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五百羅漢及講解——6

     素履冥升 2010-01-19


    第貳佰捌拾壹尊
    聲龍種尊者
     
      聲龍種尊者,為文殊師利的過去身。因其以聲音教化眾生,故名聲龍種。
      據《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在過去久遠世,南方有佛土名平等國,其中有佛名為龍種上如來,又名大身佛、神仙佛,即尊者。龍種上如來壽命有四百四十萬歲,由聲而說教,即通過講解佛經而教化眾生。當時天上人間無數神仙百姓由于龍種上如來的說教而脫離苦海,升入極樂世界。



    第貳佰捌拾貳尊
    誓南山尊者
      誓南山尊者,即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為南山律宗之祖。浙江吳興(一說江蘇潤丹徒)人,俗姓錢,字法遍。
      尊者十六歲出家,告后隨日嚴寺慧(君頁)、大禪定寺智首學律。后住于終南山仿掌谷(長安之南),研究、弘傳四分律,為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律宗的始祖,人稱四分律祖。曾至各地講說律學,亦參與玄奘之譯場。嚴守戒品,深好禪那。歷住崇義寺、豐德寺、凈業寺。顯慶三年(658),奉敕任長安西明寺首座。龍朔二年(662),高宗敕令僧尼須禮拜君親,尊者與玄奘等上書力爭,此事乃止。乾封二年二月,于凈業寺創立戒壇,諸方前來求戒者二十余人,為后世建筑戒壇之法式。于是年二月入寂,世壽七十二,法臘五十二,謚號“澄照”。
      尊者生平獎掖后,不遺余力,德行淳厚,為緇素所共仰,一生收有弟子千余人。著述宏富。所著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羯磨疏》、《戒本疏》、《拾毗尼義鈔》、《比丘尼義鈔》稱為律學五大部。誓南山尊者,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


    第貳佰捌拾叁尊
    富伽耶尊者
      
      富伽耶尊者,稽諸史實,未必實有其人。富伽耶,舊譯作人,或作眾生,新譯作數取趣。指輪回轉生之主體而言。數取趣,意為數度往返五趣輪回者,乃外道十六辭呈見之一。即“我”之異名。或單指人之意而言。
      佛教主張無我說,故不承認有生死主體之起初補生氣勃勃伽羅(勝義之補特伽羅),但為解說權變之故,而將人假名為補特伽羅(世俗之補特伽羅)。然部派佛教中,犢子部、正量部、經量部等,卻承認補特伽羅為實有。尊者擅長順各人情趣,采取不同方法宣講佛法,教化眾生獲得解脫。他特別指出不能為布施而布施,而要通過布施消除吝嗇之心,利益他人。
      富伽耶,又作補特伽羅、富特伽羅、弗伽羅、福伽羅。譯為人、眾生、數取趣、眾數者。



    第貳佰捌拾肆尊
    行傳法尊者
      
        行傳法尊者,為佛陀在世時之僧。
      佛祖創立佛教后,為使信奉婆羅門教的人改信佛教,信徒們不避寒暑,東奔西走,弘揚佛法,濟度眾生,謂之行化。尊者即為其中之一。他曾自朝至暮地奔往來于各地,克服種種困難,為弘傳佛法,濟度眾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貳佰捌拾伍尊
    香金手尊者
      
      香金手尊者,即寶手菩薩。位居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九尊中之第六位。
      尊者以凈菩提心之如意寶珠成滿世間之悉地,猶如意珠在手,能滿足一切所愿,故稱寶手菩薩,密號滿足金剛。他的一只手清香四溢,聞者可以消除煩惱,心生快樂;另一只手能生出無數珍寶金銀,用以救濟貧苦而獲得溫飽,所以稱香手菩薩。他不需邀請,便能主動前來施慈悲于眾生。
      其形象為左手按腰持蓮花,花上有三股金剛杵。杵上并有寶珠焰,右手舒掌托寶珠當胸,半跏趺坐于赤蓮花上。


    第貳佰八拾陸尊
    摩拿羅尊者
      摩拿羅尊者,古印度那揭下國常自在王之次子。被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二祖。
      據《景德傳燈錄》等載,尊者三十歲時,隨名僧婆蘇槃豆出家,被付正法眼藏。行化舒心法至西印度時,曾使喚國王得度皈依佛法。一日,在國王行走的路上出現一座小塔,高一尺四寸,其色青玄,四面皆有圖像;前面圖像描繪尸毗王割股救鴿,后面描繪慈力王剜身故燃燈,左面描繪薩太子投崖飼虎,右面描繪月光王捐舍寶首。國琴瑟想把塔迎到宮中供養,但多少人也舉不起來,于是大會國中梵行、禪觀、咒術三類人眾,結果盡皆不識。時摩拿羅亦到會,他知道這是當年阿育王所造諸塔中的一座,遂為國王演說塔之所因。國王遂傳位太子,出家修行,是為得度比丘。后尊者又至月支國,繼續弘法,付法藏于鶴勒那,說偈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中天在線”。說畢,伽跌而坐,入于涅槃,鶴勒那與月氏國王起塔供奉。



