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課的態度和認識問題診斷與解決
二、教學設計的理念問題診斷與解決 三、課程處理上的偏差問題診斷與解決 l你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備課對教學質量的影響
A.很大,因為課備得不好就必然上得不好,課上得
不好教學質量就不高
B.不是太大,因為有課備得好但教學效果不好的例子
C.有影響,但備課并不是影響教學質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D.影響不明顯,特別是對已經經過多屆輪換的老師
E.其他
分析:絕大多數老師(89%)認為備課對教學有影響,其中,56%的老師認為備課對教學的影響很大。
備課態度和認識
一、備課的態度和認識問題診斷與解決
l1、備課變成了“克隆”教案,應付檢查,形成備課與上課“兩張皮” 現象
l2、備課等同于寫教案
l3、備課缺少自己獨特的風格
l4、備課忽視課后備課(反思)
l5、備課等同于背課
問題1、備課變成了“克隆”教案,應付檢查,形成備課與上課“兩張皮” 現象
為了應付學校檢查,備課純粹簡化成了抄襲、“克隆”教案,這種備課是不鉆研教材,不備學生,不設計教法,而是找來現成的教案或教學用書略加刪改抄寫在教案本上,甚至原封不動一抄了事,上課從來不看這些教案,備課已成為一種形式,一種任務,一種負擔,成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不得不應付的差事,形成了備課、上課兩張皮的現象。
【解決策略】
l1.教師須要樹立現代備課理念;
l現代備課理念的“六備”: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方法、備理論、備生活。
l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備課觀、教學觀、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搭建新舊知識的橋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積累和感悟,把課備進自己的心靈深處。
l對教育管理者而言,應樹立“抓大( 備課 )管小(寫教案 )” 的改革意識。一是要使教師認識到寫教案只是備課的一項內容,鼓勵教師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放到課前準備上;二是改革教案的編寫方式,讓教師盡量放開,不拘一格,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教案都是好教案;三是改變檢查方式,不要一味地醉心于數頁數、看環節、是否整潔等,應深入教師之間,采用集體研討、說課等形式,將這些過去看不見、不好查的隱形工作顯現出來;四是改變原有的備課評價機制,鼓勵教師備課創新。
問題2、備課等同于寫教案
由于學校領導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的備課檢查往往就是檢查教案,在教學實踐中,備課也因此往往被曲解成寫教案,不少教師將備課等同于寫教案,認為寫教案就是備課的全部。教案寫得好,課才能上得好,教案寫得詳細,項目填得齊全,備課就充分,認真。其實,備課包括寫教案,寫教案并不是備課的全部。把備課等同于寫教案,這是不科學的,也不符合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 l【案例】某校在檢查教師的教案中,一位教師教案寫的項目不完整,不夠清晰,并且字跡潦草,被給予停課待崗處理;另一位教師教案都是用電腦打印而成,特別清晰工整,教案中所要求的項目面面俱到,沒有任何一點遺漏,被校長在大會上給予表揚。而實際上,前一位雖然教案寫得不夠規范,但他的教學很有吸引力,也很受學生們的歡迎,且每學期都有幾篇教育方面的論文或教育隨筆在報刊上發表;而后一位從事教學三年來,教學水平一般,也沒有一篇論文或教育隨筆發表。 (摘自中國教育報2008.10.21)
l 分析:學校管理少不了評價,評價是一種導向,也是一種激勵。如果一位教師教案寫得無可挑剔,但教學效果不好,沒有新意,激發不起學生學習興趣,知識掌握不牢,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差,這樣的教師不能認為是一位好教師。
問題3、備課缺少自己獨特的風格
一些教師把“教學參考書”、“教案集”視為備課的法寶,當作不可違背的金科玉律,他們依據教學參考書確定教學目標,定位教學重難點,構思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把整個課堂教學變成教學參考書或別人現成教案、或教學實錄的翻版,依葫蘆畫瓢搬上課堂。
【解決策略】
l策略1 教師應改變過分依賴教學參考書式備課方法,要克服絕對相信教學參考書的盲目崇拜意識,成為一個有自己見解的思考者 ;成為一個具有批判精神的創造者 ;
教材和課標是最好的備課資料,鉆研教輔是為了較全面、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要點等提供幫助。新課程的實施,教師具有了新的角色定位,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是課程的開發者。課程標準給教材留有一定的空間,教材給教師留有一定的空間,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敢于創造性地進行備課,運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教學參考書,具有向權威挑戰的膽識和才氣,使自己的教學個性更加趨于成熟,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策略2 須要不斷完善備課方式的評估規則。
