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摘要]: 一體化教學法是技工院校專業教學中探索創新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我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闡述了對一體化教學的認識,并結合課程改革對一體化教學法實施中對課程設置、配套教材、實訓環境、師資隊伍等進行了淺析。說明了一體化教學應與時俱進,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 一體化教學; 教學改革; 雙師型教師 引言: 技工院校是培養具有一定基礎理論知識和嫻熟操作技能的中、高級實用型人才的中等職業院校。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加工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及企業對技能人才的知識與技能結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畢業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既要能解決實際生產的問題又要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為適應社會和企業用人的需求,一體化教學模式將成為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并將在技工教學領域逐步推行。 一、一體化教學的的概念及作用 所謂“一體化”教學是指專業課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教學一體化,教學場地一體化,教材一體化,教師一體化。一體化教學,通俗的理解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的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即:實踐-理論-再實踐的一體化。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從而逐步實現了三個轉變,即從以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從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驗室、實習車間為中心轉變。 這種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很好解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問題,減少理論課之間及理論與實操課之間知識的重復,增強教學直觀性,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作用,必將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一體化教學法由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且互相配合、靈活運用,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興趣,使學生不覺得單調乏味,因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時可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的訓練緊密結合,使教學時間和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為何要實施一體化教學 傳統的技工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者有各自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由不同的教師分別進行,這是一種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離的組織形式。這樣的教學有許多弊端: 1、容易造成理論和實踐脫節。大部分理論課教師不會教實操課程,不知實操課使用哪些理論知識,常常根據自己的想象或學科邏輯體系組織教學內容,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學的一些理論在實操中用不到或已經陳舊過時,而一些實操中必需的理論卻沒有學到或學的不深不透。受技工院校生源質量的影響和學生對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水平的限制,脫離實踐的理論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也就達不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 2、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動力最主要來源于實習操作或是實踐應用,即學習興趣具有明顯職業傾向,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分離使學生不清楚理論的應用價值,造成學生學習理論課程動力不足。失去理論的實踐教學,只能變成簡單重復練習,單調枯燥,也不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索精神,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情感。 3、不能滿足現代生產企業對人才的質量需求。現代生產活動要求技術人才不僅能操作機器,還應該懂得生產原理,具有一定文化素質和理論基礎。脫離理論的實踐,把學生變成只會重復操作的“機器”,使學生不能有效改進生產工藝和適應技術進步,降低了生產能力,也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能力。 三、如何進行一體化教學 推行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將會是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呢?本人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淺談幾點: 1、一體化課程設置(模塊化)。 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吻合的課程設置。具體體現為:教學計劃、課程大綱、教材,而課程是集中體現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載體。隨著科技進步,高新技術設備的普及使用以及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不斷涌現,已大大改變了制造業的生產方式。因此,很多原有的課程體系、結構和內容已跟不上社會、企業對本專業人才提出的培養目標,不能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要求。自推行一體化教學改革以來,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了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修訂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教學安排、組織的依據,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前提。根據培養目標,我們將學生所學專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分成若干個課題,每個課題依據不同的知識點又分成若干個子課題,每個課題都有具體理論和技能要求。這樣教學過程不再是單一的學科教學,而是瞄準目標、圍繞課題的一體化教學。 2、一體化教學的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效果,協調課堂中的人與事、時間與空間等各種因素及其關系的過程。搞好課堂管理不僅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而且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同常規教學的課堂一樣,一體化教學必須要制定相應的課堂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體化教學由于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法,動用了許多教學設備,所以一體化教學管理比常規的課堂管理要困難得多。特別是一體化教學有實踐和生產的參入,故其管理的內容也比常規課堂管理要豐富得多,比較明顯的是多了設備的管理和安全操作的管理。一般一體化教室應在明顯位置掛置“一體化教室管理制度”、“設備安全管理制度”、“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突發事件處理流程”等規章制度,并在學生進入一體化教室之前進行適當的安全知識教育,幫助其樹立安全概念,防止出現不必要的安全問題。 一體化教學的課堂管理還應把學生管理結合起來,在學生分組的同時,應指定一個小組長,協助教師進行教學管理。