    第貳佰捌拾柒尊
    光普現尊者
      
        光普現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
      佛稱大日如來,大日能照耀四面八方。光普現尊者,功德無量。能佛光普照十方世界,不僅人間眾生受其恩澤,六道畜性,地獄餓鬼以及魔鬼外道亦攝于他的威德,改惡從善,得到解脫。



    第貳佰捌拾捌尊
    慧依王尊者
      
        慧依王尊者,即慧王菩薩。
      據《賢劫經》卷一載,佛陀在衹樹給孤獨園住滿三年后,外出游化,至維耶離。其時,尊者正專心修行。聞佛祖至,前往迎接,并為佛陀及隨行人員安排場地,敷設座位。尊者已具足五通,成就三昧,勇猛精進,破除眾魔,心地慈善,廣布佛法,功德果滿。


    第貳佰捌拾玖尊
    降魔軍尊者
      
      降魔軍尊者,名大樂金剛。又名大樂不空菩薩,因其能降伏魔軍,所以又號稱降魔軍尊者。
      尊者善長坐禪入定,于禪定中悟到佛學的真諦而獲得最上大樂,獲得了最上大樂后,就可以領會到諸佛的無上智慧;擁有了諸佛的無上智慧,則有降伏一切魔軍的神通力。他降伏了一切魔軍,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建立了最高的成就,饒益一切有情眾生。尊者以自證而得大樂,化他而得大喜,不間斷地利益眾生而稱不空。



    第貳佰玖拾尊
    自焰光尊者
      
      自焰光尊者,即大焰光菩薩。屬上首菩薩。
      據《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載,尊者常親近佛陀,參加佛陀的法會,聆聽參悟佛陀演示的無上妙法。他心性清凈,常向大眾宣講佛法,得如大海般之智慧。他無所依止,可以隨諸眾生心之所樂,呈現相應之色身,幫助眾生離諸塵障。他已得無量光明,形成光網,照耀世界。眾生沐浴其光焰,煩惱盡除,如同月輪一樣明凈。



    第貳佰玖拾壹尊
    持大醫尊者
      
      持大醫尊者,譯作壽命童子。古印度摩揭陀國頻毗沙羅王的諸庶子,王舍城著名的醫生。與佛陀為同時代人。
      在王舍城東北角的庵婆羅園中修建起寺院,請佛祖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在寺中居住,并提供日用衣食。當時,摩揭陀國國王阿阇世王不信佛法,由于他囚禁父母、欺凌弱小鄰國,罪惡深重,遍體生瘡,痛苦難忍,遍請名醫而不能治愈。后延請尊者為其治病。七月十五日夜間,尊者引導王在月光下去見佛祖,得其點化而開悟,遂懺悔前罪,皈依依教,疾病痊愈。并保護佛教的發展,為佛陀的事業作出無量功德。佛教以救大眾于苦難為大醫,他既能醫治人的身病,又醫治大眾的心疾,可謂醫中之大醫。
      持大醫尊者名時縛迦、又作耆婆;意譯 童子、能活、更活。


    第貳佰玖拾貳尊
    藏律行尊者
      
      藏律行尊者,即懷素(634—707)。唐代律僧。京兆(陜西西安)人。俗姓范。
      尊者“獨好毗尼(律),兼善俱舍(藏)”自幼聰敏,器度寬大。十二歲禮玄奘出家,專承經論。受戒后,從道宣習《四分律行事鈔》。其后,轉入法礪之弟子道成門下,學《四分律疏》。慨嘆古人之義未能飛盡善,乃另辟新徑,獨抒己見,在此基礎上撰述《四分律開宗記》二十卷,糾彈古疏之過,總結為十六失,而別立一家之說,時人號稱“新疏”,以別于法礪之《四分律疏》。自是,尊者所立之新說,乃稱東塔律宗,而與法礪、道宣之律學并稱三大宗。他的學說盛行于四及西北一帶,門人甚眾。初住長安弘濟寺,上元三年(656),奉詔住西太原寺,敷席弘闡,學眾云集。后于景龍元年入寂,世壽七十四。著有《俱舍論疏》、《遺教經疏》、《四分比丘戒本疏》、《僧羯麿》等數種。



