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cqywy"></del>
  •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del id="cqywy"></del>
  • <strike id="cqywy"><rt id="cqywy"></rt></strike>
    <ul id="cqywy"></ul><cite id="cqywy"><input id="cqywy"></input></cite>
    <tfoot id="cqywy"></tfoot>
    <ul id="cqywy"></ul>
    • <ul id="cqywy"></ul>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mmhy 2009-12-06

      一提起中世紀的歐洲騎士,人們腦海中便浮現出這樣一種映像:他們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城堡中,過著和貴族一樣的富足閑適的生活;他們戰勝邪惡的魔法師和巨人,保護善良但是無知的農民,憑著貴婦人或者國王的名號行俠仗義。令唐·吉柯德顛倒沉迷的游俠小說,或普羅旺斯民謠歌手的即興創作,充分解釋了理想中騎士的行為規范。騎士成了人們心目中純潔美好的象征。

      可是并非完全如此。騎士是中世紀時在歐洲出現的一個特殊的階層。他們是參加鎮壓農民起義,或國王、領主之間掠奪戰爭的級別最高的戰斗人員,是以馬代步馳騁于沙場的貴族,有義務為王國作戰(每年為王國或者領主服務約40日),作為報酬,他們管轄部分農地收取農租。在中世紀,出身于貴族家庭是成為騎士的重要條件,同時騎士還必須從小接受訓練,到領主家中充當侍從學文習武,跟隨年長的騎士出戰,但不會參加很危險的前線廝殺,通常是勤務工作,向女主人學習禮儀,到了21歲時才能被正式授予騎士稱號。授職的儀式逐漸地復雜化,舉行這樣的儀式花費很大,這筆開支是由受封的騎士的家庭來負擔的。如果他的家庭無法給自己的后代提供爵位和土地,那么他只能終身當侍從。獲得稱號的年輕騎士常常通過馬上比武,顯示自己無愧于騎士這一光榮稱號。 

      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統一西歐,被教皇加冕為“偉大的羅馬皇帝”,12名跟隨查理大帝南征北戰的勇士就理所當然地成了“神的侍衛”,人們習慣性地稱他們為“帕拉丁(paladin)”,即圣騎士,這被視為騎士的起源。完整的騎士制度到公元11世紀才成形。當時歐洲頻頻遭到外族人的侵略,南邊的穆斯林,北面有維京海盜,東部還有馬扎爾人不斷寇邊。于是,洛爾河到萊茵河之間遠離勞作的貴族子弟從小就開始接受格斗技巧和馬術的訓練。這些最早的騎兵和騎士都是貴族或有錢人。因為只有他們才有能力購置昂貴的騎士裝備。一個裝備優良的騎士要備有:一匹能征善戰的駿馬、一匹供婦女出遠門騎的乘馬和一匹運載騎士本人武器、裝備的馭馬(從當時情形來看,單個人的軍事裝備,要耗費大約20頭公牛,即至少10個農民家庭犁地的牛犢。這樣的開支,平民是無法承擔的)。

      在腓力六世時代,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為了避免即將降臨的災難,人們將自己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祈禱上帝的人,第二類是經商、種田的人,第三類是為了防護前兩類人使之免受不公和傷害而產生的騎士。中世紀歐洲的騎士是軍隊的核心、是戰場的主人。

      戰爭和競技是騎士的主要職能。一名戴頭盔、著鎧甲、挎寶劍,左手操盾御馬、右手持握長矛的全副武裝的騎士及其侍從就是一個作戰單位。他們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勢不可擋,在擁有馬匹、重武器以及駕馭馬匹和使用重武器方面他們有著很大的優勢。一般騎士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長矛和劍,也有一些騎士使用戰斧、鐵錘、鐵棍、狼牙錘等等。騎士的長矛在戰場上可拋出刺殺敵人(弓劍往往被認為是下等的步兵裝備,被騎兵蔑視而不屑使用)。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  全副武裝的歐洲騎士)

