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菩薩十地證境

     紅塵明月 2010-08-12
    菩薩十地證境
      1、心地法門的意義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的整體修證層次,即是證入菩薩行者十地行門(十種層次的修行階位)的原動力。菩薩諸地定慧力用的漸次開發(fā),漸次增廣,漸次修證,則是產生諸佛究竟智光的泉源。所謂菩薩十‘地’義,依華嚴經(jīng)而言,就是指的智慧心地。一個菩薩行者,多生累劫以來發(fā)大心、行大愿的究竟目的,就是為了開發(fā)如大地般的無窮智慧寶藏,如大地生長無窮萬物般地豐盛智慧。唯有將潛藏在光明心地中的智慧泉源挖掘出來,才能像佛菩薩一樣的以如虛空般地廣大智慧,深入去觀察眾生的各種根性,根治眾生的各種心病而無疑礙。
      2、大乘佛法以什么為根本?
      華嚴經(jīng)上說:‘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也就是說,吾人學佛的究竟目的,就是在于追求心地寶藏的逐漸開發(fā),逐漸顯現(xiàn)。當明澈的心地如湖水般地晶瑩澄凈時,就是我們明利的智慧在光明的定境中呈現(xiàn)無礙之際。當光明的定境究竟顯發(fā)之際,便是佛智光明圓滿修證之時。
      3、大乘佛法最主要的修證問題
      經(jīng)上又說:‘如是十地義,心意不能了,慈悲及愿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圓滿心,智行非慮境。’又說:‘從行境界法智生。’這便說明了一個菩薩行者佛智光明的修證成果是從善修諸智慧之行而來。所謂諸智慧之行,便是指以般若為首的六度萬行。而菩薩契入廣大智證的般若行門,又是以救度眾生同登涅槃彼岸的悲心愿力為前導。亦即經(jīng)上所言:‘發(fā)生廣大心,量等虛空界,悲先慧為主,方便其相應。’此乃闡明了一個菩薩行者在長遠追求佛道的過程中,乃是以悲心愿力為驅使,為先導而擴展、推動、延伸智慧生命的開發(fā)、成長、茁壯、恢廓、深邃、廣遠……。沒有生生世世的將大慈悲愿力再咒愿、再提升、再發(fā)揮、再超越、再成就,便不能維持、堅固在生死道中的長遠入胎、受生。繼續(xù)做深遠佛道的智慧生命之追尋與完成。相對的,在長劫追求佛智光明的修持中,假使沒有以般若無我的禪修觀慧做為修行學佛的基礎,來牽引、輔助我們的悲心愿力,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時時將利濟眾生的慈心悲愿融入修證深廣空性的佛智光明中,那么無論您的悲心愿力再廓達、再長遠,所做利益眾生的事行再廣泛、再圓滿,也不能究竟的覺悟宇宙萬象的真理,充其量只是一個招感人天果報,具有廣大福德的入世菩薩行者。而一個菩薩行者生生世世發(fā)廣大悲愿救度眾生的目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調伏多劫以來剛強、堅硬、狹窄的凡夫心地,使其在悲心的激發(fā)下,日漸寬大為懷,溫文柔軟。唯有在心胸日益寬大、溫和、柔軟的情況下,才能逐漸在般若空慧的引導下,走向修證量等虛空界的廣大空性覺海中。也唯有在無我的禪思空慧指導下,才能逐漸擴大已發(fā)出的慈悲心愿,令其在救度眾生的當時,以無常苦空的無我真理為前導,放舍個己人我、情愛的執(zhí)看,逐步發(fā)出平等、深廣的慈悲胸懷去普緣一切眾生。在多生累劫以悲導慧,以慧輔悲,兩者相輔相成,雙運遞進的力行下,必能日漸達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產生如虛空般普渡法界眾生的廣大心量,也就是印證華嚴經(jīng)上所說的:‘發(fā)生廣大心,量等虛空界,悲先慧為導,方便其相應。’而逐漸進入出世菩薩圣者解脫智慧的領域,啟開如佛一般的智慧寶藏,覺悟更高深更廣遠的佛智光明境界。
      4、如何了解心地法門的修行意義?
