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瑞增 | 文章出處:網絡
憤怒是威脅生命的隱性炸彈 大自然的氣候是變化多端的,在天氣暖和的時候,萬物就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而在天氣寒冷的時候,萬物枯萎,喪失生機。做人也如同大自然一樣,性情冷漠急躁,喜歡憤怒的人,就像那寒冷和暴風雨里的天氣一樣,讓人無法接受。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確,生活中又有多少事情是忍無可忍的呢?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說話辦事前要權衡利弊,三思而后行,不要我行我素、以我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不顧及周圍的人和事,這往往會成為我們失敗的禍水。受了委屈,發脾氣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受了委屈仍能處之泰然。杰弗遜說:“憤怒時,心里數十下再開口,非常憤怒時,數一百下。”生活中我們不妨試試。 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不要因為您的敵人燃起一把火,您就把自己燒死。 ——〔英〕莎士比亞 當你的情感戰勝了理智時,你將變為情感的奴隸,當你能夠戰勝自己的情感時,你才是真正掌握命運的主人,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曾經有一位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小事生氣。她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于是她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指點迷津,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訴說后,默默無語地把她帶到一間禪房中,然后落鎖而去。 婦人暴跳如雷,大吵大罵。罵了很久,高僧也不理她。婦人又開始改為哀求,高僧依舊置若罔聞。婦人最后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前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是氣我自己,干嗎來這種地方受罪。” “連自己都無法原諒的人怎么可以做到心如止水?”高僧轉身離去。 又過了一會兒,高僧走過來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何不生氣?” “氣也沒有辦法啊!” “你的氣并沒有消除,還積壓在心里,如果爆發將會更加強烈。”說完高僧又離開了。 當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時,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生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由此可見心中依舊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再次迎著晚霞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么是氣?” 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傾灑在地上。婦人看了很久,頓時省悟,叩謝而去。 當人的愿望不能實現、行動受到限制時,便會產生憤怒的情緒,如工作的失敗、受騙、權利被侵犯、秘密被他人發現、勞累過度等都會在一定的心理條件下產生憤怒。 憤怒中容易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宣泄是很痛快的,但也易留下隱患。自古易怒者難成大事,多為輸多勝少。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蜀國,因關羽的殉難,劉備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恨,不聽從智囊的勸阻,一意孤行攻打東吳,致使蜀軍被火燒連營八百余里,慘敗而歸,從此劉氏基業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為何要氣?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愚蠢做法。朝陽如金,皓月如銀,人生中的幸福與快樂都還享受不盡,哪還有時間為不值得的事情去氣呢?所以我們要學會消解憤怒,養身貴在戒怒,盡量做到遇事不生氣、少生氣,思想開朗、寬宏大量、心胸開闊。如此不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養,對人對己都會有益而無害。 拔掉憤怒的釘子 要衡量一個人的力量,必須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克制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看他發怒時爆發出來的威力。 因此,憤怒時,要思考一下:到底是做情緒的主人,還是做情緒的奴隸?受自己情緒左右的人是不自由的,只有當他成為情緒的主人時才是自由的。 