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八卦掌拳學篇(一)

     隨緣手 2010-08-31

    八卦掌簡介     

      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是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所創。董海川生于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2年)逝于光緒九年(公元1882年)。相傳他在江南雪花山拜一老道士為師,用十年時間學得一種奇特武術,后來老道士又交給他一本《河圖洛書》要他研究。董海川得此書后,通過易理將零碎的技法編成一套完整的八卦掌法,后來董海川當肅王府武術指導后,八卦掌得以聞名于世。八卦掌不用拳,是將手掌展開來做動作。八卦掌還使用擒拿秘穴法,包含古代流傳下來的擒拿抓捕法。八卦掌的動作是柔軟地使用身體,輕快地扭捻著,如蛇一般躍動,潛擊對方下部。動作迅速旋轉,能一次面對多位敵人。
      八卦是由陰爻陽爻組成的圖形。八卦掌又名“轉掌”,以其運動特征為繞圈走轉而名。這個拳種經過“集成拳術,復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的萌發整理,鑒于該拳的圓圈正經過八卦的八個方位,于是,謂之八卦掌。八卦掌以向左沿圈繞走稱為“陽儀”,以向右沿圈繞走稱為“陰儀”,是自身技術的基礎,其它種種變化和作用,都是將攻防招術或一定鍛煉方法融于沿圈走轉,其運動特點皆須符合繞走規律。對敵時要用不停的走轉與對手周旋,避實就虛,避正尋斜,講究以動制不動,以快動制慢動,強調制勝之法在變動,形成了“以動為本,以變為法”的八卦掌技法規則。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伐的變換轉行為中心的拳術套路。它的基本掌法是:單換掌、雙換掌、雙撞掌、穿掌、挑掌、翻身掌、搖身掌、轉身掌等八掌。它的基本步法是:起、落、扣、擺等四種。
      八卦掌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煉條件。八卦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龍游空,擰翻走轉掌法幻變無窮。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踢打摔拿溶為一體。擰裹鉆翻,避正打斜, 圍圓打點,循循相生無有窮盡。
      八卦掌技法以實戰為主,同時在強身健體,卻病延年上有獨特的功效。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講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勢:三形即“行走如龍,動轉若猴,換勢似鷹”。 三勢即“步如蹚泥,臂如擰繩,轉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腳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與氣合,氣上力合,力與意合”。
      3.三圓三頂:三圓即“脊背要圓,兩膀抱圓,虎口張圓。” 三頂即“舌頂腭,頭頂天,掌頂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氣要裹,肩要裹,兩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講究:
      1.掌型掌法:掌型有仰掌、俯掌、豎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托帶領,搬扣劈進。穿閃截攔,沾連粘隨。 削砸劈挎,纏挑刁鉆。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馬步等。
      步法:起落擺扣,進退跟撤,開掰插閃等等。
      3.腿型腿法:
      兩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擺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齊至,暗腿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龍,腰如軸立,身法講究擰裹鉆翻,圓活不滯,身隨步動,掌隨身變,步隨掌轉,上下協調,周身一動無有不動,擰旋走轉似流水,上下翻動如驕龍。
    (三)八卦掌的技擊原則:
      以掌為法,以走為用,溶踢打摔拿為一體,循循相生無有窮盡。避正就斜,順勢順勁,虛實莫測,脫身化影。柔則棉里藏針,沾粘隨化;剛則冷彈崩炸,迅如閃電驚雷。
      八卦練功者從行步入手,內功為基,正形、通氣、懂勁、熟技、明變。以八大掌為母掌,演化出不同風格的實用掌法和套路。 八卦掌的器械種類很多,尤以八卦刀最為著名。
      八卦掌不但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內家拳之一,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八卦掌的主要流派與傳承

