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扶陽面面觀4:重視陽氣,擅用附子

     超凡子 2010-06-11
    扶陽面面觀4:重視陽氣,擅用附子
     

    陽主陰從,重視腎陽
    上面提到火神派以陰陽為綱來判別百病。表面看,在陰陽兩綱中,陰陽處于等同地位,缺一不可。然而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卻有主次之分。火神派特別強調陽氣的作用,認為“陽者陰之根”,“陽主而陰從”,“陽統乎陰”,但是陽氣有上中下部位之分,上焦有心肺之陽,中焦有脾胃之陽,下焦有肝腎之陽,而“下陽為上、中二陽之根”,下焦腎陽是上焦中焦陽氣之根。也就是說,在諸種陽氣中,鄭欽安又特別強調腎陽的作用,“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陽”,腎陽為人身陽氣之本,立命之根,這是鄭氏火神派的理論核心,也是他倡用附子、四逆輩溫扶腎陽的理論依據。

    擅用附子,獨樹一幟
    溫扶陽氣鄭氏最推崇附子,認為“熱不過附子”,為熱藥“立極”之品。唐步祺指出:鄭氏善用附子、四逆輩,化裁而治療百余種病,是“為鄭氏一生最得力處”,“直可說前無古人”,確實一語中的。后來祝味菊尊附子“為百藥之長”,唐步祺推“附子為熱藥之冠”,李可稱“附子為藥中第一大將”,盧崇漢視附子為“扶陽第一要藥”,應該都是從鄭氏對附子的推崇演繹而來。

    已故名醫何少奇先生總結得很全面:“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補可攻,可寒可熱,可行可止,可內可外,隨其配伍之異而變化無窮,用之得當,療效卓著,在群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它是‘百藥之長’是并不過分的。”


    順便說一下,我之發現并研究火神派就是從何先生的一篇文章起步的。 在火神派眼里這么好的一味附子,許多醫家卻畏若虎狼,“甚至終身行醫,而終身視附子為蛇蝎”,不敢用,為什么呢?因為附子藥性峻烈,景岳稱“附子性悍”,大辛大熱,歷代本草都說附子有大毒,其甚者說“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火而癰毒頓生; 服之必內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張隱庵(《本草崇原》)。說得非常嚇人,乃至許多醫家終身難得一用附子。


    客觀的說,附子治病救人是事實,性悍有毒也是事實,以致惲鐵樵說:“附子最有用,亦最難用。”事實上,藥之本性在毒,無毒則不成藥。李可老師認為:“附子為強心主將,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藥效之所在”。近代醫家楊華亭指出:“烏頭雖毒極,而入藥主治之功能,則為諸藥所莫及。”“惟能用毒藥,方為良醫。”近代浙江名醫范文甫先生有一句名言,“不殺人不足為名醫”,意謂不善用峻烈藥(峻烈到能殺人)者,難以成為名醫。因此,是否善于運用毒藥、峻藥,最大限度的發揮附子的作用,是衡量一個名醫的重要標準,對于傳承火神派的學術思想,尤具現實意義。


    祝味菊甚至說:“變更附子的毒性,發揮附子的特長,醫之能事畢矣”。是說醫生的全部本事就在于擅用附子,可見熟練應用附子的意義多么重要。 明末清初大學者顧炎武不僅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人人皆知的口號,對當時庸醫害人也有著深刻的認識:“古之時庸醫殺人;今之時庸醫不殺人亦不活人,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間,其病日深而卒至于死。……今之用藥者,大抵泛雜而均停,既見之不明,而又治之不勇,病所以不能愈也。”所謂用藥“泛雜而均停”,“治之不勇”,即指用藥泛泛,只求輕清平和,不敢用峻藥,遑論附子了。至“使其人在不死不活之間”,正是“今之時庸醫”也。


    歸納鄭欽安擅用附子的經驗,可以概括為廣用、重用(從幾十克到幾百克)、專用等幾個方面,這是火神派最突出的風格,眾多火神派醫家以大劑附子治愈急危重癥的驗案,確實驚世駭俗,令人欽佩,乃至被冠以“某火神”或“某附子”雅號。關于廣用、重用附子的問題,許多前輩都說了很多,這里我只想講兩個比較獨特的問題:


