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有云: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很多人可能都很奇怪,秋冬已經很冷了,你還讓我養陰。春夏已經很熱了,你為什么還讓我養陽?
中醫養生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人的生命活動一定遵循自然的規律,如此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百病不侵。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就跟治洪水一樣。大禹的父親治洪水用堵,結果洪水沖破了堤壩,大禹用疏,洪水就治理好了。人也是如此,順著自然規律,就是養生,逆反自然,就是自尋死路。
那么,春夏是怎么樣的自然規律?春天,天氣漸暖,萬物復蘇,萬象更新,生物都開始煥發光彩。 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陽氣開始生發,陰氣開始漸收。是一個陽長陰消的過程。而夏天,是萬物生長最旺盛的時候,陽氣也是最旺盛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兩個時段,自然要求所有的生物是把陽氣舒發出來,不能憋著,我們人同樣如此。
1、飲食調養升陽氣
因為春天陰消陽長,養生可多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時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陽氣。選擇溫補食物要同時兼顧既能補陽又不會傷陰的原則。平時可多食用熱性較平和的桂圓、大棗、紅糖、小米、山藥、茯苓、蓮子、薏仁等。飲食上則不要吃過多寒涼的食物,若有明顯的上火跡象如口苦、喉嚨疼痛則可泡些金銀花茶飲用。
同時,如果在初春天氣乍暖還寒時,飲食上不宜大補,應以助陽養氣為主,可多吃些韭菜、生姜等。
飲食推薦:
韭菜炒雞蛋、韭菜餃子:韭菜可以壯陽還可以通大便,具有“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對腰膝酸軟、陽痿、遺精有較好的功效。韭菜溫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最好。一周吃一兩次即可。陰虛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這是因為早上升陽,晚上應滋陰,如果晚上吃了溫補升陽的韭菜,容易讓本來就陰虛的人夜間煩躁。
炒蒜苗、大蒜汁入菜:大蒜特別適合胃腸功能紊亂的人群食用。它還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預防糖尿病。
清炒菠菜、上湯菠菜:菠菜含鐵豐富,不僅可以補血護肝明目,不過,由于其含有草酸,容易與鈣結合成草酸鈣而形成結石,因此建議打邊爐別用菠菜,先用熱水過一下,能去掉80%的草酸。其他如洋蔥、香菜、生姜、蔥、扁豆等均適宜春季食用。
2、做好“內外”保暖很重要
應重點做好雙腳和腿部保暖,褲子和襪子不可過早減少,并常用熱水燙腳,睡覺時下半身蓋厚一點。
有人問,春天夏天這么熱了,還保護什么?這個保護,是我們人自身造成的。因為天熱了,人就喜歡貪涼。春天的表現是脫得太快,其實“春捂”就是告訴你春天要稍微多穿點,捂點汗出來才能養陽。而夏天,吹著冷氣,吃著冷飲,把身體里面搞得很寒。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的陽氣,這個時候就要養陽了。
那么怎么做呢?春天就是穿多點,多做戶外運動。夏天,就是不能老吹空調,冷飲要少吃,每天要讓自己出點汗。
但是需要掌握平衡,不能為了春捂就衣服拼命穿,裹得透不過氣來。春天日常穿著以微汗為宜,當然運動時多出點汗不要緊。夏天冷氣不要直接對著人吹,在空調房里也是微汗為宜。吃冷飲時放慢速度,一次不要吃太多。每隔兩個禮拜或一個月,專門吃點熱性食物。這樣,基本能達到要求了。
3、睡眠好:養生先養肝
很多人逢萬物之春,卻莫名出現情緒不好,不易開心,常愛流淚,眼睛脹痛,指甲無光等癥狀,這是肝功能失調在作祟。中醫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春季養生應以保養肝臟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體的氣血就會通暢順達,否則產生氣血淤滯,百病叢生。
首先要注意睡眠,保證晚上11時前休息,而凌晨1時到3時是肝血最旺之時,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保證六至七小時睡眠。另外,也可以每天中午堅持睡15-2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