      八卦掌大師董海川
      北京東直門外,東向約五里之遙,當年是一片空曠郊野。疏林枯木,榛莽叢生,惟見一座荒冢隱現其間,孤寂獨存,很少有人祭奠。有一年的清明時節,忽有三五豪客尋跡到此,面向荒冢伏地而拜,拜罷依戀不去,俯身默讀碑文,證之先輩所談,往事前塵,一一涌上心頭。
      原來這座荒冢所埋葬的,為在清代咸同之間名震四海的八卦掌名師董海川的遺體,當地人稱董老公墳。墓前碑碣為董海川第二代傳人所立,此時尋跡而來者,是董海川的第三代、第四代傳人。
      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是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所創。八卦掌在武林中獨樹一幟。董海川授業弟子很多,當時在京師最著名的是程廷華,字應芳,他以開設眼鏡鋪為業,故人稱“眼鏡程”。又有開煤廠的馬維祺及賣翠花的劉鳳春,俗呼之為“煤馬”和“翠花劉”。他們都承襲了乃師八卦掌的真諦,造詣極深。第三代傳人尤多,“眼鏡程”之子程海亭、程有切、程有信以及馬世清、馬俊義、宮寶四等,都是后起之秀。三十年代時,筆者在京曾與程有信晤面,了解不少有關董海川的身世。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慶年間,是河北省文安縣米家塢人,幼年喜學各家拳術,及長訪師江南,在桃花山上見一年幼和尚不斷向樹擊掌,并盤樹繞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結果大敗。于是他請見老和尚,虛心求教,歷經幾個寒暑,盡得其藝;臨別時師傅叮囑:技藝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氣盛惹事生非,董唯唯應諾。然而回家之后偶與人爭,以致出手傷人,官方緝拿甚緊,董遂凈身為閹,隱于京師肅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監。
      一日,太極拳名師楊露蟬奉召在肅王府與府中拳師比武,連戰連勝,最后竟將一拳師擲于園網之上。是時董海川手托菜盤由此經過,立即飛身上網救起拳師。董海川遂與楊露蟬相斗,雙雄對峙,勝負難分。從此太極拳與八卦掌各立門戶,桃李盈門,流傳后世。董海川壽享高齡,監歿昏惘,仰臥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
      八卦掌流傳國內外,迄今不衰。董氏傳人層出不窮,其墓已遷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先師墓志”
      先生姓董諱海川,世居文安城南朱家務。少任豪俠,不治生產。法郭解之為,濟困扶危,不遺余力。性好田獵,日騁于茂林之間,群獸為之辟易。及長,遍游四方,所過吳越巴蜀,舉凡名山大川,無不歷險搜奇,以壯其襟懷。后遇黃冠,授以武術,遂精拳勇。不意中年蹈司馬公之故轍,意充宦官。先生嫉惡如仇,時露英氣,同人即起猜嫌,改隸肅邸。因老氣骸,始得寓外舍。 請藝者,自通顯以至工賈與達官等幾及千人,各授一藝。嘗游塞外,命數人各持利器,環而擊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風。觀者群雄,無不稱為神勇憚其豐采。及至彌留之際,從者啟其手足,誠如鐵漢,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為羽化。都中門人服縞素者百余人,因營葬于東直門外,距城里許,哀痛難忘,議立表識,以伸響往之忱。
                          光緒九年春二月立石
      此碑文為董海川親傳弟子五十六人所立,是有關董海川生平最早的文字記述,具有權威性,為八卦掌的早期傳播和董海川的生平考證,提供了最重要的史料依據。眾弟子中尤以尹福、馬維棋、史計棟、程廷華、宋長榮、樊志涌、梁振圃、劉鳳春等最為馳名。
      尹福(1840-1909)字德安,號壽鵬,因身長體瘦,人稱“瘦尹”。 河北省冀縣人,幼年來京,居朝陽門(齊化門)吉市口,以賣燒餅油條為業。其掌法特點是屈腿蹚泥,以自然步走轉,步子小,趨于急行,橫開斜進,擰翻走轉,進退直接,多穿點,動作剛猛, 以冷、彈、脆、快、硬見長。重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形似牛舌,故名“牛舌掌”。
      程廷華,(1848-1900)字應芳,河北省深縣程村人。自幼入京學徒,藝成后在京崇文門(哈德門)外花市上四條,以制鏡為業, 江湖人稱“眼鏡程”投師董公門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奧。其掌法的特點是屈腿淌泥,橫開直入,擰翻走轉,舒展穩健,勁力沉實, 剛柔相濟,善擺扣步,以推、托、帶、領、搬、扣、劈、進見長, 螺旋力層出不窮,擰裹勁變化萬千。
      八卦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故龍游空,擰翻走轉掌法幻變無窮。 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踢打摔拿溶為一體。擰裹鉆翻,避正打斜, 圍圓打點,循循相生無有窮盡。
      八卦掌技法以實戰為主,同時在強身健體,卻病延年上有獨 特的功效。
      八卦掌全稱“游身八卦連環掌”,一般把它歸為內家拳的一種。
      八卦掌的來源由于資料的缺乏已無從考證,一般把它歸之于清朝咸豐年間的武術家董海川。董海川由于其圍圓而習練,開始叫轉掌,后來門人稱作八卦轉掌,最后定名為八卦掌。八卦掌主要有兩個流派:一個是以程廷華的龍爪掌為代表的程派,一個是以尹福的牛舌掌為代表的尹派。其他流派基本都和這兩個流派有關。
      主要流派
      尹式八卦掌---尹福
        程式八卦掌---程廷華
        梁式八卦掌---梁振甫
        史式八卦掌---史計棟
      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走圈)為主的拳術。也就是,以自己的一個臂長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然后沿著這個圓走圈。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梢詮娚斫◇w,而且能夠鍛煉攻防搏擊的技能。也有一個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條直線上打拳。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并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現在許多演練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這個傳統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蓋、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法從董海川開門授徒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八卦掌傳人遍及世界各地。在這些傳人的推廣下,八卦掌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尤其是在發源地北京,研習八卦掌者更是隨處可見。八卦掌雖傳自董海川,由于董公傳藝因材因人施教,只要求合于八卦掌原理,于具體動作并不強求一致,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1、尹福傳尹式八卦掌
    尹福字德安,號壽鵬.生于1840年,卒于1909年6月28日,終年69歲。尹福是河北冀縣北漳淮村人,幼年時即來北京謀生。他自幼好武,原習羅漢拳、彈腿等,后來帶藝投師拜在董海川門下,得其口傳身授,并因材施教而自成風格。后供職于宮廷,出入禁宮,宮女、太監等均以老師稱之,據說許多皇族都隨其學過八卦掌。尹福身手非凡,因其面貌清秀,身材清瘦,性情溫和,人稱“瘦尹”。尹福在京授徒頗多,主要有楊俊峰、馬貴、居慶元、李永慶、馬世清、門寶珍、鐘聲、金增啟、宮寶田,女婿何金奎及于尹成璋、尹玉璋等。所傳掌式稱“尹式八卦掌”,出掌為牛舌掌,四指并攏,拇指內扣,每路八手,八八六十四式。尹式八卦掌流傳主要在北京,現北京市八卦掌名家解佩啟老先生即是尹派第三代(八卦掌第四代)傳人。解先生承習于尹式八卦掌第二代傳人(八卦掌第三代)門寶珍。遺憾的是尹式八卦掌一直沒有整理出系統的功理功法及其專著問世,至今難以得見其精華。