    1 專用附子,不夾陰藥
    鄭欽安與張景岳在理論上都重視陽氣,但在具體用藥上則大相徑庭。張景岳溫補講究陰陽互濟,熟地與附子常常同用,體現陰中求陽;鄭欽安則專用姜附等純陽溫熱之藥,講究單刀直入,不夾陰藥。鄭欽安在《醫法圓通》“陽虛一切病證忌滋陰也”一節中明確表示:“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陽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之候,不可不知。” “今人亦有知得此方(指四逆湯)者,信之不真,認之不定,即用四逆湯,而又加以參、歸、熟地,羈絆附子回陽之力,亦不見效。病家等斃,醫生束手,自以為用藥無差,不知用藥之未當甚矣”《醫理真傳卷四》)。他多次批評將陽八味(金匱腎氣丸)視為扶陽必用之方的觀點:“方中桂、附二物,力能扶坎中真陽,用
    此便合圣經,何得又用熟地、棗皮之滋陰,陰邪既盛,就不該用此。丹皮之瀉火,益火而反瀉火,實屬不通”《醫法圓通卷四》)。


    應該說鄭氏這些觀點,確實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單從邏輯上講,也是順理成章的。看吳佩衡先生在用四逆湯時,多加肉桂,而不是人參,稱為回陽飲。范中林先生初診選用理中湯、真武湯、小青龍湯等方時,一般均去掉方中的人參、白芍、五味子等陰藥,更有“理中湯去人參”的習慣用法。推其用意,嫌其戀陰,都體現了這種精神。

    為《醫法園通》做批注的湖北麻城名儒敬云樵先生,寫了幾十條夾批,最有見識的有兩條,其中之一是:鄭氏所謂“甘溫固元,是姜、附、草,不是參、芪、術,學者不可不知也”(《醫法圓通卷二》),可謂一針見血。運用附子單刀直入,不夾陰藥,這是火神派十分重要的觀點,這就無怪乎火神派應用最多的方劑是四逆湯了。許多醫家在用附子時經常夾以人參、熟地、白術等藥,恐怕就沒弄明白這一點。

     

    2 熟知附子的用藥反應
    桂附干姜等辛熱之品大多藥性峻猛,古人有“桂枝下咽,陽盛則斃”之訓,服用辛熱藥物確實可能引起一些不適甚至劇烈反應,頗似“變證蜂起”,《友漁齋醫話》曾謂:“涼藥誤人,人不易覺;熱藥誤人,一服便見。”使得病人驚懼,醫家疑惑,乃至中斷用藥,迷失正確治療方向。 鄭欽安認為,凡服藥后常有“變動”,要知道這些變動有的是“藥與病相攻者,病與藥相拒者,”均屬于正常的藥物反應,他對熱藥反應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體會,這也是其擅用姜附的重要體現。


    他說:“初服辛溫,有胸中煩躁者,有昏死一二時者,有鼻血出者,有滿口起皰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 從上竅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為準(即只要不想喝冷水,就無妨)。服辛溫四五劑,或七八劑,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輟,此是肺胃之陰邪,從上出也,切不可清潤。服辛溫十余劑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腫,或發現斑點,痛癢異常,或汗出,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七竅而出(此句疑為“周身”之誤)也,以飲食漸加為準。服辛溫十余劑,或二十余劑,或腹痛泄瀉,此是陽藥運行,陰邪化去,從下竅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數日,飲食懶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溫回陽,而周身反見大痛大熱者,陰陷于內,得陽運而外解也,半日即愈。”

    此外,鄭氏還總結了其他一些服用熱藥之反應,如發熱身疼、小便痛甚、口中異常氣味等,顯示的似乎都是熱象,初用者難免疑懼。而鄭氏均認定為“陽藥運行,陰邪化去”的正常反應,是藥效,不是藥誤,繼續用藥,“按既定方針辦”。要知道,未服陽藥之前機體無力抗邪,故無反應。服用陽藥后,陽氣振奮,興起抗邪,正邪交爭,尖銳對立,故有看似異常,實則正常的劇烈反應,切不可為這些反應所迷惑而中斷治療,或改投清涼,誤入歧途。

    初用附子者,必須要過這一關這個問題不解決,你就不會用附子。鄭欽安關于服用附子的反應鼓勵我們守定真情,堅持既定方案,“切不可清潤”。吳佩衡、范中林等輩,皆對服用大劑姜附的反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得他們臨證之際進退自如,胸有成竹。當然,在已經出現異常反應的情況下,繼續使用辛熱藥物,確實存在風險,應當慎重。判認其是藥誤還是藥效,確實重要,用鄭欽安的話講,“此道最微,理實無窮,學者當須細心求之。”

