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樓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4.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6、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 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見,具體生動 抒情1、敘后議論:畫龍點睛,點明題旨,升華主題;比喻論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 間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蘊藉。 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四、行文段落類 1)確認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例3:(2004年高考題)從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來電話”這件事,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了什么作用?——① 內容上,這件事啟示人們要熱愛生命,感悟生活,詩意地看待生活。② 結構上,起過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發了議論。 例4:(2004年高考題)本文在描述十二月黨人的年輕妻子義無反顧地選擇追隨丈夫,承受悲慘和苦難后,寫道“她們一夜之間成長為山巒”,請結合全文,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①照應題目②贊嘆這些年輕妻子突遭厄運時,意志像山巒一樣堅忍,愛像山巒一樣博大。③歌頌她們甘愿為自由而受難的精神,表達作者對它們的贊揚和仰慕之情。 2)明確段落的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入手) 開頭段:統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過渡段:承上啟下(或啟下) 結尾段:呼應前文,深化升華主旨,卒章顯志 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5、表現手法類 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 例5:(2004年高考題)(1)這篇文章寫到了哪些方面的對比?——①昔日茅屋與今日杜甫草堂公園的對比 ②杜甫生前困頓落寞與身后巨大聲譽的對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與輝煌創作成就的對比 ④杜甫的宏圖 大志與現實遭遇的對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與創作高峰的對比 ⑥杜甫不計個人遭際與心憂天下的對比(2)結合全文,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通過多方面的對比,層層深入,使“文章憎命達”的內涵更加豐富,內容表現更加集中。 例6:(2004年高考題)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她是怎樣寫自己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作者寫了自己的渺小,寫自己“早已丟失了嚇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 揚抑:在變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對比:突出事物特點,使形象鮮明 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特點 渲染:為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 鋪墊:給下文情節產生的必然以暗示 以小見大:以小見大,表現人、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