    2、程廷華傳程式八卦掌
    程廷華,宇應芳,生于1848年,卒于1900年8月14日,終年52歲。程廷華是河北深縣城南十五里程家村人,自幼人京學徒,住在北京祟文門外花市四條火神廟。在祟文門外開有眼鏡店,人稱“眼鏡程”。程廷華從小習捧跤,跤術高超,后入董海川門,精研八卦掌多年,盡得董師真傳,成就較高。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做,面對外寇的強盜行和清廷的軟弱無能,程師怒不可遏,多次與外寇發生沖突,擊死外寇甚多。外寇“無敢進者,怒目以為神也”。8月14日程廷華在北京東珠市口東平樂園水道于地方與德國兵眾相遇,程師以掌為刀,怒殺德寇數人,后被德軍以火器擊傷,因流血不止即日逝世。在董海川弟子中,以程廷華所習八卦掌最為接近董架,因程入門前只習練摔跤,于其它門派少有涉足,固能全得董之原架八卦掌。而其它支派得董公因材施救,融入了較多外門的技法,故郭云深在孫椽堂藝成出師后,又將其薦至程廷華門下學習八卦掌功夫。程式八卦掌傳人中著名者除孫祿堂合太極、形意、八卦自成一派。

    3、梁振圃傳梁式八卦掌
    梁振圃,字照亭,河北省冀縣城北郝家冢村人.生于1863年5月20日,卒于1932年8月13日,亨年69歲。幼時從本村老拳師秦風儀學彈腿,后入京學做估衣行,于16歲時拜董海川學習八卦掌。因其為人豪爽,又聰敏好學,又是董公弟子爽,又聰敏好學,又是董公弟子中年齡最小的,深得董公喜愛,董公晚年的許多精絕及新創之術皆傳與梁,尤以八卦七星桿所悟最深,人稱
    “估衣粱”。1899年梁師因大鬧馬家堡,打死金鏢趙六等人,被捕入獄,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清政府出行,粱師隨犯人進出,隱于鄉間,后開設德勝鏢局,走鏢北京、保定、德州一帶。后來鏢行停業,又以教拳為業,在天津、河北等地國術館及師范、中學教拳,桃李滿天下,其主要傳人有郭古民、李子鳴、田金峰、李通泰、傅振倫等。粱振圃是董公晚年所收弟子,董公晚年居史計棟家,故梁亦多得史計棟指點,其流派之風格特點與史派基本相同,亦以八字為母。八字講:推、托、帶、領、搬、扣、劈、進,出掌則和史派相同,亦為鉤鐮手。郭古民先生在京設場授徒傳人頗多。李子鳴先生曾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
    會長,對八卦掌的研究與傳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4、史計棟傳史式八卦掌
    史計棟,字振邦,生于1836年,卒于1909年正月26日,享年73歲。史計棟是河北冀縣小寨村人,木商,善技擊,精腿法,排行六,故人稱“溜腿史六”,因其腿法神技被董海川虎口掌式所破,故服,拜入董公門下,苦練多年,成為名家,其妻為董公義女,董公晚年即住在他家。因其在東城開有木廠,故其流派被稱為北京東城派八卦掌,與程廷華流派的南城派八卦掌同時馳名京城,其主要傳人是韓福順和楊榮本(福源和尚)。韓福顧與史計棟同縣,是城南彭村人,又名“韓六”,鐵匠,精八卦刀,有“單刀韓”之稱。因其不通文墨,故難述拳理,以至刀不分路,掌不分名,而只求實用。后得董公指點并因材施教,成為名家。故其所習八卦掌皆為實用散招組合而成,可分可合,實用性強,為東城派八卦掌之精華(韓福順因得董公親自指點,故有人認為韓福順是董徒弟,實是謬誤)。其主要傳人是吳峻山。吳峻山,宇德連,北京人。幼嗜拳術,精六合拳,繼從韓福順學習八卦掌,盡得其真傳,然而不明拳理,四方求索,后得董公門人劉德寬指教并授予拳譜,致力四十余年而名揚天下,并在中央國術館任救,執教南北,藝傳八方,頗負盛名。因其敦八卦掌時中央國術館遷到云南,故其在滇所傳較廣,目前云南昆明所習八卦掌人數最多的即是東城派八卦掌。