      我們要知道,菩薩一地一地的修證境界,都是在做清凈心地,開發(fā)智慧的工作。一個菩薩行者為了實現(xiàn)心地的光明境界,而運用各種修行的方法和普渡眾生的志愿做為開發(fā)圓滿智慧光明的前方便。修行的目的,本是在善用各種智慧之行來調柔、寂靜修行者的妄動之心。悲愿的理想,亦是在運用慈悲心懷來柔和、升華、寬大菩薩行者修學佛道前的凡夫狹窄胸襟。如果一個修行者的心地在行與愿相互遞進的修持過程中,愈來愈柔軟、愈謙下、愈隨順、愈不濁、愈純善、愈潤澤、愈寂靜、愈不動、愈廣大、愈堅固、愈明盛、愈清凈、愈平等、愈無相……,則其智慧證量越超越、越深廣、越無邊、越圓滿、越究竟、越不可思議。也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5、初地菩薩以大愿力凈化心地
      依華嚴經(jīng)而言,初地菩薩的修行者,在過去長劫學習佛法的行進間,已經(jīng)發(fā)出了無數(shù)護持佛教、聽聞佛法、親近善知識、供養(yǎng)諸佛、度化眾生的大悲誓愿。其中有關覺悟宇宙真相,莊嚴佛土的大愿說:‘愿一切世界,廣大無量,粗細亂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如帝網(wǎng)差別,十方無量,種種不同,智皆開了,現(xiàn)前知見。……,愿一切國土,入一國土;一國土,入一切國土,無量佛土,普皆清凈,光明眾具,以為莊嚴,離一切煩惱,成就清凈道,無量智慧眾生,充滿其中……。’
      初地菩薩就是在無數(shù)大愿的開發(fā)下,依愿修行,漸漸在愿行輾轉遞進下,柔軟了心地,謙下了心地,隨順了心地、寬大了心地、潤澤了心地、調伏了心地、寂靜了心地、不動了心地……,而在心地逐步寂滅、恢廓的情況下,產生十種進級未來諸地修行的最初功德力量。
    6、初見光明心地的十種修證次第
      一、凈信成就:初地菩薩行者一定對佛法僧三寶,一切菩薩修行法門以及如來究竟智光的證境,產生清凈、堅固的信心。
      二、大悲智慧成就:當初地菩薩對于佛道的修證次第與內容有了凈信、深刻的理解后,必然會往大悲愿力的前導下,進一步積極的實踐追求佛法及度化冠生的實際工作。在度化眾生的歷程中,因為深切地感受到眾生沉淪生死深淵中所產生的痛苦煩惱,而仁慈地發(fā)出濟度眾生出離苦厄的大悲愿心。
      三、大慈光明智成就:當此地菩薩行者,令眾生了解如何出離苦海的道理后,一定會繼續(xù)運用其在禪修中所獲得的寧靜、寬大、深遠的大慈胸襟,引導他們進一步朝向究竟安樂的佛道前進。
      四、大舍心成就:一個菩薩行者,唯有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產生了追求廣大佛慧,利益眾生大悲、大慈的深重心、廣遠心,才能視身物如敝屣,無所吝惜的施舍周遭一切的內外身物,因而成就內外俱舍的大舍心。
      五、無疲厭心成就:當一個已經(jīng)能為眾生發(fā)出施舍身物的大道心菩薩,在他投身于廣大救護眾生工作的行列間,一定會不厭不悔的積極去從事世間、出世間有利益于眾生的一切事情,而成就了廣大利益眾生的無疲厭心。
      六、一切經(jīng)論智成就:一個已經(jīng)有了廣大利益眾生無疲厭心的菩薩,為了接引各式各樣根器的眾生,踏上學佛修行的道路,勢必會深入經(jīng)藏去研究一切有益眾生出離苦海,安樂解脫的佛法經(jīng)論,而成就了通達一切經(jīng)論的智慧。
      七、慚愧莊嚴成就:一個通達佛法經(jīng)論的菩薩,在與眾生接觸、交談的時候,必然能夠適時的運用其方便智慧,應機教化,舉止安祥,如進知返,時時以慚愧心覺照自己,莊嚴身心,努力的往自利、利他菩薩成佛之道前進。
      八、堅固力成就:唯有當一個修行者,對佛法具備凈信心,對利益眾生具備大慈大悲大舍心之后,才能在他棄舍外塵身物,追求佛道智慧的覺悟下,進入最初超出欲塵垢心無我禪修的行列。亦唯有在身心逐漸出離外塵境界后,才能在禪修的洗禮下,對佛道的追求,獲得最初不退轉心的堅固修行力量,而與出世圣者出離五欲六塵的出世解脫心相應,初見清凈光明的智慧心地,而入圣者見道之心,心大歡喜。
      九、供養(yǎng)諸佛成就:當一個菩薩修行者,在愿力、定力、福德力逐漸超越欲塵束縛范圍,獲得初步不可思議的堅固修證力用后,心念便漸漸得到了自在,修行到了這個時候,才能隨著我們的愿力、念力、福德力自在受生,往返十方世界供養(yǎng)諸佛,聽佛說法而無掛礙。
