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學經過一輪對基礎知識進行排查式的復習后,二輪的主要任務是構建知識框架以及將知識與解題能力相聯系。所以二輪復習中,習題講評課也就成為了常用的、重要的課型。如何使習題講評課的課堂教學更有效,是高三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就高三生物習題講評課的有效教學模式,談談本人的嘗試、體會。
1 以往習題講評課的教學模式
在進行“有效教學”課題研究之前習題講評課模式大致分為四個基本環節:⑴學生對照答案自己訂正,約5分鐘;
⑵學生討論、合作學習解決小組內的問題,約10分鐘;
⑶教師針對批改作業或試卷時發現的問題,以及課堂上教師巡視時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及提問,約25分鐘;
⑷學生整理反思,約5分鐘。
此模式也是經過反復修改、精心設計的。當時認為此模式有學生自主思考,有小組合作學習,還有學生的反思,已經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自己很得意的設計。在習題講評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提問既能充分發現學生的問題,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再通過教師詳實的講解將有關知識相聯系,有利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況且整堂課教師既巡視解答問題、提問誘導,又總結規律、尋找知識間的聯系,教師感覺特別充實,認為學生也會有同樣的收獲,可事實往往不盡如人意。教師常常發現做過的題再做學生又錯了,而且當時習題講評時教師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針對該問題進行了提問。例如,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我校高三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全部選取以前做過并且重點講過的題,滿分為100分,結果平均為75分左右。最后只能感嘆習題講評課的效率太低。
2 習題講評課的有效教學模式
在進行“有效教學”課題研究后,思想觀念的轉變帶來認識上的轉變。以前認為課堂效率低的原因在于學生,他們或是因為疲勞,或是因為沒認真聽講導致低效,現今認識到導致學生低效甚至無效的重要原因是,習題講評課時學生被動參與,教師仍然沒有很好地激活他們的思維,讓大家主動參與其中,問題在于教師的授課方式上。經過摸索,嘗試,修改,再嘗試,本人初步形成一套較為有效的習題講評課教學模式,在此呈現出來希望大家共同探討,給予指正。
2.1 習題講評課有效教學模式大致分為五個基本環節:
⑴教師提前發答案,學生課前訂正答案。
⑵學生個人獨立解決問題。5~10分鐘。
⑶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約10分鐘。
⑷全班交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行評價。15~20分鐘。
⑸學生整理、反思。5分鐘
2.2 習題講評課有效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⑴學生課前訂正答案。每次考試收卷后或者收作業后立即將答案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下一次上課前訂正完選擇題的答案,并將自己暫時沒有弄明的題在題號上作標記。有時做作業時就已經將答案發給學生,要求大家做完后立即訂正答案,并在自己認為需要講的題上作標記。
⑵學生個人獨立解決問題。上課時首先是學生參照課本、筆記、錯題本等自己獨立地解決習題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審題、提取信息、知識的記憶、識圖等方面存在問題而出錯的題,一般可以通過本環節得到解決。
⑶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就近分成4人小組,每排桌子的最后一組為4~6人。并將小組編號。每一個小組要選出一名小組長和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由組內成員輪流擔任。
討論時的要求:①每組的小組長負責組織討論。②小組的中心發言人在討論時要做適當的記錄。主要記錄本小組存在問題的選項或知識點,以及本小組要提問其他小組的問題。③每小組除了討論解決本小組的問題外,還要在教師指定的范圍內提出相關的有價值的問題用于交流時讓其他小組思考回答,如第一小組針對前5個選擇題提出問題;第二小組針對第5~10題提出問題。每次教師指定提出問題的小組大約五個。④每小組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要有答案,將用以交流時進行評價。⑤教師可以是各小組的資源之一。⑥必要時可以請教其他小組。⑦無論是提出問題的小組還是回答問題的小組,每小組的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
⑷全班交流。要求:①由小組中心發言人提出問題;②回答問題時主要由小組中心發言人回答,組內其他成員補充。交流過程如下:
第一步,首先請指定提出問題的小組進行提問,由教師指定小組進行解答,再由提問小組對回答情況作出評價。如第1小組的問題由第8小組回答,第2小組的問題由第9小組回答。這種指定的方式可以減少等待的時間,相對地使課堂時間更緊湊,利于教師掌控課堂。
第二步,若回答問題小組給出的答案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時,請其他組的同學作答。
第三步,若學生提出的問題沒能將與題相關的疑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思考的切入點等呈現出來,教師在他們提問完后,將直接提出問題要求剛才的提問小組給予解答。
第四步,在指定小組提出問題進行交流完后,若其他小組仍有疑問可提出來全班進行討論。
在交流過程中,若有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則由教師點撥。
⑸學生整理、反思消化。要求:錯題整理在錯題本上。疑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點等補充在筆記本上。將仍不懂的題或知識點問明白。
2.3 存在的問題
使用本模式后學生在課堂上更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并且學生講、學生評價這種方式使大家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但也存在著問題有待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如何對各小組更好地進行評價。是否可以用分數來評價各小組的表現?
2) 學生對提出問題存在畏難情緒。分析原因主要是只能就題論題,不能與以前的錯題聯系,不能與其他知識充分聯系。
3) 學生提出的問題怎樣可以使之更有效。如有的問題太過簡單對大家沒有幫助,浪費時間;有的問題對知識太過追求細枝末節的記憶。
4) 教師以哪種形式、在何時呈現要補充的內容或者學生沒講透的某個知識點更妥當。
5) 交流時怎樣更好地控制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