    5、張占魁傳形意八卦掌
    張占魁,字兆東,河北河間縣沙洼鄉后洪村人,生于1858年,卒于1938年,終年80歲,人稱“閃電手”。張占魁曾先后任天津營武處出班首領、天津第一國術館館長、天津黃年會武師、河間武術會名譽會長和監考、馮國璋代總統衛隊隊長等職。張從小喜歡拳腳.曾拜本村一位拳師學花拳,后拜在形意名家劉奇蘭門下習形意拳,苦練多年,技藝精湛。藝成后又經師兄李存義推薦,拜董海川學習八卦掌,其八卦掌技藝主要得自程廷華,后合形意、八卦之大成,創形意八卦掌一支,在京津一帶頗負盛名,其晚年寓天津,授徒眾多,最負盛名的有韓慕俠(金鏞)、姜容樵和趙道新。韓慕俠,天津人,張占魁之大弟子,得張氏真傳,1919年隨師赴京,以八卦掌聞名于世。姜容樵,河北滄縣人,小時曾學過秘蹤藝,后來拜在張占魁門下,精形意八卦掌。二十年代在上海創設“尚武進德會”,后在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姜所著(八卦掌)一書,對八卦掌拳技的推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由于其印數近百萬冊,普及面之廣為八卦掌之最,其學生、弟子亦較有影響,如沙國政先生即是海內知名的形意拳、八卦掌名家。

    6、劉鳳春
    劉鳳春,字茂齋。1853年生于河北省涿縣羅家營村。自幼從父耕作,家境貧寒。9歲于鄉里從承俊慶習武,清同治十一年(1872)前后,為謀生機來京,于前門外打磨廠胡同吉祥翠花作坊學徒。后以制賣翠花為業,江湖人稱"翠花劉"。初從程庭華習八卦掌年余,后經程舉薦,拜師于董海川門下。因當時董年事已高,后技藝多由程庭華代授。中年顯赫于京師武林,有"賽貓行"之美譽。1882年冬,董海川去世后,劉鳳春又得劉奇蘭先生授以形意拳術,技藝更加精純。1912年至1916年期間,曾先后執教于由許禹生先生主辦的北平體育研究社與講習所,地點在今西單北西斜街12號。1922年故于涿縣碼頭鄉北西郭村,享年67歲。傳人有子劉文華、許禹生、李劍華、王仲猷、張廣居、傅劍秋、周魯權等。

    7、其它流派
    除前面五大流派外,還有外號“大槍劉”的劉德寬傳“劉氏八法六十四掌”。另有綽號“樊瘋子”的旗人樊志勇傳樊派八卦掌。

     

    八卦掌要求“明九節,守八反”     

        所謂九節就是將人體劃分為三節每節再劃分為三節。即人體以頭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再分上肢以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下肢以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八卦掌的發勁,起于根。通于中,行于梢。根節不明,力無源,手發空;中節不明,力不通,易失靈;梢節不明,力不透,攻難成。
      所謂“八反”是八卦掌與其他兄弟拳種所不同的八個方面。反,有反常規,反其道之意。這是八卦掌的主要運動特點。它是從長期的鍛煉和實戰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八反”的內容如下:
      第一反:一般人進步先上后腿,退步先退前腳,而練八卦掌的人進步先進前腳,后退先退后腳。具體做法,如以右腳在前的右虛步為例,當進攻時,右腳先進半步,左足隨即向右足前趟出一大步,隨即右足再跟進半步,變成左足在前的左虛步;同樣退步時,左足先向后撤半步,右足隨即向左足后撤一大步,隨即左足再向后撤半步,變成左虛步。這樣做的好處是靈、快、穩、隱,不用明顯地變換重心,即可前進后退。同是進退用此種步法,在進退的時候,可使敵人感到我進時敵退不及,我退時,敵跟不上。進退搶敵半步,我從容不迫,而敵則手忙腳亂;我則隨心所欲,而敵則力不從心。另外常用此步法,不易被敵人牽動重心,而已比較隱蔽。
      第二反:一般人進步都用直步,而八卦掌要求入則直步.出側彎步,跨則橫步,回則
    倒步;步法靈活巧妙,回轉自如。
      第三反:一般人出手五花八門,而練八卦掌的人是以靜待動,以動應變,以不變而應萬變。敵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保持實力,見機行事,把握全局,控制變化。
      第四反:一般人交手時,多拳打腳踢,竄蹦跳躍,而練習八卦掌的人則穿掌掩肘,直掌穿打,以腕擊人,一般也不用滿手抓住對方,而多用指掌發力。
      第五反:一般人擊人用梢,只注意局部的力量,而練八卦掌的人,則使梢先使根,用整勁擊人。
      第六反;一般人用手握拳而后擊人而統習八卦掌的人,主要用兩掌擊人,較之用拳,又快、又長、又有力。
      第七反:一般人回身才能對后方,而練習八卦掌的人動步便走八方,靈活多變;別人拳打六路,而八卦掌則要求顧盼十方(即四正、四隅和上下空間)。
      第八反:一般人挺身直進直退,而練習八卦掌的人,則轉換變位,掌到步隨。