      防護裝甲方面,不同時期的騎士盔甲有很大差異。最初的騎士身上只穿硬皮甲,戴皮帽。在比較早的年代里,騎士身穿又長又重的布料或皮革長袍,遮蓋著身體的大部分,外面再穿上由鐵環連結編成的網狀鎧甲,脖子上有兜帽保護,頭戴鋼盔,有時還帶有保護鼻子的金屬罩。在稍后一個時期,鎧甲由硬的金屬片制成;頭盔帶有厚的面甲,可放下把臉遮住。晚期的鎧甲多是厚重的哥德式鋼板甲,再輔以沉重的鋼盔和精良的手套,全身上下無懈可擊,能夠完全彈開刀劍的劈戳,只有硬弩射出的利箭方能穿透它,它也不能抵擋后來的火器。

      矛以及后來出現的大型長矛是騎兵作戰的武器,適合用來刺殺徒步的敵軍,尤其是投射武器部隊。騎士在戰斗時,挺矛策馬全速前進,刺向敵方,馬匹在奔馳中的沖擊力,也能透過撞擊的那一刻經矛頭傳送而出,令沖殺中的騎士化身為一支驚人的利箭。當長矛被折斷或從馬上墜落后,他們才用手中的刀劍。也有力氣大的騎士會使用巨型劍、戰斧、狼牙棒和戰錘等。從事戰斗的教士和充任戰士的僧侶普遍擁有鐵錘和錘矛,因為他們試圖要遵從圣經有關流下血液的告誡,而這些鋒利的武器很容易就能殺得敵人滿身是血。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2  英格蘭騎士盔甲)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3  條頓人騎士盔甲)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4  圣殿騎士盔甲)

      騎士間的戰斗也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么血腥殘忍。許多戰斗是小規模的,常常只有幾百人參戰,幾個小時便結束。騎士會盡量與位階相同的人交戰,作面對面的斯殺,他們很趨向于活捉對手,而不是將他殺死。因為俘虜一個敵人就可以向他的家人索取一份贖金,贖金的多少按俘虜的地位和家產決定,俘虜地位越高,家產越多,騎士得到的贖金就越豐厚。

      騎士無論是參加馬上比武還是進行實戰,都要遵守某些成文規則和慣例。如:一個騎士不能對另一個毫無戒備的騎士發起攻擊,而必須讓對方做好戰斗前的準備。搞突然襲擊,對真正的騎士說,是一種可鄙的行為。另外,當一名騎士俘虜了另一名騎士后,必須將俘虜待如上賓。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5  騎士在戰斗中)

      十字軍東征標示著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到來,十字軍被認為是完美的騎士。從異教徒手中奪回圣地,保護無助的朝圣者,被看成是騎士的最高天職。騎士的驍勇和基督教的神圣信仰開始結合,他們隨之也具備了一個新的身份:基督的衛士。披上天主光輝的騎士成為深受崇拜與尊敬的人物,他們忠誠于統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教義感召下樂于救助鰥寡老幼。基督教會教導騎士應該遵守基督教的戒律。如:“騎士應該幫助窮人,保護教堂、婦女和所有無防衛能力的人”,等等。于是,“騎士脫離了其蠻族和異教的背景,而被整合于基督教文化的社會結構中。結果,騎士像神甫和農民那樣,被視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三個器官之一。”

       他們努力以亞瑟王的圓桌武士和查理曼大帝的宮廷貴族為榜樣,正如普羅旺斯騎士的抒情詩或騎士英雄的史詩向他們述說的那樣。他們期望自己勇敢如朗斯洛特,忠誠如羅蘭伯爵。不管他們衣著多么簡樸甚至襤樓,不管他們是不是囊中羞澀,腹中空空,但他們總是態度尊嚴,言語優雅,行為有節,保持著騎士的聲譽。

      理想的騎士和現實中的騎士差別很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還是有所變化。14世紀的騎士就比11世紀時的騎士更有禮貌和文明得多。基督教會和貴婦人努力促使一個魯莽、好斗的騎士變為有教養,懂禮貌的騎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們還發展出一套關于禮貌和行為舉止的復雜禮儀。騎士開始展現出羅曼蒂克的一面:他們言行得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6  騎士劍。劍是騎士的主戰兵器之一,為了彌補騎槍的不足而出現的武器,劍身為錐形,劍柄單握,有較大的配重球,主要用于突刺。揮砍幾乎沒威力。在中世紀的歐洲,劍是力量的象征、王權的代表。騎士的佩劍是騎士精神的化身,被賦予神圣的性質和獨立的生命。將劍貼緊自己的額頭單腿跪下,朝向受禮者是騎士的最高禮——騎士劍禮。查理曼的法國國王明文規定:“騎士如被俘,不得用自己的劍當贖金。”“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劍。”)