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壞,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在后院的圍墻上釘一顆釘子。 第一天,這個小男孩釘了2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所釘釘子的數量減少了。因為他發現比起在墻上釘下那些釘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更加容易得多。終于有一天,小男孩再也不會因沒有耐性而亂發脾氣了,他把這些告訴了父親。 他的父親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當他自己能夠控制亂發脾氣時,就拔出一顆釘子來。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小男孩告訴他的父親,所有的釘子都被他給拔出來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后院的墻邊說:你做得非常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墻上的那些洞,它們將永遠不能恢復到從前的樣子。就如同你生氣時所說的那些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在別人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 倘若你用刀子捅了別人一刀,不論你說了多少次抱歉,傷口都會永遠存在。話語的刺痛就像刀傷一樣讓人難以承受。人跟人之間經常因為一些無法緩解的怒氣,而造成彼此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身做起,寬容地對待一切人和事,相信一定會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要知道在幫助他人打開一扇窗的同時,也能讓自己看到更晴朗的天空。 別讓憤怒淹沒了你 說起“憤怒”,這是每個人受到某種刺激時所出現的情緒反應,如路遇歹徒行兇,會馬上怒發沖冠,同仇敵愾;受到無緣無故的諷刺嘲笑,便會氣得咬牙切齒;看到貪污受賄的腐敗現象,無不疾惡如仇。可以說這是憤怒展示出的積極一面,值得提倡。若是在平時的工作或生活當中,稍有不如意便對同事或家人發火,大發雷霆,則會產生消極的作用,危害身心健康。 俗話說:幾分容忍,幾分度量,終必能化干戈為玉帛。然而生活中總是有很多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氣。 有一位經理,早上起晚了,發現上班就要遲到了,便匆匆忙忙開著車趕往公司。 一路上,為了趕時間,他一連闖了幾個紅燈,終于在一個路口被警察攔截下來,并給他開了罰單。 如此一來,上班遲到已成必然。到了辦公室,經理如同吃了炸藥一般,見到桌上幾封昨天就交代秘書寄出去的信件,更是憤怒不已,叫來秘書,劈頭就是一頓痛罵。 秘書挨了一頓莫名其妙的罵,拿著沒有寄出的信件,走到總機小姐面前,同樣是一頓狠批。她責怪總機小姐,昨天下班前沒有提醒她寄信。 總機小姐被罵得心情很壞,便找來公司里最低職位的清潔工,借題發揮,對衛生狀況,沒頭沒腦的又是一陣聲色俱厲的指責。 清潔工找不到人可以再罵,就只好憋著一肚子悶氣。 待到下班回家,看到上小學的兒子正在地上看電視,帽子、書包、零食,弄得滿地都是,正好抓住機會,好好教訓了兒子一頓。 兒子看不成電視了,氣鼓鼓地回到自己的房間,看到家里的貓正臥在房門口,兒子怒由心起,狠狠地踢了貓一腳,差點把貓踢飛。 無故被踢的貓,一定也在心里百思不解:“我這又是招誰惹誰了?”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特別是壞情緒,如果故事中的任何一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別人發脾氣,合理地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怒氣就不會到處散播,也不會使那么多人無故受到怒氣影響而壞了自己的情緒。 做人不要小肚雞腸,要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雅量。待人處世,多看他人的長處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即使一時受到誤解,也莫以牙還牙。能忍為上,寬容為大。有了廣闊的胸懷,就會目光遠大,以事業為重,考慮的是人生有意義的大事,而不去斤斤計較非原則的小問題,這樣,即使面臨令人尷尬的事也不會雷霆震怒了。 一個單身漢,住在一間茅草房里。他勤勞耕作,自力更生,柴米油鹽之類的生活用品也越來越齊全了。但是非常令他生氣的是,茅草房里老鼠泛濫成災,夜里亂叫,白天亂竄,天天鬧個不休,害得人不能休息。單身漢滿腹怒氣,卻又沒有辦法。 有一天,單身漢喝醉酒,躺在床上大睡,這時老鼠們鬧得更加厲害了,好像故意在惹他生氣。單身漢怒火中燒,一把火把茅草房點著了,結果老鼠全沒有了,然而他的家產也一無所剩。 多么好氣又好笑的故事啊,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個抓賊的故事:抓賊的人為了顯示自己跑得很快,結果跑到了那個賊的前面,賊趁機溜走了。在怒氣的縱使下,竟忘了為自己著想。因為恨老鼠而放火燒了整個房子,多么愚蠢的做法。單身漢看著自己化為灰燼的房子,也許又會生出一股無名之火,但是這次他真的沒有什么可以再燒的了。他的怒氣發泄了,但所要付的代價可真不菲。當某人激怒你,你心中的怒火正在上升時,你必須問問自己:為這家伙發怒值得嗎?我甘心降格與這等人一般見識嗎?有時候,我們因受一些惱人的事情煩擾而作出的情緒反應,可謂極具殺傷力,就好像為了殺一只蒼蠅,竟動用手槍來射殺,而不用蒼蠅拍一樣,真是過分傷神,用之不當。 