    八卦掌練習中的“三害”     

        “三害”即“努氣”、“努力”、“顛胸提腹”為什么稱之為“三害”呢?這是因為:努氣須憋氣,憋氣容易造成胸滿氣涌,過之久之可以傷肺。努力須鼓氣,鼓氣亦須憋氣,努力等于努氣加努力,除可傷肺外還會影響整個血液流通,使氣力不能順達.從而失去靈勁和整勁,對健身與技擊都不利。如此長久,不僅會傷身,而且會養成以力降人的笨拙習慣,脫離內家拳的軌道。顛胸提腹,易使氣血上涌,淤滯頭部、肺部,不能氣沉丹田,過之久之可以傷肝、傷肺、傷腦,于健身治病不利,而日還可以造成上重下輕,兩足無根,于技擊不利。
      總之,所謂“三害”就是違反生理自然規律的三種作法。如果在練功和實戰中不加以禁止,于健身技擊均十分不利。正確的萬法是要內外處處、時時刻刻力求自然,做到氣沉丹田,含胸拔背,自然呼吸,用意不用力,用巧力不用拙力,用合力不用分力,用順力不用逆力。如此才能使人健康長壽,并不斷提高自身的靈敏度和應變能力,才能使技擊水平不斷提高。

    程派高式八卦掌二十四要     

      內功成式法二十四要是程派高式八卦掌對八卦掌的代表動作——行樁“青龍探爪”的要點歸納,為入門之始,練功之基,乃檢驗功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更是體現“八卦味兒”的關鍵。對應先天掌、后天掌等其它拳式時只有幾個對應位置的要點有變化,可稱八卦掌動作的準繩。為使廣大武術愛好者進一步了解程派高式八卦掌,現將二十四要作一整理,介紹如下:
      內功成式法二十四要
      意要靜 氣要平 頭要頂 舌要抵 項要橫 眼要隨
        田要飽 肛要提 肩要沉 肘要墜 胸要含 腰要擰
        胯要坐 膝要抱 臂要伸 腿要曲 腕要塌 指要乍
        指對肘 肘掩心 足要繃 趾要摳 步要趟 行要穩
      意要靜 練功之前和練功當中應保持心情平靜,不應在七情過度的情況下練功。還要避免練功過程中思想走神。初練時注意力難以集中是常見現象,一旦意識到應馬上收攬心猿,即為“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日久自能收斂心神,進入定境。
      氣要平 鼻吸鼻呼,自然順暢,氣入丹田,勿忘勿助。胸腔不要緊張,腰腹放松。初練不可刻意追求什么動作吸氣,什么動作呼氣,只保持扣齒閉口,呼吸順其自然。動作勿刻意努力、加速,造成氣息上涌。
      頭要頂 百會如繩系,收下腭,但意念不要過重,以免頸項緊張。
      舌要抵 舌抵上腭,連通任督二脈,謂之“搭鵲橋”。有抵的意思即可,不要過于執著,用力頂抵。
      項要橫 頭部適度的左右擰轉即為項橫,但并非單純的平移,而是以百會為中心螺旋向上的擰轉,配合沉肩墜肘即為“頭頂肩合乾三連”。
      眼要隨 初練功時注意力難免分散,眼為心之苗,專注于手的動作有助于神不外馳。開始時由于走轉的原因,可能會感到暈眩,但此為必經階段,一周左右即可過關。如此練習會很容易察覺到自己動作哪里不合不整。眼隨手的另一層意思是手即敵人的方向,自當關注。須注意的是眼隨手的意念不可太過,應放在整體的動作上。
      田要飽 即保持平穩的腹式呼吸,使丹田充實,時時飽滿,配合氣要平即為“氣沉丹田坎中滿”。
      肛要提 尾椎內卷,勿翹臀,會陰與百會在一條垂線上。翹臀則有失中正,且腰腹無法放松,力無法上下傳輸而滯于腰。
      肩要沉 沉肩首先應松肩,切忌僵緊。肩關節是力的傳導中重要一環,肩僵則力至肩而止,無法達于梢節。很多練功者聳肩而不自覺,這里提供一個方法:先聳肩至最高,然后松肩下落,再稍向下用力即沉肩。
      肘要墜 手臂微曲,肘尖朝下,與沉肩配合為發力和抻筋拔骨的重要一環,更有護肋之意。
      胸要含 此點初學者較難掌握,往往或過或不及。過則窩胸影響心肺功能;不及則挺胸,挺胸肩必有后拉之意,于發力有礙,且氣不能沉于丹田。不挺不窩自然即可。關鍵是松,記住一“中”字,則萬事無不妥。
      腰要擰 八卦掌行樁基本均為擰腰之式,此一為練腰,腰為腎府,先天之本;二為八卦掌步走偏門,故斜身對敵;三是在整體的抻筋拔骨中由于擰腰的加入增大了幅度和強度,獲得普通拳式達不到的鍛煉效果。許多八卦掌練習者甚或名家均缺少擰腰這一關鍵,變成手腳同一方向推著走,筆者不知是否另有訣竅,但確信擰腰方為正法。
      胯要坐 松腰收臀,會陰與百會在一條垂線上,身體重心自然下沉,即為坐胯。
      膝要抱 練拳時雙膝有內夾意識,互相聯系,行步時兩膝相磨而過,有護襠之意,即“抱膝掩襠”。
      臂要伸 非是單純的伸直,而是配合沉肩墜肘的伸臂,使腋下大筋拔長,肩關節在下沉的基礎上要有向手掌方向的位移,松、送。
      腿要曲 指在走轉中雙腿保持一定的彎曲度,這樣才能增長腿力和腰力。曲腿而行對膝蓋有壓力,故在練功前后應充分活動膝關節,循序漸進。不要貪功而使功架過低,傷及膝蓋,欲速不達。
      腕要塌 但不能塌腕太過,是為折腕,掌與地面垂直即可。
      指要乍 手指要挺拔,自然乍開,勿僵勿懈。掌心要空,虎口撐開,食指上指,對應“打來入虎口”。此時配合含胸頭頂、沉肩墜肘、塌腕擰腰,才算完成上肢的抻筋拔骨。
      指對肘 后手中指斜對前手肘下,相距一拳。此式增加了雙臂筋絡對爭,更似靈蛇一樣將身纏裹。
        肘掩心 后手肘窩斜對心窩,相距亦是一拳左右。大臂與身體夾角約45度。過小則癟,大則掀肘。
    足要繃行樁時踝部不要松懈,后腳通過重心的轉移拿起來,前伸時繃腳尖,使前腳掌先落地,而不是腳跟,才會形成“趟泥步”。
      趾要摳 與“指要乍”相應和,足下有松緊。離地時趾伸,落地時先試探,后抓緊地面,落地生根。充分鍛煉下肢神經的敏感和控制能力。
      步要趟 后足拿起時似從泥中拔足,恐鞋被帶掉,勾足前行,高不過踝,越過前足時因角度變化而成繃足前趟。
      行要穩 行樁初習時宜“緩步而行”,重心過渡緩慢而清晰,如履薄冰,配合抱膝掩襠、屈膝坐胯、步趟趾摳等前述諸要,使全身神經充分興奮,達到八卦掌特有的鍛煉效果。

