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睡得太遲,清晨起得又早,所以一直全身乏力,頭暈目眩,提不起精神。上課鈴響后,被迫捧起書去了教室。慢吞吞地和學生道了聲好,便開始了今天的新課。因為是強打精神,所以今天上課的聲音比平日小了些許,語氣少了些嚴厲,多了份溫和,可能是學生更喜歡這樣的我,孩子們今天的表現一反常態——沒有往日課堂的嘰嘰喳喳、交頭接耳的悄悄話和埋頭做小動作現象,一個個挺直著腰桿,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認真地聽著我的課,積極地回應著我的教學:時而高高地舉著小手,時而大聲地拼讀著音節,時而快樂地讀著兒歌。整節課,他們熱情高漲、情緒飽滿。我看到了開學至今從未見到的課堂效果,不由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課下回憶了這段時間的教學,我突然醒悟過來,原來我一直走錯了方向。課堂上那無法杜絕的小“混亂”一直讓我很苦惱,開始我企圖用長長的教鞭震懾他們,的確有點效果,教室能保持片刻的安靜,可是時間并不會太長,四五分鐘后一切照舊。后來,我反思可能是因為知識的重復學習(學生都已在學前班學過幾年的拼音)讓他們失去了興趣,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件枯燥無聊的事情。于是,我上網找到拼音課件,試圖用形象動態的flash課件來吸引他們的眼球,起初效果顯著,孩子們被精美的畫面吸引了,個個興趣盎然,可是沒讓我高興太久,三四節新課下來,孩子們又復歸了,該玩的又玩了起來,課堂又重回了原有的小“混亂”,我試著自我安慰:一年級的孩子、一年級的課堂可能就是這樣的吧,勿須擔憂!今天這節課讓我恍然大悟:相比其它條件,孩子們更喜歡的是我幽默、兒童話的語言、親切的語調,還有偶爾與他們親昵的身體語言(有點像溫柔的媽媽形象)。今后課堂中的我會有耐心做到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