      體,舉止優雅,追求浪漫的愛情,并且愛情觀別具一格——愛情是純精神性質的感情,肉欲是其間邪惡的褻瀆成分,這無疑增添了他們的圣潔色彩。他們努力以亞瑟王的圓桌武士和查理曼大帝的宮廷貴族為榜樣,正如普羅旺斯騎士的抒情詩或騎士英雄的史詩向他們述說的那樣。他們期望自己勇敢如朗斯洛特,忠誠如羅蘭伯爵。不管他們衣著多么簡樸甚至襤樓,不管他們是不是囊中羞澀,腹中空空,但他們總是態度尊嚴,言語優雅,行為有節,保持著騎士的聲譽。于是,騎士就具備了很多令人稱頌的美德:作為武士,他們忠誠;作為信徒,他們謙恭;作為男人,他們純潔;作為貴族,他們具有同情心。騎士是正義和力量的化身,榮耀和浪漫的象征,騎士制度則成為西方的倫理標準,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時至今日,英國仍然設有騎士頭銜,凡是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的杰出人物,便有可能得到女王的授勛。 

      1099年7月,十字軍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為控制十字軍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侶騎士團:圣殿騎士團(神廟騎士團)。圣殿騎士團全稱是“基督和所羅門圣殿的窮騎士(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它是歐洲中世紀時期無數騎士團中最為出名最強大的騎士團,其團員主要是來自法國的十字軍騎士。

      圣殿騎士團起源的傳說

      關于圣殿騎士團的起源有這樣的傳說。1096年圣城耶路撒冷被十字軍攻占后,很多歐洲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而這時十字軍的主力已經回歐洲去了,朝圣者在路上常常會遭到強盜的襲擊,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名法國貴族Huguens de Payns和其它八名騎士建立了圣殿騎士團,以保護歐洲來的朝圣者。當圣殿騎士團成員加入組織時,不僅要發誓遵從修會的三大規定:守貞、守貧、服從,而且還要發誓保護朝圣者,這是他們作為圣地的軍事修會與一般的修會相區別的地方。

      圣殿騎士團最初的標志是白色的制服外加白色長袍。大約在1147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后,他們開始在白色長袍的左肩繡上紅色十字,一開始是等邊十字,后來發展成八角十字。圣殿騎士團的徽章是兩名持盾和矛的圣殿騎士坐在一匹馬上,盾上繪有紅色的十字。這個徽章象征著騎士團的成員一開始是貧窮的騎士,后來又被解釋為騎士團成員的袍澤之誼,不過到了菲利普四世時被說成是騎士團成員搞同性戀的象征。圣殿騎士團的口號是神的旨意(God wills it,戰場上他們就是喊著這個口號沖鋒陷陣的。

      圣殿騎士團創立后很快就引起了貴族和教會上層的重視,當時著名的修士圣伯爾納(St. Bernard of Clairvaux)寫文章大力支持圣殿騎士團的行動。在圣伯爾納的影響下,騎士團迅速發展壯大。外界的贈與幫助了修會發展;圣殿前的王宮,讓修會有了圣殿騎士團這個名稱。騎士德·帕英和同伴在西方巡行,獲得極大的地產,奠定了西方的圣殿騎士團封地的基礎。圣殿騎士團還有其他發財方法:有權募捐,遺贈所得,組朝圣團去海外,從事東西方間必需的銀行業和交易活動。1139年,教皇英諾森二世(Innocent Ⅱ)發布圣諭,再次確認了圣殿騎士團的地位。在政治上騎士團只對教皇負責,其它任何僧俗政權都無權指揮它。在經濟上圣殿騎士團不僅享有免稅的特權,而且還有權在自己的領地上收稅,騎士團在東方和西歐占有大量地產,還在西歐從事高利貸和銀錢業。到12世紀末時,騎士團在歐洲擁有9000多處產業,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倫敦的圣殿教堂(Temple Church),柏林的圣殿宮(Tempelhof),甚至有一段時間騎士團擁有整個塞浦路斯島。教廷賦予的特權使得圣殿騎士團在短短幾十年內發展成天主教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僧團,同時也將騎士團牢牢地掌握在圣座之下。從此,圣殿騎士團成為羅馬教廷擁有的最可靠的力量。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9  圣殿騎士)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0  圣殿騎士團成員)