     

    八卦掌秘要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伐的變換轉行為中心的拳術套路。它的基本掌法是:單換掌、雙換掌、雙撞掌、穿掌、挑掌、翻身掌、搖身掌、轉身掌等八掌。它的基本步法是:起、落、扣、擺等四種。八卦掌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煉條件。八卦掌在身法與姿勢上必須遵循八形三相。
      八形即乾為螄形,坤為麟形,震為龍形,巽為鳳形,坎為蛇形,離為雞形,艮為熊形,兌為猴形。
      三相即運動要領:步法行走如龍,變化不定;身法回身如猴,動靜合法;掌法換掌如鷹,迅猛有力。
      為此,要做到十要,即三頂、三扣、三圓、三疾、三挺、三平、三屈、三敏、三垂、三月。
        三頂即內氣沿任督二脈線路運行時,頭頂循督脈從尾閭起升氣;舌頂則心竅通氣,任脈降氣;掌頂即氣在十二經絡運行,力貫四梢,有推山之勢。
      三扣即肩扣、掌扣、步扣,使身體的力達于肘尖、指尖、足尖。
      三圓即脊背圓、虎口圓、身形圓,實現力由脊背發,增強腕力,氣貫周身,使命門得到鍛煉。
      三疾即身法變化迅速,掌法變化快捷,穿掌準確迅速。
      三挺即頸挺、腰挺、膝挺,使精力貫頂,力達全身,有彈簧力。
      三平即兩足平起、平落、平走,實現腿力強而活,內氣平穩不散亂。
      三屈即兩肱屈,兩股屈、兩腕屈,使力量達于掌、足、胯。
      三敏即心、眼、手敏捷,使掌法變化無窮,能夠隨機應變,對敵有法。
      三垂即氣下垂、肩下垂、肘下垂,使氣行于丹田、谷道經絡之間。
      三月即胳膊、腿、手呈月牙形。
      為了使氣在十二經絡之間通暢,八卦掌特別強調指法,食指勾眉,中指、無名指、小指并攏,大指微扣。還要求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墜,前肘對準后腳跟,后肘對準前腳尖。前股領勁,后股坐勁,松肩開竅,氣貫全身。

