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批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挑各層次)。 大家是怎樣批作文的?1。教師將中考作文的閱卷要求(包括內容、結構、語言等方面)發給學生,讓學生在寫作文和評作文之前心中有數。 所謂針對性,可以從淺深兩個方面說。淺的,所批所改要接近學生的程度,其內容要是學生能夠領會、能夠吸收的。深的,最好能夠抓住關鍵問題,相機指點,讓學生有恍然大悟的感受。作文批改要抓住主要問題。精批細改固然有好處,而事實上教師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再說精批細改的結果往往是教師雖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改,學生未必都愿意花大力氣去看。教師批改作文的目的在于給學生以有力、有效的作文指導,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在以后的寫作中克服不足,發揚長處,不斷提高水平。 因此,我認為在批改作文時應有針對性地抓住其中主要問題進行點評,給學生指明方向,使學生有所“警醒”與收獲。所謂抓主要問題就是要從大處著眼,抓住文章表現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以及立意角度、結構、語言等主要方面,使學生能辨明優劣,從而引起高度重視。當然抓主要問題,每次應當本著每篇作文側重一點的原則,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 二、批改作文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 (一)學生自改。學生自改的方法能將批改的權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給學生,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成為批改的主人。 Zna% "L= 以往學生的作文,教師批改完后就沒事了,老師是學生習作的第一個讀者,也是最后一個讀者,根本沒有讓學生在同學面前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學生的表現欲受到抑制,縱有很精彩的生活見聞,也無法與同學共享,更談不上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應該開放式作文指導,就是要從實際出發,開通各種渠道,讓學生的習作展現出來,與同學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創新意識得到呵護、培養。 BcX[ Q$ 學生寫好作文后,要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我解決問題。首先,讓學生對照題目,看自己寫的內容是否切題。如不切題,找出原因,選擇 好切題的內容。這是關鍵,因文不對題,下面的工作就沒有做的必要了。其次,要學生檢查文章的條理,詳略的處理,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是否充實具體,如有不足,立即補充。再次,檢查否有病句和錯別字,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在學生自改中,當然也離不開教師的參與。但教師應從精批細改中的主體地位脫離出來,作為組織者和旁觀者的角色在活動多給學生指導,教給學生批改的方法 (二)在自改的基礎上互改。 學生自改作文后,要求學生當堂互改?;ジ氖桥囵B學生學會改作文的好辦法?;ジ目梢允峭阑ジ?,可以幾人小組互改,也可以采取差生優秀生互改。互改的具體步驟同自改的步驟大致相同,即首先審題,接著看內容是否清晰合理,最后檢查語病和錯別字。同時要求每個同學在互改中拿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寫的好的,好在什么地方;寫的差的,差在哪里?有時當面交換意見,或者把意見點畫在作文上。這樣做,不僅使學生從對方的作文中受到啟發,而且也能發現自己原先沒有發現的問題。學生互改作文,可以相互學習,相互提高,也可以激發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通過互相修改,能更多地發現自己習作中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自已批改習作的能力。 在學生自改和互改中,教師始終在學生中間,一方面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就是注意搜集好、中、差三等作文,為下一步教師講評打下基礎。 (三)在學生自改、互改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講評。 在學生互改好作文后,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三類作文若干,先讓小作者自己朗讀,全班同學認真聽,然后再讓互改的那個同學談自己對這篇作文的看法,有時還讓同學們發表看法。最后,就這三等作文發表帶有指導性的意見,具體指出好的,好在什么地方;差的差在哪里,特別強調存在的共同性問題。學生可以仔細分析研究批改過的作文以及批改意見,他們就能參與講評,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取長補短。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評論能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增強寫作的欲望,激發再創作的熱情。 講評是每次作文的總結,是作文結果的反饋。講評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反應的結果,進而從寫作規律上認識自已作文的優缺點,明確繼續努力的方向。從學生作文的自改、互改到教師講評,一般連續進行,一氣呵成。同學們不但興趣很高,而且課堂氣氛熱烈。這樣,發動學生自改作文,不僅能把教師從作文批改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習趣,提高了他們寫作文、改作文的能力。 三、讓作文批改成為師生寫法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陣地。 首先,學生經過一段時期的寫作訓練之后,有時會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情況。就是說,經過幾次寫作訓練之后,各種文體的模式套路已基本成型了,但有時一些具體的寫法卻把握不起來,明知這樣寫不妥,卻又不知該如何修改,此時教師就應給與適當的點撥,引導其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其次,學生人生觀與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膚淺或片面。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體現出來。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文提出建議,進行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以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再次,學生受生活實際和閱讀范圍的限制,作文取材較窄,純粹胡編亂造就會漏洞百出,所以學生作文選材多是圍繞身邊發生的事或親身經歷展開。于是教師要強調學生作文要“說真話抒真情”所以從學生作文中常會發現一些問題,這也是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其實,作文批改不僅有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有利于滿足了學生對作文的期待心理,因為自己寫出來的作文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了,這會大大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方法,又有了興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個大難題了。 在作文批改這一問題上,語文教師必須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和教學角色,以嶄新的現代教育視野為指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評改文章的活動中,在評改中學會修改、發展提高。 總之,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應本著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綜合運用多種批改方法,因文而異,求實求活,不斷總結。這樣,作文批改才不會失去它在作文教學中具有的重要的實踐意義。 我以為要讓學生學會自批或互批作文,教師一定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做好準備,才能讓學生自批或互批作文落到實處。
一、躬親示范。 如果在從來還沒自批或互批過的班級,突然讓學自己互批作文,他們一定會感到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老師很有必要在班上抽出一篇有代表性的典范作文進行精心批改,有眉批有總批,各個方面都是學生學習借鑒的榜樣!如果在班上選正反例文各一篇,均作出精細批改,那對學生的點撥與引導,就更有指導意義。 二、提出標準。 教師可根據自己作文訓練的總體目標和專項目標,對一次作文批改提出具本的批改標準。 譬如,在一次課堂作文的互批課上,在教師下發示范批改文后,然后再對本次作文批改亮出批改標準: 1、常規標準: 以下十個方面,是魏書生老師在提導學生自批互批作文時亮給學生的標準,其實可以每次作文批改的常規標準: (1)格式是否正確;(2)卷面是否整潔;(3)錯別字幾個;(4)有幾處病句;(5)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強調句號、引號、嘆號、問號的使用;(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這兩點在作文指導時,就具體舉例,告訴學生什么叫鮮明、集中。學生批改之前,先大致看幾篇文章, 在進行批改指導時,又簡介兩篇好的文章,再舉兩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學生從老師舉的正反兩方面 的例文舉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實際;(7)看文章的選材:這條批語提三點要求: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這三點中最要緊的是第一點,隨著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選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8)看文章的結構:就結構而言,也要寫清三點批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9)看表達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議論文當然以議論為主;(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