憤怒的時候跑幾圈 憤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有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古代的皮索恩是一個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軍事領袖。一次,一個士兵偵察回來,沒能說清楚跟他一起去的另一士兵的下落,皮索恩憤怒極了,當即決定處死這個士兵。就在這個士兵被帶到絞刑架前時,失蹤的士兵回來了,但結果出人意料的是領袖由于羞愧更加暴怒,處死了兩個人。 憤怒的沖動總會帶來不幸,所以聰明的人會在憤怒來臨時,盡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免得害人害己。 比力格是一個非常精明和勤勞的人,他的土地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大。但是不論房子與土地有多么的大,只要他與人爭論而極為生氣的時候,他就會繞著房子與土地跑幾圈。 “比力格為什么每次生氣的時候都要繞著房子與土地跑幾圈呢?”全村認識他的人都感到非常疑惑,但是無論怎么問他,比力格都不愿意說出原因。 直到有一天,比力格很老了,他發了怒,依然拄著拐杖一步一步地繞著房子和土地轉。等到他好不容易走完幾圈,太陽已經落山了,比力格獨自坐在房子下喘氣。 他的孫子在他身邊懇求道:“阿公!您這么大年紀了,這附近再也沒有誰的土地比您的寬廣,您不要再像以前一樣,一發怒就繞著土地跑了。還有,您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一生氣就繞著房子與土地跑的秘密?” 比力格終于說出多年隱藏于心里的秘密,他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每與人爭論、吵架、生氣,就繞著房子與土地跑幾圈,邊跑邊想:自己住的房子這樣小,土地這樣少,怎么還有時間去和別人斗氣呢?一想到這,氣就消了,把所有時間與精力都用在努力工作上。” 孫子問他道:“阿公,那您老了,而且現在已經成為最富有的人了,為何還要繞著房子與土地跑呢?” 比力格笑著說:“因為我現在還是會發怒,發怒時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幾圈,邊跑邊想自己土地這樣多,房子這樣大,又何必與人計較呢?想到這里,怒氣就消了。” 在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那么值得你去耿耿于懷,讓你發怒與懊惱的不過是你自己罷了。 面對令人憤怒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危害社會和他人安全,不必要去爭個高低,應冷靜地分析一下利弊,盡快避開所處的情境。眼不見為凈,耳不聽則寧。讓理智戰勝沖動,心中的怒火也就自然而然地熄滅。 控制憤怒 心理專家認為,憤怒是由于外界干擾使個體的愿望實現受到壓抑,目的受到阻礙,從而逐漸積累緊張性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它是一種比較激烈的情緒表現。其大小取決于外界干擾對愿望實現的壓抑程度,干擾的次數,挫折感的大小以及個體對外界干擾的認識。當個體覺得這種干擾是不合理的,人為的甚至是故意的時候,就很容易引起強烈的憤怒表現。在憤怒的情緒狀態驅使下,人有可能會失去理智而有不恰當的行為表現。因此,人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 一、避免緊張的情況 你自然不能排除所有引起緊張的情況,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其中一部分。首先要調節自我,然后才能消除引起緊張的情況。不要總是太遲起床,這意味著你得快速駕車上班,或不能及時趕到機場;把時間安排得這樣緊迫,以致時間表上絲毫變更都會使你大為惱怒;事先做好安排,便會消除此類可能使你發怒的情況。 二、把眼光放遠一點 當你感到要開始發怒的時候,立即停止,捫心自問:真的值得發怒嗎?也許你還要問問:那個人值得我發脾氣嗎?把眼光放遠一點吧!當一段時間過去后,你會發覺根本不值得為那些事動怒、沮喪,以及令生活變得混亂。 三、合理釋放憤懣情緒 當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一旦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遭遇不快的事,可以向親朋好友傾訴心中的不平和憤恨,宣泄一番,把心中的悶氣釋放出來,以得到同情和勸慰。還可以走向野外,賞花觀柳、聽聽樂曲等,這些良性的刺激可取代大腦中憤怒的興奮灶,心情自然會很快轉換,變得愉悅,避免了憤怒傷心、傷身的悲劇。 四、學會控制你的情緒 耶穌的兄弟雅各寫道: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仍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今天,我們卻是慢慢地聽,快快的說,而且輕易動怒。有時候,當你學習謹慎言語和控制脾氣時,會為你的個人生活帶來更有效的改善。 五、把情感發泄出來,免得怒氣在心中滋生 怎樣做呢?有兩種途徑值得一提。首先。做運動是最佳方法——通過慢跑、游泳、體操、散步等,直接放松身體所受的壓力。其次,通過聽音樂,適當地發泄感情。伯恩斯坦曾經說過:用貝多芬的交響樂來發泄是最美妙不過的了。與其用打人來發泄,倒不如去聽歌或是敲打琴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