      十、依教修行成就:一個具有廣大福德、智慧,愿力、念力獲得自在的修行者,生生世世,不論生在何處,均能因往昔善根智慧的啟發(fā),而領悟甚深法義,依教修行。
      以上是略談初地菩薩依大愿力凈化心地,開發(fā)佛法智慧的十種修行次第。
      7、二地菩薩以十善業(yè)自利、利他
      當初地菩薩的光明心地漸漸在大慈悲心、大愿力、大福德、大舍心……的洗禮下顯露無遺時,便逐漸脫離欲界塵境的染著,成就清凈的離欲梵行,戒行具足,進入二地菩薩修行的領域。
      經(jīng)上說,一切佛法的修學,皆是以十善業(yè)做為學佛的基礎,一個修行者,如果十善業(yè)受學得法,則逐步清凈身心,首先超出欲界垢染,想要進一層發(fā)心修學聲聞、獨覺、菩薩二乘圣者的出世修行境界,也就不困難了。二地菩薩為了更加堅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悲愿,繼續(xù)以十善業(yè)自利、利他,使得原本清凈光明的心地,更加正直、柔軟、純善、不雜、調伏、寂靜、廣大……。又深知十不善業(yè),令眾生墮落三涂惡道,受苦無窮,因此對于沉淪生死苦海的可憐眾生,再度地發(fā)出了利益心、安樂心、慈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教化心……:心心念念希望以自己成就的清凈成行來教導眾生力行十善業(yè),脫離十惡業(yè),以此教化眾生去惡崇善至誠懇切利益眾生的清凈行為來增長、加強、鞏固、廓大自己度化眾生的大悲誓愿。
      因為二地菩薩的清凈戒行成就,而使此地菩薩的心性愈加趨向生死解脫的道上前進。誠如經(jīng)中頌文所說:‘質直柔軟及堪能,調伏寂靜與純善,速出生死廣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由于此地菩薩的愿力、念力、智力、福德力……逐步在清凈戒行及十善業(yè)的調伏下,愈加地純善與寂靜,于是更加凈化了禪定力道的修持,開發(fā)了廣大的神通力量。以其深廣的神通力用,接引無數(shù)的眾生信佛聞法。如經(jīng)中頌文所說:‘所有種種神通力,此地菩薩皆能現(xiàn),愿力所作復過此,無量自在度眾生。’
      8、三地菩薩進入深廣禪定修持
      欲步入正途的甚深禪定修持,必須以佛法的聞思修慧為基礎,廣集利益眾生的福德資糧,才能直入正規(guī)的禪修證境而無障礙。三地菩薩名為發(fā)光地,這便說明了此地修行者在聽聞正法、思惟法義、解悟真理、為法忘軀、依法修行、廣修福德,普渡眾生……等各方面的實踐問題,已經(jīng)做得非常徹底。才能在自度、度他的體驗中,深刻的領悟到:欲根治無量眾生的煩惱心病,唯有先拯救自己的煩惱心病,將身心超出世間愛欲生死的束縛范圍,一心專注在佛道智慧的追求中,才能以我們所修證如虛空般地的廣大悲智,徹底的對治眾生的無量煩惱病癥。所以此地菩薩時時刻刻,以其無量利益眾生的哀愍心,在寂靜無人之處,收攝身心,思惟佛法,依教修行……,因而以無限的忍力、耐力、毅力……所匯集成專注的精神力量,超出欲界眾生的散地界限,進入色界、乃至無色早的禪定境界,而逐漸在出世正定的成就中顯發(fā)如太虛般地智慧光芒。誠如經(jīng)中所說:‘菩薩住此發(fā)光地時,即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滅覺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主喜樂,住第二禪。離喜、住舍,有念、正如,身受樂,諸圣所說,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住第四禪。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
      ‘此菩薩,心隨于慈,廣大無量不二,無怨無對,無障無惱,遍至一切處,盡法界虛空界,遍一切世界,住悲喜舍,亦復如是。’