教師要指導小組長在上課前檢查教學工量具、設備、材料,上課中注意小組內學生操作的安全,下課后組織學生做好工量具、材料的整理,做好設備的維護,并打掃一體化教室的衛生。這樣一方面使學生掌握技能知識,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 此外,一體教學由于有實踐的教學環節,教師在學生自我訓練時,一定要巡視,有針對性的指導,對個別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要耐心教導,引導其步入正規。每上完一個教學模塊時,要學生寫學習心得,教師可以利用學習心得進一步了解學生,同時也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以便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授課技巧。 3、編寫一體化教材。 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相配套的教材。傳統的教材一般都強調理論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很難適應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學的需要。因此,編寫相配套的一體化教材是進行一體化教學的根本。首先,在編寫一體化教材時應依據教學大綱及國家技能鑒定的標準,按科學性、合理性、實用性、針對性、適時性、有效性原則編寫一體化教材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基礎。再次,編寫一體化教材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1)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在專業知識的安排上,緊密聯系培養目標的特征,堅持夠用、實用的原則,摒棄“繁難編舊”的理論知識,同時,進一步加強技能訓練的力度,特別是加強基本技能與核心技能的訓練。2)在考慮學校辦學條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會和企業用人的現狀和趨勢,盡可能地引入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時代感。同時,采用最新的國家技術標準,使教材更加科學和規范。3)遵從技工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在結構安排和表達方式上,強調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強調師生互動和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和圖文并茂的表現形式,使學生能夠較輕松掌握所學內容。如在編寫電氣專業一體化教材時,我們將《電機與變壓器》、《電力拖動控制線路》、《電工儀表與測量》、《電子技術及應用》、《安全用電》、《維修電工生產實習》、《單片機技術及應用》等課程進行了合理取舍,并參考了當時有關的電氣雜志、期刊,添加了一些新產品、新技術,形成了今天的《維修電工一體化教材》。 4、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 即使有了再完善的計劃、再完美的教材,如果仍然采用理論教師講理論、實習教師指導實習的教學模式,那么一體化教學就如同空談。所以建設一支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習操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關鍵。要實施一體化教學,這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也要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更要有理實結合的教材分析及過程組合的能力。因此,學院下大氣力進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通過組織理論教師利用節假日進工廠頂崗鍛煉,參加技能培訓,讓實習老教師傳、幫、帶以彌補其操作技能的不足;組織實習指導教師參加成人教育、自學考試以提高其理論水平;從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和企業技術人員中引進相關師資等形式,使學校現在擁有了基本勝任本專業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5、建設一體化教學中心。 由于一體化教學在教學中充分引導學生主動參入學習與探索,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化。在一體化教室內上課,就具有科學的情景與氛圍,就能很好地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使他們躍躍欲試,故一體化場地的建設就很重要。一體化場地即一體化教室,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硬件條件,它既要滿足理論教學的需要,又要具備實操教學的條件,所以一體化教學中心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保障。由于一體化教學方法強調空間和時間的統一,即在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完成教學的多種任務。所以,要實施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具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習教學的“一體化”場所。這就要求實習車間要有足夠的工位,必需的教學環境,如黑板甚至是多媒體教學設備。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課程要具有不同的設備和環境。如我校數車實訓車間。在數車實訓車間旁設置數車仿真室,該仿真室為教師提供了理論教學的場所,理論講解完后緊接著就可以在該仿真室進行模擬加工練習,然后再到實訓車間進行實際加工(操作)訓練。這一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一位教師主講并指導實操,因此理論實踐一體化實習車間為教學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提供了保障,在教學中不存在沒有理論的實踐,也不存在沒有實踐的理論,真正實現了空間和時間的統一,保證了一體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四、結束語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信息日新月異。以培養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第一線應用技能型人才為己任的職業教育必須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才能適應科技進步、社會發展。而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體化教學是一項探索性和實踐性的工作,也是技工院校、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職業院校采用一體化教學有助于改善目前單調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改善課堂的教學環境,有助于改善目前職業院校學生普通厭學的現象,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大有幫助,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拓寬學生的就業面,促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職業教育管理機構和管理者應充分認識一體化教學法在職業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和益處,高度重視一體化教學法的建設和管理,并全面推動一體化教學法的發展。 由于一體化教學涉及面廣,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在短時間內不能順利、徹底實施一體化教學工作,又因一體化教學要做到時間和空間上的統一,所以不能將所有專業課程都進行一體化教學,必須根據院校的實際情況,辦學條件,逐步推行。一體化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充實、不斷完善,才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賀應根《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內涵研究綜述》[J].職業技術教育 [3].姜大源:《關于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 [4].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5].涂清林.《淺談專業一體化教學》[J].職業技術教育,200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