老子》、《論語》這些經典的,過去都曾經刻寫在竹簡,當然也有木簡,也有一些地方是用木簡,但主要的是竹簡。還有《竹書紀年》等等 ,而且,這個簡字咱們知道它也是竹字頭,這是個形聲字了,也能看出來。

    這個簡最早它的主流實際上是用竹子做。它的制作方法。它是需要幾個步驟。首先要把青竹用火烤干, 那么竹子它剛砍下來的時候,它里面含有很多水分。屆時在火上一烤這水分就開始往外溢,和人的流汗特別相似,所以古代的人就以汗青來代稱史籍。

    咱們知道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在宋末被元兵所擒,然后抓到了大都現在的北京。他誓死不降,而且寫了,他有一首詩最后兩句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個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他要把這丹心映照在汗青,汗青就是史籍,那希望青史留名的意思吧。以汗青來代替史籍,意境可以說是十分深遠的。

    到了殷商時期,用竹簡所成的書稱為“竹書”,用竹書寫的信函稱為“竹報”。而“筆”的發明,便是用動物之毛加上竹子之桿兒,然后所制成,而且這個筆咱們知道,它也是上面是竹,下面是毛,是這兩個組成的,兩個字組成的。明顯能夠看得出來,它所制作的這種方法。在竹文化上面,竹文化史上面,它有相當重要的開拓意義。

    竹的用途之二:造紙。竹子的另一項重要用途就是造紙。咱們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其中之一就是造紙術,造紙的材料呢,它曾經用過竹子。在公元九世紀的時候,應該說是屬于唐宋之交了,中國已經開始用竹造紙。當然這個竹紙大發展還是在此以后。關于用竹造紙,明代有一位科學家叫宋應星,他曾經撰寫一部書叫《天工開物》,曾經有過非常詳細的記載,并附有竹紙制作圖。

    中國文化它這個發軔期、拓展期和繁榮期,它都離不開竹子的這種承載 ,竹對保存和傳播中華文明、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形成,發揮過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所以竹子對保存和傳播中華文明、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形成,發揮過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另外,宋代戴凱之和元代李衎先后都有專門介紹竹子的著述。《竹譜》行世,這個書問世之后,對竹子各方面的知識介紹非常詳細,所以對竹子的各種作用它有一種促進作用,而且表現出了古人對竹子的關注和傾心。

    咱們回過頭再看一下漢字當中竹部文字,竹,它是一個偏旁部首了。一般它是屬于在上面,竹字頭。竹字頭文字的情況咱們可以看,咱們可以略窺一下咱們先民用竹的古老歷史,實際上就是活化石。這個所有竹子加工的或者曾經用竹子加工的物品都是用“竹”頭來造字。所以衍生出了竹部文字,數量是非常大的。有人是專門統計過了,竹部的文字確實是有相當數量的一個群體。查1979年版的《辭海》當中,竹部的文字一共有209個,日常生活的,箸,咱們知道“箸”,箸就是筷子。筷子過去主要是竹子做的,當然現在一次性筷子木頭的比較多。現在又出了塑料的,過去比較講究的有用玉的,玉箸。然后也有用象牙的,牙箸等等。還有金箸、銀箸,用金銀做的。那這些它基本上都帶有相當的文化意義。而實用價值不大,實用價值最大的還是竹箸,竹子做的這種筷子。當然為什么箸叫筷子呢?這也有一說。我專門在這個問題上寫過文章,將來有時間咱們再談,現在先不談。這個“筷”,筷就是箸,后來到明朝的時候給它換了名字。

    漢字當中的竹部文字:

        皿:籠       

         筐     

    科技領域:算   

    文化領域:筆    簿   

    音樂領域:笛   

    籠、簞,簞食壺漿。

    籩、簋、筐、籃、

    笥、箱等等;

    這個可以說各種器皿“竹”字頭。還有呢,過去科技領域里面有算、籌等等這些;文化領域里面的:筆、籍,什么籍?史籍的籍。簿、書簿的簿。然后簡、竹簡,篇等等;然后音樂領域里面的 笛,笛子。笙、竽;笙和竽它是比較相像了,但是竽和笙它是有一定的區別,因為過去我也搞過民樂,竽,它這個管比較少,笙是在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現在標準的笙它是有13個竹子組成的。它那里面可以和聲,它有三度和弦、五度和弦,很復雜。而且笙和竽它屬于一個系列的,過去的一種吹奏樂。還有一種樂器呢叫箜篌,箜篌,也是過去看來和竹子也有關系。因為它兩個字都是竹字頭。這些都是和咱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而且歷代各類字典當中收錄的字比這個要多多了。因為咱們知道《辭海》只收錄了一萬多字,和《康熙字典》的四萬多字,和后來《中華大字典》的五萬多字,它還差好幾倍。從那里面找肯定還會有更多竹字頭的字。