      ‘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能動大地;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石壁山障,所往無礙……,天耳清凈,過于人耳,悉聞人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念知無量宿命差別……。天眼清凈,過于人眼,見諸眾生,生時死時……,諸天之中,菩薩天眼,皆如實知。此菩薩,于諸禪三昧,三摩缽底,能入能出,然不隨其力受身,但隨能滿菩提分處,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此地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見縛先滅,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皆轉微薄……。’
      由上經(jīng)文得知,三地菩薩在廣大悲智愿力前導下,已經(jīng)能夠證入甚深法性禪海中,而且不會對甚深的禪定法榮生起貪染之心。因為心力不執(zhí)著三昧境界,念力便得到自在。就在念力自在的情況下,能夠自由出入禪定證境,依自己的念力、意愿力而自由受生,不受神力果報的束縛。
      9、四地菩薩智慧熾盛
      四地菩薩名為焰慧地,這便說明了此地修行者因不斷勤勉的將悲智愿力導向甚深禪修之中,而使得原本明利的智慧,更加地散發(fā)出如火焰般熾盛的慧炬光芒。四地菩薩是依何法精進修習而獲得此熾盛、明利的智慧呢?經(jīng)上說:‘菩薩已凈第三地,次觀眾生世法界,空界識界及三界,心解悉了能趣入,始登焰地登勢力,生如來家永不退。’又說:‘自身見為首六十二,我及我所無量種,蘊界處等諸取著,此四地中一切離。’
      四地菩薩做三十七助道品增上修行(三十七道品的釋義,在十六愿中有說明),在不舍莊嚴凈土的廣大救渡眾生的大悲愿力下,更加精進地在禪定中斬斷了身見、我我所見,蘊、界、處等十八界的微細心念貪執(zhí),使得在定境中的智慧愈發(fā)的明亮、銳利……。
      10、五地菩薩獲證深廣、平等、清凈心
      五地菩薩在福力、智力、定力、愿力相互交融遞進下,使其戒德、心性、行持、菩提悲愿、度眾力量,佛法知見、世間知見……融入甚深平等、清凈的光明覺照中,亦即獲得十種平等、清凈心。由于此地菩薩的禪波羅蜜偏勝,致使在甚深廣大禪修中所獲得的方便智慧,比而回地更加的難得殊勝,所以此地菩薩名為難勝地。雖然深入的了悟一切菩薩行的次第修行法門及諸佛智慧光明的修行原理,但是此地修行者尚未獲得解脫智慧,仍是以信解的甚深智力領悟法義。即經(jīng)上所說:‘善如世諦勝義諦,相諦差別成立諦,事諦主盡及道諦,乃至如來無礙諦,如是觀諦雖微妙,未得無礙勝解脫,以此能生大功德,是故超出世智慧。’11、六地菩薩深悟一切法平等之理,空解脫門現(xiàn)前
      大地菩薩名為現(xiàn)前地,現(xiàn)前的意思便是指空解脫門現(xiàn)在前、無相解脫門現(xiàn)在前、無愿解脫門現(xiàn)在前。當三解脫門現(xiàn)在前,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現(xiàn)前,無障礙的光明智慧成就的意思。而要如何才能修得三解脫門——般若波羅蜜現(xiàn)前呢?依經(jīng)上說:此地菩薩以前五地所修集的平等、清凈的方便智力,深入思惟觀察出‘一切法因無相故平等,因無體故平等,因無生故平等,因無滅故平等,因本來清凈故平等,因無戲論故平等,因無取舍故平等,因寂靜故平等,因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因有無不二故平等。’當菩薩行者以修證的平等、清凈方便智慧,觀照出一切法平等不二時,便證入第六現(xiàn)前地,獲得明利隨順忍(柔順法忍)——能夠運用其修證的光明銳利的智慧,觀照、隨順諸法平等不二的實相而不違背,仍末獲證無生法忍。亦即經(jīng)中頌文所說:‘菩薩圓滿五地已,觀法無相亦無性,無生無滅本清凈,無有戲論無取舍,體相寂滅如幻等,有無不二離分別,隨順法性如是觀,此智得成入六地。’也就是說六地菩薩已經(jīng)‘了悟因緣所生法,無作無受無真實,如幻如夢如光影’的真理。當此地菩薩深悟三界所有唯是緣起幻有,緣起幻有即是唯心所現(xiàn),緣起幻有、十二因緣皆依一心而立的道理時,便當下契入了空性解脫門,能入滅盡定中。雖然體證空理,但是仍然不舍大悲愿心救拔眾生。就在此地菩薩體證性空真諦的同時,三解脫門、無障礙的光明智慧便如實現(xiàn)前了。亦即經(jīng)中頌文所說:‘如是普觀緣起行,無作無受無真實;如幻如夢如光影……如是觀察入于空,知緣性離得無相;了其虛妄無所愿,唯除慈愍為眾生。空三昧門具百千,無相無愿亦復然;般若順忍皆增上,定慧均等現(xiàn)在前。’
    12、七地菩薩證入滅盡定中
