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涼的途徑
(一)身體外部受寒涼 1、穿衣: (1) 天冷了,衣服穿少了很容易受涼,特別是很多女士愛美,天冷了還穿短裙或只穿薄薄的褲子,這都極易受涼。 (2) 氣溫不高,穿短上衣、超短裙的女士極易受涼。 (3) 在空調房間里穿吊帶衫、短上衣、超短群,不穿襪子的女士容易受涼。 (4) 男士在空調房間里穿背心、短褲的也極易受涼。 2、穿鞋: (1)赤腳走路或穿薄襪子在地上走,特別是在水泥地、大理石地面走極易受涼。地板地上長期穿薄襪子走路同樣也易受涼。 (2)冬天天冷家中沒有暖氣,穿拖鞋極易受涼。 (3)夏天空調房間里不穿襪子穿拖鞋、穿涼鞋極易受涼。 3、蓋被: (1)天冷了,被子蓋薄了極易受涼。 (2)不是大熱天,睡覺時露手臂、露背、露腿、露腳都極易受涼。 4、洗澡: (1)沒有習慣洗冷水澡的,洗澡時水溫偏涼極易受涼。 (2)洗澡后直接吹電風扇,時間久了極易受涼。 (3)洗澡后進空調房間,沒有及時添加衣服極易受涼。 5、洗頭: (1)洗頭后不及時擦干、吹干,吹涼風后易受涼。 (2)洗頭后不及時擦干、吹干,直接睡覺的會受涼。 (3)洗頭時滿頭都是涼涼的洗發水,卻在做頭部的按摩,時間較長極易受涼。 6、其他: (1)躺在冰冷的地上極易受涼。 (2)坐在冰冷的地上、金屬凳子上、石頭上易受涼。 (3)遭雨淋后沒有及時換衣服、保暖、祛寒的,極易受涼。 (4)在車上睡覺極易受涼。 (5)躺在風口睡覺或電風扇對著身體吹睡覺極易受涼。 ![]() (二)身體內部受寒涼 1、經常吃冷飲、喝冰鎮水、喝冰鎮飲料、吃冰塊的,是直接給身體內部降溫,時間長了對身體的傷害是最大的。 2、不分季節長年吃水果、長年吃反季節蔬菜,也是身體受寒涼的重要途徑。 3、吃冰鎮的水果寒濕更重。 4、經常吃冷飯、冷菜的人同樣身體易受寒涼。 5、一年四季都吃涼拌菜的人易受寒涼。 6、長年喝綠茶、各種涼茶的人受寒涼較重。 7、長年口含清涼潤喉片、清涼口香糖的人同樣易受到寒涼的傷害。 寒氣最喜歡人體的哪些部位 敵人從哪里入侵,我們就從哪里把它驅逐出境。同樣,寒邪入侵的途徑,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徑。弄清了這個問題,不僅可以有重點地進行自我保健,防止寒邪的侵入,做到未病先防,而且還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自療。 頭部:頭部為“諸陽之會”,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部位。而寒邪容易侵襲人體的陽氣,因此,感受風寒邪氣,頭部首當其沖。有的朋友在戶外行走,突然遭遇大雨,頭部就會感受寒濕。加上頭部陽熱氣盛,毛孔常處于開張狀態,寒邪就更容易侵入。 大多數朋友如果因感受風寒而感冒,都會有頭痛、頭昏、頭部沉重的感覺,這就是寒氣入侵的反應。假如寒氣長期從頭部侵入,就會形成頑固性頭痛、偏頭痛。 從養生角度講,保護好頭部使其不受寒氣侵襲尤其重要。出門在外,特別在寒冷或多雨的季節,一定要注意攜帶雨具,下雨時及時把頭部保護起來。晚上最好不要洗頭,洗完頭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風機吹干,以防寒氣入侵頭部,引起頭痛。 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寒冷,當地老農喜歡在頭上戴個白羊肚手巾,就起到了保護頭部不受寒氣入侵的作用。 背部:人體背部有膀胱經和督脈循行,也是陽氣旺盛、容易感受寒氣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漸積,可以引起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以及慢性腰腿痛。而從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這些病癥。 拔火罐、刮痧、針灸、推拿按摩等中醫療法,常選擇背部作為治療部位,就是這個道理。 