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談話的藝術
干部考察是組織部門的一項經常性工作,而個別談話是考察干部的主要方法。談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名組工干部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它體現著談話者本身的思想水平和談話技巧,因此談話能力的高低,也成為衡量一個組工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主要標志之一。要使干部考察談話順利進行,達到預期效果,就必須掌握談話的藝術。
一、導入語的藝術
導入語是與談話對象未進入正式議題前使用的過渡性語言。俗話說:“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由于干部的文化程度、思想基礎、工作崗位、社會經歷、個性氣質等千差萬別,這就決定了在與他們接觸時,要求考察者不但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且要有同志之間坦誠想見的親切感和循循善誘的談話藝術,要善于根據談話對象的不同特點靈活掌握,若與干部比較熟悉,不妨從對方的工作、身體狀況等作為切入點;若干部坦率、直爽,與對方談話不妨開門見山同,讓對方暢所欲言;若干部比較內向,不善言詞,不妨主動一些,多加引導,打消對方的思想顧慮,讓對方對你有信任感,使其盡量多提供一些情況。經驗證明,有時一句妙語開頭,可一下子把雙方距離拉近,使談話氣氛活躍起來;如果不注意談話對象氣質和性格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導入語,往往導致談話對象拘謹,收不到預期效果。
二、傾聽的藝術
與干部交談時,要認真傾聽,善于點頭。當談話對象談話時,他會一邊聽,一邊觀察考察者的反應,并據此調整自己的談話。因此,要注意用適當的動作對談話作出反映,而點頭則是一種主要形式。適時使用點頭,一方面是在發出一種信號,讓對方知道你在聽他說話,從而給對方一種心情愉快的繼續講述的條件;表示你對他講的給予肯定,會使對方產生一種受到鼓勵的感覺,增加對方的談興。當然,這并不是說,在聽人談話時,頭點得越多越好,頭點的太多了,就會失去效果,而應該在聽到節骨眼上點頭。
點頭還可以根據談話的進程而分為兩種功能不同的點頭。一種是鼓勵性點頭。這種點頭,多用在談話的開始階段。因為在談話的開始階段,談話對象具有試探性,有時甚至閃爍其詞,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用點頭來調節其情緒,使其放開談。另一種是肯定、贊賞性點頭。這種點頭是在當考察者從談話對象那里聽到的信息時所出現的,它使對方在氣氛十分和諧的情況下順利講完自己要講的話。
三、插話的藝術
考察者在聽談話對象講話時,為了活躍氣氛,鼓勵對方,搞清問題,把對方的講話引向深入,還要適時巧妙地進行插話。
鼓勵式插話。運用鼓勵式插話,是為了緩解對方的緊張情緒,使對方充滿自信地闡述自己的見解。這種插話,一般是對方膽怯、猶豫時使用,使對方解除顧慮,迅速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比如,一句“講得不錯,能不能再講詳細些”等,都能趕到鼓勵作用。
探詢式插話。探詢式插話一般是在某一個問題聽得不太明白時運用。運用這種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搞清問題,不至于聽了對方的話不知所云;另一方面,也可使談話對象產生一種很重視他的感覺,使之談興更濃。
發問式插話。發問式插話,一般是在對方談話將要結束時,如你根據聽的內容,覺得對方所談的某一問題還不夠深入、全面,就可以用發問式的插話,提出問題,把對方的談話引向深入,使之在你的發問下受到啟發,談得更深入一些。特別對那些有爭議的人,該講透的必須講透,從而掌握準確真實情況。
四、引導的藝術
干部考察時,要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單位和崗位確定涉及接觸大小,往往不但有被考察者的上級、下級,還要與平時工作接觸多,比較熟悉、了解的人談。一般參與考察談話的人數從三、五人到二十幾人不等,而考察時間又一般安排得比較緊張,這就要求考察者要善于引導,讓談話對象在談話內容上有所側重,做到既談得全面,又能把某一方面的問題談深談透。比如,讓被考察者上級特別是“一把手”要談得全面一些,因為他們對一個人的評價往往更客觀、公正、全面一些,對我們形成考察材料也更有參考價值;而向其下級或同級可就某一側面進行重點了解,這樣既能照顧到面,又能對某些問題的了解達到一定深度。
五、結束語的藝術
當談話即將結束時,談話對象往往心里沒底,不知道自己說的話是否恰當,是多余了,還是有所遺漏了,這時考察者就可以鼓勵他說:“談得很好,還有需要補充的么?”就讓他覺得你很看重他的意見,從而消除其疑慮。當談話對象確實沒有什么可說的了,那你就可以禮貌地說聲:“謝謝。由于時間關系,今天我們就談到這兒,有空我們再談。”
總之,干部考察談話是一門藝術和學問,需要我們廣大組工干部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使之不斷發揚廣大,更好地為組織工作服務,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