      七地菩薩在其所修集的廣大甚深的空性證境中,又獲得了十種不可思議的方便智慧。以此十種殊勝的方便智慧,能入無量眾生界,人無量世界網(wǎng)、入無量諸佛清凈國土……。并且在行住坐臥,乃至睡眠之中,都保持著光明覺照,沒有絲毫煩惱妄念。因為此地菩薩精進修行到了極致,已經(jīng)獲得最極殊勝的方便智慧的自在力用,因此在念念之中,經(jīng)常能夠具足十波羅蜜、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總持法(法總持、義總持、咒總持、忍總持)、三十七助道品、三解脫門,乃至一切菩提分法……。
      經(jīng)上又強調說:菩薩在諸地修行的過程中,‘有雜染行、有清凈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七地菩薩就是具足成就了大愿力、方便智慧,所以能夠以自在的方便智力,舍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證入第八地無功用行中。在七地以前,名為末超煩惱行;而契入七地之中,不名有煩惱晉,不名無煩惱者。為何如此說呢?因為一切煩惱不現(xiàn)行的緣故,不名為有煩惱者。又因為追求如來智慧,尚未圓滿的緣故,不名為無煩惱者。此地菩薩因為已經(jīng)從甚深廣大的空性證境中獲得最極殊勝的自在方便智慧力用,以此不可思議的自在方便智力,便能在念念之中入于滅盡定中,念念中又從滅定中而起。雖行于實際,心心寂滅,但因大愿力攝持的緣故,而不證滅。因為能念念出入滅盡定中,自然清除了宿世以來無量身口意所造作的染污業(yè)行,令身口意業(yè)融入無相、清凈的修行中,止息任何染污煩惱生起,于是親證了無生法忍光明。
      經(jīng)中又稱揚此地菩薩說:‘此地菩薩,于三千大千世界,能夠運用其修證的方便智慧,做為廣大眾生光明智慧的指引之師。除了佛及八地以上的菩薩,其余菩薩的深心妙行,沒有一個能夠與他相比。’‘此地菩薩所修證的廣大禪定神通解脫,雖然念念皆得現(xiàn)前,亦證無生法忍,然而是靠自力、有功用行所成,非如八地已進入無功用行當中,較得成就。’
    13、八地菩薩得證無生法忍,繼續(xù)修學諸佛法身智慧
      經(jīng)上說:‘當七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想,無所取著,猶如虛空入一切法,如虛空性,是名得無生法忍。菩薩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不動地,為深行菩薩。’‘菩薩住不動地時,身口意業(yè),念務皆息,寂滅現(xiàn)前,解脫智慧成就,棄舍一切有為有相的加功用行,完全進入無為無相的證量之中。無漏果報法徹底成就,(住于報行)。’這個時候,因此地菩薩本愿力的緣故,諸佛親自現(xiàn)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加被他,令其繼續(xù)修學諸佛法身智慧,續(xù)佛慧命,引導他前進說:‘……你現(xiàn)在雖然得到了寂滅解脫,但是無盡的凡夫眾生,依舊在生死苦海中打滾,你應當憶念你過去所發(fā)濟度眾生同入不可思議智慧解脫之門的大悲誓愿,不應該就此入于究竟涅槃。而且此寂滅無分別之法,一切二乘圣者亦能得證。諸佛不以得證此法而稱為如來,諸佛之所以稱為佛者,乃是因佛有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無量清凈身相、無量智慧、無量國土、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凈聲音……,你只不過得證此一法光明——所謂一切法,無生無分別。而佛所證得的甚深無礙智慧、諸法光明的實相,乃是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你均尚未證入,你應當起智觀察,十力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法,有種種差別,不是你現(xiàn)在的證覺智慧所能契入的……。’
