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 津液 精神健康知識 2008-04-14 20:51:49 閱讀139 評論1 字號:大中小 轉載 一、概論: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神是維持人們生命活動的內在動力。 世上萬物皆有陰陽之分,天地、氣血、虛實、內外、男女、上下、白天、黑夜等。 氣有推動、溫洵作用,屬陽。 血、津液,是液態物質,是人體水液的總稱。 動態、清稀的為津,在五官中的淚、涎、汗、涕、唾。屬陽。 靜態、濁稠的為液,關節內、顱腔內、胃腸液。具有濡養滋潤的作用,屬于陰。 精為神的物質基礎,神是精的“上層建筑”;互為依存、互為制約,生成。 精:廣義---精、血、津液、營養物質 狹義---腎精,是促進生長、發育、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質。 神:人的思想意識活動,臟腑精氣活動的外在表現。 是靈魂、意識、意志、思維的體現,“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氣神”“精足不畏寒,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二、氣的功能: 元氣--- 先天在腎。 宗氣 --- 吸入外界的,脾胃; 營氣--- 血液循環; 衛氣 --- 全身護衛。 1、推動:臟腑生理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2、溫煦:人體熱源,調節體溫。 3、防御:外邪侵入 4、固攝:控制血液、汗、尿液、外溢。 5、氣化:氣的運動是精氣、血、津液代謝轉化(排尿)
三、血的功能 輸送營養(氧氣)。排除代謝廢物,調節溫度。(經毛細血管)。是交換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 “血少則虛”。 濡養不足,臟腑功能下降。肺朝百脈, 肝藏血(解毒),脾統血、腎造血。 “氣血同源、津血同源”。 ( 微循環障礙---手足麻)。
四、津液功能 滋潤臟腑器官、五官;濡養骨髓、腦髓。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唾液促消化)。
五、精的作用:“先天父母、后天水谷”。 1、主生長發育--- 腎精氣充盈,發育好(身高、體魄、牙齒、頭發、外貌、智力等) 2、主生殖--- 女經、男精。 第二性征、性技能成熟,具備生殖能力。 3、濡養臟腑--- 腎陰(滋養‘機油’); 腎精足:充盈生命力強,抵外邪。“縱欲指精” 發澤、頸直、齒堅;面紅、手溫、足暖; 性和、更推、氣暢;耳聰、目明、心安。 腎陰:濡養、滋潤 (“機油”) 腎陰虛:五心熱、舌紅腫、顴膽熱、自汗渴、兒盜汗、牙松動、易感冒、氣短喘。 腎陽:推動、溫煦 (“汽油”) 腎陽虛:手腳涼、舌苔白、尿頻鳴、耳唇枯、面斑刺; 骨增生、齒寒疼、腰背困、腿腳腫、常失眠。 六 精氣神 精是基礎,神是“主宰”。 “精足不畏寒,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七、氣與血 1、氣為血之帥:附于血而行全身。推動血液循環,攝血防溢。 2、血為氣之母:為氣的載體,給氣提供精微物質。“血養氣”。 氣血虛:發枯、眼干、皮膚燥; 手涼、腳冷、月痕少; 青筋、指弱、指甲紋; 失眠、牙齦、常感冒; 五熱、便秘、記憶退; 煩躁、煩悶、經不調。
八、氣與津液 氣是津液動力(生津)。氣促津液(行津)。 攝津;津載氣,無津則氣脫(虛脫)。
九、補氣血良方:復合阿膠方---“ 阿、黑、棗、核、冰、黃酒。”
十、補津液妙招:勤喝水。(氣血充足,津液自足)。
十一、補陰虛食療:“玉大小米豆豬鴨,蛋清苦芹絲冬瓜; 海茄綠藕鹽白糖,綠葡牛奶醋芝麻”。
十二、補陽虛食療: “高面磨黑油韭辣,牛羊蝦棗桂紅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