口鼻:口是飲食進入的第一關,冰冷的飲料、寒涼的食物,都可以通過口把寒氣帶入胃部。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寒氣可以隨呼吸侵入肺部。惡心、嘔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噴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現。而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流行時,人們戴上口罩,就是為了防止寒氣的侵入。 肚臍: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別是肚臍,也是寒氣容易侵入的通道。夜間睡覺,不小心蹬開了被子,腹部受涼,寒氣就會從肚臍進入,引起腹痛、腹瀉。 有經驗的老年人,會給孩子做個兜肚,戴在腹部以保護肚臍,能預防受涼所致的腹瀉。如果在兜肚中加入合適的中藥材,還能治療許多疾病。 毛孔:全身的毛孔張開時,若不注意保護,寒邪會乘虛而入。劇烈活動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調冷風,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時喝生姜紅糖水,使寒氣從毛孔排出,可以防止這些疾病。 腳底:腳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風寒的地方。長期在冰冷潮濕的地方行走、鞋襪潮濕后不及時更換、睡覺時腳底正對著空調吹,都可以招致寒氣的入侵。經常按摩足底,用熱水浴足,則可以將寒氣從足底排散出去。 前后二陰:迎著寒風大小便,性生活之后吹空調,此時寒邪就可以從前后二陰悄然入侵。這是許多男性疾病的根源所在,值得引起注意。 總之,寒氣是“無孔不入”,要防止寒氣入侵,就得保護好我們的五官和這“九竅”。 熬夜內耗氣血,是寒氣入侵的內應 現在的人不管自愿還是被動,經常熬夜卻是事實。夜生活在豐富我們人生的同時,也在悄悄傷害著我們的身體。 夜間的活動,不管是耗力氣的還是動腦筋的,都是以氣血為物質基礎的。各種活動后,人會感到勞累,頭暈暈的,有點思維不清,那是由于消耗之后,氣血供應不上的緣故。熬夜偶爾為之倒不會有什么不適的感覺,但時間久了,就會引起各種紊亂癥候:時間節律的紊亂、睡眠周期的紊亂、神經興奮抑制過程的紊亂,以及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等。 熬夜,本身就是一個損耗氣血的過程,而且又占用了人體營造氣血的時間,因此氣血的耗散遠遠大于白天。本來,到了夜里,勞累了一天的身心該休息了,睡眠中,身體能得到休整,氣血會得到補充。睡好后,第二天才會精力充沛。而現在,該休息時不休息,卻在瘋狂地活動,必然會導致體內氣血人困馬乏,軍心渙散。氣血虧虛了,寒氣便會乘虛而入。 有熬夜經驗的人都有類似的遭遇,一到凌晨三四點,就會手腳冰涼,發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就是過多損耗氣血、人體熱量流失的結果,這時寒氣就極容易入侵。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老朋友相聚時,狂歡了一夜,次日就病倒了。這就是熬夜內耗氣血,寒氣入侵、阻塞經絡的結果。經絡不通,自然就會生病了。 寒氣在人體中的癥狀 寒氣是現代人很少使用的名詞,感冒則是每一個人所熟知的。感冒指的是打噴嚏、流鼻水、咳嗽、頭痛、發燒、喉嚨痛等癥狀。寒氣則是感冒的真正病因之一。寒氣在中醫并不是一個很嚴重的病,卻影響深遠禍害無窮。 打噴嚏是人體的正常機能之一,主要是用來排除進入鼻腔的異物。而鼻子里的異物種類很多,只有鼻水形式的異物我們才認定是“感冒”。因此排除鼻水才是打噴嚏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療感冒不應該阻止打噴嚏,而是必須找出造成鼻水的原因。 