      圣殿騎士團的富有使他們能夠維持一支強大的職業軍隊,即便在戰場上損失巨大,他們也能迅速恢復。與其他的騎士團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不服從歐洲任何的國家只服從于教皇。這些也是后來這支騎士團覆滅的原因。

      從軍事方面來看,圣殿騎士團訓練有素,在戰場上是一支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它是一支經驗豐富的職業軍隊,可隨時動員騎士(Knights)、士官Sergeants)、和步兵部隊,是耶路撒冷王國最精銳的軍隊。從十字軍1129年圍攻大馬士革到1291年阿卡陷落,圣殿騎士團幾乎參加了圣地所有的戰斗。在作戰中,騎士團每一名騎士作為一個作戰單位,有幾十人作為支持力量,因此他們可以專注于自身的戰斗目標。一般在戰斗中每次騎士團出動的騎士兵不多,但他們展現出強悍的戰斗力。在1177年的蒙吉薩爾(Montgisard)戰役中,耶路撒冷國王博杜安四世率領500名騎兵、80名圣殿騎士配合以步兵,進攻薩拉丁30000人的部隊,戰斗結果是薩拉丁最精銳的馬木留克騎兵幾乎全軍覆沒,總傷亡達到20000人,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隊逃回了埃及。圣殿騎士團的戰斗力由此可見一斑。

      正因為有著這樣驍勇善戰的軍隊,在后來的哈丁戰役(Battle of Hattin)中,居伊、雷諾等人才會有恃無恐地離開水源進攻薩拉丁的大軍,當然這也導致了最后的慘敗。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1 中世紀歐洲十字軍騎士徽章)

      (圖12  圣殿騎士徽章)

      1187年,撒拉丁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進攻太巴列,他將其軍隊集合于豪蘭山區太巴列以東的阿什塔拉,并作了戰斗部署。他將軍隊分為左、中、右三路,分別由他最能干的副手格克貝里、他本人和侄子塔吉丁指揮。7月1日,撒拉丁渡過約旦河,圍困了沒有多少防御力量的太巴列,并在2日攻下該城。當時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的妻子埃施瓦伯爵夫人在城內,她和手下仍然占據著一處堡壘死守,并向駐扎在安富里雅的耶路撒冷大軍求救。接到求援信號的耶路撒冷方面于2日夜間作出出兵的決定,雷蒙德曾力主留在薩富里雅,他的這一主張最初也已為眾人所接受,但沙蒂永的雷納德反對他,稱他是懦夫和穆斯林的朋友,兩個騎士團長也附和他的言論。最終耶路撒冷國王居伊(Guido von Lusignan)決定前進。7月3日拉丁軍隊穿過缺水的沙漠進軍太巴列,在哈丁角(Horns of Hattin)基督教軍隊不斷遭到襲擊,當晚他們在兩座山的一個有井的斜坡處安營,卻發現井已經干了。他們整日沒有水喝,薩拉丁下令點起煙火,將煙扇到了他們的營地上,使得他們更加痛苦,而周圍的撒拉丁軍隊高聲唱贊美安拉的圣歌,在心理上干擾耶路撒冷軍隊。4日早晨,薩拉丁發起了進攻。法蘭克步兵企圖自己列陣沖向湖邊,結果遭到穆斯林騎兵的分割和屠殺。最后居伊以真十字架為中心,組織了一個方陣進行抵抗。剩下的很多騎士本可以憑借快馬重甲殺出重圍,但為了保護真十字架,他們單獨列隊,都死戰不退,奮戰了一整天,直到最后撒拉丁下令停止屠殺為止。雷蒙德率領自己的騎兵沖鋒,沖出重圍。基督教徒的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居伊國王被俘虜,阿卡主教陣亡,沙蒂永的雷納德被處死,基督教的圣物真十字架也被阿拉伯人奪去。這次戰役,最精銳的圣殿騎士團要么戰死,要么被撒拉丁處死,耶路撒冷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軍隊,很快就被撒拉丁攻克。哈丁戰役對圣殿騎士團的打擊非常沉重,不僅在軍事上損兵折將,更重要的是由于圣城失陷,他們失去了政治上最重要的立足之地,失去了圣地守護者的地位,他們存在的意義也開始遭到質疑。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3  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它又被西方人叫做“所羅門圣殿”,是圣殿騎士團的原總部所在。)