    扶陽面面觀5:詳辨陰火,精深獨到

    詳辨陰火,精深獨到,這是火神派最精華的部分
    鄭氏重視陽氣,擅用附子,是其學術體系的核心,在我看來,并非最精華的東西。真正獨特的是對陰火的認識上。單純的陰證辨認并不難,“陽虛辨訣”指示得非常明確。重要的是,鄭氏對陰寒偏盛所致虛陽上浮、外越、下陷所引起的種種假熱之象,他稱之為“陰火”者,有著相當深刻的認識。

    所謂“陰火”即陰證所生之火(與東垣之陰火不同),又稱假火,本質是陰寒偏盛,導致虛陽上浮、外越、下陷而引起的種種“腫痛火形”其實是假象,常見的如慢性咽炎、口腔潰瘍、牙齦腫痛、舌瘡、口臭、頭痛、顴紅、目赤、耳鳴(以上各癥即俗話所謂“上火”)以及內傷發熱、皮膚包塊紅斑、足心發熱如焚等都是極為常見的病癥,看似火熱之象,其實是真寒假熱亦即陰火,極易被誤認作火癥和陰虛火旺,俗醫治以滋陰瀉火之法,“實不啻雪地加霜”。范中林先生說過:“口內少實火”,確為閱歷有得之論。

    順便說一下,以上各癥本人施以潛陽封髓丹、四逆輩等均能取得滿意療效,而且凡是久治不愈的病例可謂大多經過瀉火滋陰屢屢誤治者。鄭欽安有一句名言:“總之眾人皆云是火, 我不敢即云是火。”就是說的陰火,差不多有“世人皆醉吾獨醒”的意味。他用大量篇幅闡明陰火的假象與本質,勘破陰霾,指點迷津,這是他最深刻的學術見解,充滿真知灼見,因此我稱之為學術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

    唐步祺先生說:“鄭氏所特別指出而為一般醫家所忽略的,是陰氣盛而真陽上浮之病。”即指陰火辨識而言。 可以說,火神派的學問不止在擅用大劑附子上,更重要的是對陰火、假熱證的辨認上, 這是眼下醫界多數人仍不知覺的東西,今天尤具重要的現實意義。敬云樵先生最有見識的第二條批注就是:“齒牙腫痛,本屬小癥,然有經年累月而不愈者,平時若不究明陰陽虛實,治之未能就痊,未免貽笑大方,學者勿因其小而失之。”此語意味深長,“粗工不知”,有多少醫家至今仍在重復著這種“貽笑大方”的錯誤呢。
    山上悟空摘自張存悌/文

    扶陽面面觀6:陰盛陽衰的病勢觀

    火神派之所以擅用附子,廣用四逆輩,是因為有著廣泛、大量的病癥需要溫陽。“不知予非專用姜、附者也,只因病當服此。”這就涉及到一個醫家的病勢觀了。
    所謂病勢觀,是指醫家對群體社會的發病特點和大體趨勢的概括認識,它是關系到醫家和學派的學術特點和認識疾病的前提,一般與社會、時代及地域、氣候特點密切相關。
    例如,仲景著《傷寒論》,是因其宗族大量死亡的原因中,“傷寒十居其七”,傷寒為疾病大趨勢。而東垣倡導補土派,是因其所處金元時代,戰亂頻仍,人民生活極不安定,所患疾病多為勞役過度損傷脾胃所致。

    那么,火神派怎樣認識近現代的疾病大趨勢呢?這也是火神派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百多年前,鄭欽安說過:“陰陽不明,醫門壞極。喜清涼而惡辛溫,無怪乎陰盛陽衰矣”(《醫法圓通卷二》)。是說俗醫“喜清涼而惡辛溫”,濫用寒涼傷陽,導致世人“陰盛陽衰”的基本態勢,指出陰證、寒證占了大多數(盛),而陽證、熱證則少見(衰)。一百多年過去了,今天鄭欽安關于“陰盛陽衰”的病勢觀,仍然是適用的,這正是火神派重視扶陽、擅用附子的現實基礎,也是我們傳承、弘揚火神派的緣由所在。至于如何形成這種陰盛陽衰的大趨勢, 我在《中醫火神派探討》中有詳細論述,這里不贅。

    現代許多火神派名家都對陰盛陽衰的基本病勢發表了十分鮮明的、話語都十分相似的觀點:

    祝味菊說:“余治醫三十年,習見可溫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無一二。”他說:“秦漢體格,去古已遠,今人稟賦更薄,斫傷更甚,虛多實少,彰彰然也。大凡壯實之人,能受清藥;虛怯之體,只宜溫養。”(《傷寒質難第十四篇》)
    已故河南名醫周連三(1889~1969)先生亦持相同觀點,他說:“陽虛之證十之七八,陰虛之證十無二三。”當然,他稱得上是火神派名家,對于通常被認為是熱癥、陽證的疔毒、目疾、癲狂等病,也以附子投治。

    盧崇漢教授說:“舉目望去,現在有幾個是陽實的啊?真正陽實的沒有幾個。……我的用方可以說99%的都是純辛溫藥物組成的。”(《扶陽講記》)
    李可先生說:“陽虛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陰虛的百不見一。”(《人體陽氣和疾病》)盧崇漢教授甚至說到:“末世的很多醫者確實搞不清陰陽寒熱了,那怎么辦呢?就去守這個‘法寶’吧。開個玩笑,如果你能守好這個‘法寶’,就是亂打也會打中百分之七十。換句話說,你亂打都會變成中工,因為十愈六七就算中工”(《扶陽講記》)。他所稱的“法寶”指的是陳修園那句話—“寧事溫補,勿事寒涼”。
    當然,火神派并不否認陽證的存在,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從來都是陰陽并列、對等論述的,對陽證擅用石膏、大黃、白虎、承氣,稱附子、大黃為陰陽二證的兩大柱腳,說火神派只會用附子只能說是片面看法。    山上悟空摘自張存悌/文


     扶陽面面觀6:陰盛陽衰的病勢觀

    火神派之所以擅用附子,廣用四逆輩,是因為有著廣泛、大量的病癥需要溫陽。“不知予非專用姜、附者也,只因病當服此。”這就涉及到一個醫家的病勢觀了。
    所謂病勢觀,是指醫家對群體社會的發病特點和大體趨勢的概括認識,它是關系到醫家和學派的學術特點和認識疾病的前提,一般與社會、時代及地域、氣候特點密切相關。
    例如,仲景著《傷寒論》,是因其宗族大量死亡的原因中,“傷寒十居其七”,傷寒為疾病大趨勢。而東垣倡導補土派,是因其所處金元時代,戰亂頻仍,人民生活極不安定,所患疾病多為勞役過度損傷脾胃所致。

    那么,火神派怎樣認識近現代的疾病大趨勢呢?這也是火神派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一百多年前,鄭欽安說過:“陰陽不明,醫門壞極。喜清涼而惡辛溫,無怪乎陰盛陽衰矣”(《醫法圓通卷二》)。是說俗醫“喜清涼而惡辛溫”,濫用寒涼傷陽,導致世人“陰盛陽衰”的基本態勢,指出陰證、寒證占了大多數(盛),而陽證、熱證則少見(衰)。一百多年過去了,今天鄭欽安關于“陰盛陽衰”的病勢觀,仍然是適用的,這正是火神派重視扶陽、擅用附子的現實基礎,也是我們傳承、弘揚火神派的緣由所在。至于如何形成這種陰盛陽衰的大趨勢, 我在《中醫火神派探討》中有詳細論述,這里不贅。

    現代許多火神派名家都對陰盛陽衰的基本病勢發表了十分鮮明的、話語都十分相似的觀點:

    祝味菊說:“余治醫三十年,習見可溫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無一二。”他說:“秦漢體格,去古已遠,今人稟賦更薄,斫傷更甚,虛多實少,彰彰然也。大凡壯實之人,能受清藥;虛怯之體,只宜溫養。”(《傷寒質難第十四篇》)
    已故河南名醫周連三(1889~1969)先生亦持相同觀點,他說:“陽虛之證十之七八,陰虛之證十無二三。”當然,他稱得上是火神派名家,對于通常被認為是熱癥、陽證的疔毒、目疾、癲狂等病,也以附子投治。