由于有許多不同的原因都會造成打噴嚏、流鼻水這類的癥狀,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對于疾病的認定并不以其癥狀為主,而是以其病因為主。因此,對于受寒所造成的打噴嚏、流鼻水這類的癥狀,就稱之為風寒。由于風寒所引起的癥狀非常多,自古以來許多著名的中醫師都對風寒極為重視,著名的漢代名醫張仲景所著的醫書雖然包羅各種疾病,卻以“傷寒雜病”為名,就是這個原因。 ![]() 用現代科技知識可能更容易說明中醫對風寒的觀念, “風”和“寒”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風”指的是“風邪”,風字最主要的內涵是個蟲字,也就是有外來的病因,一如現代醫學所稱的細菌或病毒。古時候的中國人雖然不知道細菌的存在,但是卻猜到是有某種類似蟲的東西會對人體造成疾病,對于這類疾病雖然有些預防的方法,但并沒有真正能夠對治的手段。 “寒氣”則是中醫特有的詞匯。中醫所說的“氣”字,有很多種不同的意義,有我們熟知的空氣,也有氣功師所練的無形罡氣,甚至連體液也常用“氣”來表示。 “寒氣”指的是人體受寒時所產生的東西。從物理學的觀點,熱量會在所有相鄰的物體之間傳遞,從高溫的物體往低溫流動。因此當人體處于低溫環境時,身體的熱量會不斷流失,直到人體和外界溫度相同為止。人體的體溫下降,在醫學上稱之為失溫,是一種會致命的危險。因此,當人體面臨低溫環境時,第一個防衛措施是迅速適當的降低體表的溫度,縮小人體和外界的溫差,降低熱量流失的速度,但是人體能夠下降的溫度很有限。 當熱量仍然迅速地流失時,人體會啟動第二種防衛措施,就是利用化學的方法,燃燒某種物質,使之產生熱量。這種措施必定在皮下靠近體表的部位進行,防止體內重要的器官失溫。這種被燃燒的物質,通常是在體表流動的體液中的某種物質。這里所說的燃燒和我們日常所說的燃燒不完全一樣,并沒有真正的火焰,只是把兩種不同的物質進行化學反應,使之產生熱量。 人體是一個高超的化學魔術師,當受到外力造成骨頭的傷害時,斷裂骨頭周圍會因血管破裂造成內出血,這些流出的血液會圍繞在斷骨的周圍。這時人體會分泌某種物質,把這些血液改變成骨細胞,迅速和原有的骨頭結合成一體,自動修復斷裂的骨骼。人體的這種修復方法,是現代醫學所熟知的。 如果人體能夠利用轉化血液為骨細胞的方法修復骨骼,應該就能夠利用轉變物質產生熱量的方法來防止熱量的流失。化學上有許多方法能轉變物質產生熱量,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燃燒碳分子產生熱量。 C2+2O2→2CO2+熱量 人體里到處充滿了各種不同的碳水化合物(CxHyOz),適當地改變其中碳、氫、氧的比例,或加入某種物質都可能產生熱量。這種方法,會使原本正常的體液改變成為低熱含量的體液,同時釋放出熱量,彌補因外界低溫所流失的熱量,減低人體失溫的速度。這些被改變過的體液不再能像原來的體液一樣供人體使用,而成為必須排出體外的廢物。這種變質的體液很可能就是中醫說了幾千年的“寒氣”,也就是說寒氣很可能不像氣功一樣是一種抽象概念,而是一種具體的物質,可能是液態的,也可能是固態的。 由于熱量會從人體的各個部位流出,寒氣的物質也就可能會出現在各個不同的部位。人體針對各個不同部位寒氣的處理方法都不相同,于是形成—了各種不同癥狀的感冒。 例如,人體背后的寒氣,會直接積存在膀胱經(圖五)中,長期的堆積會在背后形成一層厚厚的脂肪,這些脂肪有一部分即是那些變了質的體液經過長期不斷地累積而成。 ![]() 頭頂的寒氣會直接堆在頭頂上,通常頭頂只有一層薄薄的皮膚,用手按壓時應該是硬硬的感覺。但是寒氣堆積得多了,會形成一層軟軟的物質,摸起來像有一層海綿墊似的。頭頂的寒氣更嚴重的會在前額左側或右側形成一個硬硬的腫包,到醫院診斷時醫生會認定為骨質增生,這是把寒氣用固態的形式積存的物質。 正面的寒氣,上半身會積存在肺經和其經別(經絡的分支) (圖六)中,這兩組經別在人體胸前中線的兩側。正面的寒氣也會積存在胃經(圖七)中,胃經從眼部下方一直延伸到腳趾,在大腿正面是最容易積存寒氣的部位。