    第貳佰玖拾叁尊
    德自在尊者
      德自在尊者,即大自大天。為古印度的生殖神。梵名為摩訶首羅。摩訶意為“大”,首羅意為“自在”。其本然的形象為無頭無足,無臂無手,無眼耳鼻舌,渾然一體的術狀物,即男根。后演繹為世界的創造者,居于色界之頂,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以為護世八方天和十二之一,守護在東北方。
      尊者原是婆羅門教主神之一的濕婆神。在古代印度神話中,他是毀滅之神,又是苦行和舞蹈之神。瓶者心情愉快則眾生安樂,嗔怒則眾苦惱,他是佛教的保護神。每當新佛出世,他作引導。佛陀得道后,他讓出自己宮殿,請佛陀說法。據說他有極大的力量,頭上生有三眼,其中第三只眼能噴出神火燒毀一切,還可主宰人間的一切悲喜榮樂。他的形象,據說有五頭,在眼、四手,分別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器物。渾身涂灰,頸上繞蛇,乘坐一條大白牛。佛教中有“自在天外道”或“涂灰外道”,即以此尊為崇拜對象。《續高僧傳·玄奘傳》及《西域記·健馱陀國》等有載。



    第貳佰玖拾肆尊
    服龍王尊者
      
      服龍王尊者,即降龍大尊者。名李誠惠。蔪州(一說蔚州靈丘山)人。
      據說,他的父母己到壯年尚未生子,便到五臺山向文殊菩薩祈請,果然懷孕生下尊者。尊者風骨爽秀,聰明超群,幼年即到五臺山真容院,拜法順為尊者,年二十正式受戒出家。東臺東南一百余里有一處龍宮池,尊者曾經在池邊結廬修道,畜一龍于凈瓶中,不幸逃入東臺之龍宮,隱于巨石之穴。尊者見一道白氣從水中蒸騰而上,遂大聲喝吒,龍懼而出。后唐莊宗欽仰大尊者高行,特遣使賜紫衣,并授予:“傳法大尊者”稱號。敕書中有云:“泛慈舟而拯溺,持慧炬以引迷。五百龍神,皆降懿德;一萬圣眾,盡繼玄蹤。”同光三年,大尊者枕手圓寂,享年五十。朝遷賜溢號曰:“法雨大尊者”,塔號曰“慈悲喜舍云之塔”。


    第貳佰玖拾伍尊
    阇夜多尊者
      阇夜多尊者,禪宗推其為西天第二十祖。中于竺人。
      尊者父母素信三宣泄,然坎坷多疾,遂生不平之疑。后于中天竺遇鳩摩羅多,釋以因果罪福之說,尊者頓釋前疑,承言領旨,萌發窒礙慧,遂出家受具足戒。并嗣其法。他勸人純心為善,國中之人師從其化導,功德無量,俱稱為善對大士。后至王舍城敷揚頓教,。臨入滅時,仁心法于婆修盤頭(世親)。付法偈曰:“言下合無生,同于**性,若能如是解,通達事理竟。”付法之后,奄然歸宗,世壽不祥。
      有趣的是,四川新都寶光寺內的羅漢堂內,將此尊塑造成清代康熙皇帝的形貌:頭戴風帽,肩披錦氅,身著龍袍,安然而坐。據說康熙在游鎮江金山寺時,曾賦詩一首:“朕本西文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有人更說他是羅漢轉世。故爾有此作略。傳說因康熙出過天花。所以這位阇夜多尊者的臉上也有一臉的麻子。但皇帝長麻子也不同凡人,塑偈上的麻子被描繪成五個一團,組成一個“梅花”圖案。



    第貳佰玖拾陸尊
    秦摩利尊者
      
        秦摩利尊者,即鳩摩利。據《大方廣佛華嚴經隨收演義抄》卷十五載,尊者為迦維羅衛國人,乃佛陀之叔父甘露飯王后裔。
      尊者從孫覺賢三歲喪父,八歲喪母,為外氏收養。尊者聞覺賢陪敏異常,乃度其出家為僧。覺賢刻苦修行博學多聞,以禪律馳名。后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傳法譯經。



    第貳佰玖拾柒尊
    義法勝尊者
      
      義法勝尊者,即中印度高僧曇柯迦羅。
      尊者原名為著名學者,天性聰敏,悟性過人,過目不忘。能解四吠陀,自謂天下文理悉在心腹之中。能觀察風云星宿而知天變,占圖讖變化而知人事。
      所《阿毗曇心經》載,二十五歲時,偶爾拜訪一座寺院,在寺中偶爾看到《法勝論》,讀后不解其義,向一僧人請教方悟解其理,于是認識到佛理深邃,非世俗及外道諸書所能比及。乍此摒棄世樂,出家精進,誦大小乘經典及諸部律藏。曹魏黃初三年(222)至許昌(一說嘉平二年至洛陽)。嘉平二年(250),于洛陽白馬寺譯出僧禰律戒本一關羽并請梵僧制定羯磨法,傳授戒律,為我國授戒度僧之始,其后不知所終。
      義法勝,又作曇摩迦羅、曇摩柯羅、曇柯羅,意譯法時。


    第貳佰玖拾捌尊
    施婆羅尊者
      
        施婆羅尊者,佛陀姑姑之子,即佛陀表弟。
      按,佛陀之祖父師子頰王生有四子(凈飯王、白飯王、斛飯王、甘露飯王)一女(甘露味)。佛陀為凈飯王之子,施婆羅為甘露味之子,后出家為佛陀弟子。尊者本性慷慨,好施舍,供養佛陀及眾僧人。據《大智度論》關羽二十四載,“好施如施跋(婆)羅”。