      當諸佛以法身化導此菩薩后,八地菩薩便先以一身起行,精進修學諸佛法身智慧,于是獲證了諸佛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智慧;又以所修集的殊勝智慧力用,往返無量世界受土、凈化無量佛國、教化無量眾生、供養(yǎng)無量諸佛、證入無量法門、具足無量神通……,又以所修證的大方便善巧智慧,如實而知世間無量成壞相、地水火風無量差別相、世界微塵無量差別相、眾生無量差別相、欲界色界無色界無量差別相……。又于一三千大千世界中,隨眾生身,信解種種差別相;并以不可思議的智光力用,普于一切佛國眾會之中示現(xiàn)種種應機受生之相。
      當菩薩成就了如上無量不可思議的智慧、通力時,便能于一念中分身一佛剎中,其身不動,乃至于不可說佛剎眾會中皆現(xiàn)其身而心不動。因而成就了十種自在:一、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財自在,四、業(yè)自在,五、生自在,六、愿自在,七、解自在,八、如意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當獲得此十種自在時,便能以眾生身作自身、以國土身作自身、以業(yè)報身作自身、以自身作眾生身……。當成就如是自在智身已,即能入佛境界,佛境現(xiàn)前,常為諸佛所護念……,示現(xiàn)無量差別身相,于一一身有大勢力,報得神通三昧自在……,于無量國土,示修菩薩行;入無礙法界,無量大乘法會之中,放大光明,隨有可化眾生,應機教化。
      因為此地菩薩獲證不退轉法身的緣故,所以稱為不動地。以此不退轉法身的甚深三昧力用,常常能夠現(xiàn)見無量諸佛,隨時承事供養(yǎng)。又以不退轉法身所證的大智光明法力,普滅眾生一切煩惱黑闇,開啟眾生無窮智慧寶藏。又放法身三昧光明,遍照百萬不可說微塵數(shù)世界,令有緣的眾生見到菩薩的三昧光明,都能夠啟發(fā)宿慧善根,滅除煩惱火焰,得到清涼智慧……。
    14、九地菩薩獲得諸佛無盡善巧智慧
      經(jīng)上說,當八地菩薩進一步‘普入如來秘密處,總持三昧皆自在,獲大神通入眾剎,力智無量不共法,隨諸佛轉大法輪,不舍大悲本愿,利益眾生之時,便能契入九地之中。’九地菩薩因為得證如來秘密法藏,能以無量的善巧智慧,如實了知善不法、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又能以無窮甚深的智慧力用,如實了知眾生心種種差別、眾生心種種相、諸煩惱種種相、諸業(yè)種種相、眾生根上中下相、眾生理解力上中下相……,受生種種相、習氣種種相、眾生正定、邪定、不定相……。因能以無盡的善巧智慧,隨順了知如是無量世界中眾生的種種差別行相,依其根性需要而教化調伏之,所以稱此地菩薩為善慧地。
      菩薩在此地中,因為所修智慧較前諸地更為殊勝,隨時能以不可思議的善巧智慧隨眾坐種種煩惱習氣而為說法對治,成為廣度無邊眾生的大法師,具足法師的圓滿德行。又能受持、守護諸佛所說的一切法藏,以菩薩言辭,四無礙辯才而宣揚諸佛法藏。又獲證無量陀羅尼門,以無盡善巧的音聲辯才法門而為眾生演說無量佛法。又以廣大神通力,到無量佛所,在一一佛前,均以所修證的無盡陀羅尼門聽聞正法,聞持不忘,再以無量差別義門,而為眾生解說。
      當此地菩薩初見佛時,在頭面禮佛之際,便于佛的智光加被下獲得了無量法門。如果此地菩薩想要用一種音聲為大眾說法,一切眾生都能夠解悟法義。如果想要用種種聲音,為眾生說法,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開悟。如果想要放大光明,演說法門,便隨菩薩心念即時放大光明,于光明中演說種種佛法……。如果想要在不可說的無量世界中之地水火風聚集的所有微塵的一一微塵中演說佛法,即滿菩薩所愿,隨其心念示現(xiàn)其中而為眾生說法……。又能于一念中隨眾生有所欲求深入一一不可說世界中依其根性、需求而為眾生解惑、開示。雖然此地菩薩的福慧已近圓滿境界,但是仍然晝夜不息的專精修行——‘唯入佛境界,親近如來,證入諸菩薩甚深解脫,常在三昧之中,恒見諸佛,未曾舍離……。并于一一劫中,見無量佛,皆能恭敬尊重,承事供養(yǎng)。又放諸佛面前,請問種種疑難,獲得說法陀羅尼門,永不忘失諸佛所說每一句法要。’

    15、十地菩薩得證諸佛最后無上禪定,大放光明
      十地菩薩證入諸佛甚深境界,具足諸佛十力不共法,忝為佛數(shù)之中,得證諸佛最后無上三昧,名為菩薩離垢三昧。此三昧現(xiàn)前時,有大寶蓮華,忽然出生,乃是出世善根最后圓滿所顯現(xiàn)的。此大寶蓮華,為無始以來無量清凈眾行所成就,恒放無量光明,普照法界,利益眾生。當十地菩薩坐在寶蓮華座上……,一切世界,隨即震動……。菩薩便從兩足下、兩膝輪、臍輪中、左右協(xié)、兩手中、兩肩上、項背中、面門上、兩眉間、頭頂上……,放出無量智慧光明,成為熾然光明網(wǎng),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廣度有緣眾生。