嚴重的胃經寒氣堆積,會使大腿正面形成一層硬而厚的組織,使得大腿的伸縮發生問題,因而造成行動不便。這種疾病很少醫生能夠診斷出和胃有關聯,經常都成為難以醫治的疑難雜癥,跛了數十年無論如何均難以想象是由于胃經的寒氣所造成的。 ![]() ![]() 側面的寒氣則積存在膽經(圖八)中,只要寒氣侵入人體,這個部位都無法幸免。這個部位的寒氣有時會在大腿外側形成一條條的橫紋,由于寒氣的物質會阻礙經絡的流通,使寒氣堆積的部位附近,細胞所產生的垃圾無法排出,寒氣和垃圾累積多了就會使大腿外側顯得特別胖。 ![]() 由于這些廢物不是人體的組織,因此會在組織之間流動,如果這個人喜歡運動,大腿部位寒氣和組織廢物所形成的垃圾會往下流動,轉而堆積到小腿肚上,形成蘿卜腿。通常男人較女人活動力大些,因而女人多數堆在大腿外側,男人則大多堆在小腿肚上。這種現象即是本書前面所說寒氣所造成膽經阻塞的原始原因,也就是膽經的寒氣堆積造成膽功能受阻,再造成吸收的障礙。敲膽經一方面能刺激膽經,強迫其分泌膽汁;另一方面使這些堆積的廢物能夠流動,進而排出體外。 寒氣從人體的皮膚進入身體之后,如果所承受的寒氣分量不多,同時血氣充足經絡暢通,則很快的身體會將寒氣從表皮受寒的部位運送到排泄通道,鼻腔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透過一兩個噴嚏就排出體外。如果受寒的面積很大,或周圍的溫度很低,流失的熱量很多,身體產生大量寒氣(變質的體液),一時無法將寒氣排出體外,很可能就會出現生病的癥狀,這些癥狀的產生主要是身體排泄寒氣時的現象。這時身體必須耗費大量的能量來驅除寒氣,因而使人體呈現非常虛弱的狀態。這時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多休息,把所有的能量留給身體用來驅除寒氣。 鼻腔是寒氣最常見的出口,當少量的寒氣到達鼻腔時,立即造成鼻塞;分量增多時,即出現打噴嚏的癥狀;分量再增加時,則出現流鼻水的癥狀,這時的鼻水多數是略低于體溫,感覺涼涼的。通常開始流鼻水就是排除寒氣的尾聲,鼻水流完感冒也就好了。 中醫古書里說,寒氣先堆積在皮下的經絡理,也就是書中所說的“腠理”,時間久了會轉移到相應的“腑”中,例如常見的“胃寒”即是這樣形成的,當這種現象產生時,用手摸胃部,可以直接感覺其溫度特別低,有時會和肚臍的溫差大到6~7℃。 寒氣在身體中更久,或更大量的寒氣侵入時,會逐漸轉移到肺臟,形成中醫所說的肺虛現象,所謂肺虛就是肺的寒氣太多導致肺功能逐漸減低。在人體中,肺臟除了擔負我們所熟知的呼吸功能之外,還是身體分布水分到各個部位的主要機構。當寒氣侵入肺臟時,肺臟的能力即隨之下降,身體吸收及處理水分的能力也就跟著下降。這時大多數的水分一進入人體即排出體外,感覺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小便也多數呈現清澈無味。由于水分吸收的障礙,使得人體組織里的水分比例愈來愈少,外表愈來愈瘦,同時皮膚上的光澤也日漸減少,并且愈來愈黑。通常中醫的望診,黑而無光澤的臉色即是肺氣虛弱的表象。隨著肺氣的逐漸虛弱,情緒上也會愈來愈悲觀,很容易就會有忍不住想哭的感覺,就像中醫書上所說的“肺主悲”。 嚴格地說,寒氣侵入人體時,人體只有外表緩漫的變化,并沒有不舒服的癥狀或感覺,多數不舒服的感覺來自寒氣排除的過程。存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寒氣排出時,癥狀都不一樣,當然應變的對策也就不同。因此,明白了寒氣的原因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正確的處理寒氣排出的癥狀。 寒氣的排除 許多人感冒時,常常會出現身體發冷的癥狀,寒冷的感覺像是來自身體的深處,蓋再多的棉被也沒有用。顯然這時身體的某些部位是處于低溫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并不會持續很久,通常都是過一會兒就不再冷了。 前面提過身體面對寒氣侵入時,會產生某種化學反應,使體液中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釋放熱量來防止身體失溫。