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子術
第一節 靈子術基本功
靈子術的基本功是一種不拘泥于形式的在意念控制下的胸腹式呼吸法。對身心要求是意念集中,松靜自然,對呼吸要求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1、 姿勢,分坐站臥三式。坐式有跪坐、盤坐、平坐,以平坐為主。體力好的可采取站式,體弱者采取臥式,跪坐適應日本習慣。下面僅介紹坐式。
(1)平坐式,臀部坐在椅子前緣。兩腿分開同肩寬,兩腳全腳掌著地。凳高以與膝蓋成90度角為準。上身中正平直,含胸拔背,頭微上頂,五指并攏,自然附于膝上(或兩手之拇指屈入掌內,握拳置于膝上)。全身放松,身體重心置于丹田,上虛下實,這樣有利于集中精神。
(2)站式,同站樁,先輕微活動一下關節,將肢體放松。然后排除雜念,平息凝神。兩腿并立同肩寬,腿微屈。項正腰直,沉肘虛腋,兩手置于身前,十指分開,微屈呈弧形。掌心相對似抱球。姿勢大小高低可根據自身的體力、病情及其他因素靈活掌握。站穩后再用意念體察周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有感到不適應之處,用意念進行調整,盡量使其放松,注意丹田和會陰處的放松。
2、意念,俗話說:氣宜動,神宜靜。擺好姿勢同時,兩目半睜,目觀鼻,鼻觀心,心照丹田,舌自然舐上顎。總要領是:形松意緊,氣沉丹田。
3、呼吸,呼吸法可分基本功和提高功階段。(1)基本功呼吸法,鼻呼鼻息。吸氣時盡量擴胸,小腹自然回收,要求把氣慢慢往下壓,用力的強度要逐漸加大,同時向臍下推進,使下腹充實飽滿,這叫入力丹田。初學時呼氣下壓之力只能達到上腹。呼吸要領是慢勻細長,鼻息不可出聲,一定要量力而行。(2)提高功呼吸法,要領同基本功。呼吸慢勻細長基礎上,呼吸不能再呼時,接著做一個短促的順腹式呼吸,反呼為吸,將原有的達到上腹之氣持續引入下腹,使下腹充實飽滿,稱為呼氣時的“漏氣法”。吸氣時先吸至胸滿,自覺未吸滿時可保持住所吸之氣,胸腔不縮小。先吐一小口,然后再將氣吸滿,使胸部充分擴張。稱為吸氣時的漏氣法。在開始時先注意呼吸均勻,思想隨呼吸之自然運動,呼吸等量,待呼吸均勻后,才可采用上述呼吸漏氣法,反呼為吸后,再把氣呼盡,續行一個吸氣,經過反復練習,氣感充實有力,腹力益宏而胸益柔緩。
姿勢意念呼吸三者密不可分。自是有利于意念集中,調勻呼吸意念集中,身體才能松沉,呼吸勻暢;呼吸之柔緩又有助于意念集中和身體放松。
4、練習安排,每日早晚各練功一次,一般第一個月每次練十二個呼吸,練習基本功呼吸法。第二個月每次練習二十四個呼吸,在第一個月的基礎上感到丹田充實有力,就開始提高功呼吸法練習。第三個月每次練三十六個呼吸,三個月后再練功,時間長短不拘,一般可控制在半小時內。
5、靈力效應,靈子術效應分為潛動和顯動兩種。潛動時發出的氣可使白板走動。顯動時身體自發運動,因人而異,不動亦正常。
6、收功按摩,每次練功畢,全身放松,以兩手相握成手抱金剛印(兩手虎口相交,以右手握左手背,左手握右手拇指,懸置于小腹部)。靜坐調息片刻,心中默念“手抱金剛印,煉成金剛不壞身”,幾分鐘后,再做簡易頭面按摩,如食指中指擦鼻梁,雙手干洗臉等。
第二節 靈力之鍛煉
靈力之鍛煉就是靈子潛動術的練功法。它是在熟練掌握靈子術基本功及靈子顯動術基礎上深入一步。如果我們把靈子顯動術定位在初級,顯動術就是高級功。
在靈子基本功效應中,我們基本上遵循,靜動靜的練功程序,即通過身心意的三調練功,使丹氣充盈,鼓舞血液運動,疏通經脈,開啟氣機,沖擊筋骨而產生顯動效應。顯動使體內靈子的聚散功能和自控能力達到一個新水平,體內陰陽消長氣化運動也達到一個新境界。
一式 就地取寶
(1) 兩足分開同肩寬,平行站立,略內扣,膝微屈,兩手從體側攏至小腹臍下丹田處右手心覆于左手背內外勞宮相對,口微閉,目平視,摒除雜念,呼吸勻整,意識專注。
(2) 兩手重疊反掌,手心向上,虎口對外如捧珍寶鄭重地徐徐提起,接住眼神經胸前兩掌內旋兩肘橫向分開,擴胸。