    八卦掌的鍛煉方法
    順項提頂,溜臀收肛;鬆肩沉肘,實腹暢胸;滾鉆爭裹,奇正相生;
    龍形猴相,虎坐鷹翻;擰旋走轉,登腳摩脛;曲腿淌泥,足心涵空;
    起平落扣,連環縱橫;腰如軸立,手似輪行;指分掌凹,擺肱平肩;
    樁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輕;意如飄旗,又似點燈;
    腹乃氣根,氣似云行;意動生慧,氣行百孔;展放收緊,動靜遠撐;
    神氣意力,合一集中;八掌真理,具在此中。

    順項提頂,溜臀收肛。
    順項是使頸項自然豎直,在鍛煉時不要揚頭,不要低頭,也不要左右歪斜;提頂是將下頜里收,頭向上直頂;溜臀是將臀部下垂向里收縮,在鍛煉時不要有絲毫的向后撅臀地現象產生;收肛是將肛門的肌肉予以收縮控制,不要使它放鬆。

    鬆肩沉肘,實腹暢胸。
    鬆肩是使兩肩向下鬆沉,在鍛煉時不要向上聳肩;沉肘是使肘部經常保持著向下沉墜,在鍛煉時必須屈如半月形;腹是“蓄氣”的良好部位,實腹就是指在鍛煉時必須將呼吸深入到腹部,使腹部充實鼓蕩,即所謂的“氣沉丹田”,“內宜鼓蕩”的意思; 胸部的向外挺凸,固然會影響“氣沉丹田”,而胸部的向里收縮,也足以影響到心臟的壓縮,阻礙了血液的流暢,因之,暢胸就是指胸部要寬鬆開展,既不要挺胸也不必縮胸。

    滾鉆爭裹,奇爭相生。
    這是指鍛煉時的勁力變化而言。滾是圓形的旋臂動作,鉆是既要轉又要向前的螺旋形的旋臂動作,爭是向外撐開,裹是向里扣抱。這四種動作在運動時都必須使肌肉收縮產生力量。僅僅是圓形的滾動,沒有向前力量, 這種勁力的里面沒有向外和向前的勁力矛盾,力量不能保持最大,因之在鍛煉的時候,必須要滾中帶鉆,使圓形的滾轉動作成為螺旋形的動作。爭和裹也是這個意思,兩肘的合抱固然該使用裹力,但是裹力只有向里收的勁,而沒有向外擴張的勁, 這里面就沒有向里和向外的勁力矛盾產生,如果是裹里帶爭,這里面就有了收縮和擴張的對抗性,就有了勁力的矛盾產生。奇正兩字,是代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矛盾。“奇正相生”換句話說,也就是“矛盾產生了”。八卦掌的一切勁力,都是由“滾、鉆、爭、裹四力的相互對抗,在奇正的矛盾產生中所發揮出來的。

    龍形像猴,虎坐鷹翻。
    這是指鍛煉時的身形、身法、步法的變化而言。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一就是“走”這種滔滔不絕的圓形步,必須使之“形如游龍”,悠然之中含著穩重;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二是“視”,八卦掌在轉行時或轉身換掌時,兩眼總是注視著兩掌,所謂“手眼相隨”,眼是心之苗,“視”能顯示出運動的內在精神,這種精神必須使之向猿猴守物那樣機靈之中蘊含著警惕意味,并通過眼的注視把它表達出來;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三是“坐”,在轉行時,它的兩腿并不伸直,採用“坐跨”,在轉身換掌時的一頓之間又有“坐樁”的動作,這些蹲坐的動作和腿法,必須使之象“虎踞”之形,沉著有力;八卦掌的運動特點之四是“翻”,就是轉身的動作,在轉身時必須採取鷂鷹盤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種靈敏、灑脫之勢。

    擰旋走轉,蹬腳摩脛。
    擰旋走轉就是說在走轉時必須是腰要擰,肘臂要擰,手掌要擰,頸項要擰,使頭手肘身擰向園心的一面,擰成一股旋勁;蹬腳摩脛,是指在走轉時前行之腳必須輕邁,后行之腳必須蹬勁;向前進步必須貼近前腳脛骨里側摩擦而過,不要將腳提得過高或過寬。

    曲腿淌泥,足心涵空。
    曲腿就是在走轉時兩腿作適度之彎曲,身體往下坐,是力量貫注兩腿;淌泥是兩腳前進不要過高,如淌泥之狀;足心涵空是使腳掌和腳跟同時平落地面,五指抓地,這樣腳心就涵空了。

    起平落扣,連環縱橫。
    起平是將腳提起時也要象“足心涵空”那樣平;落扣是說落步時不僅要平落,還要使腳里扣;連環是不斷的意思,意識不斷,勁力不斷,動作不斷,從連環中生出縱橫,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一氣連環。