    盧崇漢教授說:“舉目望去,現在有幾個是陽實的啊?真正陽實的沒有幾個。……我的用方可以說99%的都是純辛溫藥物組成的。”(《扶陽講記》)
    李可先生說:“陽虛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陰虛的百不見一。”(《人體陽氣和疾病》)盧崇漢教授甚至說到:“末世的很多醫者確實搞不清陰陽寒熱了,那怎么辦呢?就去守這個‘法寶’吧。開個玩笑,如果你能守好這個‘法寶’,就是亂打也會打中百分之七十。換句話說,你亂打都會變成中工,因為十愈六七就算中工”(《扶陽講記》)。他所稱的“法寶”指的是陳修園那句話—“寧事溫補,勿事寒涼”。
    當然,火神派并不否認陽證的存在,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從來都是陰陽并列、對等論述的,對陽證擅用石膏、大黃、白虎、承氣,稱附子、大黃為陰陽二證的兩大柱腳,說火神派只會用附子只能說是片面看法。    山上悟空摘自張存悌/文
    2010-03-06 11:42扶陽面面觀7:堅持辨證論治原則應用火神派理論
    1.火神派的用藥風格
    每個學派都有自己鮮明的用藥風格。火神派根源于傷寒派,用藥具有明顯的經方風格,用方大都是經方,藥味少,藥量重,每方用藥多在三五味、七八味之間,加減不過二三味,精純不雜,不亂堆砌藥物,法度甚嚴,達到鄭欽安所稱“理精藝熟,頭頭是道,隨拈二三味,皆是妙法奇方”(《醫法圓通卷一》)的純熟地步,此即鄭氏用藥的鮮明風格,本人稱之為“經典火神派”,即較為忠實的繼承了鄭欽安的學術思想,選方用藥帶有明顯的鄭氏風格。具體而言,除廣用、重用附子(一般出手就是30 克、60 克)以外,倡導專用附子,不夾陰藥,講究單刀直入,僅此一點可以顯示出與溫補派的不同。按此標準衡量,吳佩衡、范中林、唐步祺等可謂經典火神派。我覺得經典火神派是一種較為純正的境界,一般人不容易達到。

    但是,我想說明的是,分經典火神派、廣義火神派完全是出于研究的需要,絕非要分出高低,不是說經典火神派就比廣義火神派高明, 廣義火神派就不如經典火神派。事實上,廣義火神派恰恰豐富和發展了火神派的學術思想, 開拓了用藥思路,如祝味菊先生的溫潛法,李可先生脾腎并重的觀點、補曉嵐先生溫辛并重的“補一大湯藥”,以及在座諸位的獨特經驗等,都推動了火神派的學術發展,讓這一學派更加豐富多彩。其實學術流派中派內有派是很正常的,歷史上,溫病派有葉、薛、吳、王之分,溫補派也有薛、張、趙、李之別,致于傷寒派內分派更是大家所熟知的,可以說,沒有哪個學派是完全一致的。從這一點上說,各位專家、學者在交流、學習中應該多一些包容與寬和的心態。

    2. 堅持辨證論治的原則應用火神派理論
    火神派誕生一百多年來,對它一直有各種非議,作為“傳統國醫中最年輕的一個流派”,這是很正常的。

    歷史上,許多新學派都是在爭議中發展起來的。其中最集中的一個問題是,火神派用藥偏頗,似乎什么病都用附子。火神派是否火走一經,劍走偏鋒,只會用附子、四逆湯?歷史上,各家流派作為獨特的學術體系,其議論必然有所側重,強調一說,滋陰派如此, 寒涼派也如此,這是可以理解的。火神派強調陽主陰從,與陰陽并重的理論就有不同,唯其如此,才顯出其觀點的獨特性和側重面。全面研究各家學派,不難發現雖然各有側重,但始終都未離開辨證論治這一最根本的原則。作為臨床大家,鄭欽安極力倡導辨證論治的原則,屢屢批評拘執套方套藥的積習,可以說見一病,批一回,強調“用藥一道,關系生死。原不可以執方,亦不可以執藥,貴在認證之有實據耳……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之不當服,參、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醫法圓通卷一》)。

    火神派擅用姜附,并非一概濫用,而是在準確辨證,認定陰證的前提下施之,他說:“總之用姜附亦必究其虛實,相其陰陽,觀其神色,當涼則涼,當熱則熱,何拘拘以姜附為咎哉? ” 可見立論施法并不偏頗。當然,我們弘揚火神派學術思想,不要為一家之說所囿,乃至宗陽虛者則凡病無不陽虛,不自覺地陷入偏執之中,這一點其實屬于常識范圍,有些人對火神派有片面認識,不無微詞,說到底,是這個問題沒弄清楚。 山上悟空摘自張存悌/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嘿咻嘿咻男女免费专区|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 人影片免费观看| 久久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卡| 真实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果冻传媒亚洲区二期| xxxx丰满少妇高潮|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视频| 最新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网站|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久久超碰色中文字幕超清|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6|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尤物 | 亚洲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人妻中出无码中字在线|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2020|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天堂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奇米777四色成人影视| 噜噜噜噜私人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成人一区二区不卡国产|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 色欲国产精品一区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