      13世紀末,西歐封建主在東方建立的殖民地全部被消滅殆盡之后,圣殿騎士團被迫離開巴勒斯坦,轉入法國、英國及西班牙等國活動。因為圣殿騎士團的使命與十字軍東征息息相關,有很多人指責修士傲慢、兇暴、吝嗇,于是有了合并各個軍事修會的計劃。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菲利普四世正陷于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出于覬覦騎士團財產的目的,他巧妙地利用了這些批評,他給騎士團羅織了莫須有的罪名——“異端”,并指使教皇克萊門特五世(菲利普四世的親信,波爾多大主教貝特朗(Bertrand de Goth),在菲利普四世的扶持下登上教皇寶座)于1307年9月13日星期五這天(黑色星期五的由來)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圣殿騎士的密令。結果幾乎將這個騎士團的所有成員一網打盡,僅在巴黎就有138名騎士團成員被捕。包括總團長雅克·德·莫萊及其副手雨果·德·佩羅統統被關進了宗教裁判所的拷問室中,大批的圣殿騎士在嚴刑拷打中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在維也納宗教會議上正式下令解散了圣殿騎士團。莫萊于1314年3月18日受火刑,被燒死在火刑架上。臨死前,莫萊詛咒菲利普四世和克萊蒙特五世,說他們在一年內都會面臨永恒的審判。事實上,這個詛咒真的應驗了,不到一個月,教皇克萊蒙特五世暴病而死。僅半年多后,菲利普四世在打獵時身亡,據說是被一只野豬撞死的,但也有人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因為菲利普四世是一個有著非凡勇力的騎士,他能將兩名大漢輕松地扛在肩上。當時的人紛紛傳言是莫萊把他們勾到地獄受神的審判去了。幾世紀還有更加辛辣的報應: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監禁的地方,恰巧是圣殿騎士團在法國的總部——塔姆佩爾神廟,并且他就是從這里被送往斷頭臺的。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4  西班牙名畫《圣母瑪利亞的懷胎》。圣母瑪利亞,耶穌基督的母親,在中世紀得到了天主教基督徒極大的熱愛和崇敬。瑪利亞和她的兒子耶穌被很多宗教騎士團視為保護神,其中就包括了圣殿騎士團,有很多教堂是獻給她的。加入騎士團的兄弟向上帝和圣母宣誓,很多成員在圣母之名下宣誓保持貞潔。圖中是“童貞女瑪利亞塑像和幼年的基督,塑像屬于騎士團在西班牙卡斯蒂爾,帕倫西亞的瓦倫西爾帕騎士團領地的教堂。)

      十字軍歷次東征

      十字軍東征是西歐封建主和天主教會從1096年至1291年間發動的對中近東地區的遠征。其侵略目的借上帝之名征討伊斯蘭教世界,收復圣地耶路撒冷等宗教口號加以掩飾。這舉著十字架的軍隊,進占城市,屠殺不信基督的人。伊斯蘭教徒不甘受害,奮起反抗。為了掠奪近東地區的土地和財富,十字軍東征先后進行了8次,歷時近2個世紀。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是教皇烏爾班二世于10951126日在克萊蒙(法國)召開的高級宗教會議上宣布的。10851092年間,塞爾柱人先后占領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從西歐到耶路撒冷朝圣的道路因而受到威脅,東西方貿易也遭到很大損失。為此,教皇號召東征,西歐天主教國家紛紛響應和支持,約有10萬人參加。十字軍兵分四路,雖然受到很大損失,最終還是攻占了耶路撒冷,屠殺了城中居民7萬多人,并按照法國模式建立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國。

      第二次東征(11471149)1144年,塞爾柱人占領了希臘的埃德薩,耶路撒冷拉丁國王無力反抗,向西方求援。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所謂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發動第二次東征。德意志十字軍最先出動,在小亞細亞遇到強大的穆斯林軍隊的阻擊,損失慘重。法國十字軍攻占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