    腰如軸立,手似輪行。
    八卦掌在鍛煉時必須以腰部構成運動的軸心,手動必先身動,身動必腰動,是腰帶動一切;八卦掌在換掌的時候必須是手臂的動作如車輪那樣形成圓圈,因為圓形動轉較為靈敏,又含著連環不斷的作用。

    指分掌凹,擺肱平肩。
    指分是將五指分開,不要併攏,掌凹是使掌心向里涵空凹攏;擺肱是在轉行時兩臂必須極力向圓心的一面擺動,不可有向前推的動作;平肩是兩肩在轉行時或轉身換掌時都必須保持端正平舒,不要又一起一落的現象。

    樁如山岳,步似水中。
    樁是指靜止性的動作,八卦掌的樁步必須使之象山岳那樣穩固,似乎任何強大的力量都推它不動似的;步是指活動性動作,八卦掌的“淌泥步”必須使之在穩健之中含著象流水那樣輕快,這樣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也不是浮飄的了。

    火上水下,水重火輕。
    心在上屬火,腎在下屬水,所謂“心火腎水”,也就是前面所說“實腹暢胸”的心要虛,腹要實的意義。

    意如飄旗,又似點燈。
    古代練兵,一切的陣形變化,前進后退都必須以飄蕩的令旗和夜間燈為引導,八卦掌運動時也必須以意識引導動作,不能隨隨便便地運動。

    腹乃氣根,氣似云行。
    前面已經說過腹是“蓄氣”的良好部位,在鍛煉時必須將呼吸之氣深入到腹部,但是這種深呼吸的運動是猛然一口就將氣吸入腹內呢,還是慢慢地吸入呢?“氣似云行”就說明了八卦掌的深呼吸運動必須是象空中行云那樣面慢慢地運行,不要猛然吸入,也不要猛然呼出。

    意動生慧,氣行百孔。
    意動生慧是說八卦掌的動作如果是象前面所說的“意如飄旗,又似點燈”那樣有意識的運動,那麼就能在運動中培養出機警、敏感的素質。氣行百孔是說如果八卦掌的深呼吸是按照前面所說的“氣似云行”那樣的話,那麼所吸入的氧氣就能輸送到各個需要的地方去。

    展放收緊,動靜遠撐。
    展放收緊是指動作姿勢的開合而言,開的姿勢要舒展遠放,合的姿勢要內收外緊;動靜圓撐是指動中必須求靜,靜中又必須有動;動的極處就是靜的發源,靜的極處就是動的起端,這動和靜必須相互循行,又相互含蓄。

    神氣意力,合一集中。
    前面所說的精神、氣息、意識、力量等各方面的鍛煉方法,它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一集中的,不集中,動作就不能完整一氣,不合一手腳就不能行動一致。所謂“合一”,就是手與腳合,肩與跨合,肘與膝合,神與意合,氣與力合,內與外合;所謂“集中”,就是這六合必須統一,和諧,協調,取得完整。

    八掌真理,具在此中。
    這是說如果完全掌握和運用了上面所說的八卦掌的鍛煉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正的技術,不然的話,那還是只算學會了一套空架子而已。
      
    八卦掌的三個鍛煉步驟
    八卦掌的鍛煉分為三個步驟: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
    第一步驟,一定要先練定架子,這是八卦掌打基礎的步驟。定架子就是一步一趨、慢慢地、規規矩矩地按八卦掌的動作練習,不可快。
    第二步驟,是活架子?;罴茏邮遣椒ú煌5木毩?。換式時,不要把步法停住,應迅速向前邁出去,每式都如此換步,就完全變成活的步法了。八卦掌的活架子,走起來如游龍、如飛鳳,夭夭嬌嬌,飄飄蕩蕩,非常美觀好看。
    第三步驟,是變架子。變架子是隨意變化,有時把第一掌放在最后練,有時把第八掌作第一掌練,有時把第四掌作第二掌練,這樣隨意穿插練習,就可以千變萬化,無窮無盡,越練越多。

    八卦掌的三盤
    八卦掌分上盤、中盤和下盤三種練法,通稱三盤練法。上盤練法是:身體直立,走起步法來,就象尋常人走路一樣,不向下坐跨。中盤練法是:兩腿屈膝微蹲,上半身與腰部的重點落於兩腿上,走起步法來,就象淌泥淌水一般。上盤和中盤練法以走快步最相宜。下盤練法是八卦掌的最困難的練法,它必須是:腿極力彎曲,腳跟與臀部、膝蓋要成一個三角形。全身的重點落在兩腿上,走步越慢越好。三盤的練法---中盤練法最相宜?,F在全國練習八卦掌的都是練中盤,唯有練習單架子的時候,才練下盤功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av|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视频|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偷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怡红院妓院|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大片爽爽爽免费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A毛片毛片看免费| 精品久久人人做爽综合|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 日韩 国产 欧美 视频| 91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饥渴的少妇2中文字幕|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 国产精品不卡区一区二|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免费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大地资源中文第二页日本| 亚洲色欲色欲WWW成人网| 伊人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国产午夜福利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