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圖說明:
1. 流程管理委員會(或稱流程管理部)是新設的機構,由各部門精通業務的人員組成,負責制定全公司的業務流程。要注意的是,這里制定的流程并不是紙上的流程,而是直接在數字神經系統上運行的流程。
2. 雖然還有正式的業務部門如銷售部、采購部等,但它們不再承擔具體的業務,只承擔本部門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等職能,因此結構非常簡單,一般一層就夠了,部門只相當于資源池。
3. 各個業務流程并不是獨立的,而是有機聯系的一個整體,整體流程包含局部流程,流程之間是融合或包含的關系。
4. 由流程管理委員會制定的業務流程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因為它們實際上就是承載業務流程的數字神經系統,公司所有人員不可能繞得開,這消除了許多額外的督促和檢查工作,杜絕了許多管理漏洞。
5. 每個業務流程都有自己的組織結構(項目結構),它們直接建立在數字神經系統上,并且與業務流程融為一體。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具有如下特點:
1. 組織結構的形狀不是層級的金字塔型的,而是扁平的網狀的。
2. 組織結構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變化的。
3. 組織結構建立在數字神經系統之上。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與矩陣型組織結構也有相似之處,二者都包括正式部門和項目組織二種結構。但二者也有本質的區別:
1.矩陣型組織結構仍然是以組織結構為中心的,只是職能型組織結構的補充。而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完全是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只是作為業務的輔助。
2.在矩陣型組織結構中,組織結構是顯式的,業務流程是隱式的。在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中,業務流程是顯式的,組織結構是隱式的。
3.在矩陣型組織結構中,仍是以部門為主,項目組織為輔,部門仍承擔著大部分的業務,因此仍然保持著復雜的層級結構。在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中,仍然存在正式的部門,但它們不再承擔具體的業務,只承擔本部門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等職能,因此結構非常簡單,一般一層就夠了,部門只相當于資源池。員工的工作任務不再來自于部門經理,而是來自于公司全局的業務流程。當然,公司全局的業務流程也可能是由本部門發起的。
4.在矩陣型組織結構中,員工的績效考核受部門經理的主觀影響比較大。在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中,員工的績效考核雖然也由部門經理執行,但其用來考核的業績數據卻是客觀地保存在數字神經系統中,部門經理“主觀發揮”的余地很小。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給企業帶來的好處
1.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天然就是扁平的和精簡的,已經與業務流程融為一體,這完全消除了現有的組織結構自行膨脹但總是跟不上業務變化的情形,使組織反應迅速。
2. 業務流程不是僵化的,而是可動態變化的。如果不合理,有許多路徑可以進行調整和優化:
1)可由流程管理委員會作出調整。
2)在允許的情形下,業務人員可直接調整所負責的業務流程。
3)由2)可做到,在運行同種業務流程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對業務流程作適當的調整,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因此,業務流程的優化可以避免走“先僵化、后優化、再固化”的路子,何況業務永遠在變化,“固化”并沒有多少價值。
3. 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由于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消滅了等級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和官僚主義等大企業病滋生的土壤,以業務流程運作結果和客戶滿意度作為評價員工業績的唯一標準,這將極大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將精力花在工作上而不是其它方面。
以業務為中心的組織結構必將給21世紀的企業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