    所以從成語典故當中,咱們也可以看到成語典故當中的“竹”字:  竹影婆娑  竹報平安

    衰絲豪竹  竹苞松茂  竹林之游  青梅竹馬  日上三竿   像“竹影婆娑”,像“竹報平安”、“衰絲豪竹”、“竹苞松茂”、“竹林之游”、“青梅竹馬”、“日上三竿”等等。這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所以可以折射出竹子在幾千年中華文明史上在生產、文化、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等等各個方面,它都曾經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竹解虛懷

    第三個問題講一下“竹解虛懷”: 在古代士大夫精神生活層面,竹子的地位是非常尊貴的。它曾經與松和梅,并稱為“歲寒三友”;什么叫“歲寒”?就是不怕冷。這樣,也就是說在困境當中不改它的氣節的這三種植物。

    主要是孔子,孔子先提出“歲寒”這種提法,他是“松柏歲寒”,后來逐漸被后人補成了“三友”,就是松、竹和梅。因為松柏是一個系列,經常松和柏,往往提一個,實際上就代表了柏,梅和竹加在一起,這些都是不怕冷,號稱“三友”。

    它呢,又與梅、蘭、菊,又合稱為“四君子”。可見,竹子在先民心目當中,它是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的。的確,竹的這個形態、性情,都是值得贊美的。它這個竹竿也就是稈,挺拔秀麗,其葉瀟灑多姿、其形千奇百態、其質優雅至美。所以呢,每當咱們雅興相隨,而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流連于竹林之間的時候,冥思遐想就不禁油然而生。

    過去好多詩人,他都得有一定的詩興以后,他才能夠創作作品。他不像現在的許多人,寫東西他純屬為了謀生。現在我就經常,因為我們現在也寫文章,我就覺得古人和現代人之間這種差異比較大。古人的這種功利性很低,他好多創作都是即興的,他高興他愿意寫他就寫。現在的這些人為了謀生,那是索盡枯腸,真正的好文章、好詩句應該是冒出來的。現在咱們好多那種爛文是擠出來,根本就沒有。沒有就冥思苦想、東抄西借,所以寫出以后沒人看。這確實是當代文人的悲哀了。像古人那些詩句為什么能夠流傳至今呢?就是因為它非常美,沒有人強迫它流傳于世,但是它就擋不住。這就使我想起了在詩界,

    咱們知道像李白、杜甫,生前他們都是一些非常不得意的人。看《新唐書》、《舊唐書》、《李白傳》、《杜甫傳》都能感覺到,當時他們并沒有太高的地位。而且當世對他們評價也不是很高。但是后來。隨著時間,像大浪淘沙一樣的這種磨礪,最后真正優美的詩句它就流傳后世了。現在還有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傳世作品極多,那就是乾隆皇帝。他寫過四、五萬首詩。《御制詩集》也印了不少,實際上,據說都是一幫文人幫著他寫,他簽個名。幾萬首到現在,而且他時間,咱們知道乾隆到現在才二百年。然后咱們知道,李白、杜甫(距今)一千多年。結果乾隆爺四、五萬首詩沒有一首傳世,到現在沒有一首拿得出來。這就能夠看出來,學問不在地位。真正你要想讓這個東西,你自己作品能夠傳世,主要還要看它的學術價值。過去古人,確實他是有一種意境,一種感覺的,有一種追求的。

    為什么古代的士大夫都喜歡竹?為什么古代的士大夫知識分子都喜歡竹呢?他們就看到了竹,它作為一種生物習性和外在形態它確實是有一種美,而且這種美它能夠激勵知識分子的內心那種寧靜和自我完善。咱們說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梅花之清雅,無松柏之偉岸,無秋菊之奔放。竹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虛懷寂靜的特征、高風亮節的品格、樸實無華的外貌,但是呢,它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叫虛懷、寂靜的特征,高風亮節的品格,樸實無華的外貌,卻為它樹立了、確立了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其它的,所有的這些植物都沒法和它相比的。而且它不苛求環境,不炫耀自身,什么地方它都能活,而且它也不是特別高大,在高大的樹面前它再高也長不過那樹。可以說它是悠然恬淡,默默無聞的,它是把綠蔭奉獻給大地,將美好留給了人間。

    古人把它這種亦柔亦剛,堅韌有節的這種生物形態,這種特征予以歸納升華,并比附于人中君子,所以就成了有德之人精神風貌的實物參照和楷模,并隨著其內涵的不斷豐富,竹逐漸升華為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重要象征,逐漸升華為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重要象征。