      十地菩薩以其所證的無上智慧,能夠如實了悟諸佛所入的微細智慧、諸佛所入的秘密藏、諸佛所有入劫智慧、諸佛所有入微塵智慧……,乃至一切佛所有廣大無際智慧,此地菩薩皆能契入。又有無量不可思議解脫門、無量三昧門、無量陀羅尼門、無量神通門……,皆在此地成就。諸佛這種像太陽般普照萬物利濟無窮眾生的秘密法藏,又如大雨普降甘霖,滋潤無窮萬物的光明大法,唯除第十地菩薩,其余一切九地菩薩及所有聲聞、獨覺眾生都不能知、不能攝、不能持……。因十地菩薩能于一念之頃受持諸佛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一念之頃,能夠普遍十方無數(shù)世界,演說大法,隨眾生心之所樂,霖甘露法雨,滅除一切眾生惑業(yè)塵焰,所以稱此地菩薩為法云地。十地菩薩又能以明達的智慧,自在的神通力,隨其心念,令無量世界,互作互現(xiàn),不可測知……又能依其心念,于一毛孔中,示現(xiàn)一切佛境界、諸佛國土不可思議莊嚴之事……。其智慧光明不異如來,而其身語意業(yè),亦不舍菩薩三昧……,十地菩薩福慧功德宣說不盡……。
    16、綜合菩薩十地修證次第
      綜觀十地菩薩修證次第,乃是圓證諸佛究竟智慧光明的主導力量。初地菩薩為求無上佛道,以大悲愿力廣修身命布施,背離塵境,初入圣者見道之位。二地菩薩具足持戒凈行,滌除塵垢,心地明潔。三地菩薩忍力成就,超出欲界,步入色界無色界禪定之中,初現(xiàn)出世智慧光芒。四地菩薩一心精進,禪定增上,念慧具足,慧光熾盛。五地菩薩證人平等清凈心,微妙禪定及智慧,為而回地所難勝。六地菩薩深悟緣生法性空寂真義,得證法性平等不二空理,在不舍大悲愿行的情況下,三解脫門——般若波羅蜜現(xiàn)前,能入滅盡定中,得證明利順忍,至此方便智慧轉更明凈,轉更寂滅。七地菩薩念念出入滅盡定中,雖然心心寂滅,行于實際,但因大愿力及方便智慧執(zhí)持的緣故而不證滅,無生法忍光明已經(jīng)現(xiàn)前;于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行,至此有相的加功用行,已經(jīng)到達極致。雖然了悟十方國土猶如虛空,而仍能以大愿力及已修成的殊勝方便智力繼續(xù)修持清凈的微妙善行,莊嚴佛土。八地菩薩舍離一切微細的心意識業(yè)行,從親證的無生法忍中得到寂滅解脫。諸佛令其自憶度化眾生的大悲本愿,為了完成度生的本愿力,應當繼續(xù)修學十方諸佛無量甚深廣大的禪定與智慧。于是八地菩薩在諸佛智光護念下,愿力增上,剎時以智光明,普現(xiàn)受生,修成無量身智,一切種智現(xiàn)前,報得神通三昧自在,至此能以無窮約三昧力用,大放光明,遍照無數(shù)無量佛剎微塵世界,度化有緣眾生。九地菩薩從無盡廣大三昧證境中,具足成就無量善巧方便智慧,作大法師,深知無量法相差別、無量眾生諸行差別。并能于一切時中,隨心所念,以無量四無礙辯才、無量陀羅尼門、教化眾生。十地菩薩得證最后三昧,蒙受諸佛智水灌頂,契入無量不可思議解脫智慧中。從其周身上下徹放無量光明,在虛空中,形成熾盛光明網(wǎng)。以此無盡不可思議解脫智慧,證入諸佛廣大智海中;于一念間,普遍十方虛空世界,霖甘露法雨,滅除眾生無量熱惱塵焰,具足教化眾生的圓滿光明智慧……。
    17、阿彌陀佛經(jīng)過十地修證境界
      菩薩十地的修證次第,不是我們煩惱未斷、福慧淺薄的凡夫俗子所能窺見于萬一的。以上僅略依華嚴經(jīng)引述菩薩十地的修證情形,目的乃在希望同是修持凈土的蓮友,能對諸佛無量智慧光明的產生有一個概略的認識。阿彌陀佛便是在過去修行期間,經(jīng)過菩薩一地一地的修證境界,運用無量無邊的修行方式與度生悲愿而完成了開發(fā)、調柔、廣大、寂滅……智慧心地的功夫,使得光明的智慧像恢廓的大地般地令無邊無際的種子在遼潤的土壤中滋生、發(fā)芽、成長、茁壯、繁茂……,成就了最后滋養(yǎng)佛智光明的圓滿功德。
    18、諸佛智慧之光圓滿平等