      第三次東征(11891192)1174年,埃及蘇丹薩拉丁統一了埃及和敘利亞,建立了強大的薩拉丁帝國。1187年,撒拉丁軍隊于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戰役中擊潰耶路撒冷王國軍隊并占領了耶路撒冷。教皇克雷芒三世得知后,立即與法、德,英三國國王共同商定,組織十字軍前往收復圣城。這次東征,是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一世統率下進行的。腓特烈率軍沿第二次東征路線從陸路穿越拜占庭前進。法、英兩國十字軍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占領西西里島。但因十字軍內部矛盾重重,又遇到薩拉丁的頑強抵抗,最后以失敗告終。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

      第四次東征(12021204)1198年,英諾森三世登上教皇寶座。他鼓吹只有先攻打埃及才能收復耶路撒冷。十字軍原定東征埃及,但后來改變計劃進軍拜占庭帝國。1204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十字軍對宮殿、教堂、修道院、商店、民宅大肆搶劫,無惡不作,無數歷史文化寶藏和藝術珍品遭到嚴重破壞。在教皇的授意下,十字軍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國的部分領土上建立起幾個國家,并強迫那里的東正教徒改信天主教,接受教皇的統轄,遭到強烈反抗。

      第五次東征(12171221);這次十字軍是在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國王安德拉什二世的率領下進行的對埃及進行的遠征。十字軍在埃及登陸后,攻占達米埃塔特要塞,但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訓練和裝備十分低劣,最終完全失敗,被迫同埃及蘇丹簽訂停戰協定并撤離埃及。

      第六次東征(12281229):“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不顧教皇格列高利九世的反對,親自率兵東征。他利用大馬士革總督與埃及、蘇丹之間的矛盾,與埃及、蘇丹談判,保證支持蘇丹,蘇丹則把耶路撒冷交給了腓特烈二世,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第七次東征(12481254)1244年,埃及、蘇丹出兵重占耶路撒冷。當時,蒙古人正在西征,威脅著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等穆斯林國家。教皇英諾森四世認為是可乘之機,于1248年開始第七次東征,由法王路易九世親自率領進攻埃及。結果慘敗,路易九世被俘。后來以巨款贖身才被釋放回國。

      第八次東征(1270):路易九世回國后,積極準備報復,在教皇的支持下,于1270年率兵進攻突尼斯,登陸后不久,軍隊流行瘟疫,十字軍士兵大批死亡,路易九世本人也染疫而死,殘部退回法國。后來,十字軍在東方孤立無援的殖民地先后被埃及、蘇丹攻占。1291年,十字軍在中近東建立的最后一個據點阿克城被穆斯林占領,標志著十字軍東征的徹底失敗。

      十字軍東征使東方和西歐各國千百萬人喪生,并造成巨大物質損失,大大破壞了這些國家生產力的發展。

      圣約翰騎士團全稱“耶路撒冷圣約翰圣約翰騎士團”。它成立于1099年,最初是由法國貴族熱羅(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施洗者圣約翰教堂附近的醫院里成立,主要目的進行一些慈善工作,照料傷患和朝圣者,比如保護來“圣地”朝圣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圣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因此也稱“醫院騎士團”、“善堂騎士團”。

      圣約翰騎士團全稱“耶路撒冷圣約翰圣約翰騎士團”。它成立于1099年,最初是由法國貴族熱羅(Gerard)和幾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施洗者圣約翰教堂附近的醫院里成立,主要目的進行一些慈善工作,照料傷患和朝圣者,比如保護來“圣地”朝圣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圣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因此也稱“醫院騎士團”、“善堂騎士團”。

      1113年,教廷承認他們是獨立的修會。并賜予他們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特權,如無需繳納十一稅,無需接受任何政權的領導,只受教皇節制。圣約翰騎士團的會規以圣奧古斯丁修會的會規為基礎制定。騎士團的成員分為教士、騎士和士官,以及會友。騎士團由一位大團長(Grand Master)統治,并有教士會議和八位法官協助。其組織和圣殿騎士團十分相似,不過在慈善事業方面做得比較突出。圣約翰騎士團的口號是“守衛信仰,幫助苦難(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圣約翰騎士團最初的標志是黑底白色的八角十字,到13世紀中期開始則普遍使用紅底白色的八角十字,這種八角十字也因騎士團之名被稱為“馬耳他十字”。現在的圣墓騎士是他們的繼承者。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5  圣約翰騎士)