    第貳佰玖拾玖尊
    闡提魔尊者
      
        闡提魔尊者,《涅槃經》云:“闡提,屠家之子,常修惡業,以見我故,即便舍離,如闡提比丘。
      尊者原是以殺牲為業的惡人,后遇佛祖,聆其教化,始改惡從善。獲得證果。



    第叁佰尊
    王住道尊者
      
      王住道尊者,即得度。本為西印度國王。
      一日在他常走的路上現出一座小塔,青玄色,高一尺四寸,四面皆有圖象,分別繪的是尸毗王割股救鴿、慈力王剜身燃燈、薩埵太子投崖飼虎、月光王捐舍寶首。國王欲將小塔請入宮中供奉,但眾人皆舉它不動,于是大會國中梵行、禪術等三種修行者,可誰也說不清塔的來歷。后遇著名僧人摩拿多認出此乃往昔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中的一座,便為國王演說此塔之因,還告訴國王說:“今之出現,王福力所至孝也。“尊者聽完,乃說:”至圣難逢,世樂非久。“于是傳位于太子出家為僧,僅七日便證得阿羅漢果。摩拿羅讓他常住本國廣度眾生。


    第叁佰零壹尊
    無垢行尊者
      
      無垢行尊者,佛陀時代之婆子羅門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摰,又作無漏,指離煩惱之清凈。
      尊者曾與兄弟四人入山學道,獲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為弗那,以耕種為業,見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凈飯滿缽;一日弗那至田中,見所生苗稼均變成數尺高之金禾,收割己盡,還生如初,國王聞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盡。此后聞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盡。尊者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歡喜團供養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歡喜團,往詣佛所,大兄取一團置于缽中,佛告以“諸行無常”;尊者復以團置于缽中,佛謂“是生滅法”;第三亦如法置于缽中,佛告以“生滅滅己”;第四亦置團于缽,佛謂“寂滅為樂”;兄弟四人遂各參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超佛所,出家為僧。得阿羅漢道。據傳,尊者曾于佛陀講經時主動地擔當護持佛法,利益眾生的責任。佛陀講經時,問諸菩薩道:“我涅槃后,誰能護持正法,教化大眾,利益眾生?”無垢菩薩道:“我堪任此職,護持佛法,利益眾生”。尊者能入智慧方便三昧,示現種種神通變化,滿足眾生欲樂。增益佛法。羅漢果。



    第叁佰零貳尊
    阿波羅尊者
      
       阿波羅尊者,佛陀弟子
      據《大威德陀羅尼經》卷八載,佛陀在祗樹完給孤獨園準備講陀羅尼法,告訴阿難:“有陀羅尼法本,過去諸佛己曾顯示略廣解釋。為諸侍者及眾生受安樂故,憐憫世間諸天人等廣利益故,我今亦欲說此陀羅尼。”話音剛落,尊者即從座位上站起來,表示不滿:“世尊,莫作是說,言正見非正見也。”正說著,舌頭墮落在地,身體亦入阿鼻地獄中。尊者心中畏怖,深切懺悔不信佛法的罪過,悉心向善,脫離苦海,證得阿羅漢果。



    叁佰零叁尊
    聲皈依尊者
      
         聲皈依尊者,佛的聲聞弟子因聽佛宣講佛法,故號聲皈依。以別于不需要尊者教,自行覺悟的弟子。
      《華嚴經》認為,佛有十身,即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世間眾生佛性深淺不同,因緣善惡不同,求道情起亦不同。佛祖根據種種不同而現化身相,導化眾生領悟佛法。尊者耳根最利,聽佛宣講佛法,善于領會要旨,體悟佛法真諦,脫離世俗。永入涅槃。


    第叁佰零肆尊
    禪定果尊者
      
       禪定果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禪定,一心考物,妄念不生為禪‘一境靜靜念,坐見本性為定。禪定是修習佛法的一種方法。參禪為出家人的必修課,一心參坷以萬緣俱息,求得永遠的寂靜,獲得永恒的解脫。
      據《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曰:“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饑、苦、樂,是名八風。苦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月燈三昧經》卷七謂,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可獲十種利益,即安住儀式、行慈境界、無煩惱,守護諸根、無食喜樂、遠離愛欲、修禪不空、解脫魔痢滄》鵓場⒔饌殉墑臁W鷲哐蚪ソü岢植恍傅匭尷辦ǘ燒




    (原圖缺305——340尊圖片)