(3) 上動不停,兩手在面前向外翻掌,舉至頭前上方,掌心向上,目視虎口,同時挺起腰膝,引身拔體,但足趾抓地不動,動作反向用力。
(4) 接上式,兩手分開掌心向外,十指向上,略臂屈,肘尖略向后,沉肩挺胸,從體側緩緩劃弧下落,兩膝隨著向下彎曲,臀部下坐,目向前平視兩手又重疊覆于丹田之上。重復四次。
要點:此時為丹田提氣發,宜暢胸實腹,兩手上舉時吸氣,兩手下落屈膝呼氣,所謂提氣是兩手捧氣上提時用逆呼吸法(以下呼吸法同此)把丹氣吸到任脈玉堂穴,同時兩手上舉過頭,頂勁、提肛,即收緊會陰穴把氣提上,這時氣從百會頸后大椎穴和尾椎處長強穴之間會有氣息上升的感覺,本式立正時氣平,雙手收合時丹氣沉、肚緊揮圓開手時氣脈打開,可使三焦氣機貫通,自覺周身微熱,通體舒暢,頭目清晰。
二式 懷中抱月
(1)、兩腿屈膝半蹲馬步,目平視。
(2)、在形成弓步同時兩手向上胸前合抱交叉,距胸前約20厘米,兩掌變空拳,右拳在外,兩拳心均向里,接住眼神。
(3)、上體左轉90度。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時拳變掌,分別由體側緩緩上揮圓,至頭頂上時,左手掌迎接右手背目視兩手。
(4)、然后,反轉回來恢復成馬步,同時兩掌由頭上分開,扣指蓄勁,向體側慢慢揮園下落后又于胸前交叉,掌指扣成拳,右拳在內,目視兩手。
(5)上體向右轉90度,動作同前,方向相反,左右重復四次。
要點:此式大開大合,,為腰中激起法。,轉體手上舉時,吸氣,下落時呼氣。注意腰松垂。直豎,左右轉體以腰為軸,帶動上下肢動作,陰陽轉換,如日月經天,是鍛煉任督二脈帶氣脈的重要方法,同時借助動作外力沖擊胸腹,鼓蕩內氣,利用揮園扣肩,使氣到肘。,利用涵掌扣指。蓄力到手,周身氣力也渾厚沉穩。意味著從膻中玉堂把氣力激發掌指,稍節,貫通全身。本式有壯腎腰,固精益氣的作用。
氣功咽氣法
1、準備,環境安靜、空氣新鮮、刷牙漱口、寬衣解帶、解除大小便、全身放松、精神愉快、面帶微笑。
2、站,站于平坦地方,兩腳分開同肩寬,兩手下垂,輕輕抬至肩高。而后徐徐放下與乳頭平,如抱球狀,兩眼微閉,意守肚臍。
3、 咽氣法,靜站三、五分鐘,鼻吸氣納于口中口閉嚴口腔前半部上下合緊,將氣壓縮至口腔后部,頸部引向前伸,將氣咽下,氣經食道至胃汩汩有聲。咽氣五至六口,過三、五分鐘后,噯氣連續二三聲,將其排出,過二分鐘后,再咽氣二至三口,靜站三五分鐘,進行下步。
4、 前后運氣發,靜站三五分鐘后,自腰部開始前后擺動100次久之內臟亦隨之擺動,當擺動時有意似無意擺動得舒服、自然、柔和,節奏始終如一。初學者,擺動百次即可,不可過量。靜站三分鐘,進行下步。
4、順時針運氣發,以腰為軸從左往右劃小圓圈,以意領氣,氣沉丹田,意到氣到。當畫小圓圈時要不急不躁、悠閑自得、輕松自然。初劃小圓圈時,有些不自然久之自然熟練。以一百次為度,以后漸進。開始時內臟不動久之內臟也隨之劃圈一百次后靜站三分鐘。
5、 逆時針運氣法,與五式方向相反,其余相同,以腰為軸,以意領氣劃小圓圈時,全身要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初練者腎內有時疼痛,不必介意,百此后靜站三分鐘
6、 顫動運氣發,身站好,全身放松,兩手下垂,膝關節微屈,自內丹田發動震顫,波及全身,但不可大動。顫動100次停止,此時可能有腸鳴音發生,子肛門排氣,功夫得法一般1—2小時候自肛門連串排氣,全身輕松、精神飽滿、消化功能旺盛。
7、 顫動運氣畢收功。即靜站三至五分鐘,此后可走走,練練外功。如太極拳、八卦掌、易筋經、保健按摩等等。
禁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潰瘍等不可練此功。
說明:1、本功必須在松靜情況下進行
8、 開始時不必配合呼吸,動作熟練,松靜及調息到一定程度再配合呼吸。
9、 練功時,又不適感覺,不必管它,專做松靜,不是之感好會消失。
10、 唾液分泌滿口時慢慢咽下。
11、 內養功呼吸要求,舌隨呼吸上下動,呼吸深長、細、勻,氣貫丹田。
12、 過饑過飽不易練。
13、 對呼吸可單純聯系。
|