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日前發布了新版的國際標準圖書編號標準(ISBN)。最新發布的ISO2108《信息和文件———國際標準圖書編號》,規定新的13位數的國際標準圖書編號的執行日期為2007年1月1日。
《國際標準圖書編號》標準對全球的圖書貿易起著重要作用,它也是圖書館目錄檔案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因為一本書按照《國際標準圖書編號》取得的編號,將自始至終伴隨著該書從編輯制作到出版發行的整個鏈條。從圖書出版運作的角度看,《國際標準圖書編號》不僅是圖書分類系統的關鍵,也是方便版權管理和監視銷售數字的關鍵。自該標準1972年投入實際運作以來,其在全球的成功為其他行業所羨慕。然而,這個以10位數字為基礎的圖書編號系統現在已經用盡了它的能力。
為此,ISO對這一編號標準進行了更新。
ISBN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booknumber的縮寫,即國際標準圖書編號。ISBN是國際通用的圖書或獨立的出版物(除定期出版的期刊)代碼。出版社可以通過ISBN清晰地辨認所有非期刊書籍。一個ISBN只有一個或一份相應的出版物與之對應。新版本如果在原來舊版的基礎上沒有內容上太大的變動,在出版時也不會得到新的ISBN號碼。當平裝本改為精裝本出版時,原來相應的ISBN號碼也應當收回。
國際標準圖書編號問世后,很快得到推廣,主要是因為它對出版商、書商的工作有很大的益處,體現在:國際標準書號是機讀的編碼,從圖書的生產到發行、銷售始終如一,對圖書的發行系統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引入使圖書的定購、庫存控制、賬目和輸出過程等任何圖書業的分支程序都簡化了;國際標準書號也對圖書館和文獻中心的訂購、采選、編目和流通程序都有促進作用;ISBN系統的引入也服務于書目信息的流動和使用,而且為一個國家的圖書生產提供經濟的書目控制;ISBN對圖書市場更有效率,它能確定國際上出版的任何圖書及其出版社。在書業中習慣稱ISBN為庫藏碼(StockNumber),就是因為其被普遍應用于書庫管理。ISBN新系統是如何運轉的
10位數的ISBN系統是由組號、出版者號、書序號、校驗號四部分組成的,比如0-901690-54-6,變為13位數的ISBN就是在10位數的ISBN前面加上3位EAN(歐洲商品編號)的圖書產品代碼978。這樣,上面的ISBN編號就變成了五部分,如978-0-901690-54-6。校驗號的重新計算,也將根據對前面的12位數而不是9位數的計算而得出。13位數的系統與10位數的系統是完全兼容的。
為了擴大ISBN系統的容量,還增加了另一個EAN產品代碼“979”。2007年1月1日以前,各國ISBN機構尚沒有分配完的10位的ISBN可以在前面加前綴978,一旦現有的10位的ISBN號用完了,新申請的ISBN號碼全部以979開始。979前綴目前主要用于兩種情況:一是新建出版社首次申請ISBN和現有出版社在2007年1月1日以后申請ISBN號,二是如果以978為前綴的號碼先用完,那么就只能用979。這樣,EAN產品代碼都將用于圖書產品,成為了ISBN的完整的部分,預防了任何可能的混淆、重復和錯誤的問題。
之所以選擇13位數的代碼,一是因為它使ISBN系統能充分利用新的“979”EAN前綴,“979”是多年前為將來EAN系統內圖書貿易的使用而保留的。
選擇13位數代碼的另一個因素是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正在把美國的12位數的UPC(通用產品代碼)條形碼移植到標準的13位數的格式中來。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與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UCC)共同開發和維護的EAN-UCC系統,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商品包裝編碼系統,是全球統一和通用的商業標識系統,是對全球多行業供應鏈進行有效管理的一套開放性國際標準。EAN-UCC系統的編碼有兩種:UPC條形碼,該條形碼主要在美國使用,另一個是EAN-13條形碼,EAN是歐共體的“歐洲物品編碼協會”吸取UPC的經驗而確立的物品表示符號。不僅許多歐洲國家使用EAN條形碼,亞洲許多國家也使用此碼。我國于1991年7月也參加了該協會。
由此可以看出,新的ISBN實際上就是在現有的編號基礎上加上了EAN的編號。正式啟用13位ISBN以后,可能會增加前三位的號碼(例如:978,979,980),但是后面的號碼用法與過去一樣。
這樣,13位數的ISBN系統就與北美供應鏈上的EAN-UCC系統很好地吻合了,這使圖書產品的ISBN系統與其他產品的編號方式結合起來了,從而使得圖書貿易與非圖書零售商之間的貿易更加容易進行。ISBN從10位升為13位
現行的ISBN是以1972年首次發布的ISO2108國際標準為基礎的,它以10位數系統為基本結構,隨著出版業的不斷發展和國際圖書貿易的開展,ISO對ISO2108進行了多次修改,最新的版本即第四版于2005年5月發布,它把原來的ISBN系統由10位數系統升為13位數系統。
ISBN從10位數系統改為13位數系統主要是為了增加ISBN的編號容量,由于電子出版物的出現和出版業的其他變化,ISBN系統的編號數量即將消耗殆盡。這一消耗速度比專家最初預料的要快得多。在20世紀60年代末,ISBN系統是為印刷書籍設計的,對后來出版形式的變化沒有充分地估計到。現在如果不采取解決辦法,ISBN系統將用盡其在現有格式下的編號。
10位數的ISBN系統(9位數再加上一個校驗數)具有分配10億個號碼的容量,從表面上看,似乎足夠了,但實際上,ISBN的內部結構限制了系統的有效容量。
ISBN系統是一個分層次的系統,這種等級分配在號碼本身上就反映出來了。首先,由國際ISBN中心把組號分配某些國家或地區,其次,在國家或地區內部,由各國的ISBN中心根據出版社的出書量把號碼分配給出版社,這種分等級的分配號碼限制了ISBN系統的總容量。如果ISBN只是一個沒有什么意義的“無聲的號碼”,那么,所有未被分配的號碼就可以在整個ISBN系統內使用,但由于該系統是劃分為預先設定的ISBN區域的,許多號碼就不能使用,其實際容量也就小多了。
ISBN根據系統現有的10億個號碼的容量,已經在150個國家和地區分配了將近35年,對圖書的出版和圖書貿易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它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10位數系統還能維持多少年呢?準確地說,它取決于以下的變數,消耗的速度部分取決于新的出版形式(對印刷品的需求、用戶化、電子書等)和新的出版社的增加。10位數ISBN的結構
現行的ISBN由10位數字組成,這10位數字由4組數字組成,中間用“-”相連,每組數字都有不同的含義。
第一組號碼是地區號,又叫組號,最短的只有一位數字,最長的達五位數字,大體上兼顧文種、國別和地區。0、1代表英語,使用這兩個代碼的國家有: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波多黎各、南非、英國、美國、津巴布韋等;2代表法語,法國、盧森堡以及比利時、加拿大和瑞士的法語區使用該代碼;3代表德語,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德語區使用該代碼;4是日本出版物的代碼;5是俄羅斯出版物的代碼;7是中國出版物使用的代碼。
第二組: 出版社代碼。由國家或地區的ISBN中心設置并分給各個出版社。
第三組:書序碼。該出版物代碼,是出版者分配給每一個出版物的編號。
第四組:計算機校驗碼。校驗碼是ISBN號的最后一位數值,它能夠校驗出ISBN號是否正確。校驗碼只能是1位數,當為10時,記為羅馬數字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