    第叁佰肆拾壹尊
    識自在尊者
        識自在尊者,即大白觀自在菩薩。
      出家人祝禱尊者,可預示未來前程。據《金剛頂瑜珈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規經》卷下載,僧眾修煉瑜珈真言,在入睡前用衣服將頭蓋住,右側而臥,排除雜念,用右手向右旋轉摩擦面部,同時誦念大白真言二十一遍,唯獨觀想大白觀自在菩薩,入睡后便可進入夢鄉,預見前任吉祥或障礙,若夢見老者、國王、白衣少女、鮮花、水果等,預示前途吉祥。反之,若夢見屠夫、丑女等,則預示前途障礙重重。



    第叁佰肆拾貳尊
    贊嘆愿尊者
        贊嘆愿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美其功德為贊,贊之不足又稱揚之為嘆。贊嘆,即稱美其德。《文句》卷二云:“發言稱美,名贊嘆。”《行事鈔》下三亦云:“美其功德曰贊,贊文不足,又稱揚之為嘆。”佛教認為贊嘆諸佛是修行的重要法門。
      據說昔時佛陀與彌勒同修菩薩行,同見弗沙佛入火定而大放光明,佛陀便翹一足,以偈贊佛七日,因而比彌勒超九劫而成佛。尊者發下誓愿,修持“贊嘆供養正行”,一心贊嘆供養彌陀佛,因而獲羅漢果。


    第叁佰肆拾叁尊
    定拂羅尊者
      
      定拂羅尊者,即弗若多羅(功德華)。罽賓國(今喀布爾河下游及克什米爾一帶)人。
      據梁《高僧傳》卷一載,尊者少年出家為僧,通曉三藏,尤精《十誦律》,以持戒清嚴見稱于世。時人認為他己獲菩提涅槃真正圣果。后秦弘治初年來中國,時帝姚興待以上賓之禮。姚興國師鳩摩羅什因其戒范謹嚴,也對他極為崇敬。此時佛法雖己傳入漢地,然律藏尚未見傳播。知尊者精通律藏,后秦君臣僧俗對他更加敬慕。弘治六年(404)十月,集聚僧徒數百人,在長安寺譯經,請尊者誦出《十誦律》梵文,由羅什漢譯。惜此經譯出三分之二,尊者圓寂,大業未成而巨匠殞,僧俗大眾,悲痛逾常。拂羅東來,使佛教律藏得以流傳中原。



    第叁佰肆拾肆尊
    聲引眾尊者
        聲引眾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天臺維摩經疏》卷二云:“菩薩觀眾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聲為佛事”。
      尊者勤于修行,精研佛法。自己己得神悟,又慈悲為懷,冀救眾生于苦海,遂以聲說法,以其音聲作為感召眾生皈依佛法的手段,使眾生懺悔罪業,修持善行,往生樂土。



    第叁佰肆拾伍尊
    離凈悟尊者
      
      離凈悟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佛之語曰凈語;離謂分離辨析,離凈語并非遠離凈語,而是能分析穢惡,張揚凈語。
      據《大集經》卷十載;“須彌可說口吹動,不可說佛有二語,實語、真語及凈語。”佛語真實無誑,即凈語;尊者生于無佛之世,無法聆聽佛音,學法無師,問疑無友。但前世身生于有佛世界,宿業所至,喜聞佛法,勤于思維,雖未得果位,然佛性亦相當充盈。轉生今世,尊者生性寂靜,仍能分辨香花與毒草,不為世俗塵障所侵蝕,點滴修持,終于豁然開朗,喜獲羅漢果位。


    第叁佰肆拾陸尊
    鳩舍尊者
      
      鳩舍尊者,即鳩舍菩薩。《佛名經》將他列為應當禮敬的十方菩薩之一。
      據《十住毗婆沙論》卷五載,眾生若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受持并誦念諸大菩薩,其中包括鳩舍菩薩。佛教認為,眾生不論貴賤貧富,生在凡夫地,都有無量罪過。如或因宿業而生罪,或從六根而起過,或以內心自邪思維,或借外境起于染著,等等,皆可墜入十惡境地,因此,眾生應向鳩舍菩薩等禮敬懺悔,虔誠皈依,則可滅無量罪,長無量福。



    第叁佰肆拾柒尊
    郁多羅尊者
      
      郁多羅尊者,佛陀之前世身。
      尊者為在無數劫以前波羅捺國五百仙人之師,因憐憫眾生多苦多難,遂發愿求正道。曾自剝身皮為紙,拆除身骨為筆,用血和墨,以換取婆羅門的頌偈。婆羅門偈曰:“常當攝身行,而不殺盜淫。不兩舌惡口,妄言及綺語。心不貪著欲,無瞋恚毒想,舍離諸邪見,是為菩薩行”。他得偈后,傳授給國民,教給他們誦讀,并照此修行。國內由此少憂愁而多歡樂。



    第叁佰肆拾捌尊
    福業除尊者
      
      福業除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福業善業的別稱,非福業之對稱(即欲界之不善業)
      多行善可得福,與其相對者為
      據《增一阿含經》福德有三:一施福業,施于貧窮之人,可獲世出世之福利;二平等福業,以平等之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可成世出世之福利;三思維福業,以智慧思維觀察出離之法,為出世福善之業。勤修福業,可得福報,享人天樂果。尊者由修福業開始,又超越福業修不動業,即色界、無色界之善業,最后唯以心識住于深妙之禪定,導引眾生皆入凈土。