      圣約翰騎士團成立時只是一個行善的組織,從1120年才開始作為一個軍事修會進行活動。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后,圣約翰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圣約翰騎士團成立時只是一個行善的組織,從1120年才開始作為一個軍事修會進行活動。他們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為饑餓和染病的朝圣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保護朝圣者免受撒拉遜人攻擊,守衛道路。騎士暨教士主要從貴族中招募,參加圣地的戰斗。騎士團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并發展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對耶路撒冷的政局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它在耶路撒冷王國擁有7座大的要塞,140多座其它建筑。這個團體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6  圣約翰騎士)

      哈丁之戰中,圣約翰騎士團也派出主力參戰,由于指揮上的失誤,包括圣約翰騎士團、圣殿騎士團在內的基督教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圣約翰騎士團大團長Roger de Moulins戰死。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7-18  圣約翰騎士團徽章)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于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里曼一世為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后顧之憂,指揮20萬軍隊乘坐著400艘戰艦來到羅德島,大舉進攻羅得島。當時島上的騎士團只有7000名士兵,雖然實力對比懸殊,但他們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御戰,造成土耳其軍隊至少5萬人的傷亡。蘇里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為贊賞,最后與騎士團達成協議,允許騎士團撤離羅德島,前往歐洲。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19 騎士團在戰斗中)

      1530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耳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圣約翰騎士團管轄。于是,騎士團就在馬耳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為“馬耳他騎士國”(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縮寫為S.M.O.M)。土耳其人對騎士團的卷土重來顯然很不安,1565年,他們派出大軍進攻馬耳他。戰爭開始后,騎士團浴血奮戰,絕大多數城市都被摧毀,騎士團近一半成員戰死。在最危急的時候,西班牙派出的援軍到了,戰場局勢頓時扭轉,土耳其軍隊倉惶敗退,損失達到3萬余人。這次戰役的勝利為馬耳他騎士團國贏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后來土耳其人于1571年派出海軍企圖消滅騎士團,但他們在海上遇到了遇上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土耳其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此后,圣約翰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耳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于地中海。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20  電影畫面中的圣約翰騎士)

      騎士團在馬耳他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世紀。1798年,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迫使圣約翰騎士團投降,占領了馬耳他島,島上騎士團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法軍洗劫一空。被趕出馬耳他島后,騎士團失去了領土,但作為一個組織仍然存在。1834年騎士團在意大利的羅馬重建總部,終于扎下了根。此后,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為“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耳他圣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今天,馬耳他騎士團國仍然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它設在羅馬的總部馬耳他大廈是它唯一的領土——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僅1.2萬平方米,但它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21  馬耳他:陽光下的石頭城)

      【作者文集】中世紀的守護神:歐洲騎士 - 賀波 - 愛者獨語

      (圖22  馬耳他街頭滿是中世紀的騎士文化)

      馬耳他騎士團國

      馬耳他騎士團國S.M.O.M)是一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國家。實際上,這個國家“位于”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占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里即馬耳他大廈,它的規模比梵蒂岡還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了。騎士團國的居民只有幾十人。它擁有自己的貨幣“斯庫多”和郵票。該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領土的國家。

      格言 Tuitio Fidei et Obsequium Pauperum(拉丁文: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poor)

      國歌 Ave Crux Alba(拉丁文:Hail,thou White Cross)

      官方語言 意大利語

      總部 羅馬馬耳他宮

      面積12000平方米

      大教長 安卓貝爾帝

      憲法 騎士團憲章

      團員12500位騎士與女爵

      創立時間1050

      貨幣 歐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欧美丝袜在线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APP|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不卡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国内极度色诱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久网站| 国内永久福利在线视频图片| 男人扒开女人腿桶到爽免费|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无遮无挡爽爽免费视频|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无码电影|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在线| 欧美黑人又大又粗XXXXX| 国产对白熟女受不了了|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高清破外女出血AV毛片|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 强奷漂亮人妻系列老师|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成 人色 网 站 欧美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