    翠竹不但可以美化人的生活,它還可以陶冶和升華人的情操。它的那種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這種品行,正是竹子它的特殊審美價值之所在。在精神文化層面,竹文化內涵也是十分豐富和獨特的,它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道德倫理,對中國文學、繪畫藝術、工藝美術、園林藝術、音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這種文化領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化意象

    下面咱們談一下竹子的文化意象。青青竹林,淡淡篁葉,自古往以來不知道令多少騷人也就是詩人為之吟詩作賦,令無數墨客為之畫影圖形,過去咱們士大夫那種文人畫,他們所創造的題材不多,一般都是身邊他們非常喜歡的那種植物。像梅、蘭、竹、菊,為什么四君子,就是因為畫家把經常把它們畫到一起,最后就形成了一個系列。“歲寒三友”也是一樣。再弄上點,寒風等等、瘦石以襯其不畏嚴寒的這種品性。它就形成了中國一種不可或缺的竹文化的一種意象。

    咱們回顧歷史,從文學角度,竹子在中國文學題材當中出現的次數是非常多的。比如說《詩經》里面它已經有大量詠竹詩,直接提及者有五首,出現過七次;間接提到竹子的呢有幾十首。如《詩經》里面《衛風淇奧》里邊“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詩經·衛風·淇奧》

    叫“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這就屬于直接提到了竹子,而且它用了綠竹,實際上就是把竹的顏色,寫得非常清楚了。此后,歷朝歷代詠竹賦竹的這種詩文,是數不勝數的,可以說留下了難以計數的杰作,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竹文化系列,在中國文學殿堂中應該說獨樹一幟,異彩紛呈。

    在中國傳統文化領域里面,一向認為詩畫一體,書畫同源。表現竹子的詩畫當中,當然也不乏佳作名篇。據《太平御覽》記載,書圣王羲之,他有一個兒子叫徽之,他曾經“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 ——《太平御覽》

    “暫寄人空宅住,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這是歷史上面的記載了,王羲之之子,他可以說一天都不能離開竹子。

    宋代名士的蘇東坡也曾經寫過幾首叫《于潛僧綠筠軒》,也叫綠筠軒了,這是多音字。他曾經寫道:“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北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蘇東坡還曾經稱頌道:“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飲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到了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也十分喜愛跟擅長畫竹。他題于竹畫上的詩數以百計,獨領風騷。鄭板橋畫竹不僅僅表現客觀對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襯托出了作者對人格的追求。他曾經贊美到“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     ——清·鄭板橋《題畫竹六十九則》

    “竹君子,石大人,千歲友,四時春”;他把竹子和石頭并列在一起。然后其《竹石圖》題詩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清·鄭板橋《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咱們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自古就重視畫竹,絕非偶然。竹子它高尚的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不但激發出藝術家無限的創作靈感,而且它也成為他們推崇和效仿的楷模。

    竹與中國古典音樂它也有著十分密切地聯系,因為竹子是制作樂器的重要材料,咱們中國傳統的吹奏樂器和彈撥樂器基本上都是由竹子制造而成。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證明,自周朝始歷代皆用竹定音律。自周朝以后,歷代皆用竹定音律。現在咱們知道有個定音,西方樂器傳進來以后,現在的定音基本上都是用鋼琴來定,像過去咱們是用竹子來定。故此,晉代就有以“絲竹”作為音樂代稱這樣的習慣,而且有“絲不如竹”之說;唐代曾經將演奏樂器的藝人曾經稱為“竹人”,可見出,竹子在中國音樂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竹子在中國音樂文化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種物質載體。當月色黃昏,牛背上吹起牧童,暮歸的悠揚笛聲,頓時可以成為夕陽下最優美的一景;漫漫長夜,才子佳人口對長簫,縷縷緋側纏綿,便成為穿越時空的激情流淌。竹音可以說吹沉了一輪明月,吹皺了一池秋水,吹出了咱們中華民族千萬年的凄美愛情。

    綜上所述,竹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而且愛竹情結,在咱們中國來說,也是根深蒂固,竹子的一身傲骨,屹立于神州赤縣的山野,一腔虛懷,凈化著炎黃子孫的心靈;它又似一泓清泉,滋潤著國人的心田,哺育著后輩的成長。

    最后,我想用一副對聯作為這節課的結束,那就是:“水知澹泊為吾友,竹解虛懷是我師!”好,這節課咱們就講到這。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50岁熟妇的呻吟声对白|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国产成人8X人网站视频|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 同桌上课脱裙子让我帮他自慰| 国产精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69囗曝吞精在线视频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潮|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 精品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国产破外女出血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资源|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综合有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久久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卡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 男人扒开女人内裤强吻桶进去| 亚洲爆乳WWW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精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