    第叁佰肆拾玖尊
    羅余習尊者
      
      羅余習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羅為梵天五十字門之一,有“火”義。余習,殘余惡習。
      尊者善長滅除佛教高僧的世俗余垢,佛教視貪、瞋、癡為世俗三毒,貪毒使人引取無厭,瞋毒使人易起憤怒,癡毒使人心性暗鈍。諸佛修習既久,心性清凈,世俗三毒己永盡無余。有些高僧、羅漢,雖然己經斷除煩惱,但是仍然殘存世俗的某些垢染,猶如器皿中的香料,香料取走后香氣猶存,又如灶中的柴草,煙火雖熄而炭灰不盡。諸圣者亦有余習,如舍利弗有瞋恚余習,畢陵迦蹉有慢之余習。尊者能以智慧之火,除高僧、羅漢余習之暗,資生佛性之明,使僧俗大眾身心清凈,增益佛性。



    第叁佰伍拾尊
    大藥尊尊者
      
      大藥尊尊者,即大藥王菩薩,也稱大藥王子。
      據《十住毗婆沙論》卷五載:“眾生憶念大藥等諸大菩薩名號,可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據《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云:”尊者本為外道,在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時植有善根,尊者心向佛法,常思考“識”的意義,可惜始終不能決了。尊者仰望佛法如饑似渴,常恐佛陀入于涅槃而自己未聞佛法,愚昧無知,不識善惡,迷惑轉輪轉生死若干趣。在一次法會上尊者向佛陀請教,被決疑網,得以解脫。據云尊者能“救眾生之病源,治無明之痼疾。”



    第叁佰伍拾壹尊
    勝解空尊者
      勝解空尊者,宋代僧可觀(1092——1182)。江蘇華亭人。俗姓戚(一說傅),法號解空,字宜翁,號竹庵。為天臺宗巨匠智禮之四世傳人。解空,本指悟解諸法之空相。勝解空即善于講說佛法理體之空相。
      尊者十六歲受俱足戒,學天臺,初依止南屏精微,后聞車溪擇卿禪師聲震江浙,負笈從之,得其法。南宋建炎初,住持嘉禾壽圣寺,紹興年間(1131——1162)轉住當湖德藏寺。講經余暇,則補注《楞伽經》。其后移住祥符寺,因染疾退隱至當湖南林之竹庵。乾道七年(1171),應丞相魏把之請,住持北禪天臺寺,淳熙七年(1180),受魏憲王請,為南湖延壽寺之主,未久,又歸隱當湖之竹庵,淳熙九年示寂,享年九十一。生前,大慧宗杲曾由徑山前來與言談終日,譽之以“教誨老龍”。
      著名法嗣有北峰宗印、智行守(日文)、神辯請一等人。著有《楞伽說題集解補注》四卷、《蘭盆補注》二卷、《山家義苑》二卷、《竹庵草錄》一卷等。


    第叁佰伍拾貳尊
    修無德尊者
      修無德尊者,即當后被推為禪宗初祖的菩提達摩。無德,即無功德。
      據《五燈會元》卷一載,梁武帝曾問修廟興寺的功德,尊者答稱:“無甚功德”。尊者生當佛法熾盛時,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但眾生只知建寺塑像齋僧,以求消災免禍,卻不知探求佛法精義,求得精神上的解脫。于是心生憫念,便以修無功德之理教導眾生,認為識得自性即是佛,菩提路本在心中。
      此尊與第307尊達摩真尊者同尊,可互參。



    第叁佰伍拾叁尊
    喜無著尊者
      喜無著尊者,即唐末高僧文喜,賜號“無著”。嘉禾人,俗姓朱。
      尊者七歲出家,初學《四分律》,后遍訪名山大剎。宣宗初,往五臺禮文殊。遇一老翁牽牛而行,迎尊者入寺,翁縱牛升堂。翁曰“近由何處來?”尊者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尊者曰:“末法比丘奉戒律不少。”翁曰:“有幾何?”尊者曰:“或三百,或五百。”卻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龍蛇混雜,凡圣同居。”尊者曰:“有幾何?”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均提出茶。拈起玻璃盞問曰:“南方還有這個否?”尊者曰:“無”。翁曰:“尋常得甚么吃茶?”尊者無對。辭別時,翁令童子相送。尊者問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幾許,童子呼“三德!”尊者應諾。童曰:“是幾許?”尊者曰:“是為何處?”童曰:此金剛窟般若寺,尊者憬然悟彼翁是文殊。懿宗咸通三年,尊者至洪州觀音院,參仰山寂禪師,頓悟心要。光化三年示寂,圓寂時對眾弟子說“三界心習即是涅槃。”言畢,端坐而化,世壽八十。