這些被改變的物質也就是寒氣,如果它沒有被排出去就會長期存在身體里。當身體狀況改善有了足夠的能量之后,身體會再利用相反的化學手段,將含有寒氣的物質還原。由于當初改變物質時釋放了熱量,這時再把物質改變回來,自然會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得其周圍組織或體液的溫度下降。身體再將這些低溫的體液或廢氣排出去,就把寒氣帶了出去。因此,這時會感覺寒冷來自體內,鼻尖摸起來也是冰冰的感覺,似乎和鼻尖相連的一連串組織的溫度都變低了。打噴嚏或咳嗽時所呼出的氣體或感冒所流出的鼻水都呈現低溫的狀態,不像平時打哈欠時呼出的都是熱氣。 從這樣的推論,顯然感冒癥狀的出現并不是由于身體變弱了,相反的卻是身體由弱轉強時才會出現的癥狀。許多從來不感冒的人,并不是身體真的很強健,反而是身體根本沒有能力排除任何寒氣,才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癥狀產生。許多臉色黑而干,明顯肺虛癥狀的人,都是很多年沒有感冒的經驗,這種人從外表的癥狀顯現出身上的寒氣很重,卻沒有能力排除。 這種沒有能力排除寒氣的人,使用任何藥物都無法將經絡中或深藏肺臟的寒氣排出。必須先養足了血氣,使身體具備了足夠的能量,自己發動驅趕寒氣的戰爭,寒氣才有可能被排出。在這過程中,人類有限的醫療技術只能在最后當人體開始排泄寒氣時,加上很小部分的助力. 因此,無論是哪一種寒氣,對付寒氣的方法,都必須回歸到前面所說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血氣,正確地處理每一個疾病的癥狀,沒有什么快捷方式,更沒有什么仙丹妙藥。 寒氣的正確處理方法 感冒的癥狀有很多種,大致上包括打噴嚏、流鼻水、咳嗽、頭痛、全身酸軟或酸痛、發燒、喉嚨痛等。人體不同深度或部位排出的寒氣,會形成不同的癥狀。因此,大致上可以就癥狀和寒氣的原因分為身體背后經絡寒氣、身體前面經絡寒氣的排出和肺臟寒氣的排出三大類。 身體背后的經絡主要是膀胱經,由于膀胱經所在的背部面積很大,而且在人體最容易受寒的部位,因此許多人都有大量寒氣存在這個部位。膀胱經的寒氣排出時會出現整個肩背酸軟或酸痛。由于膀胱經貫穿整個頭部,因此,會出現后腦部位腫脹頭痛或偏頭痛的感覺,眉頭附近的印堂部位會隱隱作痛,按摩耳后的風池穴會有強烈的疼痛感。喉嚨也會出現不適的癥狀或咳嗽,這些都是膀胱經寒氣排出時的癥狀。夏天中暑時也經常會有這種感覺,兩種情形都是背后膀胱經阻塞的癥狀。 排除膀胱經寒氣出現不舒服癥狀時,最簡單的應對方法是刮痧,由于背部是膀胱經主要的穴位所在,幾乎整個背部的左右兩側都是膀胱經分布的部位。因此,只要在頸后、背部和前額刮痧,使經絡通暢,刮完痧睡個覺,大概不舒適的感覺就不見了。 另外,當剛開始出現頭疼時,可以多喝沙士,然后出去曬個太陽,所謂曬太陽,在冬天可以直射,夏天就只要在樹陰下光線較強的地方即可,通常是半個小時后癥狀就自然消除了。另外,喝杯桂圓紅棗茶,再睡個好覺,也能將癥狀消除一部分。 身體前面經絡的寒氣排出時,最典型的癥狀是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有時候還會出現水瀉。這些癥狀和肺里寒氣排出時相同,分辨的方法是用手觸摸額頭和鼻尖,再和臉部其它部位的溫度相比較。如果額頭的溫度較低,則這些癥狀是身體前面經絡中的寒氣排出,如果是鼻尖的溫度較低,則是肺里寒氣的排出。經絡中的寒氣排除不會造成咳嗽也不容易出現發燒,肺里寒氣排出時則很容易出現咳嗽和發燒。 身體前面存放寒氣的經絡主要是胃經和大腸經。因此,在寒氣排出的同時,腸胃也會出現不適的癥狀。最常出現的是脹氣,有時也會出現不停地想吃零食的狀況,但大便卻不順暢,直到大便順暢時感冒也就快好了。和排除膀胱經的寒氣相同,這時最好的策略是休養生息,讓身體集中能量將寒氣排出體外,可以適當地喝些桂圓紅棗茶提升身體的能量,協助身體排除寒氣。 鼻尖的溫度變低,是寒氣從肺里出來最明顯的癥狀。通常這種低溫會早于各種有感覺的癥狀之前出現。