      華嚴經(jīng)中佛不思議法品,又對諸佛的智慧之光圓滿平等的道理,有明確的說明:‘一切諸佛,皆悉能放無數(shù)光明,其光平等。一一光明,有不可說光明網(wǎng),以為眷屬,普照一切諸佛國土……,一切諸佛,皆有無量常妙光明,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色相,以為嚴好,為光明藏,出生無量圓滿光明,普照十方,無有障礙……。’又說:‘一切諸佛,同一體性,同一法身,境界無盡身,功德無量身,世界無盡身,隨念示現(xiàn)身……。’‘一切諸佛,等悟一切如來法,等修一切諸菩薩行,若愿若智,清凈平等。’又說:‘諸佛所有身相所出一切佛智光明,均是從佛菩薩的無盡行愿而產生。就在諸佛從鼻、舌、掌、胸、足……,周身上下所放射出的無量光明中,呈現(xiàn)了佛菩薩無數(shù)劫以來所修證的悲愿行海及一切法界、虛空界海……。’又說:‘諸佛菩薩所放光明,非從十方來,但由佛菩薩往昔無盡三昧善根力量而生……。’大般涅槃經(jīng)又說:‘當佛無量功德圓滿成就時,便稱為大涅槃現(xiàn)前境界。’
    19、諸佛身光亦圓滿、平等
      由此可知,諸佛的智光、身光都是圓滿、平等的。諸佛利濟眾生的無量身光、智光,必是隨著與其有緣的眾生,適時的需求,而應機示導隨緣顯化的,故而有諸佛應機化眾(應化身佛),其跡影現(xiàn)佛國世界,產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淺、或遠或近的智光、身光度化差別。如釋迦牟尼佛的周身圓光,在地球世間應機所感,眾生只見佛常光‘一丈’相,而彌勒佛環(huán)繞在其周身的‘常光’,應機所感,則有十里之廣(智論卷八)。無量壽經(jīng)卷上又記述:‘又有的佛身光應機所感,可照射七尺,有的佛常光可照耀三四十里,或數(shù)百里、數(shù)千里,輾轉增上,乃至照射一佛世界……。阿彌陀佛的周身常光,應眾生凈緣所感,凡是在無量無邊的佛國世界中與彌陀有緣的善根眾生,都能夠蒙受彌陀身光的照射。’
      為什么諸佛身光照射的程度有遠有近?關于此點,智論文解釋說:‘諸佛光明,由佛心力而發(fā),通照十方,沒有消滅的時候。’
      又說:‘每一尊佛的身體四周都有一圈圓光顯現(xiàn),當佛不特別入無量三昧時,恒由心力放射常光(身光)。’
      又說:‘一切諸佛常光無量,常照十方世界,釋迦牟尼佛神通、身光無量,亦應十方世界有緣眾生之機所感,或現(xiàn)常光一丈相、或現(xiàn)常光百丈、千丈、萬丈、億丈,乃至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佛國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身光之所以在五濁惡世,顯現(xiàn)一丈光明,那是因為娑婆眾生“少德少智”、“薄福鈍根”的緣故,雙目之業(yè)不堪受光盛之明。倘若眾生“利根福重”,佛必應機所感,顯現(xiàn)無量身光,適時度化其緣。事實上,諸佛在初生時,成佛時,初轉法輪時,皆放無量光明,遍滿十方世界,只是眾生“福慧淺薄”,不見佛光明。’
      準此得知,并不是諸佛的身光、智光有大有小,而是諸佛的身智光明,勢必隨著修行者(念佛者)慧根顯發(fā)的深淺差異,而導致蒙受佛身光明的加被對個人形成不同照射、化導的因緣與程度。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免费观看欧美猛交视频黑人| 国产不卡一区不卡二区| 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 无码激情亚洲一区|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入口| 麻豆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91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影院| 国产乱子伦农村叉叉叉|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亚洲AV午夜成人无码电影| 护士张开腿被奷日出白浆| FC2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大全|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在线| 国产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