    第叁佰伍拾肆尊
    月蓋尊尊者
      月蓋尊尊者,印度毗離舍國人。
      據《維摩經·香積佛品》、《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等載,尊者曾入維摩方丈,聽不二法門。有一年,毗離舍國發生了瘟疫,有五個夜叉專門吸人精氣。他率領五百長者拜見釋尊,釋尊叫他們禮拜西方三圣。尊者乃請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西方三圣,救除國內六大惡疫,觀世音菩薩為宣說消伏毒害陀羅尼神咒。瘟疫頓除,夜叉匿跡。禪宗之山門閣上,于觀音右邊常安置尊者之像。


    第叁佰伍拾伍尊
    旃檀羅尊者
      旃檀羅尊者,前世曾為國王。
      遠古時有一國王名旃檀羅,發誓要滅絕釋迦族的男女。據《仁王經疏》卷上載,當時在深山中居住一位仙人,眼觀天下事,見釋族男孩藏在仙府,旃檀羅得知此事后,趁仙人不在府中之時,將男孩偷出,用太陽光煎煮,男孩即將命終時,仙人又將他救走,用神通把他藏在甘蔗田的牛糞里,由此釋迦族得以嗣繼。旃檀羅王作惡多端,其后代被罰作賤 民,身穿垢衣,面目污穢,出行時手執標幟,以自示不潔,佛陀成道后,他的轉世身痛改前非,歸依佛法,廣行善事。佛陀見此大為歡喜,不計家仇,為其說法,終獲羅漢果位。



    第叁佰伍拾陸尊
    心定論尊者
      心定論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定,指“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動”。論為三藏之一。
      尊者精研佛典中佛祖與弟子有關佛法的問答,從而獲得重要啟發。消除亂心,據《智度論》卷二六:“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蕩是指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能得點。”增益佛法,獲得心定。尊者勤行修習禪定而得定心,定心湛然如止水。此后,更加堅固信心,勇猛精進,終獲證果。



    第叁佰伍拾柒尊
    庵羅滿尊者
      庵羅滿尊者,為庵羅樹花生出之女,“庵羅”為印度的一種果樹,又稱庵摩羅,庵摩洛迦。
      尊者在嫁給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后,生子耆婆。耆婆成 人后成為王舍城著名醫生,皈依佛教,醫術高明,且佛理淵博,以行醫勸說眾生信奉正法,庵羅樹女在其影響下也信奉佛教,曾將庵羅樹園施與佛祖及其弟子在園內居住、講法傳道,此成為佛教初期活動的重要場所。隨后,頻婆娑羅王也皈依佛教,尊者功行無量圓滿,遂轉化為男人身。


    第叁佰伍拾捌尊
    頂生尊尊者
      頂生尊尊者,即頂生菩薩,為眾生應當禮拜歸命的大菩薩之一。
      眾生在凡夫地,不論貴賤,或以往世之因,或由今世之業,皆有無量罪過。應于每日初分、日中分、日后分、初夜、中夜、后夜六時,敬禮懺悔。右膝觸地,偏袒右肩,合掌并一心默念尊者名號,可行解脫。



    第叁佰伍拾玖尊
    薩和壇尊者
      薩和壇尊者,即薩和壇菩薩,屬十方諸大菩薩之一。
      世間眾生,若犯有無量罪惡,按佛教的說法,來世或墮入地獄,受地獄猛火的薰烤;或轉生畜生,相互之間血肉殘食;或轉生餓鬼,受百年饑渴之苦。此種人若能受持讀誦尊者名號而思維贊嘆,并發愿改過自新,則可消除罪業,免受諸苦的折磨與煎熬。善良眾生若能受持讀誦尊者名號并思維贊嘆,則遠離諸苦,不僅可得現世安穩,于未來世亦可得無上菩提。



    第叁佰陸拾尊
    直福德尊者
      直福德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直,據《注維摩詰經》引僧肇語曰:“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謂正直無諂曲之心,為萬行之本。福德,謂一切所得之善行。或謂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尊者以直發心之始,成就一切善行,因而得福利之果報,享受人天供應之樂。尊者在四川新都寶光寺羅漢堂內,被朔成為乾隆皇帝的金身戎裝相。


    第叁佰陸拾壹尊
    須那剎尊者
      須那剎尊者,佛祖聲聞弟子。
      尊者初入佛門時不守戒律。據《大智度論》卷一百載,“佛有惡弟子,須那剎多羅。”佛祖在白善山時,一日,尊者向佛祖請教拉弓箭的方法,佛祖認為弓箭有傷眾生身命,且尊者佛性淺薄,遂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大為不滿,宣稱不是佛祖的弟子。在佛祖講經時曾反披袈裟,兩手高舉恐嚇佛祖,并高呼:“我是天地大神,我今降臨世間,你快快回避!”后被降伏。受佛祖感化,改惡從善,皈依佛法,成為佛祖的侍者。佛祖有一四天王山中自然生成石缽,為希世之寶。尊者出于對佛祖的尊敬,終日手持石缽侍立佛側,而不覺其重,終獲羅漢果位。