有些人的眼白這時也會出現淡淡的藍色,特別是兒童最容易有這種情形,做母親的人一看到小孩眼白變藍時,就應該摸摸他的鼻尖,如果也變得冰了,那么就必須先有小孩即將感冒的心理準備。可以在家中先預備好退燒藥,當體溫升到三十八度半以上時就先用退燒藥防止身體造成傷害。鼻尖低溫或眼白變藍的癥狀出現了一兩天,就會開始出現感冒的癥狀。如果前期低溫的時間很長(三天至一星期),再出現癥狀,則這次的感冒必定很嚴重,很可能會出現持續高燒不退。似乎是人體醞釀了長時間才將寒氣驅出,因此特別嚴重。通常是身體愈強的人驅趕寒氣的力度愈猛,感冒的程度也愈嚴重。 肺里寒氣出現的咳嗽所呼出的氣體,總是涼涼的。這種咳嗽應該視之為一種深度的呼吸,并不是疾病。是人體正常的功能,用來將深藏在肺臟深處的寒氣排出去的手段。 正確地分辨“哪些癥狀由疾病造成”, “哪些癥狀是人體正常的功能所引起”是非常重要的。當認定咳嗽是人體的正常功能,目的是排除肺里的寒氣,面對這種咳嗽,就不需要急著用藥物將之終止,而是尋求提升人體排除寒氣能力的方法,把寒氣徹底地排出體外。 傳統中國民間利用姜湯來增強身體的熱能,或中西醫都提倡的多休息等,都是提高身體的能量來加快排除寒氣的良好方法。這些正確的方法,有時并不會使癥狀減弱,甚至常會使癥狀更嚴重。因為身體的能力增強之后,反而會有更大的力度來排除寒氣,身體需要排出更多的垃圾,當然會更不舒服。這種情形雖然會出現暫時更嚴重的癥狀,但整個生病的時間會縮短,而且寒氣真正被排了出去。 如何減少寒氣的侵入 既然寒氣的為害如此之大,每一個人又很難完全避免寒氣的侵入,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正確的觀念,盡量減少寒氣的侵入。以下是防止寒氣侵入的幾個主要方法。 避免淋雨 這是許多浪漫的年輕人喜歡經歷小說和電影中場景的行為,由于現代年輕人大多晚睡以致血氣普遍不足,身體對于淋雨所侵入的寒氣不容易立即將之驅出,因此也就不會有任何癥狀,大多數人也就天真地認為自己的身體很強壯,足以經受這么一點小雨。久而久之面對這種小雨就完全不在意。 其實這種淋雨會在頭頂和身上其他受寒的部位留下寒氣,經常淋雨的人,頭頂多半會生成一層厚厚軟軟的“脂肪”,這些脂肪就是寒氣物質。等身體哪一天休息夠了,血氣上升就會開始排泄這些寒氣,由于長時間累積了大量的寒氣,身體需要借助不斷地打噴嚏、流鼻水的方式將之排除,這時又會由于頻繁的打噴嚏、流鼻水而被醫生認定為過敏性鼻炎。很可能由于年輕時貪圖一時的浪漫,卻要耗費許多年甚至大半生來承受過敏性鼻炎的痛苦,實在不明智。 洗頭必須吹干 許多人洗頭都有懶得吹干的習慣,有些人甚至用布將洗過的頭包住,這些行為都會促使頭頂吸入過量的寒氣,其結果和淋雨有相同的后果。 游泳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游泳是一件現代人很重要的運動和喜好,對身體也確實有好處,但是游泳也是寒氣進入身體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和淋雨相同的是這些寒氣大多數不會實時反應,使多數人不認為游泳和寒氣有什么關系。多數喜歡游泳的人經常從水中出來時,都會感覺特別冷,特別是一陣風吹來禁不住打一個寒顫,這種感覺即是寒氣侵入身體最具體的感受。 喜歡游泳的人最好選擇沒有風的室內溫水游泳池,減少受寒的機會。同時在每次游泳的前后各喝一杯姜茶,加強身體對抗寒氣的能力。 至于某些人喜好冬泳的習慣,從寒氣的觀點,那是最愚蠢的運動。自然界沒有哪一種和人類近似結構的動物有這種行為,上帝在設計人體時并沒有考慮到有人會把這種運動當成喜好,喜歡這種運動的朋友只好自求多福了。 給這些朋友的忠告是:一時沒有癥狀并不表示寒氣就沒有侵入身體,個人的意志力可以讓人體忍受這種刺激,卻無法改變寒氣侵入身體的事實。 ![]() 家中常備姜茶 在一些中國古裝戲劇中,常常看到有人淋了雨,長輩立刻要人準備一碗姜茶給淋了雨的人喝。這是非常重要的常識,一個人淋了雨,或受了風寒,無論他自己或旁人都知道他受了寒,就應該在這個時候喝姜茶,驅除寒氣,不是等到身體出現了癥狀再行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