備課方式的評估規則是針對學校而言。
學校領導首先要改變對備課限定的、一元
化的僵化要求。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應要求他
們備課注重規范,以錘煉青年教師備課的基本
功;對中老年教師,應要求備課有創意,在教學
改革上下工夫;對優秀教師,則要求他們重在總結經驗,幫助形成教學理念。在評估中,還要注重實用性,淡化應檢性,鼓勵教師采用多樣化的備課形式,如提綱式、隨筆式、表格式和框圖式等,以體現個性化的教學風格,促進課堂教學的創新,使教師從繁重的機械書寫中解脫出來,使備課不再流于形式。
l【案例】調查問卷:
l你認為真正減輕老師負擔又能保證較好效果的備課方式是
lA綱要式備課,即教師把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以綱要的形式寫下來。
lB批注式備課,即教師以批注的形式簡要地把教案設計注于相應的教材旁邊。
lC卡片式備課,教師應把教學設計的精髓寫在卡片上。
lD二次備課,即在原來的教案本或教案書上進行修改、補充。
lE集體備課,可組員分工合作,每人精備兩個單元,再集體交流。
lF.其他
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選項中的幾種備課方式均為大部分教師接受,他們比較贊同一些能真正減輕老師負擔又能保證較好效果的備課方式,如:批注式備課,即教師以批注的形式簡要地把教案設計注于相應的教材旁邊;二次備課,即在原來的教案本或教案書上進行修改、補充。還有綱要式備課,即教師把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以綱要的形式寫下來。對于集體備課,老師們也比較贊同,通過組員分工合作,每人精備兩個單元,再集體交流。也有部分老師喜歡卡片式備課以及幾種備課方式同時使用。由此看出,教師的備課形式是多樣化的,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從有效備課的角度考慮,不必強求一律。
l你對備課還有哪些看法和建議?
l1可二次備課,以免重復和浪費時間。
l2備課是必要的,雖然備好課不一定能上好課,但是備課對教師熟悉了解教材有重要作用。
l3認真、及時、因材施教
l4集體交流研討備課
l5備課更重要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備課
l6注重不同程度的班級備不同的課
l7電子稿備課,不但便于修改而且可以資源共享
l8備課需要階段性,每學期集體備課1~2次,大家互相提出備課中遇到的問題
l9備課要根據各個班學生不同的發展狀況與接受能力來分班備課
l10通過集體備課,共享課程資源,提高教學能力
l11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不能流于形式
l12各校經常聯系,要互相討論,資源共享
l13備課要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精益求精
l14教學設計除了以綱要形式外,還要精備課堂中的每個細節
l15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
l16備課時要體現新課標的要求
l17精備部分教案,以后逐步補充內容,有創新的精寫,其他簡寫。詳細備課
l18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多反思,多總結
l19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以上幾種備課方式
l20注
l21推行電子教案
l22備課過程很重要,但是在具體教學中還要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l23精心備課非常重要
l24電子稿備課
l25結合學校和自身素質,并關注學生實際
l26根據學生學情備課,不能按教參完全照搬
l27備課方式要靈活,減輕老師負擔
l28充分準備,但不見得非要將教案寫的很詳細
l29備課要了解學情,根據學生情況,及時調整
l31備課不能流于形式
l32備上課的主要環節和教學設計中的精髓
l33贊同批注式備課,節省時間
l34備課是教師豐富自身,儲備知識的過程
l35備課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l36準備教具很重要
l37備課要根據學生學情來備
l分析:調查中發現,教師均認為備好課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多數教師提出
備課應該根據學情來準備,因材施教,備課可采用多種形式和方式進行,切實減 輕老師負擔。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同伴互助是老師們推崇的方式,另不少教師 推薦電子版備課稿,便于修改和完善。
重學生基本情況
問題4、備課忽視課后備課(反思)
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往往重視課前備課,有的甚至超周或超月寫教案,提前編寫,反復熟悉,但這節課一上完就萬事大吉了,沒有進行反思、推敲、總結。 還有不少教師只重視課前的顯性備課,即寫教案,忽視課前、課中的隱性備課,更疏于課后的反思備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