    第叁佰陸拾貳尊
    喜見尊尊者
      喜見尊尊者,即一切眾生喜見菩薩。
      據《妙法蓮花經》卷六說:在過去世中,有一佛,名叫日月凈明德如來佛。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因聽此佛法《法華經》而修習苦行。滿二千歲后,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他對自己修行的成果非常高興,便想報答日月凈明德佛,于是踴身于虛空,雨曼陀羅等各種香花。但感以法力供養不如以身供養,便服食各種香料,滿二千歲后,以香油涂身,再裹上天寶衣,衣上復涂香料,發神通力使自燃。頓時,光明遍照八十億恒河世界,身火一直燃燒一千二百年才熄滅。尊者命終,轉生于凈德王家中,前識未泯,又上虛空到日月凈明德佛所,日月凈明德佛將歸于涅槃,便以佛法相付。尊者在佛涅槃后將舍利裝入十一萬四千寶瓶,起建十一萬四千塔供奉,又自燃兩臂在各處塔前供養。他對大眾說:“我舍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話音剛落,兩臂果然恢復如故。



    第叁佰陸拾叁尊
    韋藍王尊者
      韋藍王尊者,即韋藍王菩薩。屬十方諸大菩薩之一。
      尊者具有清凈天眼,能遍觀世間善惡諸事,勸導眾生滅惡,有過必改,才能得到如來無上妙法。告誡眾生交友要慎重,若自身清潔,遭逢惡友,也會造下無數的罪業,墮入地獄。只有身不行惡事,口不出惡言,心不思惡念才能走正道,得正果,偶而做了惡事,切不可隱瞞,應該受持尊者名號并思維贊嘆,誠心悔過,向尊者發誓改過自新,以往罪業則可獲消除。


    第叁佰陸拾肆尊
    提婆長尊者
      提婆長尊者,即僧伽提婆。本姓瞿曇,故又稱瞿曇僧伽提婆,北印度罽賓國人。
      尊者學通三藏,尤善《阿毗曇心論》,洞其纖旨。為人俊朗有深鑒,而儀止溫恭。前秦建元年中(365——384)至長安。十九年應比丘法和之請,與竺佛念合譯《阿毗曇八犍度論》二十卷。翌年,高僧道安主持譯出之《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即請尊者與僧伽跋澄、曇摩難提共宣梵文。后曇摩難提曾譯出《中阿含經》及《增一阿含經》,文義頗多差謬,而當時僧界領袖道安己示寂,又值關中大亂,故欲修正而未果。后數年,關東清平,尊者與法和等眾徒東游洛陽,研講《阿含》等經,遂通曉華語,乃更譯出《阿毗曇心及鞞婆沙》等論,并改定先出之眾經。未久,應慧遠之請,渡江登廬山。東晉太元十六年(391)于般若臺譯出《阿毗曇心論》四卷及《三法度論》二卷。隆安元年(397)游建業,受瑯琊王司旬素之延請,重譯《中阿含經》,宣講《阿毗曇》,名僧畢集,眾皆悅悟。計其所譯經典約百余萬言,道化聲譽之高,東漢安世高以來,無有出其右者,后不知所終。
      提婆長,又作僧伽提和,僧伽諦婆。意譯為眾天。



    第叁佰陸拾伍尊
    成大利尊者
      成大利尊者,即成利菩薩。成大利,意即成佛。
      《十住毗婆沙論》載,尊者在過去時代,曾降伏一切惡魔怨鬼,以無邊智慧利益眾生,眾生都誠心供養,向其行頭面觸地禮,在現在世,仍然憐憫眾生,常轉無上**,與眾樂、拔眾苦,功德圓滿本可獲金身佛果,但懷著慈航普度的心懷,仍愿長住世間,度眾生出苦海,升入凈土。



    第叁佰陸拾陸尊
    法首尊者
      法首尊者,即法首菩薩,是金剛佛國一乘度佛前的上首弟子,為眾生應當禮敬的大菩薩之一。
      據《佛說正恭敬經》載,尊者曾參加佛祖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舉行的法會。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載,尊者為娑婆世界西北無極遠處的金剛佛國世界一乘度佛前的上首弟子。《十住毗婆沙論》卷五載,眾生禮敬尊者等大菩薩,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大成永久WW网站|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日韩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蜜臀|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高清|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 欧美熟妇性XXXX欧美熟人多毛| 久久伊人色AV天堂九九小黄鸭| 国产精品无码a∨麻豆|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阿V| 夜夜爽妓女8888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AV无码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APP|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精品| 人妻蜜臀久久av不卡| 老熟妇乱子交视频一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36|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导航|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欧美性群另类交| 色欲久久人妻内射| 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隔壁人妻被水电工征服|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av| 人妻在卧室被老板疯狂进入|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紧身裤|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